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小制作激活物理课堂,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课堂论文,物理论文,小制作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随着新课标的实施和推广,要实现全体学生的共同发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的目标,就必须注重探究,而探究的实质是实验。作为老师,要向45分钟要效益,提高课堂效率,就应该激活课堂,让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课堂中去。笔者尝试用学生的小制作激活物理课堂,收到很好的效果。
一、材料收集
课前,让学生们注意生活中的可用资源,收集起来,特别是在每一章前准备,将这章可能用到的材料进行收集。例如,在学《透镜》这章的时候,把学生分成三人一组,提前布置,找到了:儿童玩具——塑料放大镜,玩具照相机,可乐瓶,学生的眼镜,奶奶的老花镜,蜡烛。什么样的材料做起来更好更合适,材料怎样搭配,学生们都做了书面说明。
二、实施过程
小制作无论是哪种课型都可用,并且可贯穿于课堂的始终。
1.新课引入。好的引课是成功的一半。初中学生活泼好动,好奇心强。激发学习兴趣,进行探究创新,让全班学生都动起来是引课的目的。思源于疑,小制作创设的疑问和好奇是其他任何形式所无法比拟的。比如,在讲《声音的特征》这节课时,首先用自制的酒瓶扬琴弹奏出周杰伦的歌曲《青花瓷》,一下把学生们的兴趣调动了起来,大都带着疑惑、好奇开始了本节课的探究。
在上复习课引课时,小制作同样发挥着它的作用。鉴于复习课知识点多的特点,笔者找出本章的知识共性,抓住要点,进行设计制作。例如,在复习《透镜》一章时,用制作的水凸透镜引入新课,改变凸透镜的焦距,这样,既演示了凸透镜的成像特点,又把眼睛的近视、远视、望远镜和显微镜等知识做了归纳,使学生兴趣盎然的投入本章的复习。
2.新课教学。学生的积极参与是新课标物理课堂的灵魂所在,而参与的根本是兴趣。小制作正是从这个角度出发,让学生自己动手,亲自操作。在进行新课教学时,笔者抓住引课时创设的机会,展开教学,走下讲台,和学生们共同制作,少讲多做,用事实说话,一个和谐、奋进、合作和交流的课堂立即形成。例如,在讲《声音的特征》时,完成引课后,学生的兴趣非常浓厚,把所有瓶子灌上不同分量的水,就能演奏出美妙的音乐了。声音的高低到底和什么因素有关?带着疑问好奇,学生们开始了探究。在笔者的指导下,有的用硬纸片和梳子进行探究,快滑慢滑,听到了高低不同的声音;有的用橡皮筋和三角板,拉开长短不同的橡皮筋,用不同的力量拨动,也同样听到了高低不同的声音;有的用直尺和手,把直尺压在桌子边缘上,用相同的力量来拨动尺子,耳朵贴在桌子上,也听到了高低不同的声音。笔者抓住这个契机,出示问题,学生们不约而同回答,“物体振动的快慢决定了声音的高低”,问题迎刃而解,学生们欢呼跳跃。
在上复习课时,笔者抛弃了滔滔不绝讲知识的老式教法,而将本章用到过的小制作进行展示,物品重现,知识复出,学生竞相回答,相互交流,一堂生动活泼、丰富多彩的复习课在轻松的气氛中完成了。例如,在复习《大气压强》时,将课堂上用过的橡皮吸盘、托里拆利实验仪、马德堡半球模拟器、纸飞机、水气压计等放到演示课桌上,学生讨论复习,将知识再度升华。
3.课堂练习。如果说小制作体现了新课标“从生活走向物理”的理念,那么练习课就是从物理走向社会了。新课标下的练习不再是死板生硬的知识练习,而是要和生活实际紧密结合,创设大量情景,讲究实效,突出应用性。在学完一节课后,笔者就铺设一些学生们常见到的一些物理现象,或者把练习中的情景用多媒体展示,学生的兴趣得到了持续发展和保持,学到的知识有了定位,真正做到了终生不忘。例如,在学习完《电动机》这节课后,立即打开教室里的吊扇,又用电动剃须刀刮胡子,让学生真正体会到物理知识广泛的社会性。练习题中创设的电动自行车问题、太阳能问题、电磁炉问题等,这种类型的题目学生很感兴趣,笔者就适时发挥学生的创造力、想象力,看谁还能举出有关节能减排方面的实例,学生踊跃举手,争着回答:如太阳能路标红绿灯、高原的风力发电等,与此同时学生们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也得到了提升。
