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化两型”建设背景下湖南高职教育在农民工职业培训中的作用
徐 辉
(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 商学院,湖南 长沙 410004)
摘 要: 湖南省的“四化两型”建设战略对湖南省农民工的素质和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对农民工职业培训提出了新的挑战。高职院校着力于培养高素质技能人才的目标定位,凸显了高职教育在农民工职业培训中的优势。目前湖南农民工职业培训存在一些问题,只有充分认识和发挥湖南高职教育的作用,提高农民工职业培训的积极性,才能真正提高农民工的综合素质和整体能力,为推进“四化两型”建设服务。
关键词: “四化两型”建设 高职教育 农民工职业培训
2010年10月,湖南省委九届十中全会提出全面推进“四化两型”建设战略,即以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农业现代化、信息化为基本途径,率先建成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引领湖南实现“科学发展,富民强省”目标。“四化两型”建设对湖南的发展提出了全新的更高的要求,同时对农民工的素质和职业培训提出了挑战。
对农民工进行职业培训,高职院校有着明显优势。因为高职教育的定位,就是大量培养高素质的技能型人才,特别是高技能人才。早在2005年的《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中就明确了职业教育的四个服务功能:职业教育要为我国走新型工业化道路,调整经济结构和转变增长方式服务;职业教育要为农村劳动力转移服务;职业教育要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服务;职业教育要为提高劳动者素质特别是职业能力服务。2010年《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要加快发展面向农村的职业教育,扩大农村职业教育培训覆盖面,开展进城务工人员、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湖南省建设教育强省规划纲要(2010—2020年)》强调,要加快发展面向农村的职业教育,扩大农村职业教育培训覆盖面,增强服务“三农”能力。因此,如何充分发挥湖南高职教育在农民工职业培训方面的作用,有效实现高职教育与农民工职业培训的对接,服务“四化两型”建设,是一个极具现实意义的问题。
第Ⅲ类的3家研究机构中,辽宁省标准化研究院作为网站主办方建立了“辽宁省标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但网站功能较为简单,尚不能称之为门户网站,而贵州省标准化研究院和西藏自治区标准化研究所均难以在搜索引擎中找到相应网站。门户网站及功能的缺失,直接影响了这3家标准化研究机构的品牌关注度。
一、湖南高职教育的发展优势
湖南省历来重视教育,尤其是近年来湖南高职教育稳步发展,教学质量持续提升,服务能力不断增强,在服务“四化两型”建设方面,高职教育有着明显的优势。
1.教育规模发展迅速。
从1997年湖南第一所高职院校成立至今,湖南高职教育发展迅速,教育规模和影响力不断扩大。据《湖南省高等职业教育质量年度报告(2018)》统计,全省现有高职高专院校70所,专业点1636个,全日制在校生51.83万人。近年来,湖南高等职业教育结构布局与产业发展更加契合,基础能力和办学水平显著提升,已成为保障湖南产业转型升级技术技能人才供给和技术技能积累的重要基地。2017年,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类型、数量与产业发展需求的吻合度进一步提高,宏观质量持续向好,毕业生就业率达92.76%,对口就业率达83.14%;反映办学水平的各项核心指标,如全国职业技能大赛获奖数、全国信息化教学大赛获奖数、专业教学资源库备选项目入围数、示范性特色专业点立项数等,均位于全国前五。
2.体系结构日趋合理。
首先,在 Si@Ag 免疫基底表面滴加20 μL的AFP溶液,在37 ℃下放置5 h后,分别用PBS、TBS溶液和去离子水清洗未与基底链接的AFP抗原;然后,再滴加20 μL 的PS@Ag免疫探针溶液到链接抗原的Si@Ag免疫基底上,在4 ℃下孵化12 h后,分别用PBS、TBS溶液和去离子水清洗未链接的免疫探针,经氮气吹干后,即形成由Si@Ag免疫基底、AFP抗原和PS@Ag免疫探针组成的“三明治”结构,并应用于SERS光谱检测,其完整流程如图1所示.
