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三角形连接的电容网络的测试(论文文献综述)
王明玉[1](2021)在《电动汽车电机模拟器的背景谐波抑制与电机谐波模拟研究》文中指出新能源汽车电驱动系统的可靠性和安全性测试是新能源汽车开发测试极其重要的一环,而电机模拟器可以通过模拟真实电机的电气特性实现对电机控制器的电功率级测试,相比机械台架测试,电机模拟器具备可重复配置、进行极限工况测试的特点,该特点促使其能够更全面更快捷地对电机控制器进行测试验证,进而加速了电机控制器的开发流程,缩短了开发周期,使得电功率级测试成为电机控制器开发测试的重要环节。但是电机模拟器若要能够完全的替代真实的电机,要求其能够精确地模拟电机的电流特性、谐波特性。而电机模拟器电流谐波特性的关键在于输出逆变器系统和电机模型模块,输出逆变系统由于死区、压降等因素的存在,使得系统本身存在电压和电流畸变,从而导致输出的电流存在较大谐波,因此需要对该部分的谐波电流进行抑制;其次,车用内置式永磁同步电机本身存在饱和、交叉耦合及谐波等非线性特性,需要对电机模型该部分特性进行模拟,从而更加精确的输出目标电流及电流谐波。本文将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展开,首先进行电机模拟器的基础设计,分析谐波的来源;其次研究电机模拟器输出逆变器的电流谐波抑制方法,进行背景谐波抑制;最后在背景谐波抑制的基础上,研究电机模型的谐波模拟方法。首先,本文进行电机模拟器系统的基础设计,搭建基于三电平逆变器的电机模拟器,建立简化的拓扑结构,推导电机模拟器的数学模型;设计电机模拟器的电流控制策略并分析系统的稳定性;推导耦合网络电感和电机模拟器电源电压的取值关系,完成电机模拟器的基础设计工作。针对电机模拟器输出逆变器的背景谐波问题,从输出逆变器存在的电压畸变进行分析,采用伏秒平衡法量化各个因素对电压畸变产生的影响,在考虑死区时间、压降、延迟以及寄生电容影响的基础上,增加考虑中点电位的影响,并给出量化公式。分析电机的饱和、交叉耦合及谐波效应的来源,推导了电机的磁链谐波与电角度的6k次谐波关系,为谐波模拟提供理论支撑。其次,进行电机模拟器三电平逆变器的背景谐波抑制。根据量化公式确定电压畸变补偿的核心在于相电流方向的准确判断和实际占空比的准确获取。针对相电流过零时会存在零电流钳位现象,从而导致电流方向测量不准的问题,本文提出端电压比较方法进行电流方向判断,主要原理是根据端电压和中点电位之间存在大小为反向续流二极管压降和IGBT导通压降之和的压差,通过检测该压差的正负判断电流的流动方向,进而确定电流的极性。针对实际占空比获取的问题,采用电压比较器获取占空比,通过采集上升沿和下降沿确定占空比的大小,由于逆变器是三电平结构,需采用两个电压比较器并对比较结果进行筛选,称为双阈值比较法。通过解决这两个问题,从而获取精确的畸变电压,通过电压补偿消除由逆变器带来的电压畸变和电流谐波。最后,通过仿真和实验验证该方法,结果表明提出的方法能够很好的抑制逆变器带来的电流谐波。最后,进行电机模拟器电机模型谐波模拟。提出一种基于电流重构方法的电机模型实现算法。通过将各个电流工况点下获取的磁链用极坐标的形式进行描述,建立dq轴磁链为自变量的二元多项式,对二元多项式各次傅里叶级数系数进行插值拟合,进而得到描述饱和、交叉耦合及谐波特性的电流重构解析表达式。该方法考虑了电机的饱和、交叉耦合及谐波效应,且以磁链为自变量,电流为因变量,实现了磁链到电流的对应。其次,根据功率流的关系,重新推导了电机的转矩公式,不仅考虑了电机的电磁转矩,还考虑了电机的磁阻转矩和齿槽转矩,提高了电机转矩的计算精度。通过电流和转矩公式大大简化了电机模型在电机模拟器中的实现过程,同时该方法具有占用空间小、运算速度快等特点,适用于FPGA的高速运行实现。最后对提出的方法在电机模拟器中进行了仿真和实验验证,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描述电机的饱和、交叉耦合及谐波特性,同时能够在FPGA上高速实现。
张稚国[2](2021)在《镍基(氢)氧化物超级电容器电极材料的制备及机理研究》文中认为镍基(氢)氧化物混合型超级电容器具有高功率密度、高能量密度以及宽温度范围等优点,在储能等领域发挥了重要作用,但低导电性和α-Ni(OH)2/γ-Ni OOH→β-Ni(OH)2/β-Ni OOH的相变引起的循环稳定性差严重制约其发展。为提高其导电性、抑制不利的相转变、改善循环性能,对镍基氧化物/氢氧化物电极材料的研究主要集中于调控形貌、结构及化学组成,行之有效的方法有两种:(1)通过复合碳材料增强导电性;(2)通过高价态过渡金属掺杂稳定结构。但如何减小活性材料粒径、增加活性材料与复合碳之间的有效接触面积、保持电极结构完整性等技术难题以及掺杂位点的局部结构、掺杂材料的充放电反应机理及结构演变过程等理论问题均尚待解决。围绕这些问题,本论文开展了以下工作:选取与Ni2+形成金属有机框架化合物(Ni-MOF)的较小的配体—对苯二甲酸(PTA),并使用GO作为载体,利用GO与Ni-MOF表面官能团之间的静电作用,将Ni-MOF分散担载在GO片层上。