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别是贫困山区退耕还林与人力资源开发_农民论文

特贫山区退耕还林与人力资源开发,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退耕还林论文,山区论文,人力资源开发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经过长期的探索,人们认识到,特别贫困地区的发展,要以正确认识人与自然的关系为基点。反贫困必须改善生态环境,从根本上协调入与自然的关系,进而改善生产条件和生存条件,提高农民的生存质量和生活水平,推进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国家采取的重大措施就是大规模地退耕还林(还草)。退耕还林必然影响经济社会的诸多方面,尤其会使农村劳动力的就业发生结构性的变化,这种变化对人力资源开发提出了新要求。人们目前对此研究得还很少,本文拟以宁夏南部山区为个案,对此作简要的分析。

一、退耕还林必须调整产业结构

特贫山区历史上曾有过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关系,但由于自然界变化和人类不适当垦殖行为的双重作用,自然环境变得极其脆弱,人与自然的关系变得很不和谐,以至于失去或部分失去了生产、生活条件,最终陷入了贫困。宁夏南部山区是我国北方有代表性的贫困地区,处于生态脆弱地带,水资源缺乏,水土资源严重不平衡,水土流失、草原退化、土地沙化等生态问题严重。这一地区经历了由以牧为主、半农半牧演变为以农为主的过程。在这一演变过程中,耕地面积不断扩大,森林、草原面积减少,植被遭到严重破坏,水土流失加剧,农牧业生产和人民生活条件变得异常恶劣。在这样一个先天不足的地区,长期过量开发又导致后天失调。

在不断扩大的贫困面前,人们片面追求粮食产量,过分强调农业生产,脱离了实际,产业结构更加单一。贫困人口增加粮食的最简单的办法就是大规模开荒种地,不断扩大种植面积,农作物从山脚种到山顶。过量开垦的结果使水土流失加剧,生态环境进一步恶化。生态恶化的直接后果是自然灾害加剧,土地单位面积产量提高缓慢,加之人口过快增长,人—粮—土地—生态陷入了恶性循环之中,从而使全地区陷入了贫困之中。到1982年,70%的农户不得温饱。

面对全地区的绝对贫困,国家从1983年开始进行“三西”农业建设(注:宁夏南部山区(又称四海固地区)与甘肃省的陇西、河西,合称“三西”。)。该项目的核心是进行农业生产基础建设,重点之一是贯彻“种草种树、发展畜牧、改造山河、治穷致富”的方针,进行了大规模地种草种树。到1992年底,新增造林存活面积2721.47万亩,封山育林147万亩,人工种草(含补播改良)累计达648.5万亩,留床面积250万亩。从1988年起,国家先后将宁夏南部山区8县列为“生态环境重点治理县”进行扶持建设。据有关业务部门统计,1999年底,山区8县有林面积550万亩。从2000年开始,计划用9年的时间,退耕还林还草500万亩(注:对于该地区贫困与生态等基础条件的变化,本人在《走出贫困--西海固反贫困农业建设研究》(宁夏人民出版社,1996年)中已有较多的论述,故此处从简。)。

退耕还林必然要进行产业结构调整。从农业内部来看,种植业(农业)随着耕地的减少而减少,林业、畜牧业、副业会相应地增加。三次产业中,第一产业会减少,第二、第三产业会有较大的发展。在起步较早,发展较好的县,这种调整的效果已经在一定程度上显现出来了。盐池县林草业的发展,不仅有效地防止了风沙的危害,而且促进了畜牧业的发展,全县每年出栏羊只近30万只,畜牧业收入已占农民家庭经济收入的三分之二,羊只成为该县农村经济的一个重要产业。彭阳县的果树种植及果品加工业,已经在全县经济中占重要位置。固原市原州区的大棚种植蔬菜和牛羊育肥已初具规模。这些调整代表了特贫山区发展的基本方向,对劳动力转移和人力资源开发提出了新要求。

二、退耕还林必须转移劳动力

贫困地区人力资源的突出问题是数量多而质量低,劳动力转移路子少、速度慢,绝大多数劳动力集中在农业生产尤其集中在种植业上,形成了制约贫困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瓶颈。退耕还林给劳动力的产业转移提供了一次绝佳的机会。同时,要想使退耕还林成功,必须大力开发人力资源,促进劳动力转移。因此,劳动力转移既是退耕还林成功的基础,又是退耕还林的必然结果。

