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声引导在神经阻滞麻醉中应用论文_曾光

长沙泰和医院麻醉科 湖南长沙 410005

【摘 要】目的:探讨超声引导在神经阻滞麻醉中应用效果。方法:将于我院行上肢手术的100例患者按照麻醉方案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为50例。分别采用传统解剖定位法神经阻滞麻醉与超声引导下的神经阻滞麻醉。比较两组应用效果。结果:(1)观察组完成操作时间与麻醉起效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P均<0.05),观察组麻醉持续时间稍小于对照组(P>0.05);(2)观察组神经麻醉阻滞优良率为92.00%(46/5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6.00%(33/50)(P<0.05)。结论:与传统解剖定位法神经阻滞麻醉方法相比,超声引导下的神经阻滞麻醉的应用效果更佳,应加以推广。

【关键词】超声引导;神经阻滞麻醉;传统解剖定位法

传统神经阻滞麻醉方法为体表定位之后盲探寻找痛感,不仅会对患者产生较大的心理负担,而且也给麻醉操作者带来极大的困难[1]。目前,临床上常常采用神经刺激器诱发神经支配区域肌肉颤搐。近年来,又开始将便携式彩超仪引导麻醉方法应用于临床之中,由原来的盲探转变为直视条件下完成[2-3]。本研究将传统解剖定位神经阻滞麻醉与超声引导下神经阻滞麻醉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现作如下报道: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回顾性分析了2014年3月至2017年3月期间于我院行上肢手术的10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均符合ASA I~II级。将本组患者按照麻醉方案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为50例。对照组:男29例,女21例;年龄19~62岁,平均(44.34±10.02)岁。观察组:男30例,女20例;年龄21~61岁,平均(44.12±10.56)岁。两组患者基线资料对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1.2 麻醉方案

1.2.1 仪器与材料

仪器:使用德国西门子公司生产的Acuson Antares 3D超声仪器,探讨频率为3.5~10MHz;麻醉药剂:浓度为1%的利多卡因(中国大冢制药有限公司生产,国药准字H20065388号),浓度为0.375%的罗哌卡因(阿斯利康公司生产,国药准字H20020251号),地塞米松(广西万德药业股份有限公司生产,国药准字H44024618号)。

1.2.2 麻醉方法

对照组采用传统解剖定位上肢神经阻滞法进行麻醉,观察组采用超声引导下的神经麻醉法,即给予利多卡因、罗哌卡因及地塞米松10mg三者的混合溶液。使用超声定位仪对所要进行阻滞的上肢神经进行扫描,将超声呈低回声的目标神经干准确定位之后,自超声探头一侧外进针,以确保针体与超声传感器长轴保持在同一条直线上,于超声图像引导之下对进针的角度与深度加以调节,直到其能够抵达目标神经处。确认无误后,将局部麻醉药物缓缓注入完毕。麻醉药物注射过程中,可按照麻醉药物的扩散规律,对刺激针的斜面方向以及针尖的部位加以调整,从而使得局部麻醉药剂尽可能地包围于目标神经的周围扩散。对照组采用25mL的麻醉药物混合溶液,观察组采用18mL的麻醉药物混合溶液。

1.3 观察指标

1.3.1 相关指标监测方法

两组患者均于注射完麻醉药剂之后再进行手术治疗,分别对完成操作时间(穿刺针开始刺入接触皮肤至麻醉药剂注射完成时所需的时间)、麻醉药剂起效时间以及麻醉持续时间进行仔细记录。

1.3.2 神经阻滞麻醉效果评价方法

分为优秀、良好、无效三个等级[4]。(1)优秀:手术过程中,患者未发生疼痛以及不需要任何辅助性的用药等;(2)良好:手术过程中,患者仅出现轻度疼痛,但是尚可忍受,需要给予少量的镇痛药物进行缓解;(3)无效:手术过程中,患者难耐,需要对麻醉方式进行更改。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9.0软件对本研究中的数据加以统计分析,麻醉效果监测指标水平均以“”的形式加以表示,神经阻滞麻醉效果均以“n(%)”的形式加以表示。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3 讨论

本研究主要对比分析了超声引导下的神经阻滞麻醉与传统解剖定位法神经阻滞麻醉的效果。本研究结果显示:超声引导下的神经阻滞麻醉组完成操作时间与麻醉起效时间均显著短于传统解剖定位法神经阻滞麻醉组(P均<0.05)。此结果表明:与传统定位方法相比,主要表现在超声引导下的神经阻滞麻醉操作完成时间以及神经阻滞起效时间均显著缩短,但是本研究结果还显示:两组在麻醉持续时间方面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此结果提示:两种麻醉方法的麻醉持续效果比较接近。关于麻醉药剂给药量方面,在制定麻醉方案时,超声引导下的神经阻滞麻醉组使用局麻药混合液18mL,传统解剖定位法神经阻滞麻醉组使用局麻药混合液25mL。通过对相关文献资料进行查阅[5-6],总结得知:在超声引导下的神经阻滞麻醉能够显著提高神经阻滞成功率以及降低麻醉不良反应发生率,且术后镇痛效果显著,麻醉用药剂量较低。

在实际研究之中,笔者通过观察发现由于每例患者的生理解剖构造不太相同,而且麻醉医师的技术水平存在较大的差异性,当将传统解剖定位法神经阻滞麻醉方法应用于临床之中时,往往需要反复性地穿刺探查以及定位等,这样不仅会给患者的身心带来了极大的痛苦,且极易引起神经阻滞不全或者使得麻醉后的并发症的发生率大大升高,此外,该麻醉方法具有一定的盲目性,实际临床工作往往由于神经阻滞不完全而加以辅助药物或者对麻醉方法进行改变[7]。然而,在超声引导下实施神经阻滞麻醉,可以对人体解剖方位进行直观地定位,能够促进手术效果的提高。

综上所述,与传统解剖定位法神经阻滞麻醉方法相比,超声引导下的神经阻滞麻醉的应用效果更佳,应加以推广。

参考文献:

[1] 张新龙,柴艳云,王晋平,等. 超声引导系统在臂丛神经阻滞技术中的应用研究[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3,7(8):22-23.

[2] 王克蓉,王冰洁. 超声引导经皮穿刺臂丛神经阻滞麻醉的作用分析[J]. 临床超声医学杂志,2013,15(7):512-513.

[3] 郑浩,施通,施克俭,等.超声引导改良颈丛阻滞的安全性和麻醉效果观察[J].中华医学杂志,2011,91(27):1909-1973.

[4] 吴道珠,黄品同,杨琰,等. 高频超声引导锁骨上和锁骨下臂丛神经阻滞的临床研究[J]. 医学影像杂志,2011,21(4):524-527.

[5] 赵旸,种皓,周雁.超声引导神经刺激器定位腋入路臂丛神经肌皮神经解剖变异的研究[J].中国医药导报,2013,10(14):10-14.

[6] 程东群.超声引导畸形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1例[J].临床医学,2012,32(8):101.

[7] 于志强,余剑波. 超声技术在临床麻醉中的应用[J].医疗卫生装备,2012,33(2):92-93,97.

论文作者:曾光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蒙医药》2017年第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8/2

标签:;  ;  ;  ;  ;  ;  ;  ;  

超声引导在神经阻滞麻醉中应用论文_曾光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