经过上述GO限域-担载两重作用以及热解制备在r GO表面均匀分布且紧密接触的Ni O和碳材料,最终将Ni O的粒径减小至2-3 nm,有效地提高了Ni O/C/r GO的法拉第电容(在电流密度为1 A g-1时为496 C g-1)和循环稳定性(5 A g-1充放电循环3000次后保留初始容量的82%)。通过在α-Ni(OH)2隔层低含量(约6%)掺杂Mn离子(Ni Mn-LDH),并使用多种表征方法解析,发现Mn4+的存在和Ni2+含量的增加可以有效减小Ni3+引起的姜泰勒畸变,稳定Ni O2层结构;掺杂后Ni O2层电子构型发生改变,引起掺杂层和非掺杂层ab平面内金属/氧或金属/金属键长不同幅度的收缩,且c轴方向增加层间距。Ni O2层的稳定及层结构的变化协同抑制α-Ni(OH)2/γ-Ni OOH向β-Ni(OH)2/β-Ni OOH的转变,有效改善其循环稳定性。因此,低含量锰掺杂的α-Ni(OH)2电极材料具有高的容量(在电流密度为2 A g-1时可高达1498 C g-1)、优异的倍率性能(在大电流密度50 A g-1时容量为915 C g-1,是2 A g-1时容量的61%)和卓越的循环稳定性(高电流密度50 A g-1循环30000次后容量保留率为96.3%)。结合理论计算、XRD和2H MAS固态核磁共振等表征方法分析反应初期Ni Mn-LDH材料的结构演变,发现在氧化还原反应循环初期Ni Mn-LDH的动力学变化规律,即在循环过程初期阶段,Mn3+会经历不可逆的氧化变为高价态的Mn4+,并同周围的Ni-O结构作为骨架存在于Ni O2层,进而有效地抑制从α-Ni(OH)2/γ-Ni OOH向β-Ni(OH)2/β-Ni OOH的相转换,维持电极材料的结构完整性。此外,本研究对氧化还原反应循环初期的质子吸脱附、层间阴离子迁移和层间距变化等动力学相关过程进行了解析,结果表明:在较少次数的循环后还原时,层间的阴离子NO3-和CO32-以及水分子会迁移进入层间,但经过几十个循环后,NO3-和CO32-会从电极表面扩散至电解质溶液中,为补偿电荷,水分子和OH-会迁移到至间;阴离子和水分子在多次循环中的运动会直接影响层间距以及形貌。此外,经过长时间循环后,层内Ni3+含量增加,电导率有所提高。设计了原位生长-还原-氧化的制备方法,通过调控Ni金属晶向,迅速减小ppy-C材料表面Ni Mn-LDH材料的粒径并显着地增加电极材料结构完整性。其中,在还原气氛中热解前驱体以及在电化学循环过程中Ni Mn表面的电化学氧化反应共同限制了生长的Ni Mn-LDH的片层高度,并使之与导电网络碳接触紧密,改善其导电性;此外,由于Ni的(111)晶面易失去电子被羟基化,会生成Ni Mn/Ni Mn-LDH异质结构,与导电基底ppy-C形成的多级结构有助于分散活性材料,抑制相变,保持电极材料结构完整性,进而极大地提高了材料的循环稳定性。此外,通过多种表征方法分析循环过程中电极材料的形貌和结构演变,阐明了其相变过程:Ni Mn颗粒表面逐渐被氧化为Ni Mn-LDH片层,且Ni Mn/Ni Mn-LDH异质结构中会出现Ni2+、Mn3+和Mn4+共存的结构畸变区。
吴九鹏[3](2021)在《碳化硅MPS二极管的设计、工艺与建模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电能是当今人类消耗能源的主要形式,并且所占比例逐年上升。因此,对电能进行处理和变换的电力电子技术就显得越来越重要。半导体功率器件是电力电子技术的核心元件。近年来,基于碳化硅(SiC)材料的新一代功率器件异军突起,以其击穿电压高、导通电阻小、开关速度快等特点,逐渐得到了学术界和产业界的青睐。在碳化硅器件进步的过程中,高效的器件设计方法、稳定而低成本的流片工艺、器件在异常工况下的行为特征和可靠性,都需要进行细致的研究。而碳化硅二极管就是研究这些问题的绝佳平台。目前最流行的碳化硅二极管包括结势垒肖特基二极管(Junction Barrier Schottky diode,JBS diode)以及混合PiN结势垒肖特基二极管(Merged PiN Schottky diode,MPS diode)。它们在正向导通、反向阻断性能和浪涌、雪崩可靠性之间取得了较好的平衡。众多研究者针对MPS/JBS二极管的元胞设计和器件性能之间的关系做了深入的研究,并且已有多家厂商开发出了成熟的商业产品。但是目前针对碳化硅二极管的研究仍然存在一些不足之处,包括SiC MPS二极管中稳定可靠的P区欧姆接触工艺、芯片外延层参数的设计和提取、器件在浪涌等大功率电热耦合过程中的电学和热学行为的表征和结温信息的获取等,都存在众多值得优化的地方。针对这些问题,本文设计、流片完成了多种SiC MPS/JBS二极管,并针对制备完成的器件开展了系统的表征测试和建模分析的工作,主要包括:(1)SiC MPS/JBS二极管结构参数的设计与工艺开发;(2)对制备完成的SiC MPS/JBS二极管的静态、动态、浪涌可靠性的测试;(3)建立针对带有场限环终端的垂直型功率器件的外延参数提取方法;(4)建立针对浪涌过程的电热耦合结温计算模型。