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现代奥运会兴起的社会动因的历史学分析,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动因论文,历史学论文,奥运会论文,社会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摘要】 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启蒙运动三大思想文化运动奠定了现代奥运会兴起的思想基础;资本主义工业化革命对体育的需求是现代奥运会兴起的社会条件;人们对古奥运会的向往和顾拜旦对复兴奥运会的卓越贡献使现代奥运会得以兴起。
【关键词】 现代奥运会;社会动因;三大思想文化运动;资本主义工业革命
The Historical Analysis ofthe SocialFactors ofthe ModernOlympic Games'Origin
Ding YinjunYao Lihai
(Physical Education College in Henan UniversityP.R.China 475001)
【Abstract】 The Renaissance and the Religious Reform as well as the Enlightenment formed the idiological foundation of the Modern Olympic Games'origin.The Requirement of the Industrial Revolution for the physical education was the social condition of the Modern Olympic Games'origin.People's yearning for the Acient Olympic Games and Baron de Coubertin's outstanding contribution realized the Modern Olympic Games'revival.
【Key words】 Modern Olympic Games;Social factors;the Renaisseance;theReligious Reform;theEnlightenment;the IndustrialRevolution
当今世界,除了战争以外,还没有任何一项社会活动能像奥运会那样,把来自世界各国的数以万计的不同信仰、种族、肤色、语言的人们聚集在一起,进行文化方面的交流。因此有人说,奥运会是当今国际社会中“一种礼仪化的战争”。从1896年第一届现代奥运会开始到现在,已经一个世纪了。百多年来,奥运会从无到有,由小到大,其间经历了许多曲折不平的路程。从历史的角度看,不能不说是一种十分奇特的社会历史现象。我们知道,奥运会本来是古希腊时代的一种祭祀庆典活动,是古希腊文明的一个重要标志。自公元前776年开始有古奥运会的文字记载,一直持续发展到公元393年,公元394年罗马皇帝狄奥多西下令废止了古奥运会。这样,延续一千多年的古奥运会不得不寿终正寝,退出了历史舞台。可是,当历史的车轮转到1896年时,在古奥运会的发祥地——希腊,人们又欣喜地看到了奥林匹克庆典活动——现代第一届奥运会隆重开幕。这种在古希腊带有浓厚宗教色彩的、地域性鲜明的祭祀和竞技活动,如何在中止一千多年以后,能在19世纪末以一种比较开放的、现代的、国际性的形式出现?且这种形式出现的意义远远超过了古奥运会?是什么因素导致了奥运会的重新兴起?它赖以存在的社会基础是什么呢?现代奥运会是以“恢复古代奥运会”的各义而出现的一个现代社会文化现象,是赋予了奥运会这一古典形式以国际性和现代体育内容,使奥运会成为带有古典传统色彩的、具有现代思想内涵的国际体育盛会。需要特别注意的是,现代奥运会的兴起,不是古代奥运会的延续,也不是它的翻板,而是受古希腊文化遗产的深刻影响。是在14—18世纪的欧洲兴起的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和启蒙运动三大思想文化运动的推动下,19世纪末出现资本主义工业化革命为其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并在有见识的资产阶级教育家的精心策划下,而出现的一种全新的国际文化现象。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和合成的结果,是当今世界的一个奇观。