原州区红庄乡马场村地处六盘山区,是自治区划定的水源涵养区,绝大部分坡耕地都要退耕还林还草。2000年开始退耕还林时,群众只看到土地退耕后,不能种庄稼,也没有其他产业吸纳劳动力,许多劳动力闲置。2000年9月我们调查时,群众的意见很大,一位叫张生云的村民骑着摩托车跟着我们反映他们的意见。2000年底到2001年初,村里结合退耕还林进行产业结构调整。张生云家养了560只鸡,还养了牛和羊,全家人以养殖业为主。加之退耕还林补助的粮食和生活费,基本生活费用有了保障。2001年9月我们再次调查时,他又骑着摩托车跟着我们说退耕还林的诸多好处。这个村子像张生云一样以养殖为主的家庭,强烈要求扩大退耕地面积。马场村的个案说明,要取得退耕还林的成功,一定要合理转移劳动力。这样可以保证甚至增加退耕户的收入。

退耕还林影响劳动力转移,主要来自两个方面的原因。一方面耕地面积减少,农作物种植面积相应减少,产业结构要求劳动力随之变化。具体地说,就是要使部分农业劳动力从种植业转移出来,从事林草业及相关产业,有一部分劳动力还要进一步转移到第二产业或第三产业就业。固然,林草种植和养护需要部分劳动力,一部分劳动力由此从粮食种植转向林草种植,这部分劳动力不需要离开家庭,可以就地开始新的劳动。但是由于林草业不像农业那样受季节影响而形成若干大忙季节,减少了对劳动力的需求。另一方面,由于单位土地对劳动力需求量的差异,因而退耕还林减少了劳动力的需求量。2000年,宁夏南部山区植树用退耕还林地户均6.27亩,户均栽树用工3.7人/天,管理树户均用21.43人/天,相当于一个劳动力不到一个月的时间,而经营同样面积的粮食作物至少需要一个整劳动力一年的时间。阴湿区植树用退耕还林地户均7.71亩,户均植树1287.5棵,栽树户均用工12.2天,户均管理树用了69天。丘陵区户均植树用退耕还林地6.16亩,户均植树545.39棵,栽树户均用工3.09天,管理树户均用工18.04天。种草比植树需要的劳动力更少。户均种草3.21亩,用工1.21人/天,管理草户均用工7.85天。种草用退耕还林地户均3.19亩,用荒地户均0.02亩。由此可见,退耕还林还草,势必要使大量劳动力实行转移,一部分劳动力要转向林、牧、副业,一部分转向第二、第三产业。

如果不能使劳动力有效转移,退耕还林是很难取得成功的。20世纪80年代,西吉县营造防护林工程(2605项目),利用国际粮食援助折合2283.38万元,1982年到1985年,造林4.3万公顷,种草4.55万公顷,其中,退耕还林地种树种草5.5万公顷。时隔几年,退下来的耕地又开成了农田,林草存留面积不到4.5%(注:《宁夏日报》2002年6月1日。)。这固然有多方面的原因,但产业结构没有调整、劳动力没有转移是不可忽视的主要原因。原有的从事粮食生产的劳动力不仅没有减少,而且随着人口的增长而有所增长,人口对土地的压力有增无减,在贫困和大量闲置劳动力的双重压力下,退耕实际上成了边退边垦、退了又垦,结果只能是劳民伤财!

三、退耕还林成败的关键是人力资源开发

人力资源是所有资源中最有活力、最宝贵的资源。但是,贫困地区绝大部分处于环境条件较差的地区,自然资源禀赋欠佳,资本供给不足,技术相对落后,人力资源只具有数量上的相对优势,而不具备质量优势,即缺乏对人力资源的开发。人力资源开发是贫困地区发展的必然要求。换言之,退耕还林中产业结构调整与劳动力转移成败的关键也就在于对人力资源的开发。

退耕还林的根本目的是要重建生态系统,实现农业与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而要做到这一点,关键是要改变农业的增长方式,使农业增长由原来的依靠自然资源的开发转移到依赖科技开发和人口素质提高上来。显然,如果没有人力资源的开发,就不能有效地提高农业科技人员的素质和劳动力的素质,就不能有效地保护农村的生态环境,因此也就难以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可见,大力开发人力资源是重建生态系统、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前提条件。

退耕还林给贫困地区的人力资源开发提供了一次难得的机会,也提出了迫切的要求。长期以来,由于诸多因素的影响,贫困地区人们的思想上形成了单纯农业观念:在农林牧副渔各业中,重视农业,轻视工副业;在农产品生产中,重视粮食生产,轻视林牧副渔畜产品;在农业的发展方式选择上,重视耕地面积的扩张,轻视技术的投入和效率的提高。人力资源开发,就是要提高贫困山区群众的思想认识,转变观念,树立市场观、科技观、效益观和可持续发展观。

