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泰州市姜堰中医院 江苏省泰州市 225500
摘要: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病中医护理特色优势。方法:对2015-06至2016-05收治的35名慢性阻塞性肺病急性发作期患者按中医护理方案进行护理效果观察。结果:32名患者症状得以有效控制,有效率达91%。结论:中医护理可弥补西医护理的不足,可以极大地减轻病人症状和痛苦,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减少发作的机会。中医护理慢性阻塞性肺病有自已的特色优势,与西医护理有着相得益彰的作用。
喘即气喘,喘息,临床表现以呼吸困难,甚则张口抬肩,鼻翼煽动,不能平卧为特征者谓之喘证。【1】轻者表现为呼吸困难,不能平卧,重者稍动则喘息不已,甚则张口抬肩,鼻翼煽动,严重者发生喘脱。西医医学中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是一种具有气流受限特征的肺部疾病,气流受限不完全可逆,呈进行性发展。[2]主要症状可见气短,或呼吸困难,喘息和胸闷,慢性咳嗽,咳痰。晚期病人有体重下降,食欲减退等全身症状。慢性阻塞性肺病是一种致残率和病死率很高的疾病,在最常见的死亡原因中名列第4,病情反复加重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3]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发作出现以气短,呼吸困难,喘息为主要症状,可参照喘病中医护理方案进行护理。现对我科收治的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进行中医护理的护理方法报告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2015年6月-2016年5月,我科收治的35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发作期患者,均以喘息为主要症状,同时伴有咳嗽、咯痰等症状,年龄在65-75岁期间。
1.2护理措施:
1.2.1生活起居:
1.2.1.1.将患者安置在温度18-22℃,湿度50-60%度病室,室内避免寒冷或干燥空气、烟尘、花粉及刺激性气味等。寒喘、虚喘病人病室向阳温暖,胸背部保暖;热喘室温偏凉。
1.2.1.2.取半卧位或半坐卧位,氧气吸入,氧流量1-2升/分,根据血气分析结果调整氧流量,吸氧时间每天大于15小时。
1.2.1.3.定时翻身,协助拍背排痰,根据病人需求使用多频振动仪以由下向上,由外向内协助拍背排痰。必要时遵医嘱行雾化吸入,痰液粘稠无力咳出者可行机械吸痰。
1.2.1.4.以银佩漱口液每天清洁口腔两次。银佩漱口液主要成分为金银花、藿香、佩兰、甘草,具有清热解毒的作用,对长期使用抗生素患者有预防口腔霉菌感染的作用,对高剂量布地奈德雾化引起口腔溃疡亦有很好的预防和治疗作用。
1.2.2病情观察
1.2.2.1.密切观察患者喘息气短的程度,持续时间及有无短期突然加重的征象,监测患者指脉氧变化,评价缺氧程度。
1.2.2.2.观察有无皮肤红润、温暖多汗、球结膜充血,搏动性头痛等二氧化碳储留的表现。
1.2.2.3.观察咳嗽的性质、程度、持续时间、规律以及咳痰的颜色、性状、量及气味,指导患者正确留取痰标本,及时送检。
1.2.2.4.注意监测生命体征、神志的变化。
1.2.3饮食护理
1.2.3.1.饮食以高热量、高蛋白和高维生素为宜,并补充适量无机盐,同时避免摄入过多碳水化合物及易产气食物。多吃绿叶蔬菜及水果,食物烹饪以蒸、煮为宜,食物宜软烂,以利于消化吸收,同时忌辛辣、肥腻、过甜、过咸及煎炸之品。
1.2.3.2.加强气道湿化,痰液粘稠时多饮水,在心肾功能正常的情况下,每天饮水1500ml以上.