本文具有以下创新点:(1)通过设计、流片、测试具有两种元胞排布和多组尺寸参数的SiC MPS二极管,本文充分理解并掌握了SiC MPS二极管研发技术。本文同时从仿真和实际层面揭示了器件元胞设计、静态特性与浪涌可靠性之间的联系。根据电流和温度的不同,本文将SiC MPS二极管在浪涌过程中的电学行为简化为三个模态,并详细分析了各个模态的形成和转化机理,加深了对器件浪涌特性的理解。本文同时开发了一套基于注入型P+区的SiC MPS二极管流片工艺,最大限度地兼容了SiC JBS二极管的工艺流程。根据此工艺流程制备完成的器件具有稳定的电学特性,并在浪涌电流冲击等极端工况下展现出了媲美商业器件的高可靠性。(2)本文改进了芯片外延层参数的传统设计和提取方法。通过引入辅助函数并结合数值方法,本文提出了无需电子和空穴的碰撞电离系数相等的假设、直接处理二重积分形式的雪崩击穿判据并计算击穿电压的算法。基于该算法,本文给出了适用于4H-SiC材料、根据耐压设计目标确定最佳外延参数的拟合公式,方便了外延层设计。本文同时改进了提取芯片外延参数的传统C-V法。通过考虑场限环终端(Field limited rings,FLRs)对耗尽区几何形状和器件C-V特性的影响,优化后的外延参数反推算法相比于传统C-V法能计算出更准确的外延掺杂浓度和厚度,有助于对器件进行逆向工程分析。(3)本文基于传统RC热路模型,提出了适用于浪涌过程的分布式热源电热耦合结温计算模型。本模型通过改变热学支路的拓扑结构来模拟分布式热源,通过令电学支路和热学支路的参数先后发生改变来实现电学和热学过程的解耦。本模型可从器件的静态正向电学特性和热阻抗测试结果出发,无需实际进行浪涌测试,即可准确而快速地预测其在浪涌过程中的电学行为和内部各部分的结温变化。本模型考虑了热源分散在芯片各处而非集中在主结这一事实,也考虑了各层材料的热阻和热容参数随温度的变化,相对于传统方法更接近实际情况,具有更高的精度。本文提出的器件设计、工艺流片、建模分析等研究手段,为器件研究者提供了一套完整的方法论。这些手段能加快器件的设计和分析过程,加深器件研究者对器件工作机理的理解。可以预见,本文及其后续研究,将提供越来越多的针对功率器件的研究手段和机理模型,有助于提升功率器件研究工作的效率。
许立明[4](2021)在《基于稠杂环吲哚分子修饰的石墨烯的制备及其电容性能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高可靠性、低成本和环境友好的能源转换/存储系统已成为解决人类对能源需求不断增长的主要技术手段。在过去的几十年中,超级电容器由于其高功率密度,快速的充放电能力和长循环寿命,被认为是最理想的储能系统之一。合理设计和合成新型电极材料,精准控制其成分,表面功能化和分级结构的构建,对开发大能量和功率密度以及长循环寿命的高性能超级电容器至关重要。作为一种独特的碳纳米材料,石墨烯由于大理论比表面积(≈2630 m2 g-1)、高电导率、优异的机械柔韧性和化学稳定性在超级电容器电极中具有巨大潜力。此外,通过π-π相互作用吸附到石墨烯上的具有多电子氧化还原活性中心的有机化合物可以赋予其高赝电容。作为苯环和吡咯环并联的有机化合物,吲哚及其衍生物具有多电子氧化还原活性中心,目前,吲哚及其衍生物对石墨烯表面修饰的研究仍空白。在此,以石墨烯为主体材料,吲哚及其衍生物为功能化分子,通过水热法及真空冷冻干燥或高温退火的后处理工序,对石墨烯表面进行修饰,制备了一系列吲哚及其衍生物功能化的氮掺杂石墨烯(GN),并对材料的形貌、结构、组成和电容性能等进行了详细的研究。具体内容如下:1.通过简单的一锅水热处理和真空冷冻干燥工艺成功制备了吲哚功能化N掺杂石墨烯(InFGN)。吲哚单体可通过π-π相互作用紧密吸附在石墨烯表面,并可以修复GN的结构缺陷。所制备的InFGN在2 Ag-1时具有622.3 F g-1的比电容,在5000次循环后的电容保持率为100.5%。此外,基于InFGN的对称超级电容器器件在800~8000 W kg-1的功率密度下表现出20.6~18.8 Wh kg-1的高能量密度。InFGN的高电容性能主要由于石墨烯孔体积的增加和其结构完整性的修复有利于离子快速扩散和电荷转移,以及N掺杂和吲哚分子对其高赝电容的贡献。2.为了深入研究吲哚分子取代基的差异对活性位点的结构、类型和含量以及功能化GN的赝电容行为的影响,筛选了四个不同取代基类型的吲哚分子来修饰GN,通过增强的电子相互作用来提高比电容。研究发现,除了含氨基或羟基有机分子可以与石墨烯结合外,含硝基或甲氧基有机分子也可以与石墨烯匹配。在1 M H2SO4电解质中,通过简单的一步水热法将5-氨基吲哚与GN复合可以实现831.5 F g-1的高比电容的石墨烯基电极材料。同样,基于5-AIFGN的对称器件在800 W Kg-1时表现出43.4 Wh kg-1的能量密度,即使在8000 W kg-1时仍保持38.0 Wh kg-1的能量密度。研究结果为合理设计和筛选与石墨烯配对的有机分子以获得高性能超级电容器电极材料提供了捷径。3.硝基芳族化合物在还原氧化石墨烯(RGO)表面上具有很强的吸附亲和力,其作为氮源,有利于高电容性能GN材料的制备。通过简单的水热法并结合真空冷冻干燥和高温退火后处理,由5-硝基吲哚、氨和氧化石墨烯(GO)的混合物成功制备了少层皱缩的多孔N掺杂石墨烯(5-NIGN)。