观念转变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要树立环境意识,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确立人与自然谐调发展的原则。走出“人定胜天”的认识误区和实践误区,走向“天人合一”、“天人相依”的和谐发展之境,发展经济不以生态为代价,为退耕还林及生态重建奠定良好的思想基础。

贫困地区受自然条件的限制,在长期的生产活动中,传统生产方式占主要地位,耕作方式上新技术成果应用慢而且少,科技含量很低。经营粗放,许多地方仍然是广种薄收,靠天吃饭,生产效率极其低下。传统的生产方式缺少对新知识、新技术和新工艺的需求,需要的只是简单的经验,抑制了人力资本投资,缺乏激励人力资源开发的社会机制,从而形成“贫困—生产方式落后—缺乏科技需求—人力资源开发不足—贫困”的恶性循环。退耕还林后,一部分劳动力要转向非农产业,为这些农户的脱贫提供了难得的机会。有资料表明,我国农户非农就业家庭的贫困发生率明显低于农业家庭(注:魏众、A.古斯塔夫森:《中国农村贫田机率的变分析》,《中国扶贫论文精粹(上)》,中国经济出版社,2001年。)(见下表)。随着退耕还林政策的实施,贫困地区劳动力的生产方式必然发生较大的转变,即使仍然在农业生产中就业的劳动力,也要增加科技含量,提高单位土地面积收益率以增加收入。

中国农户贫困率情况单位:%

资源来源见注释(注:魏众、A.古斯塔夫森:《中国农村贫田机率的变分析》,《中国扶贫论文精粹(上)》,中国经济出版社,2001年。)。

退耕还林不是简单地减少耕地面积,而是要改变农民原有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改变原有的社会结构和人们的交往方式。要适应这一变化,只有大力开发人力资源,大幅度提高劳动力的素质,使原来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民成为有一技之长的技术人员和掌握市场变化的经营者,从而让他们有保证的收入对原有收入形成有效替代,即劳动力转移产业后的收入与转移前相比相等或有较大幅度的提高,起码不应降低。只有这样,退耕还林才有望成功。

四、退耕还林要增加人力资本投资

人力资本是体现在劳动者身上的、通过投资形成的如同物质资本一样具有增值能力的那一部分劳动能力,具体包括劳动者的知识、技能和健康状况。为使讨论比较集中,本文只讨论知识和技能方面,重点讨论与生产直接相关的技能。人力资本理论认为:(1)教育投资是人力资本投资的主要形式;(2)人力资本投资的效益和收益率大于物质资本的效益和收益率。在贫困地区决定农民是否从事非农工作的最主要的因素是个人特征,尤其是一些人力资本因素如教育、就业培训等对是否从事非农工作有着重要的影响(注:都阳:《贫困地区农户参与非农工作的决定因素研究》,《中国扶贫论文精粹(上)》,中国经济出版社,2001年。)。

在很长时间里,贫困山区生态环境恶化,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滞后,人力资本投资不足,人口的教育水平较低,尤其是直接能与市场经济相结合的技术更少。文化偏低的劳动者较难从事非农产业,强化了劳动者对土地尤其是对土地规模的依赖,其直接后果是导致了滥垦土地,加剧了生态恶化。出现了“生态恶化—发展落后—人力资本投入不足—过量开垦—生态恶化”的恶性循环。要想在维持生态平衡的条件下使经济增长,人民生活水平得到改善,缓解农村贫穷,就必须充分有效地开发农村的人力资源。人力资源开发能有效地促进生产力水平的提高,优化农业生态经济。反过来,农业生态经济又会促进经济的增长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使农民受教育和技术培训机会增加,从而促进农村人力资源更加合理地开发。这样就形成了一个良性的循环: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生产力水平提高—农业生态经济优化。

退耕还林区农民迫切需要林草种植新技术。贫困地区的生态环境恶化除了人为因素外,还有自然条件严酷的因素。宁夏南部山区有的地方年降雨量不足300毫米,有的年份降雨量不足200毫米,且蒸发量超过了降雨量的10倍;有的地方无霜期不足100天,原有的林草面积大量减少,这类地区对树种草种的要求近于苛刻,对种植技术的要求极为严格。在这类地区种树种草的农民,迫切需要新技术的支持,提高成活率和存活率,提高经济效益。如果稍有不慎,还会重蹈多年来“年年栽树不见树,年年种草不见草”的覆辙。

根据退耕还林有关政策和此类地区的实际,林草业和养殖业是退耕还林地区的重点的发展方向。特贫山区发展畜牧业,要改变传统的饲养、放养习惯,大力推广应用牛羊快速育肥和舍养等实用技术,实行专业化养殖、规模化经营,提高科技含量,增加农民收益。南部山区部分地区已经出现了一些发展畜牧业较好的村、户,起到了示范作用。

