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画同源,自古一脉。
美术,包涵书法、绘画、建筑、设计、摄影等人文学科,是以视觉构建、审美熏陶、锤炼意志、立德做人为旨要的一门育人艺术。于基础教育的中小学阶段,是素质教育全面发展的美感国民教育。
我在19年的基层农场中小学一线美术教育教学中,一直都在以新课程标准的教材为主,乡土美术体验及书法、国画、素描、速写、色彩、篆刻等为辅,融于寓教于乐、寓美于行的课堂中,为学生能全面体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培养家国情怀、立志成人打下了基础。
我的教学反思如下:
一、教学理念
价值:堂堂正正做中国人,端端正正写中国字。甘当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忠实的传播者与传承人,让阳光·金砖书法之光照亮孩子们的未来。
目标:“传承国学·公益华海”千人培养工程之十年计划——以传统文化立校,构筑新时代最美书香生态校园。
策略:通过“三重”,即以侧重教材的快乐书法课堂、侧重体验的阳光·金砖书法课堂、侧重欣赏的名家视觉书法课堂来实施“绿色低碳、生态传承、快乐养生”的中国书法生态林培养工程。
二、教学体验
1.成功体验。
(1)书法进校园,教改新模式。
创建“三重”书法课堂,推进传统文化进校园。2014年秋,我参加了广东省教育厅、肇庆学院主办的广东省中小学骨干书法教师培训后,便正式以一名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中国教育学会书法教育专业委员会会员的责任与担当,开始在华海中心学校小学四至中学八年级,每班、每周开设一节公益书法课,第二年才有国家统一的书法教材,成为湛江垦区及徐闻教育系统首家真正落实教育部《中小学书法教育指导纲要》的学校。我开始在课堂中灌输“堂堂正正做中国人,端端正正写中国字”的教学理念,寓毛笔的“四德”、书法艺术的学习与做人、学艺与处世的教育中培养学生的兴趣。目前,每学期有700多名学生受益。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有以侧重教材的快乐书法课堂、侧重体验的阳光·金砖书法课堂、侧重欣赏的名家视觉书法课堂,还有金砖书法广场、中国书法长廊、励志园文化长廊、石刻文化景观等,书香气息浓厚。
(2)儒学入人心,活用古文化。
在学校的石刻文化景观中,“仁、义、礼、智、信”“福、孝、德、勇、忠”等分别点缀于励志园、教学楼、食堂、宿舍区、运动场等处。特别是“阳光·金砖书法课堂”的体验式教育,从S形的汉隶“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书法门进场,在金砖书法广场的书法课堂上课时,用砚装清水,毛笔蘸之,在铺于地上的方块金砖上挥毫书写,写完又干,干了又写,既环保,又阳光。
课间,可在树荫下纳凉,交流学习心得,也可欣赏50米长的“中国书法长廊”。下课时,沿着草书 “功夫不负有心人”石刻返回教室,做到每节课有反思、有收获。
(3)绘画育人始,立德好树人。
自2008年开始,我便带头创办、成立了校园书画摄影协会、书画兴趣小组、校园书画报、校园艺术节及开展了形式多样的毛笔、硬笔、国画、手工等展览,推荐学生的优秀作品参加省教育厅、市教育局及垦区主办的活动,有160多人次获奖、发表,也有陈源培、刘德涛等8名同学考进徐闻中学、湛江农垦实验中学美术特长班。我也多次被省教育系统关工委评为“先进组织奖”“优秀辅导老师”,《青少年书法》杂志等曾多次专题介绍我的教学业绩。特别是这两年,我组织海内外名家作品入校园,开拓了学生视野,提高了学校的美誉度,把书画艺术的精、气、神植入孩子们幼小的心灵,为立德树人打下了基础。
2.失败体验。
(1)家长、学生因素。
(2)教师团队因素。
3.改进措施与策略。
(1)针对学生、家长的不同观点,在每年一届的艺术节挥毫活动中,我便极力通过主题课堂书写的演示,使中国书法的五种字体及其内涵能由繁入简地传授给学生。然后,全班同学轮流到黑板上用毛笔蘸清水书写、体验,错了即改,既锻炼了胆魄,又加强了团队精神培养。在活动中,我分别选出书法选手、书法志愿者、校园小记者、校园志愿者等,活动后皆颁发奖状,不进行“一二三等奖”的评比。因为“文无第一,武无第二”,要强化全民参与的意识,弱化功利思想。对表现较好的选手,每班选出3人,授予“最美小书法家”称号,进行重点培养,参与“家规、家风、家训”书法展览等,通过电视、报刊、网络媒体宣传,激励及增进学生的自豪感、自信心,起到了以点带面的作用。
(2)针对教师团队的不同看法,在活动后,对全部班级都表彰。学生能积极参与及顺利完成挥毫任务的评为“书法先进班”,学生认真学习、有个别学生书法才华出众的评为“书法明星班”。为班级荣誉立传,是对班主任工作、管理的肯定与表扬,对老师的成长是一种潜移默化的正能量。慢慢地,班风好,学风好,教风也好了起来。至今,已经授予“书法先进班”33个次,“书法明星班”15个次,“最美小书法家”36人次,“最美小志愿者”36人次,书法选手、书法志愿者1080人次。
论文作者:冯才权
论文发表刊物:《教育学》2018年10月总第15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1/6
标签:书法论文; 课堂论文; 学生论文; 金砖论文; 校园论文; 传统文化论文; 徐闻论文; 《教育学》2018年10月总第157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