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学段口语交际能力评价的内容与方法初探,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口语论文,交际能力论文,初中论文,评价论文,方法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以下简称《语文课程标准》)在口语交际的实施建议中明确指出:“口语交际能力是现代公民的必备能力。应培养学生倾听、表达和应对的能力,使学生具有文明和谐地进行人际交流的素养。”张志公先生明确指出:“彻底脱离语言实际的语文教学是一种畸形的语文教学,对于发展语言能力和思维能力是很不利的。”现在的语文考试不考口语,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被放在了无足轻重的地位。本文针对现行初中语文教学中口语交际评价的缺失,探讨初中学段口语交际能力评价的基本内容和方法,以评价来促进口语交际的教学,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全面发展。
《语文课程标准》中关于口语交际的实施建议部分指出,要“培养学生倾听、表达和应对的能力”,那么,本文所探讨的口语交际能力评价的内容,也将围绕这三个方面而设计。此外,口语交际评价问题的设定,既要重视学生在评定中的个性化反应方式,又要倡导让学生在评定中学会合作。评定要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问题要求具有相当的开放性,允许学生做出不同形式或内容的解答。在重视学生个性化反应的同时,新的评定还倡导学生在评定中的小组合作。鼓励学生之间的合作,允许学生通过分工协作的形式共同完成任务。学生在小组合作中的表现,对问题解决所做的贡献,也成了合理的评定内容。
一、倾听能力评价的内容与方法
倾听,是口语交际能力的基础。既然倾听的能力是目标之一,那么倾听能力的测试就必然成为一种评价手段。倾听能力的测试可以考查学生在听的过程中需要用到的多种能力,包括注意力、记忆力、反应力、判断力、归纳力和推理力。倾听能力测试不仅可以采用书面问卷形式,也可以有一部分体现在口语测试中。需要注意的是,书面的倾听测试是单向的交流,学生只是对听到的内容做出反馈,因此很难评定学生的参与意识是否强烈。所以建议书面的听力测试,只占整个口语交际能力评价的20%左右。评价可以就主旨掌握、内容摘记、理解程度、推理能力等要点进行评量。采用听录音答题的形式,录音应包括对话、短文的朗读、演讲、辩论等内容,题型可以采用选择题、填空题、填表题、问答题等形式。
在设计听力录音材料时,“实际意义”的原则应体现在每一题中。材料的选择应是与学生的日常生活、学校学习、社会环境息息相关的内容。设计选择学生熟悉的具体场景,使听力测试不脱离实际,让学生学有所用,这样学生学起来才会有兴趣。
二、表达能力评价的内容与方法
表达,是口语交际能力的重点。表达能力是口语交际能力中最薄弱的环节。表达能力的评量,可就仪态、内容、条理、流畅、反应、语音、音量、声调等方面进行评量。考查学生的表达能力,可以采用复述、短讲等形式。要求学生能用正确的发音、恰当的语调、贴切的词语、简单而完整的句子,清楚而有条理地表达自己的感情。常见的测试方式方法有以下几种:
(1)评价复述能力。复述,就是让学生看一篇短文或听一段录音,根据看到的或听到的内容加以理解、整理,并概括出主要内容,进行一分种的口头复述。复述考查的是学生的记忆力、理解力、概括力及表达力。老师根据学生复述内容是否完整准确、突出要点进行评分。在复述的最后,如果还能加入一些自己的观点和有针对性的评论,则更优,可考虑加分。
(2)评价短讲能力。短讲,就是指时间控制在三分钟以内的简短演讲。问题设计的形式可新颖趣味,内容可丰富多彩。举例说吧,教师可让学生抽一个事先准备好的题目。如“关于诚信”,准备三分钟。学生可以任选一个角度,自由发挥,阐述自己的观点。老师根据学生:a、能否自信、负责地表达自己的观点;b、是否做到清楚、连贯、不偏离话题;c、说话内容是否具体;d、语言是否生动流畅;e、仪态、表情和语气是否得体;f、说话是否有感染力和说服力等方面进行评分。教师也可以以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为出发点,以考查学生的表达能力为目标架设计问题。例如,锻炼学生的发散思维时,教师可给出三个看似不相干的词语,如“记忆”“温柔”“舞台”,要求学生准备三分钟后说一段话,在这段话中必须有机包含这三个词语。教师根据学生说话的内容是否具体健康,是否符合理辑,是否具有创造力等来评分。又如,锻炼学生的形象思维时,教师可设计如下问题:看了下面七个图形,你会想到些什么?选择一个或几个图形,发挥你的想象力,任选角度说一段话。
