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海绵城市;生态基础设施;排水设计
1海绵城市的概述
1.1海绵城市研究现状
以前城市的建设主要是讲究速度效率,对自然环境的重视程度不高。城市道路多以水泥沥青道路为主,这就使雨水无法渗透到地下,雨水地表径流量增大无法泄洪,最终形成内涝。海绵城市这个现代理念逐渐被人们知晓,是因为城市内涝已经是迫在眉睫,急需解决。市政排水设计需要结合渗、蓄、滞、排等生态技术,来促进水循环。
1.2海绵城市建设发展趋势
(1)要想建设海绵城市需要有完整的规划,规划的可操作性需要有政治上的支持以及相关领导部门之间的协调合作。对雨水的综合利用也要了解并且深入实行。居民也要有这种水资源综合利用的观念。在实践过程当中不仅仅是需要坚持绿色生态发展,还要考虑现实的各种影响因素。只有统筹协调发展,才能使市政排水系统建设的更加科学化,更加合理。
(2)因地制宜建设排水系统,进行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运用技术手段设计,实现创新发展。海绵城市的建设要立足于当地的气候特征,了解并深入当地的排水系统。在线上需要模拟计算结果,针对结果来比较不同海绵设施类型的差异化。然后进行区域的划分运用不同的海绵设施。同时海绵城市理念下的市政排水设计也需要有雄厚的资金支撑。资金的来源不仅仅是靠财政,还需要鼓劲民间资本融入进来。运用资本来推动技术的进步创新发展,实现排水系统建设的可操作性和合理性。
2市政排水系统存在的问题
2.1排水体制规划不合理
市政排水系统在传统设计时多考虑的是采用分流排水制,这种方式可能会导致地表径流污染,水质变差,难以实现水资源的整合。当遭遇短时间强降雨及突发的排放事件会给水体带来负荷,不能及时的泄洪,容易引起城市内涝。传统城市开发是采用分区,这种方式可能会出现规划不到位使市政排水系统会缺乏秩序;同时,各行政主管部门没有进行协调沟通,职责划分不明确,加之法律法规政策不够完善,市政排水系统存在的各种问题很难得到解决。
2.2排水设施老旧,缺乏维护
我国的排水系统相对于外国发达国家而言是有很大差距的,技术相对来说比较落后。同时因为维修更新的不及时导致管道老化问题突出,有些排水管道由于管径设置不合理使实际排水量与排水工程存在差距。在传统的建筑业中,人们的固有做法是多关注对地表部分的施工,而对地下排水系统的重视不够。另一方面,没有及时维护排水系统,管理人员没有参与过相关的培训,一些城市还存在排污现象。同时,各种城市管线布局错综复杂,维护更新难度加大。
3海绵城市理念下的市政排水设计要点
3.1海绵城市滞水设计
(1)设计雨水花园
在园林区要想对雨水起到更好的滞留效果,最好是种植灌木。雨水花园利用的是吸附,降解功能,可以达到减少水循环过程中产生的一些污染的效果。这个设计能起到涵养水源作用,从而水质得到改善。运用这种方式,雨水更高效渗入地下,若出现短时间的强暴雨也能起到缓解的作用。如下图所示:
(2)设计生态滞留区
生态滞留区是指通过种植草木、雨水池以及雨水湿地对雨水进行渗透,从而能减少因短时间的强降雨所带来的地表径流量。
对两侧的绿化带进行加宽,使绿化带呈现下凹的效果。这样能有效的收集滞留人行横道以及路面的雨水。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道路设计的实际情况,可以通过化学方法,物理过程,生物过程中可以使用生物滞留设施来减少原先地表径流的污染物。如下图所示:
由于景观道路两边种植的树木,设计的生物保留沟种植土层厚度需要使用120厘米来满足种植需求。下沉式生物设施主要是用来收集处理来自道路以及人行横道附近的地表径流。隐藏式生物修复设施收集的雨水可以实现雨水渗透,水质会得到改善。多余的雨水会继续在蓄水区不断积聚,当集聚的雨水量达到一定程度,雨水就会通过溢流口直接流入雨水管道系统。
因为生物修复设施两边种植的树木,树木耐水的时间有限。为了让绿地植物的正常生长,需要能够确定深度,这就有必要检查绿地的浸水时间,从而实现这个目标。
3.2海绵城市蓄水设计
(1)地下蓄水池
因为种植的植物的不同所以蓄水层的处理也有差别。这就要求具体植物进行具体分析,如果选择的绿色植物为大型植物时,蓄积材料通常为轻质多孔的粗骨料比较常见,而粗骨料的粒径和蓄水的深度都有要求。当种植的绿色植物为藤蔓等小型植物时,堆积材料厚度可以变薄,但是也要保证土壤的含水量。
(2)蓄水模块
雨水储存模块既能储存水资源,又占用空间小。为了提高存储容量,同时增加了存储模块中空空间。此外,为了满足水库更好的排水,需要在结构上设置出水管以及水泵等的位置。这些雨水资源既可以用于常见的清洁道路或是冲厕所也可以作为消防用水或循环冷却水,从而实现水资源的循环利用。
3.3海绵城市渗水设计
(1)设计透水景观铺装
传统文化城市在建设过程中,由于海绵城市的理念方式当时并没有深入人心,对透水性能的重视程度不高,所以对景区景观铺设的多是透水性能差的材料。在现代海绵城市理念的影响下,人们逐渐重视雨水的循环利用,实现综合管理,市政排水设施针对景观铺装既可以采用透水铺装设计,也可以利用沟渠、水渠这些工程,将雨水引流到滞水设备中,从而减少城市内涝这一现实问题。
(2)设计透水道路铺装
在城市建设当中,道路的建设占总面积很大部分。这一部分在施工过程中并没有使用先进的透水材料,这就导致路面这一个大面积无法实现短时间雨水的排泄或是渗透。在现在铺装景观的过程中,可以使用透水路面,这种透水砖的铺设不仅能有效增加雨水的渗透能力,还能减少地表径流量。而与此同时,雨水因为砖面透水,能将其渗透到地下并最终流入地下水库,实现完整的存储过程。透水道路如下图所示:
透水路面转在现代城市比较常见。比如陶瓷透水砖的使用百利而无一害,陶瓷透水砖铺装是指它自身首先要吸收足够的水分,然后当陶瓷透水砖不能再进行吸收时,能将剩余过多雨水进行渗透到地下。陶瓷透水砖有两用,它在涝季或是旱季都能起到作用。陶瓷透水砖因为自身也有保水性,当遭遇旱季时陶瓷透水可将砖体内储存的水分蒸发到大气中,能增加空气的湿度。
4总结
海绵城市这个理念需要在排水建设过程中始终贯彻下去。海绵城市排水系统的设计不仅能应对涝灾也能缓解旱灾,同时能促进经济与生态平衡协调发展。在海绵城市理念下市政排水系统设计要统筹各种影响因素,提前做好防控工作,进行科学合理的规划,从而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 李春涛.海绵城市理念下的市政工程给排水规划设计研究[J].中国战略新兴产业,2018(36):13.
[2]蔡甫.市政给排水管道工程中的结构设计初探[J].工业,2015(26):94.
[3]钟腾蒋.探讨市政给排水管道工程中的结构设计[J].工程技术:文摘版,2016(7):319.
论文作者:赵鑫
论文发表刊物:《城镇建设》2020年第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20/4/13
标签:透水论文; 海绵论文; 城市论文; 雨水论文; 市政论文; 径流论文; 内涝论文; 《城镇建设》2020年第3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