所制备的5-NIGN的具有7.27%的高N含量,并表现出457.4 F g-1的高电容性能和长期稳定性。此外,基于5-NIGN的对称超级电容器器件在800~8000 W kg-1的功率密度下实现了18.5~15.5 Wh kg-1的能量密度。5-NIGN的高性能主要归因于较大的比表面积、丰富的多孔结构和较高的赝电容。研究结果表明所制备的5-NIGN在电化学储能方面将具有潜在优势。4.通过简单的一锅水热法制备了聚5-羟基吲哚(5-PHI)修饰的氮掺杂石墨烯(5-PHI/GN),并优化了5-PHI与氮掺杂石墨烯的比例。过硫酸铵既充当氧化剂又是氮源,5-PHI纳米球有效抑制了GN的聚集。所获得的5-PHI/GN=1:1具有较高的电化学活性,在2 Ag-1时其比电容达到627.2 F g-1。5-PHI/GN=1:1在超级电容器的应用中具有良好的实用性能,在425~8500 W Kg-1的功率密度下实现了35.5~30.0 Wh Kg-1的能量密度,以及在100000次循环后保持102.7%初始比电容的优异循环稳定性。
章彬[5](2021)在《基于Leap Motion手势识别的VR电工实验系统设计》文中研究表明随着计算机技术、三维显示技术和人机交互技术的高速发展,虚拟现实(Virtual Reality,VR)技术不断进步与成熟,且逐渐发展成为一种新型手段和资源,在实验教学、工业设计、医疗影像和军事应用等领域中大放异彩。特别是在实验教学领域,VR虚拟仿真实验不但解决了传统实验教学在时间、地点、人力、物力和财力等方面的诸多问题,而且还集成了较2D虚拟仿真软件更逼真的三维显示技术和更强大的人机交互功能,极大弥补了虚拟仿真实验在显示和交互上的不足,打破发展瓶颈。因此近年来以VR技术和人机交互技术为基础搭建的VR虚拟仿真实验平台成为高校实验教学发展的新趋势。顺应实验教学发展的新趋势,论文从虚拟仿真的角度出发,以虚拟现实技术和手势识别技术为基础,依据明确的教学教育目标,结合实际的电工实验应用场景,利用Maya建模软件、次世代游戏引擎虚幻4(Unreal Engine 4,UE4)和深度学习算法设计并实现了一套投入成本低、实验开展灵活、实验安全系数高并且仿真交互感强的基于Leap Motion手势识别的VR电工实验系统。该系统的具体开发工作以及实现的功能如下:(1)基于Maya软件完成了VR电工实验系统的3D模型创建工作和细节化处理工作。创建的3D模型主要包括3D电工实验室、3D电工实验台和3D电工实验桌模型等;细节化处理主要包括模型的UV展开、贴图制作、材质域划分和导出处理等。(2)基于UE4引擎完成了VR电工实验系统的场景搭建工作和蓝图逻辑实现工作。场景搭建主要包括3D模型的光照烘焙、材质制作和场景搭建;蓝图逻辑实现主要包括关卡蓝图逻辑的实现和蓝图类逻辑的实现,前者用于全局的流程把控,后者用于特定功能实现,实现的逻辑包括线路连接、电表测量、现象反馈、UI菜单和人机交互逻辑等。(3)通过Python编程完成了基于Leap Motion手势传感器和深度神经网络(Deep Neural Networks,DNN)的手势识别算法开发工作。该部分工作主要包括手势数据的提取与处理、数据集的制作与分类以及DNN手势识别模型的搭建、训练、测试与应用。最终训练好的DNN模型能够基于Leap Motion手势传感器识别多种手势,并成功应用于VR电工实验系统,为其提供了对应的6种手势辅助功能,手势识别准确率接近98%。经测试,VR电工实验系统提供了鼠标和手势两种人机交互方式;提供了三相星形电路、三相三角形电路和交流电路三种电工实验类型;提供了完善的线路连接、电表测量、现象反馈、UI菜单和手势辅助等实验功能;提供了客户端版和HTML5网页版来满足远程虚拟仿真实验需求;并最终高度还原电工实验室,具备较好的沉浸感和表现感。
郝星星[6](2021)在《基于可打印的双网络水凝胶材料的离子皮肤开发》文中研究表明受人体皮肤启发,能够模拟人体皮肤感知能力、生理特性的离子皮肤在近些年的研究中迅猛发展。离子皮肤在生物体内信号监测、生物体表信号监测、组织修复过程监测、可穿戴设备、仿生设备、柔性机器人等领域有广泛的应用前景。离子皮肤一般由基底材料和感知材料两部分组成。基底材料采用与人体组织结构相似的水凝胶材料,感知材料采用易于电离的化合物。易于电离的化合物在水凝胶网络中可以电离出大量可定向移动的离子。当离子皮肤受到外力时,离子在水凝胶中的分布会发生改变,从而导致离子皮肤的电容值或电阻值发生相应的变化。与无机材料制成的仿生皮肤相比,离子皮肤具有更好的生物相容性。然而与人体皮肤相比,已开发的离子皮肤依然存在空间感知分辨率过低的缺点。本文的主要目的是构建一种高灵敏度、高空间分辨率的离子皮肤阵列。主要工作分为以下三部分:(1)从材料角度出发,设计了不同弹性模量的双网络水凝胶,其中明胶通过物理交联形成第一重网络,聚丙烯酰胺通过化学交联形成第二重网络。明胶形成的物理网络具有优异的剪切变稀性能,可以为后续离子皮肤的3D打印提供打印基础。通过流变实验探究了不同浓度的明胶网络剪切变稀性能及自修复性能。在明胶网络的基础上,通过紫外光引发聚丙烯酰胺网络交联,从而形成明胶-聚丙烯酰胺双网络水凝胶。