附图
教师根据学生的想象力是否丰富,说话内容是否健康,是否具有独创性和吸引力来打分。发散思维和形象思维的训练,既有利于锻炼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创造性,又有利于培养他们思考的习惯和兴趣。同时,思维能力评价方面的问题设置,充满了趣味性,而且话题内容的开放性,可以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个性、经历等等的不同来进行各个角度的自由发挥,这对学生来说也是一件快乐、有意义的事。
以上这些方式方法在使用时,都应选择贴近学生实际生活的材料,使学生易于接受和理解。复述的形式,预先给定了话题,让学生有话可说。短讲的形式,话题的选择充满开放性和趣味性。这样即使是性格内向的学生,也不至于让他们对开口说话产生恐惧。
三、应对能力评价的内容与方法
应对能力,是口语交际能力的核心内容。应对能力测评的关键在于体现应对的情境性、交际性和互动性。问题的设置,可以以实际生活交际情景为依托,也可以以解决问题为目的。应对能力测评的常用方式有以下三种:
(1)评价谈话交流能力。谈话,就是在一定的时间内,教师与学生的交流互动。教师可就一个话题,如“考试作弊为什么是不对的?”用问题探讨的形式,和学生进行交谈。评分的重点在于学生能否根据需要调整自己的表达内容和方式,不断提高应对能力。评分细则可从学生的:a、反应力和理解力;b、语言是否准确、连贯、生动、简明、有条理;c、中心是否明确等方面来设计。谈话时教师要注意制造民主、和谐、融洽的气氛,适时给予学生肯定的微笑与眼神,这样能使学生放松心惰、畅所欲言,便于发挥应有的水平。
(2)评价参与讨论能力。讨论,就是让两个或两个以上学生组成小组,根据预设的话题,如“金钱是万能的吗?”进行讨论。教师在旁边观察评分。评分应根据每一个学生的表现来打分。评分的重点在于学生的参与意识与情意态度。评分细则应根据:a、能否积极发表自己的看法;b、表达是否有中心、有条理、有根据;c、能否听出讨论的焦点,并有针对性地发表意见这几个角度来设计。若某个学生在讨论中能协调和带动整个小组的讨论,起到了核心的作用,则可考虑加分。
(3)评价角色应对能力。角色应对能力,就是让学生以一定的人物角色去应对的能力。如:班里要在周末组织一次集体郊游活动,而星期一又恰逢语文课的小测验。妈妈担心小明周末郊游后没有时间复习,因此不许小明参加。A、假设你是小明,你怎么用恰当的语言来劝说妈妈放心地让自己去郊游?B、假设你是妈妈,你怎么用恰当的语言来劝说小明放弃郊游在家学习?在这里,两位同学可以进行抽签,抽到题A的同学扮演小明的角色,抽到题B的同学扮演妈妈的角色。准备五分钟之后,由两位同学共同来完成这项任务。教师观察两位的表现,根据他们各自的表达来打分。评分的细则可分为:a、言谈是否符合人物角色的身分;b、说话内容是否有理有节,有一定的说服力,能达到交际的目的;c、能否得体、自信、负责地表达自己的观点;d、能否相互理解对方的意图和观点;e、是否清楚、连贯、不偏离话题;f、在交流过程中,是否能根据需要调整自己的表达内容和方式,不断提高应对能力等。
以上这些评价的内容与方法,既可以考试的形式出现,又可作为作业事先布置,给学生以充分的考虑和准备,这样他们才不至于对仓促开口说话产生畏惧心理。也可以综合起来,作为课题布置给学生,以小组的形式合作完成,最后以成果汇报的形式展示出来。
初中阶段的口语交际能力评价,不是为了甄别和选拔,而是为了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和发展。同时,通过评价来促进教学,服务教学,为教学形式和教学策略提供参考,形成教学与评价的良性循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