总之,教学实施的每一个环节,小制作都在发挥着它的作用。
三、几点感悟
1.重视新课标理念,改变思想意识。教师不能再走老的教学路子,重复着旧的做法,我们要更新观念,大胆创新。教具老化,甚至没有教具,这是现状,我们不能只是抱怨,要善于发现,带领学生利用身边的生活资源,自制简单的教具,利用这些小制作激活课堂。这也是新课标的精髓所在。
2.放下包袱,解放思想。有的老师可能认为这样很难组织课堂,秩序混乱,影响教学进度。笔者认为,要体现新课标“全体发展”的理念,就要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体,激活课堂,激活学生的激情和兴趣,全体参与,全体探究。不要担心,不要包办,相信学生。课堂本应是学生的,过多干预反而会影响他们的发散思维。“磨刀不误砍柴工”,只要我们精心备课,细心组织,一堂堂别开生面、充满生机、有条不紊的物理课堂就会形成。我们都观摩过山东省聊城市杜郎口中学的教学模式,那种“先学后教,当堂达标”的课堂是显得很乱,但是那是一节乱而有序,全体学生参与探究,积极生动的好课堂。他们相信了学生、解放了学生、依靠了学生、发展了学生。所以,杜郎口人成功了。
3.教师的主导地位不能改变。我们教师虽然不能牵着学生的鼻子走,但我们也不能放手不管,大撒手,那样只能再回到那种“放羊式”的旧式教学中去。小制作形成的课堂是灵活的、多变的,这就更需要教师备课充分,备教材、备学生、备自己、备课堂、备材料、备应变,备各种课堂上会出现的问题、现象。优化教学过程,有意识地不断设置疑问,不断地激发学生的参与意识。
4.不断组织小制作比赛,展示个性风采。笔者经常组织学生进行小制作比赛,特别是复习课后,这时学生们用学过的知识重新制作,知识的再运用,思维的再发散,方式的再创新,已经游刃有余了。当他们拿着自己新的作品展示的时候,那种喜悦和激动,那种“与人同乐”的幸福感,是无法用语言来形容的。周斌原是学习比较差的学生,经常听课走神,看了酒瓶扬琴后,他有了兴趣,在认真学完《声音》这章后,自己竟然制作了能吹的药瓶竖琴,能吹出不同调式的歌曲,比赛时获得了特等奖。他进步了,全班同学为他骄傲,学校还给予他“小发明家”的光荣称号。
5.材料多样,要有所侧重。我们周围的生活资源相当丰富,大到废旧的电视机、电脑,小到一张纸片,一根头发都是很好的制作材料。但是,我们要有所侧重,不能统统回收,像个垃圾回收站。如让学生们把收集来的材料按知识进行分门别类,哪些是和力学有关的,哪些是和电学有关的,进一步划分标记,这样使用起来就不会有盲目性。这种具有目的性的收集本身就是一种创新。例如,李丽红同学把自己收集来的螺丝帽、铁钉、铁丝、铜丝、镍铬丝等归成一类,标上“金属类”,把饮料瓶、可乐瓶、钢笔水瓶、酒瓶、药瓶等归成一类,标上“瓶类”。
6.要善于归纳总结,多给学生以鼓励引导。教师要经常进行阶段性的总结,使学生的感性认识得到升华。比如,铁丝提豆腐,提不起来,老师要立即补充用什么能提起来,学生马上会用比较宽的丝带把豆腐提起来。这时,老师引出压强和接触面积的关系,使感性知识上升到理论层次。再如,学完力学后,拿出乒乓球,让学生用它作为基本材料,能做出哪些小制作。学生们会说出:弹力知识、力的效果知识、浮力知识、气压和流速知识、势能知识、电学知识等方面都有运用,这样利用小小的乒乓球把学过的知识做了简单的总结。学生得到老师的鼓励和表扬,他们的求知欲望得到了肯定,兴趣越来越浓,探究和制作的积极性就会更加高涨。
总之,在教学中保持一个良好的心态,充分利用小制作激活课堂,既开发了学生的智力和潜力,一个崭新的物理课堂也自然而然就形成了。
标签:新课标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