1 三大思想文化运动奠定了现代奥运会兴起的思想基础
唯物辩证法告诉我们:任何事物的发展和变化,都是内因与外因共同作用的结果。现代奥运会兴起于19世纪末,依赖于周围其他事物的发展变化,而决不是个孤立的社会现象。三大思想文化运动相继出现,是奥运会得以诞生的重要内因之一,也是产生奥运会的思想基础。
14世纪以前的中世纪,欧洲完全被黑暗的教会所统治,封建主义的桎梏紧紧地束缚着人民的思想和行为。但从14世纪开始,首先兴起于意大利、尔后席卷欧洲的文艺复兴运动,揭开了反封建的序幕。这场革命肯定了人和人生的价值,追求个性解放,提倡以人为本位、反对以神为本位的宗教思想。文艺复兴时期的思想家们从拜占廷帝国灭亡的废墟里发现的古希腊罗马文化中受到启示,重视人的全面发展,从而为近代体育的发展做了一定的理论准备。
15—16世纪的宗教改革运动是在文艺复兴运动的推动下爆发的,但却带有更广泛的群众性。1517年,德国牧师马丁·路德(Martin Luther,1463—1564)在维滕贝格教堂贴出95条论纲,主张改革教义,以适应资本主义发展的需要。欧洲各地广泛响应,并出现了一些新的教派,统称为新教。新教主张上帝面前人人平等,人们无需任何中介(包括教会),可以直接与上帝相通。新教确立了一种新的价值观念:恪尽职守,刻苦工作,是颂扬上帝功德的天职,身体健康正是完成天职的重要前提之一。这就使人们从宗教的彼岸世界回到了人的现实世界。马丁·路德认为:“保持身体健康是每一基督徒的天职之一。身体健全结实才能劳动生产,获得并保持财富,从而可以救济贫困者。”新教确认了灵肉的统一关系。从扫清体育发展的思想障碍而言,新教的影响较之人文主义更为广泛而深刻,它所包含的博爱、平等思想打开了通向教育普及之门。近代体育正是在新教获得胜利的德国、瑞典和英、美等国家最先发展起来的。
经过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运动,对涉及体育的一些基本问题形成了大体一致的认识,从而奠定了近代体育产生的思想基础。这些认识主要有:(1)一般人不再视身体为灵魂的监狱,灵肉一致的思想基本确立,体育在教育和社会生活中的独特价值初步得到肯定。(2)“健全的思想寓于健全的身体”这一古代格言重新受到重视,确立了身心全面发展的原则。(3)一些教育家和思想家已经注意到学生的身体发展与教育的关系,开始注意和研究体育教育的经验。体育开始把医学、教育学等近代科学作为自己的科学基础。
17世纪中叶和18世纪,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和法国启蒙运动相继发生,它们预示着欧洲资产阶级革命风暴的来临,也开启了一个新的体育时代。从约翰·洛克(John·Lock,1632—1704)倡导的“绅士教育”中要包括智育、德育和体育三部分,明确强调要开展诸如骑马、击剑、游泳、划船等竞技运动;到卢梭(J·J Rousseau,1712—1778)的“自然教育论”中提出培养身心两健的人,要把儿童培养成为自食其力、身强体壮、勇敢刚毅、心地善良、能独立思考的人;再到斯宾塞(H·Spencer,1820—1903)所著的《教育论——知识、智育、德育和体育》一书中所表现出来的实证主义教育和体育学说等观点,促进了体育的进一步科学化。这些资产阶级教育家的种种主张,渐渐形成了近代体育思想的理论体系。而且有为数不少的教育家着手于改革与实践。其中英国的托马斯·阿诺德(Thomas Arnold,1795—1842)在拉格比公共学校的改革影响最大。阿诺德认为,竞技运动不仅可以锻炼身体,而且可以培养学生的坚定性格和崇高思想,培养他们在未来的生活中必备的领导能力。因而他建立了以竞技运动为主的学校体育,并且让学生自己管理竞技运动,实行“竞技运动自治”,充分发挥竞技运动的锻炼价值和教育效能。不久,英国的学校纷纷仿效拉格比公学的做法,修建运动场,组建运动俱乐部,并按自治原则开展体育活动,以后,阿诺德的竞技运动自治原则和组织方法又越出学校,在社会运动俱乐部中流行。到19世纪70年代,阿诺德的新体育原则和方法逐渐传向全世界。
三大思想文化运动通过满腔热情地宣扬古希腊身心和谐发展的教育思想,赞美古奥运会的理想和精神,不仅为现代体育的形成扫清了思想障碍,也引起了人们对古希腊体育和奥运会的关注。意大利的国务活动家马捷奥·帕尔维叶里(1405—1475)在1450年写的一篇政论文中,首先提出将古奥运会精神贯注于人们社会生活意识的范围中。此后,人们从各个角度对古代奥运会进行了研究和探索。奥林匹克越来越为人们所赞颂和神往,人们期待奥运会的再现。
2 资本主义工业革命对体育的需求是现代奥运会兴起的社会条件
