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学中提升学生人文素养的思考论文_任宏华

小学语文教学中提升学生人文素养的思考论文_任宏华

任宏华

四川省南部县兴盛小学

摘要:作为一门工具性与人文性高度融合的学科,语文同样也是新课改下教育要素的重要构成部分。特别是在全新的教学理念作用下,广大小学语文教师要充分结合学生学习现状,通过对学生的认知规律、个人能力进行综合判断,因材施教制订出一整套适合学生人文素养提升的教学途径。结合实际教学经验,对小学语文教育中的学生人文素养培养进行研究,希望能够为广大同行从业教师带来一定帮助。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育;人文素养;培养策略

人文素养是小学语文教育中非常重要的部分,应该对学生的人文素养进行培养,如此才可以令小学生具备优良的语文素养。那么如何对小学生的语文素养进行更好的培养呢?需要使小学生在具体的语文学习中感受到更为浓郁的传统文化熏陶,进而具备良好的道德品质,最终令小学生早日成才,铸就更加美好的人文素养。

一、深度挖掘教材人文素材,提升学生理解能力

新课改下的小学语文教材充分结合学生认知现状,对一些优秀、经典的名篇进行收录,而这些文章自身的内容也都不同程度地涵盖了人文素养知识。在日常教学中,每一名语文教师都应当充分结合教材中所涉及的人文素材,在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的同时提升个人的道德品质。例如在《信任》这节课的学习中,教师不妨通过引入一个社会现象来让学生展开人文素养的讨论:"假如我们的城市现在拥有了一间无人售货超市,请同学们猜一猜会发生什么事?今天老师就要带给你们一篇关于无人看管桃林的故事。"随后教师可以通过引导学生展开自主阅读、自主讨论来各抒己见,通过桃林主人和访者的对话来让学生感受到被信任与信任的美好,同时在日后的学习与生活中将这种优秀的人文素养进行渗透和实践。

二、深入发掘教材内容,分析教材当中所蕴含的人文元素

小学语文教材当中涵盖着多样化的语文知识,可对学生开展良好的思想道德教育、人文素养教育。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当中,教师必须深入发掘教材内容,对所学的课文内容进行有效的延伸与拓展,让学生学习到更多的课外的人文知识,对学生开展有效的人文教育,通过长时间的学习来促使学生的人文素养得到定型。例如,教师在教学《草原的早晨》一课时,在课文当中较好地展现出我国蒙古族所具有的民俗文化,这些民俗文化是民族发展历程当中所形成的一种文化形式,同时也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教师可充分利用这些教材内容,让学生对中华文化产生更加强烈的学习意识,具备更为深厚的情感,较好地体现出课文内容当中所涵盖的人文性。

三、通过创造人文教学环境,激发学生情感认知

小学语文阶段的人文素养教学环境必须要充分结合学生的心理需求与认知水平展开相应的教学情境创设,以此来引导学生通过一种身临其境的体验实现语文综合素养的提升。对于小学阶段的学生而言,更要通过有效的人文教学环境激发他们内在的情感认知,以此来打造完善的道德品质。例如,在进行《送你一束康乃馨》这节课上,教师可以通过组织学生展开讨论思考什么时候、什么环境需要送花,送花的时候需要表达什么样的情感、什么样的花有什么样的花语等,以此引导学生树立一种"时刻怀揣感恩"的人文素养,同时也要深刻让每一名学生都能够通过语文教材的深度阅读与领悟认识到鲜花不仅仅属于胜利者,在很多情况下鲜花也要送给那些失败者,通过这种鼓励来引导他们从失败的灰暗中挣脱出来,为明天的辉煌和成就添砖加瓦。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在讨论结束后,教师不妨通过设定开放式的问题来布置一篇作文:"假如给你一束鲜花,你会送给谁?是运动场上、实验室里的常胜将军?还是给你无微不至的亲人?抑或者是那些黯然无光的失败者?并写出你的理由和想法。"相信在这种教学环境的影响和感召下,学生不仅能够树立健康、完善的人文素养观,同时也能够深刻明白世间存在很多美好的感情,每一个人都必须要正确处理好这些情感,无论面临失败还是成功都应当不骄不躁,扬起起航的勇气,最终通过语文课文的学习来进一步完成人文素养与语文学习的效率和质量,为未来的发展与学习奠定基矗

四、努力营造阅读氛围,为学生的终身阅读打下坚实的基础

1.让学生有典范可循

每接手一个新班级,笔者首先拿进教室的除了一本新教材,还会附带一本课外阅读书,明确告诉学生"我喜欢阅读,同时也喜欢爱阅读的学生";然后在课间,笔者会时常安静地坐在教室的一角认真阅读书籍,以身示范;时间一长,有学生就会好奇地看看笔者正在阅读的书籍,或者是也学笔者的样子,安静地拿着一本书阅读;每当这时,笔者便立刻表扬:爱看书的孩子最美、阅读是最美的姿态……经过一段时间的引导和阅读典范的树立,爱阅读的孩子越来越多,阅读的氛围也就愈来愈浓厚了。

2.让学生有材料阅读

每到开学初,笔者总是将之前收集学生书籍摆放好在教室的书架上,保证学生习惯在课间可以很便利地取书阅读;每到教学中各种评价和奖励时,笔者也总是将自己在网上抢购到的物美价廉的书籍奖励给学生;同时,笔者也要求每一个学生都必须买适量的新课标规定阅读的或其他有益的书籍摆放在教室里,和同学们一起分享和交流阅读……通过各种途径,保证学生有材料阅读。

3.让学生有时间阅读

每天必须保证学生有至少20分钟的独立阅读时间,不受任何干扰,就做一个安静的读书人;除此,每周必须保证学生有至少一节课的阅读课;且每周末要求学生至少有两个小时以上的阅读时间。

五、注重语文资源的挖掘与扩展

1.注重教材的延伸与拓展

既是由课堂中教材里的问题牵引和拓展,提出一些有探究性的问题,让学生自己去寻找问题答案。比如,在《圆明园的毁灭》一文后,笔者提出:历来中国被世界誉为"地大物博,人杰地灵"。可是为什么堂堂的泱泱大国却会被糟践到无法保存这个世界级园林的地步?当时我们国家究竟在世界上处于一个怎样的地位?请你通过自己喜欢的方式了解当时的历史背景,并写下自己的感受。

2.注重辩证思维的培养

既是鼓励学生,就某一个问题进行辩论,或者是笔者寻找时机,另辟蹊径,故意和学生的观点相悖,引导他们经过思考勇于反驳我的观点。

结语

总之,要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在语文教学中,就是在夯实学生的人文知识的基础上,提高学生的人文能力,最终使他们形成自己的人文精神,也就是个人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更直接、通俗地表述应该是:让学生具备敏锐、丰富、细腻与独特的个性感受,同时实现对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地球、宇宙及其他动植物的关切,成为真正意义上独立的、自尊的生命个体。

参考文献】

[1]陈伟英.小学语文教育中学生人文素养的形成[J].教育,2018(04):92.

[2]黄自标.浅析小学语文教育中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J].考试周刊,2016(82):35.

论文作者:任宏华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教工》2019年第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7/26

标签:;  ;  ;  ;  ;  ;  ;  ;  

小学语文教学中提升学生人文素养的思考论文_任宏华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