探究了双网络水凝胶的力学性能。在双网络水凝胶的材料中加入浓度为1mol/L的Na Cl,使得水凝胶中包含大量的离子液体。这些离子液体可以为外界刺激的感知和传输提供信号通路。(2)从制造方法层面,搭建了一台用于离子皮肤阵列打印的3D挤出式生物打印平台。其中机械结构部分采用滚珠丝杆作为执行部分,嵌入式底层控制采用STM32F407系列芯片作为主控芯片。上位机软件采用QT开发平台,开发出一款适用于挤出式3D打印机的实时控制软件。为了更好地对离子皮肤阵列进行打印路径设计,采用QT平台开发出一款打印路径设计软件。通过优化打印路径,大大减少了离子皮肤阵列的引脚数量。3D挤出式生物打印平台不仅可以运用于离子皮肤的打印,在组织工程、人造器官等领域也有广泛的应用前景。(3)利用3D挤出式生物打印平台对明胶-聚丙烯酰胺双网络水凝胶进行离子皮肤阵列的打印。通过打印路径优化和调试不同的打印参数,打印出高灵敏度、高空间分辨率的仿生离子皮肤阵列。这种仿生离子皮肤阵列可以模仿皮肤的特性,对外界刺激做出相应的感知。在仿生离子皮肤阵列中,每一个单元都可以独立感知外界刺激,以此来模仿人体皮肤对外界刺激的真实感知状态。同时可以进行打印路径的图案化设计,实现离子皮肤的个性化打印,以适用于不同的应用场景。综上所述,本文的主要工作是通过搭建的3D挤出式生物打印平台和明胶-聚丙烯酰胺双网络水凝胶构建一种高灵敏度、高空间分辨率的仿生离子皮肤阵列。这种仿生离子皮肤阵列具有良好的感知能力,在信号监测、个人医疗、柔性机器人等领域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陈峰[7](2021)在《电容层析成像系统传感器设计与图像重建》文中认为电容层析成像(Electrical Capacitance Tomography,简记ECT)技术是一种计算机断层扫描技术。该技术对封闭空间施加交变激励电压,被测物场中的导电介质产生感应电荷,均匀分布在封闭空间外部的电极从多个角度采集电容数据,再利用电容数据和灵敏度矩阵来重建封闭空间内导电介质的物质分布。ECT技术以非辐射、非侵入、耐高温、成本低、易获取过程参数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多相流检测和燃烧可视化检测等领域,是一种理想的无损检测技术。ECT系统的性能取决于传感器采集精度和图像重建的求解精度和速度,本文基于12电极ECT系统,对传感器设计与图像重建等关键问题展开研究,主要内容如下:详细论述了ECT系统工作原理和系统组成,对ECT的数学模型进行推导,对传感器结构进行分析,采用有限元分析法建立了测量电容值与灵敏度矩阵的关系,推导出图像重建的求解模型,为ECT系统的传感器设计和图像重建建立理论基础。针对传感器结构参数对数据采集精度的影响,首先建立了传感器敏感场的数学模型,在改变传感器激励模式、极板宽度、极板张角、径向屏蔽电极和绝缘填充材料等参数后,从静电场分布、“软场”效应等方面分析了传感器性能的变化,根据各物理参数的最优解设计了传感器。通过图像重建结果验证,优化后的传感器具有更高的性能。针对ECT系统中传感器装置对系统精度的影响,设计了一种基于光敏触发的传感器,同时采用了传输光信号和屏蔽电磁波的光窗结构,提供了电磁屏蔽和光敏元器件的保护功能。对ECT系统的数据采集模块进行分析,针对杂散电容对传感器性能的干扰,引入了内部等电驱动电缆屏蔽技术,并采用双T型开关矩阵与数字解调技术。实验结果表明,基于光敏传感器的ECT系统提高了图像的信噪比,增强了电容的输出灵敏度。为提高图像重建精度,提出了一种基于超分辨率图像特征提取的ECT快速图像重建算法。采用超分辨率图像重建模型获得超分辨率图像,基于倒角距离函数提取超分辨率的图像特征。计算图像边缘特征,以重心为极点进行极化,获得振幅直径曲线上边缘的局部极限点,确定超分辨率图像的特征点,实现了图像重建。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可快速提取超分辨率图像特征,并有效控制了图像重建过程中边缘化效应问题。针对流型辨识总体准确率不高的问题,采用偏最小二乘方法,以12电极ECT系统正问题仿真得到的多组电容值为原始数据,基于层流、单滴流、核心流、环流4种典型流型训练了分类模型,并利用该模型实现了流型辨识。与二次判别分析和线性判别分析等分类算法相比,采用偏最小二乘方法融合线性判别分析方法具有较高的总体分类准确率。