1.2.3.3.辨证施膳:风寒犯肺进食豆豉、葱白、生姜、紫苏粥、白果煲鸡等;风热犯肺食用枇杷,冬瓜、梨,饮金银花茶等;痰湿阻肺进食雪梨银耳百合汤等;肺气郁闭进食杏仁粥、萝卜生姜汁等;喘憋多汗者,嘱多饮水,保持大便通畅。
1.2.4情志护理:保持患者情绪稳定,避免各种不良情志刺激,医护人员耐心,体贴,动作从容镇定,及时安慰患者,消除紧张恐惧心理,尤其是肺气郁闭型患者。
1.2.5给药护理:中药汤剂一般温服,风寒袭肺者热服,以周身微汗为度。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1.2.6临证护理:
1.2.6.1.喘息气短:耳穴埋豆取平喘、肺、交感、下屏尖。对无创呼吸机辅助通气患者在出现呼吸急促引起人机对抗进行护理指导的同时,配合耳压平喘、肺、交感、下屏尖也有很好的效果。对于寒喘患者灸大椎,肺腧,气海、关元等穴。
1.2.6.2.咳嗽咯痰:耳穴埋豆取支气管、肺、神门、下屏尖等穴。
1.2.6.3.发热:对风寒袭肺证患者给予解表发汗药物,以周身微汗为度。风热犯肺证行刮痧治疗。
1.2.6.4.腹胀纳呆: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由于呼吸困难,常常吸入大量的气体进入胃部,尤其是使用无创呼吸机时,加之慢性阻塞性肺病终末期患者常常伴有胃肠瘀血缺氧,及易引起腹胀纳呆症状,用中药莱菔子加盐行中药热熨治疗,行腹部穴位按摩,如按摩中脘,天枢等穴。行耳穴埋籽取脾、胃、三焦、胰、胆等穴。
1.2.6.5.控制发作次数:对于寒性体质患者,为减少慢性阻塞性肺病急性发作的次数,在三伏天行中药穴位贴敷治疗,选择天突,膻中、神阙、大椎、肺腧等穴。
1.2.7健康教育.
1.2.7.1.生活起居:
1.2.7.1.1指导患者戒烟,避免接触刺激性气体、灰尘,花粉。
1.2.7.1.2生活起居应有规律,防寒保暖,随天气变化增减衣服,预防外邪侵袭。
1.2.7.1.3起居室切勿放置花草,禁止养宠物及铺设地毯。
1.2.7.2.饮食指导:饮食宜清淡,富营养,不宜过饱、过甜、过咸,忌生冷、刺激、辛辣、海星发物等食品。
1.2.7.3.情志指导:加强情志护理,尽量避免精神刺激,鼓励病人树立治疗信心。
1.2.7.4.用药指导:
1.2.7.4.1中药汤剂一般宜温服,寒喘宜热服。
1.2.7.4.2糖皮质激素类药物在使用时谨慎遵医嘱服用,要注意防止水电解质失衡,预防骨质疏松。
1.2.7.4.3在服用沙丁胺醇和氨茶碱缓释片时,应嘱患者整片以水吞服,不可嚼碎或搬开服用,以免影响疗效。
1.2.7.4.4雾化吸入法:应给病人示范,以免治疗失败。
1.2.7.4.5在服用止咳糖浆等外周止咳药时,嘱患者不要用水冲服,以免药物被稀释影响疗效。
1.2.7.4.6气雾剂吸入法:应闭口屏气2—3秒,告诫患者不可随意增加药量或喷雾次数,以免引起中毒。
1.2.7.5.专科指导:指导病人进行呼吸功能锻炼,如指导正确缩唇呼气,腹式呼吸及有效咳嗽的方法。
2结果
通过上述护理方法落实后,35名患者中,32名患者的喘息,咳嗽咯痰症状得以控制,有效率达91%,通过中药热熨方法有效地解决了患者的腹胀纳呆症状,有效率100%,中药口腔护理有效地预防了慢性阻塞性肺病长期使用抗生素,激素引起口腔霉菌感染,口腔溃疡,有效率95%。三伏天穴位贴敷控制慢性阻塞性肺病发作的次数,延缓病情的进展等。
3结论
中医护理在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护理中,与西医护理有机结合,对控制患者的喘息,咳嗽咯痰症状,减轻病人痛苦,提高生存质量,预防并发症,控制发作次数,延缓病情进展方面有着相得益彰的作用,并彰显自已的特色优势。
参考文献:
[1]周仲瑛 中医内科学,第1版。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2003 91
[2]尤黎明 吴瑛 内科护理学,第4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10 45
[3]侯宏菊 中医辨证施护对COPD稳定期患者的生活质量的影响[J]光明中医,2011,01(26):153-154
论文作者:吴晓玲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9年1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9/27
标签:患者论文; 肺病论文; 中医论文; 呼吸论文; 病人论文; 症状论文; 中药论文; 《健康世界》2019年10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