1769年,英国人瓦特研制成功了蒸汽机,从而全面揭开了英国的工业革命。随着科学思想和技术的传播,欧洲大陆出现了勃勃生机。进入19世纪之后,资本主义工业革命进展迅速,这不仅导致生产技术的根本变革,而且也使人们的社会思想和生活方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随着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地位的逐渐稳固,也逐渐产生了新的文化需求。人们在工业生产以及近代自然科学,特别是生物科学的发展中,认识到体育对培养新时代所需要的人的巨大价值,于是把体育引入学校。此外,自然科学的进步,特别是医学、生理学等有关人体的科学的发展,使人们对身体活动有了新的认识。欧洲出现了一个需要体育,并创造出新的体育手段的时代,形成了欧洲大陆的体操和英国的户外活动及竞技运动体系。体育运动渐渐由学校向社会发展。
工业革命的蓬勃发展,使工厂需要大量的体力劳动者,当工人把自己的身体出卖给资本家时,劳动者的体力便成了资本家换取剩余价值的载体。无疑,健康的身体是体力劳动者被资本家榨取金钱的前提。为了进一步榨取剩余价值,资本家们终于明白“要更多地榨取工人的剩余劳动,再好不过是剥削‘有健康身体,受过各方面训练’的工人”。当一个社会的统治阶级看到某一事物于他们有利的时候,这一事物不仅是有价值的,而且也是需要支持和提倡的。于是,资本主义工业化造成的这种社会现象,促使人们去寻求一个理想的健康的生活方式,从而把注意力转向人的身体本身,于是体育成为一种日益迫切的社会需要,并有了较大的发展。
资本主义工业化的革命,引发了人们对体育的需求,正是有了这种需求,才逐渐产生了各种竞技活动的开展。而且体育竞技也渐渐超越了国界,出现了迅猛发展的势头和体育国际化的趋势,一些国际性体育组织相继成立,人们在尝试着举办各种类型的体育比赛,尽管这些比赛没有公认的权威性组织和统一的比赛规则,水平较低,但这些非正式的运动会,却为必然出现的正规国际比赛催了生。在这样一个国际社会背景下,建立一个综合性的国际体育交流的大舞台,建立一个协调各单项组织活动的国际体育组织以发挥管理作用,已成为时代的迫切需要。值此,众多有识之士提出的“复兴奥运会”的主张已露出了黎明前的曙光。
3 奥林匹亚考古成果的启示与对古奥运会向往的合力,促使人们开始复兴奥运会的尝试
对于整个人类历史而言,欧洲有两件事情可以说对推动世界社会的发展起了重要作用,一个是文艺复兴,一个是工业革命。没有文艺复兴,近代体育思想便得不到启蒙;没有工业革命,现代奥林匹克运动就难以诞生。在文艺复兴的过程中,人们对古希腊的文化思想、教育和体育制度,尤其是古希腊奥运会给予了特别的关注。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人们对古奥运会的“公平竞争”、“拼搏意识”、“身心和谐发展”等思想十分感兴趣。于是,复兴奥运会的主张便时时有人提起。尤其是从18世纪开始,英、法、德等国的一些考古学家和学者,相继赴奥林匹亚实地考察和发掘。由于废止古奥运会时对古奥运动场毁弃的相当严重,再加上公元395年发生在此的战争和公元426年狄奥多西二世下令焚毁奥林匹亚建筑物的残余部分,以及公元522、551年发生的地震和洪水,古奥运动场坏损殆尽,这就为考察和发掘工作带来了极大的困难,所以不少考察者无功而返。在19世纪众多考察中,取得突破性进展的是德国的考古学家、柏林大学教授埃·库尔季斯。1852年,他走遍了伯罗奔尼撒半岛,做了较为详尽的实地考察。到1875年,他率领着一支由政府提供支持的考察队,对奥林匹亚进行了为期六年的发掘。到1881年,古奥运会遗址的主要设施终于重见天日。奥林匹亚的考古成果,激发了人们对奥运会的向往和憧憬,人们期望奥运会尽快回到现实生活中来。奥林匹亚的考古成果成为奥运会兴起的又一驱动因素。
早在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者一面批判基督教的禁欲主义,宣传古奥运会精神;一面跃跃欲试,对奥运会模式进行了小型分散的试验。但由于历史条件的局限,其影响均不大。进入19世纪后,欧美一些国家和地区为复兴奥运会着手进行了各种尝试。在希腊本土上,人们复兴古奥运会的热情非常高涨,他们渴望借此重振历史上曾辉煌一时的古希腊文明。为此,国王奥托接受了一位名叫扎巴斯的关于复兴奥运会的建议,并于1858年发布了《奥林匹克令》,接着,1859年,他们仿照古奥运会传统,举行了第一届泛希腊奥运会。因为其组织工作不正规,运动水平低,参加人数少,未能造成很大声势。之后,又于1870年、1875年、1887年和1889年相继举行了4次泛希腊奥运会。但由于试办者仅出自对古代文明的崇敬,或出自宗教的动机,以及民族主义的需要,因而这几次运动会都未能摆脱民间庆典的性质,也未能超出泛希腊的范围。诚然,他们的这些尝试,还是在世界范围内产生了积极的影响。正是在这种众望所归的国际形势下,人们期待着一位具有远见卓识和献身精神的人,通敢地擎起奥林匹克大旗。