3.信息化教学技术先进。
根据湖南省统计局发布的湖南省2017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数据统计,湖南省常住人口为6860.2万人,其中农村人口3113.1万人,农村人口占总人口的45.38%;农民工总量1776.4万人,占农村人口的57.06%。农民工受教育程度不高,文化素质和技术水平偏低,已成为湖南“四化两型”建设的一个障碍。对农民工进行科学合理、规范有序且有针对性的培训,势在必行。目前,湖南农民工职业培训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4.服务社会的能力增强。
在农民工自身层面,农民工主动参与职业培训的积极性不高。部分农民工所从事的职业为临时性随机选择,这种不确定性和不稳定性,导致部分农民工缺乏足够的动力和动因参加培训。另外,农民工参加培训要承担学费和书费等,还要放弃其他就业机会带来的收益,影响和制约农民工自觉、主动地参加职业培训。
二、湖南农民工职业培训存在的不足
近年来,湖南高职院校信息化教学环境持续改善,泛在学习生态基本完成,空间教学与应用继续领跑全国,专递课堂建设的效果显著。2017年,湖南高职院校无线网络覆盖的学校达到49所,率先建成职业院校网络共享课程10门,建设了17个专业、85门专递课堂资源,实现了优质企业、发达地区学校与农村偏远地区17所中职学校开展同步课堂教学。特别是湖南省从2014年起开始实施“教育信息化创新应用十百千万工程”,促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全省各高职院校通过实施该工程,创新“共建共享、即建即用、实时更新”模式,截至2017年,全省高职院校教师共建名师空间课堂371门,全部在“职教新干线”免费开放。信息化教学手段不仅促进了教育教学改革,还扩大了优质教学资源覆盖面,支援了落后薄弱地区职业教育发展。
1.对农民工职业培训的认识不到位。
在政府层面,政府在农民工职业培训中存在角色缺位现象。表现在认为农民工培训没有意义、政府的培训工作宣传不到位、不组织专门管理机构、政府投入经费不足等。这些认识上的不足,使湖南农民工的职业培训多流于形式,培训效果难以保证。
在企业层面,企业对农民工职业培训缺乏动力。一方面,一些企业没有投入相关的培训费用,另一方面企业的培训投入存在一定的风险,培训投资易发生收益外溢,农民工会发生流动或跳槽的情况。因此,湖南的企业长期以来存在对农民工重使用轻培养的状况。
目前,全省高职院校基本完成专业结构调整,对接产业链构建了292个特色专业群,群内专业点数占专业点总数的比例达80.6%,群内专业在校学生数占在校生总数的87.3%,实现对全省优势特色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现代服务业和现代农业的全覆盖、全对接,一批骨干专业和品牌专业基本形成,基本形成了与区域经济发展需求紧密对接、错位发展、优势互补的高等职业教育特色发展格局。
罗爹爹帮着阿里把毛衣穿上身,想了一下,才说:“阿里,你要乖。不然你姆妈放不下心。你先跟爹爹去外头转转,等你爸爸和阿东回来再说。”
近年来,湖南高职院校紧密对接“一带一路”“中国制造2025”等国家重大战略,服务湖南“创新引领开放崛起”等地方战略需要,从专业设置、人才培养、技术研发、培训服务等方面进行供给侧改革,较好地实现了专业与产业同向发展,服务与需求协调适应。与2016年相比,2017年反映服务与贡献度的核心指标毕业生人数达到14.77万人,增幅9.7%,其中53.7%本地就业;公益性培训服务达137.26万人日,增幅36.6%;技术交易到款额增幅达377.8%。
2.培训内容与市场需求不适应。
农民工是“四化两型”建设的生力军,他们的文化素质、职业技能和道德规范等,对“四化两型”建设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高职教育应该充分发挥在教育规模、体系结构、信息化技术、服务社会等方面的优势,整合农民工职业培训资源,强化培训效果,让农民工真正掌握各种职业技能,更好地为湖南的“四化两型”建设服务。
3.培训模式和培训方法不能满足社会需要。
测试结果:安装螺丝总个数为2 778,其中未成功安装数为22个(滑丝或未安装到位等),总体安装成功率为99.2%。由式(2)计算可知本螺丝机的效率达到92.3%,这充分验证了螺丝机的系统稳定性,基本满足了设计初衷和实际生产需求。此外,螺丝机在连续运行情况下,每分钟安装螺丝数量在9~10只左右,这基本和一名熟练工人的效率相当,但是采用螺丝机后可大大减少劳动力使用,节约成本,因此,在一些大量需要螺丝安装的企业岗位上,自动螺丝机的推广应用价值很高。
三、充分发挥高职教育在农民工职业培训中的作用
培训专业与学习内容应该直接与农民工未来就业相关,只有按市场需要设置专业,开设课程,培训农民工,培训的人才会受到社会的欢迎。湖南的农民工职业培训存在与就业需求相脱节现象,表现在:第一,培训机构良莠不齐,农民工很难甄别出有实力的培训机构,或者很难通过培训掌握所需的工作技能。第二,培训内容设置单一,仍然以服务类专业的初级人才培训为主,对日益发展的湖南现代化大工业、制造业所需的技工技能培训较少,对于进城务工必备的公共知识、法律保护知识、维权方式等涉及的更少,难以适应“四化两型”建设对劳动力素质的全面要求。
