电视民生新闻与新媒体的融合探析论文

电视民生新闻与新媒体的融合探析论文

电视民生新闻与新媒体的融合探析

陶 春

(威海市广播电视台,山东 威海 264200)

摘 要: 电视民生栏目的改革和发展一直是传媒行业关注的焦点,电视民生新闻想要在新媒体时代凭借新闻价值接近性强、时效性强、视觉冲击力大和场景高度还原等优势赢得更多关注,就要主动靠拢新媒体,探索与新媒体融合发展的途径,在新媒体的支持下扩大影响力。

关键词: 电视;民生新闻;新媒体;融合

随着网络技术和数字技术的快速发展、广泛应用,新媒体异军突起,通过即时性与交互性打破电视媒体的传统线性传播,让老百姓有更大的话语权,对传统电视媒体产生巨大冲击,电视新闻收视率下降、广告下滑、受众流失。虽然电视民生新闻注意选择平民化的题材、体现传播的及时性与服务性,在电视新闻界高速发展,但其依旧存在不足,特别是在新媒体时代,电视民生新闻的内容略显陈旧、交互性不足、采编团队素质不高等问题日益突出。只有与新媒体融合才能解决问题,实现健康持续发展。

一、基于新内容提高新闻节目的竞争力

电视民生新闻在近几年慢慢进入瓶颈期,普遍面临题材琐碎化、内容同质化、形式娱乐化等现状。电视媒体应清楚认识到自己在做快餐新闻方面不是新媒体的对手,应立足本土资源,挖掘地方特色,向老百姓传播更多他们喜闻乐见的内容,体现民生新闻的贴近性,增强亲和力,更好地满足老百姓多层次的、全方位的新闻信息需求。一方面,提升思想性,因为电视媒体要在新媒体的时代背景下持久发挥影响力,就不能止步于一般的新闻报道,应选取社会意义重大、社会影响力重大的题材,弘扬主旋律、传递正能量,做到有思想、有观点、有深度,传播与社会主流价值观相符的民生新闻。另一方面,突出民本取向,以低视角、小切口对经济、时政等新闻题材进行平民化处理,扩大引导老百姓理性思考的空间,体现更有深度的文化内涵[1]。例如要全面聚焦大众普遍关注的社保、医保、就业、教育、住房、食品等内容,权威解读国家出台的新政策,在新媒体的支持下找到老百姓真正感兴趣的、关系他们切身利益的信息。

二、依托新媒体增强新闻传播的交互性

传统电视新闻节目通常利用节目内容吸引受众,但迅猛发展的新媒体使网络互动、手机短信等的应用越来越普及,成为电视和观众之间的有效沟通手段[2]。所以电视媒体在民生新闻传播中应依托新媒体增强节目的交互性,提升媒体竞争优势。例如威海电视台民生新闻节目《直播威海》节目过去和受众互动的方式以热线为主,反馈也局限于热线或节目,而新媒体的推广应用使得该节目建立网络粉丝群、手机短信平台,并开通官方微博、微信公众号、头条号,总粉丝多达10万人。针对每一期民生新闻节目选择热点,设置互动话题,如针对“撞伤癌症病人应怎么计算医药赔偿”设置微博互动话题“被撞的癌症病人声称自己癌细胞因此扩散,大家怎么看?”,这样的话题增强电视民生新闻和受众之间的互动,并且这些新闻在通过审片之后第一时间上传到微博和微信公众号和头条号,把互动提前,就好像节目预告一样引人入胜,促使更多受众等待播出电视民生新闻。

正因为电视媒体与新媒体融合,运用新媒体技术让民生新闻节目和受众的交互渠道更直接、更丰富,这种多渠道交互在媒体竞争日趋激烈的时代有助于电视媒体推介新闻、获取线索、创新节目、增进和核心受众的联系。与此同时,增强交互性使得电视民生新闻由传统的单纯发言人转变为聆听者、发言人的结合体,可以与受众平等交流、互动,了解受众的想法与观点,及时调整民生新闻的传播策略,最大限度提高传播效果。

为节约资源,将同桌两人分为一组,分发一份实物样品,样品量以够用为度,样品种类尽量满足常用需求。以班级为单位购买塑料封口袋,学期初组织课代表和班干部统一发放中药样品,学生自行装袋,建立口袋标本。

三、打造好民生新闻的全媒体采编团队

在新媒体环境里,电视民生新闻与新媒体的融合发展离不开人才支撑,电视媒体过去的信息收集——拍摄——剪辑——播出的流程无法继续满足受众的多样化视听需求,陈旧采编模式也难以突破电视民生新闻缺乏时效性的短板,唯有打造优秀的全媒体采编团队,提高队伍综合素质,促使电视媒体人加速转型,才能让民生新闻和新媒体无缝衔接。那么电视媒体要先培养掌握全媒体采编技术并且可以独立负责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的采集发布的复合型人才,使其能胜任电视民生新闻的日常选题和采编、播报等业务,承担报道突发重大事件的责任。另外,电视媒体人要掌握好新媒体技术的应用和营销策划、数据分析等技术,提升全媒体制播技能,在媒体融合发展的浪潮下提升电视民生新闻的竞争力。

当然,互联网思维由数字化时代衍生而来,存在注重产品运营、用户互动体验、创新迭代等特征,电视媒体人必须努力培育自己的互联网思维,善于运用新媒体开展各项工作[3]。例如在电视民生新闻的前期策划上要基于网络热点选择和受众喜好更贴近、需求更符合的新闻选题,通过内容的定制与推送服务,满足他们的信息需求;在采集民生新闻素材时要善于引导受众生产优质内容,和受众进行良性互动;在制播环节要重视电视台和新媒体平台的资源整合,通过多种渠道宣传节目,重组电视民生新闻业务流程,整合资源,把传统的传播功能转变为服务功能。

总而言之,电视民生新闻在新媒体时代要想实现创新发展,最重要的就是挖掘自身优势,积极迎接挑战、牢牢把握机遇,借助新媒体的力量更新民生新闻内容,提高竞争力,同时增强新闻传播的交互性,打造优秀的全媒体采编团队,为电视民生新闻的传播与发展提供可靠保障,最终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持续向前,开辟新天地。

在除日粮外的养殖系统、饲养条件等外界条件均相同的情况下,设置对照组和各试验组。正式试验开始前将虾苗暂养在3 m3圆形钢化玻璃缸中,并投喂基础饲料进行驯化饲养,待虾苗长到2.5 cm左右,选择体格健壮,无病无害,生长状况良好的虾苗随机分为4组,每组设置3个重复,每个重复30尾虾。试验开始时平均初始体重为(0.193±0.002)g,每箱的总重是(5.82±0.05)g。分箱后再用基础饲料暂养3 d,试验虾达到摄食的稳定状态后开始饲养试验。试验日粮按照虾总重的5%~8%投喂(日投饲量按照虾的摄食情况和水温具体制定)。

参考文献:

[1]刘志君.电视民生新闻在新媒体竞争中如何脱困?[J].视听,2017(08):116-117.

[2]李芸.新媒体环境下电视民生新闻发展路径[J].数字传媒研究,2018(05):49-50.

[3]俞俊秋.新媒体时代如何做好电视民生新闻创新[J].西部广播电视,2018(16):27+29.

中图分类号: G21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6-5079 (2019) 22-0037-01

作者简介: 陶春,男,汉族,山东威海人,主任记者。研究方向:新闻采编。

标签:;  ;  ;  ;  ;  

电视民生新闻与新媒体的融合探析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