汪超[8](2021)在《基于三相蜿蜒型磁耦合机构的轨道交通DWPT技术研究》文中认为轨道交通具有高效、经济、环保等多方面优点,在中长距离公共交通中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然而现有轨道交通采用架空接触网或接触轨供电,存在机械磨损、接触不良等现象,导致系统安全性与耐候性较差。同时,接触网/轨架设于地面上,存在安全隐患,并影响城市景观。为了解决接触式供电存在的上述问题,基于电磁感应定律的动态无线电能传输(Dynamic Wireless Power Transfer,DWPT)技术被提出。当前,轨道交通DWPT技术的难点主要体现为车辆需求功率大、建设成本高。大功率加剧了系统可实现性及电磁兼容性方面的问题,同时高昂的建设成本阻碍了轨道交通DWPT技术的应用推广。为此,本文基于在大功率适用性、电磁兼容性、建设成本经济性方面均表现出优秀潜力的三相蜿蜒型磁耦合机构,从磁耦合机构、电路拓扑、自调谐控制三个方面开展研究,以期提高轨道交通DWPT技术的实用性,并促进产业化推广应用。论文的主要内容如下:为满足大功率轨道交通DWPT系统对磁耦合机构高传输功率密度需求,开展了高功率密度三相蜿蜒型磁耦合机构设计研究。分析了蜿蜒型磁耦合机构耦合特性,探讨了三相蜿蜒型发射线圈参数设计方法与发射线圈分段连接结构设计方案。分析了接收线圈结构与磁芯使用对三相蜿蜒型磁耦合机构耦合特性的影响规律,建立了三相耦合不平衡程度评估与优化设计方法。系统归纳并提出了接收线圈叠放、易扩展的高功率密度接收侧磁耦合机构结构设计方法与设计方案,并给出了精确高效的磁耦合机构设计流程。与传统间隔排布式线圈结构相比,所提出的磁耦合机构设计方案功率密度提升幅度接近1倍。为简化发射侧控制以提高系统运行的可靠性,避免复杂控制环节和精确配谐引起的额外成本,基于LCC-S补偿拓扑开展了三相DWPT系统电路拓扑结构与参数设计研究。在分析三相DWPT系统中LCC-S补偿拓扑特性,以及电路拓扑结构与参数对系统工作特性影响规律的基础上,给出了三相蜿蜒型发射线圈参数测量与补偿拓扑参数配置方法,并讨论了三相串联补偿接收端不同电路拓扑结构的可行性。此外,从实际应用的角度,提出考虑实际器件参数误差及逆变器软开关维持的参数设计方法,从而提高系统建设效率和可靠性。为降低DWPT系统对器件参数的精度需求,提高系统的可实现性,基于体积占用小且可实现阻抗连续调节的同步PWM开关电容开展了接收端自调谐控制研究。在分析同步PWM开关电容阻抗调节特性及三相DWPT系统中接收端失谐特性基础上,探讨了在不增加额外检测线圈与复杂电压、电流检测及处理电路的前提下,利用扰动观测法(扰动电抗,观测输出电压变化)进行三相接收端调谐的可行性。最终,在不增加额外硬件的情况下,提出同步PWM开关电容相差控制与扰动观测法调谐相结合的三相协同调谐控制策略,调谐速度提高为已有三相顺序调谐的3倍。最后,参照实际轨道交通无线供电应用需求,在保持电路阻抗特性与实际应用系统一致的前提下,设计了尺寸为1:5的小型三相蜿蜒型磁耦合机构,并搭建了DWPT系统对理论分析进行实验系统。通过实际测量磁耦合机构参数与电能传输实验,验证了磁耦合机构参数设计理论分析与设计流程的正确性和有效性,并实现在额定输出电流下,接收端位于不同位置处的平均输出功率154W,耦合机构平均效率90%,输出电压随位置变化的波动幅度不超过±3%。通过具体的三相LCC-S补偿拓扑参数设计案例与仿真分析,对器件参数存在误差情况下的是否考虑逆变器软开关状态维持及输入电流谐波抑制时的电路拓扑参数设计方法与设计流程进行了验证,并根据设计结果配置了实际实验系统,通过实际实验验证了设计与仿真分析的有效性。搭建了同步PWM开关电容自调谐三相电能接收端,并通过实验对比不同调谐方式的调谐效果,验证了同步PWM开关电容相差控制与扰动观测法相结合的三相协同调谐控制策略的有效性,实现在不增加额外硬件的前提下,将自调谐控制所需时间缩短至顺序调谐控制时的1/3。
张书源[9](2021)在《基于CDIO理念的中职《电子技能实训》课程教学改革研究》文中认为随着当今科技的迅速发展,电子技术水平高低成为衡量一个国家科技水平的标志,社会的发展各行各业都离不开电子技术,电子技术已经成为装备的神经系统,发展电子技术不仅涉及到其本身,同时它还能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社会各行各业对电子技术的依赖越来越高的同时对电子技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国家对快速培养电子技术人才的中职教育越来越重视,而传统的职业教育培养的学生与社会上的岗位需求存在差距,急需进行并尝试中职电子信息类专业实践课程教学改革。同时相关政策的出台为中职课程教学改革指明了方向,在《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规划(2014-2020年)》中明确指出体系建设的重点任务是以现代教育理念为先导,加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的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但是我国中职院校因为传统教育方法的落后和与普通高中生源差异的影响,电子专业实践课程的开展存在如下问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低、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的不平衡、学习过程中团队意识和创新能力的缺乏以及毕业生的能力与用人单位的需求存在一定的差距等。本研究基于《电子技能实训》课程教学中存在的以上问题,借助构思(Conceive)、设计(Design)、实现(Implement)和运作(Operate)为核心的CDIO工程教育理论将实践教育与理论教育相结合的教育理念为支撑进行研究。