贫困地区要大力发展工副业,这是缩小与发达地区差距的重要途径。宁夏南部山区各县已经进行了一些有益的探索。彭阳县的果品加工,原州区、西吉县的土豆加工等已初具规模。但总体来说,工副业在贫困地区经济发展中的比例还比较小,贡献还不大,尤其是技术含量较高的企业太少,不能满足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农民对参与发展工副业的人力资本需求旺盛。在贫困农村,哪怕只掌握简单的木工技术,也足以保证其全家脱贫。问题不是他们不想学习,而是他们的学习机会太少,尤其是学了就能用、用了就能挣钱的学习机会更少。

退耕还林后,种植业在贫困山区仍然占有重要的地位。当然种植业要增加技术含量,提高经济效益。宁夏退耕还林区已经推广了一些温室蔬菜和地膜覆盖种植玉米、瓜果以及测土施肥等技术,效果很明显,但是仍然不能满足实际需要。今后在退耕还林地区还会发展设施农业、工厂化种植等技术。由于山区的土地条件差异很大,对技术的需求多样,单项技术推广应用的规模受到一定的限制,这就需要制定更加灵活的政策加以引导,推动传统种植业发生重大变革,使贫困农民成为新知识、新技术的拥有者和使用者。

由于历史的原因,贫困的退耕还林地区的农民总体文化水平还比较低,不能满足日益发展的社会需要,他们在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面前处于不利地位,农民迫切需要提高文化水平。

五、以参与为主的人力资源开发模式

增加贫困的退耕还林地区的人力资本投资,大力开发人力资源,要解决好以下几个问题。

1.人力资源开发的着眼点在农民。贫困地区的人力资源开发是一个长期的战略性任务。从广义上来说,需要努力提高人的整体素质。从狭义上来说,退耕还林中人力资源开发的着眼点,应是发掘农村潜在人力资源,创造人力资本,开发的主体是农民。要提高农民素质,最根本的就是要改革和完善农村的教育体制,广泛开展农村基础教育、职能与技术教育、成人教育等活动。要重视对已经有了一定的知识而缺乏专业技能的知识青年的培训,这些人大多在普通中学接受过中等教育,不满足祖辈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有改变农村现状的热情,接受新事物快,他们迫切需要改变现状的技能。帮助他们掌握技术,发挥他们的作用,对贫困农村的建设有极为重大的意义。

2.以参与式为主的开发模式。参与式人力资源开发模式强调,变受益农户的被动受援为主动参与,在参与项目实施和管理的过程中,既接受技术培训,又进行管理能力训练,使人力资源水平得到全方位的提高。近几年在中国各贫困县由国际组织引入的小额信贷扶贫模式,就是这种参与式人力资源开发扶贫模式的典型代表。以小额信贷为主要特征的参与式人力资源开发项目,强调农户参与项目管理,农户组成自组织进行自我管理,操作机构为他们提供借款支持、项目培训服务,这对人力资源开发的意义是重大而深远的。

提高贫困地区农民某方面的技能是简单的,而改善他们的心态和社会活动能力则很难。因此,需要通过工作环境和生活环境差异形成的反差,促使他们进行心理上和行为上的适应性调整,达到提高能力、矫正心态的人力资源开发目的。与退耕还林相关的项目要与人力资源开发相结合,用项目带动人力资源开发,使农民在干中学、学中干。要结合地区产业发展方向,有计划、有目的地扶持一些农户,使他们成为有技术、快致富的典型,成为别的农户可以模仿的榜样。

进行单项技术培训以提高贫困劳动力的技能水平。政府组织科技人员,结合退耕还林的实际,进行单项技术培训,强调学了就能用。

3.多方面解决资金问题。目前农民参与式人力资源开发的一个重要障碍是资金问题。退耕还林区多数都是贫困地区,财政极为困难,用于人力资源开发的经费极少;金融机构支持不力,农民贷款难,核心问题是贫困农民没有财产担保,商业银行不能放贷,政策性银行放贷额度有限,数量不足;主管退耕还林的林业系统经济困难,难以对人力资源开发形成有力的支持。解决的办法应当是国家、集体和个人合理负担。建议适当提高退耕还林中技术培训的费用,宁可少退些地,也要争取尽量多培养些人。在现有的扶贫经费中划出一部分作为贫困农民的培训经费,用于实用技术的培训。政府用部分扶贫资金大力推广小额贷款方式,提高农民的参与程度。还要选择好项目,确保投资效益。

标签:;  ;  ;  ;  ;  ;  ;  ;  ;  ;  ;  

特别是贫困山区退耕还林与人力资源开发_农民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