湖南省部分农民工培训机构规模小,实力有限,没有条件引进现代化的培训模式和教学手段;从事农民工职业培训的教师缺乏多元性,部分老师缺乏实践经验,培训缺乏实用性。同时,农民工参加职业培训的时间较短,大多数为一个月左右,而且以往的定时定量定方式定地点的“固定式”培训居多,因此培训效果不显著,参与培训的农民工数量受到限制。
随着科技的不断更新,智能化技术被广泛使用在了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当中,极大的提高了电气工程自动化的工作效率。智能化技术能够将计算机技术和人工智能的相关理论充分结合在一起,在现阶段的社会发展过程当中发挥着及其重要的作用,并且仍具有较大的发展空间。
1.充分利用高职院校的“双师型”师资,增强培训的实用性。
湖南高职院校近年来不断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高教学能力,表现在领军人才队伍建设成效显著、师资培训成效明显、教学团队特色突出、教师队伍整体素质明显提升等方面。以2017年为例,全省高职院校新增博士15名、教授88名、从企业引进的专业带头人53名,新增大师(名师)工作室156个;高职院校与企业共建“双师型”教师培养培训基地855个,教师下企业顶岗实践12154人;全省292个专业群均组建了教学团队,实行校企“双带头人制度”;与2014年相比,“双师素质”教师比例上升了4.91%,硕士及以上学位教师比例上升了8.07%,高级职称比例上升了1.00%。湖南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双带头人”教学团队等师资队伍的加强和完善,为农民工职业培训的师资提供了保障,增强了培训的针对性和实用性。
2.充分利用高职院校的课程建设和信息化建设成果,增强培训的多样性。
近年来,湖南高职院校深化课程建设工作,课程体系更加完善。不少院校积极探索“基础课程共享、核心课程分修、拓展课程互选”的专业群课程体系;课程建设起点更高,充分吸纳了国内、国际先进的新标准、新内容、新技术;课程信息化程度更充分,各院校充分运用信息化技术手段,形成共建共享的良性机制。2017年,我省高职院校建设专业群共享课程15125门,与国际知名企业合作开发课程182门,有7个省级专业教学资源库入选国家级备选专业教学资源库,实施湖南省“教育信息化创新应用十百千万工程”后共建名师空间课堂371门,全部在“职教新干线”免费开放。湖南高职院校丰硕的课程建设和信息化建设成果,为农民工职业培训提供了全方位、多角度的培训方式,农民工可以充分利用网络共享资源,利用碎片化的时间,足不出户就可以接受培训,提高农民工参与职业培训的多样性和积极性。
3.充分利用高职院校的特色发展格局,突出特色或优势项目培训。
目前,全省高职院校基本完成卓越高职院校、示范性特色专业群等“十二五”职业教育重点建设项目,完成了专业结构调整,对接产业链构建了292个特色专业群,群内专业点数占专业点总数的比例达80.6%,群内专业在校学生数占在校生总数的87.3%,实现了对全省优势特色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现代服务业和现代农业的全覆盖、全对接。不仅如此,湖南高职院校还一直以服务地方特色产业、传承地方特色文化为己任,围绕湘绣、湘瓷、湘戏、湘菜、湘茶等湖南重点特色产业,建设了“湘绣学院”“湘瓷学院”“湘菜学院”“湘茶学院”等一批政校企协同推进、产学研深度合作的办学载体,培养了一批“湘字牌”高技能人才。湖南高职院校与区域经济发展需求紧密对接的高等职业教育特色发展的格局,为农民工职业培训提供了大量优势培训项目,有利于极大提升职业培训的深度和广度。
4.充分发挥政府职能,加强高职院校在职业培训中的合作与沟通。
湖南省教育行政管理部门应强化政府责任,将农民工培训质量及农民工转移就业数量列入政府工作计划和年度考核目标,充分调动多部门相互配合的积极性。可以整合农业部门、劳动部门和高职院校的资源,特别加强高职院校在职业培训中的合作与沟通,发挥综合作用,杜绝重复建设,强化培训效果。高职院校可以通过联办、共建或者组建职业教育集团等多种形式进行布局调整,通过多方联合办学,做到资源共享,既使农民工受益,又节省国家资源,把农民工职业培训做大做强。
参考文献:
[1]湖南省教育厅职成处.湖南省高等职业教育质量年度报告(2018)[EB/OL].http://zcc.gov.hnedu.cn/c/2018-02-26/901470.shtml,2018.2.26.
[2]应若平.同心同向 砥砺前行 全面推动湖南高等职业教育特色发展[R].在全省高等职业教育特色发展推进会上的工作报告,2018.2.28.
[3]何勇,徐辉.“两型社会”建设背景下长株潭农民工培训体系的构建[J].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1(3).
[4]王刚,吴易雄.“四化两型”建设背景下湖南高职教育发展路径的SWOT分析[J].高等农业教育,2015(8).
基金项目: 湖南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服务四化两型建设的湖南高职教育与农民工职业培训有效对接研究”(项目编号XJK11CZJ036)。
标签:“四化两型”建设论文; 高职教育论文; 农民工职业培训论文; 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商学院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