研究过程主要采用问卷调查法和访谈法等研究方法。首先分析目前中职电子技能实训课程的现状以及实训课程教学中存在问题的原因;接着针对中职电子技能实训的改革进行了路径分析,研究基于CDIO理念的项目式的教学融入电子技能实训教学中的有效对策,根据现状的研究分析与改革路径及对策的分析,并以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对应的《国家职业资格标准》与行业标准为依据从课程结构、课程标准、课程目标、课程内容及课程教学评价方面进行构建,设计开发电子技能实训课程的教学实施案例。通过基础型教学案例、综合设计型教学案例的课程教学改革实践,对教学改革效果进行验证与分析。电子技能实训课程教学改革以CDIO理念来指导中职实训教学,将电子技能训练中单调的重复性训练合理地转化到产品的设计、加工、生产等一系列的工作过程中,以提高学生对于工程实践能力、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探索创新能力以及团结协作能力。同时以教育学理论与电子专业实际的深入结合在教学内容、教学过程中进行了创新性改革,让技能实训教学在符合学习规律、应用教育理论的基础上得到有效的提升,从而更加符合企业和社会发展的需要。
吴萌盟[10](2021)在《功能化分级多孔碳材料的制备及其电化学性能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超级电容器具有快速充放电、长使用寿命、高功率密度和安全环保等优势,成为未来储能器件的有利竞争者。碳材料具有丰富的孔结构、较高的离子可及比表面积,是超级电容器中常见的电极材料。但是,低能量密度极大制约了碳基超级电容器的推广和应用。本论文从电极材料的结构优化和超级电容器储能机理两方面来提升碳基超级电容器的能量密度。主要研究内容概括如下:(1)从电极材料结构设计角度考虑,通过碳化碳纳米管(CNT)连接的沸石咪唑酸酯骨架8(ZIF-8)复合材料,制备了具有三维(3D)导电网络的氮掺杂多孔碳复合材料(N-PC/CNT)。该材料中具有丰富孔结构的ZIF-8衍生的氮掺杂多孔碳充当“储存器”,为电解液离子提供充足的储存空间和发达的离子传输通道,而CNT充当“导线”,形成内部3D导电网络,易于电子快速传输。该材料具有12.1 at%的高氮掺杂量,有助于提高材料的比容量;980.2 m2 g-1的比表面积,提供充足的离子存储空间,利于双电层电容;微孔、中孔和大孔多层次的孔结构,在快速充放电过程中同时实现高比容量和出色倍率性能。N-PC/CNT电极材料在电解液为6 mol L-1 KOH的三电极体系中,在电流密度为1 A g-1时呈现出334.5 F g-1的高比容量,100 A g-1高电流密度下仍能保持195.5 F g-1的比容量,拥有出色的倍率性;20000次循环充放电后容量保持率高达98%。此外,N-PC/CNT基对称超级电容器在1 mol L-1 Na2SO4电解液中,输出的最大能量密度为17 Wh kg-1。(2)从超级电容器储能机理角度考虑,先通过Si O2模板法合成中空球状多孔碳材料,再其表面引入含氧官能团,其次在多孔碳表面原位生长MnO2,最后以电化学活性物质K3Fe(CN)6修饰,获得K3Fe(CN)6修饰的多孔碳/MnO2复合材料(OPHC-MnO2-K3Fe(CN)6)。该复合材料中多孔碳呈现外壁具有丰富孔结构的中空球状,这可作为电解液的“储存器”,极大缩短电解液离子在材料中的传输距离,利于离子的快速传输;多孔碳表面的含氧官能团为MnO2的生长提供丰富的活性位点,还可将K3Fe(CN)6牢牢束缚在材料的表面,使这些赝电容材料通过快速的氧化还原反应提高复合材料的比容量。该材料在1 mol L-1 Na2SO4为电解液的三电极体系中,在电流密度为0.5 A g-1时表现出的比容量为332.7 F g-1;循环20000次充放电后初始电容保持率达90%。OPHC-MnO2-K3Fe(CN)6基水系非对称超级电容器,在功率密度为832.9 W kg-1时的能量密度高达56.7 Wh kg-1。此外,OPHC-MnO2-K3Fe(CN)6组装的准固态非对称超级电容器在输出功率密度为119.1 W kg-1时的能量密度可达29.8 Wh kg-1;在循环10000次充放电后容量保持率和库伦效率均为100%。更重要的是,该材料组装的准固态非对称超级电容器可以作为电源使器件工作。
二、三角形连接的电容网络的测试(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三角形连接的电容网络的测试(论文提纲范文)
(1)电动汽车电机模拟器的背景谐波抑制与电机谐波模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背景及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2 电机模拟器及其谐波抑制与谐波模拟的研究现状 |
1.2.1 电机模拟器研究现状 |
1.2.2 三电平逆变器谐波抑制技术研究现状 |