4 顾拜旦的卓越贡献促成了国际奥委会的成立和首届奥
运会的举行
说起现代奥运会的兴起,人们就会不约而同地想起它的创始人法国教育家皮埃尔·德·顾拜旦男爵(Pierrecle Coubertin,1863—1937)。笔者认为,就其对现代奥林匹克运动的贡献来说,无论怎样用溢美之辞来赞颂他,都不为过。顾拜旦是现代奥林匹克运动的主要奠基人不容置疑。就是顾拜旦审时度势,巧妙地运用了当时的各种社会动因,才促成了奥运会的兴起。那么,顾拜旦是出于什么样的动机和初衷去投身奥林匹克事业?为什么是他而不是别人?要知道,凭着顾拜旦的家境以及他本人的条件,有着很多可供选择的事业,但他偏偏选中了举起创立现代奥林匹克运动会的大旗,并为之奋斗了一生。
顾拜旦在学生时代,学习努力,成绩优良,在大学里是一名领奖学金的学生。他喜欢修辞学和历史学,在研究过程中,对古希腊历史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而古奥运会又是古希腊历史上辉煌的一页,他对此更是情有独衷。他在后来的回忆录中写道:“古希腊历史上,没有任何事物给我的触动比奥林匹克更为强烈。奥林匹亚是座理想之城,它是人们出于实用而造,后来却因是‘祖国’的象征,变得圣洁,令人神往”。不难看出,顾拜旦对古奥运会是十分虔敬和崇拜的,他从年青时就赋予了古奥运会一层浓厚的理想色彩。也许正是基于这样的崇敬心理,才促使其萌发了复兴奥运会的动机,以致于才有了复兴现代奥运会的创举,也才有了令世人关注的奥运会。
大学毕业后,他就积极投身于教育和体育改革。经过认真地考察和研究,顾拜旦肯定了英国教育家阿诺德推行的“竞技运动自治”的教育价值。他认为这样既可以使青年身体受到训练,又能培养其道德水平和社会活动能力,是对青年实行民主教育的适宜方式。这对当时正为雪普法战争之耻的法国,振奋国民精神,的确是很有意义的举措。由于他对法国教育和体育所倾注的热情和努力,1888年当他25岁时,就被聘为“学校教育、体育训练筹备委员会”秘书长。之后,他对欧美很多国家的体育状况作了大量调查,开始酝酿复兴奥运会的设想。鉴于当时的国际形势,他强烈地感到应尽快在世界范围内复兴古代奥林匹克精神,以团结、友好、和平精神来指导体育竞赛。顾拜旦的思想具有鲜明的和平主义色彩和近于乌托邦式的理想。在他看来,人们的误解和偏见导致了战争。因此,要消除误解、偏见,进而消除战争,首先“要让世界人民彼此相爱”,而要达到这一目的,最好的办法莫过于将各国青年定期聚集起来,让他们在体育比赛中相互了解。这种定期聚合,被顾拜旦称为“竞赛世界语”的奥运会。随着他的深入研究和思考,顾拜旦在脑子里初步形成了按照古奥运会方式和现今条件组织国际运动会的设想。1889年7月,在巴黎召开的国际田径代表大会上,顾拜旦首次公开了这一设想。之后,他到处游说,积极宣传复兴奥林匹克的理想,争取国内外的支持。1892年11月25日,顾拜旦在法国田径协会联合会成立5周年的庆祝会上,发表了著名的“复兴奥林匹克”演说,正式提出了复兴奥运会的具体构想。他对与会者说:“我希望能同你们在符合现代生活条件的基础上合作,筹备并完成一件有意义的大事——复兴奥林匹克运动会”。至此,复兴奥运会进入了实质性的筹备阶段。
在筹备过程中,顾拜旦不遗余力地四处奔走,寻求支持。其间,他克服了种种困难,排除了各种干扰,终于,经过艰苦卓绝的努力,1894年6月16日,“国际体育运动代表大会”在巴黎索邦神学院隆重开幕。经过来自12个国家49个体育组织的79位与会代表的认真讨论,通过了一个重要文件——《复兴奥林匹克运动会》的决议。6月23日,大会通过了成立国际奥林匹克委员会的决议。并决定于1896年在奥运会的发祥地希腊雅典举行第1届现代奥运会。
复兴奥运会的理论框架看来十分鼓舞人心,但在具体操办过程中仍是困难重重。为了促使来之不易的奥运会的成功举办,顾拜旦发挥了他卓越的外交才能,巧妙地利用了国际和希腊国内的各种关系,使第1届现代奥运会终于在1896年4月6日在雅典如期举行,大会历时10天,来自13个国家的295名(有资料说311名)运动员参加了9个大项的比赛。经过几个世纪的努力,在以顾拜旦为首的众多仁人志士的积极倡导下,终于正式拉开了现代奥运会的帷幕。
收稿日期:1997—04—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