1.2.3 内置式永磁同步电机模型及其谐波模拟研究现状 |
1.3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第2章 电机模拟器基础设计和谐波分析 |
2.1 EME基础设计 |
2.1.1 EME的数学模型推导 |
2.1.2 EME电流跟踪控制 |
2.1.3 EME电感和电压选取关系 |
2.2 EME三电平逆变器电压输出谐波原因分析 |
2.2.1 逆变器输出电压幅值误差原因分析 |
2.2.2 逆变器输出电压脉宽误差原因分析 |
2.2.3 综合电压畸变误差原因分析及建模 |
2.3 EME永磁同步电机模型谐波分析 |
2.3.1 电机磁饱和及交叉耦合效应分析 |
2.3.2 电机磁场谐波效应分析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电机模拟器多电平逆变器背景谐波抑制 |
3.1 端电压比较法检测电流方向 |
3.1.1 端电压比较法获取电流方向的原理 |
3.1.2 端电压比较法的实现方法 |
3.2 端电压占空比的在线采集和补偿时间计算 |
3.2.1 端电压占空比的采集 |
3.2.2 端电压占空比的筛选 |
3.2.3 端电压占空比的修正 |
3.3 三电平谐波抑制方法的实现结构和仿真验证 |
3.3.1 三电平逆变器谐波抑制方法实现结构 |
3.3.2 三电平逆变器谐波抑制方法独立仿真验证 |
3.3.3 三电平逆变器谐波抑制方法在EME中的仿真验证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电机模拟器电机模型谐波模拟 |
4.1 基于电流重构的IPMSM建模方法 |
4.1.1 正向数据及反向查表数据的获取 |
4.1.2 提出的电流重构建模方法 |
4.1.3 基于电流重构的电磁转矩模型 |
4.2 基于电流重构的电机模型实现结构和仿真验证 |
4.2.1 电机模型的EME实现结构 |
4.2.2 基于电流重构的电机模型独立仿真验证 |
4.2.3 基于电流重构电机模型在EME中的仿真验证 |
4.3 本章小结 |
第5章 电机模拟器的平台搭建及实验验证 |
5.1 电机模拟器的实验平台搭建 |
5.2 三电平谐波抑制的实验验证 |
5.2.1 电流方向的判断 |
5.2.2 补偿时间的获取 |
5.2.3 谐波补偿效果验证 |
5.3 电机模拟器中的应用实验验证 |
5.3.1 EME中逆变器谐波抑制验证 |
5.3.2 EME中电机模型的谐波模拟验证 |
5.4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历 |
(2)镍基(氢)氧化物超级电容器电极材料的制备及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背景及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2 超级电容器的电极材料及其储能机制 |
1.2.1 基于碳材料的双电层电容器(EDLCs)及其储能机制 |
1.2.2 赝电容型和电池型材料及其储能机制 |
1.2.3 赝电容器和混合型超级电容器 |
1.3 镍基氧化物/氢氧化物材料关键科学问题的研究进展 |
1.3.1 镍基氧化物/氢氧化物材料不同相结构的研究进展 |
1.3.2 镍基氧化物/氢氧化物材料反应机理的研究进展 |
1.3.3 镍基氧化物/氢氧化物材料研究中存在的问题 |
1.4 镍基氧化物/氢氧化物电极材料的改性 |
1.4.1 碳复合镍基氧化物/氢氧化物 |
1.4.2 锰掺杂氢氧化镍 |
1.4.3 碳复合与锰掺杂氢氧化镍 |
1.5 本论文的选题意义及主要研究内容 |
第2章 实验材料与研究方法 |
2.1 实验材料与设备 |
2.2 材料的制备 |
2.2.1 NiO/C和 NiO/C/rGO正极材料的制备 |
2.2.2 α-Ni(OH)_2和α-NiMn-LDH正极材料的制备 |
2.3 材料的表征方法 |
2.3.1 扫面电子显微镜分析(SEM) |
2.3.2 透射电子显微镜分析(TEM) |
2.3.3 粉末X射线衍射分析(XRD) |
2.3.4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分析(ICP-AES) |
2.3.5 X射线光电子能谱分析(XPS) |
2.3.6 红外和拉曼光谱分析(IR和 Raman) |
2.3.7 紫外可见光谱分析(UV-vis) |
2.3.8 BET比表面积测试 |
2.3.9 原子力显微镜(AFM)测试 |
2.3.10 X射线吸收近边结构谱(XANES) |
2.3.11 扩展的X射线吸收精细结构谱(EXAFS) |
2.3.12 固体核磁共振谱(NMR) |
2.3.13 密度泛函理论(DFT)计算 |
2.4 材料的电化学性能测试 |
2.4.1 电极的制备和三/两电极体系的组装 |
2.4.2 充放电测试 |
2.4.3 交流阻抗测试(EIS) |
2.4.4 直流极化测试 |
2.4.5 循环稳定性测试 |
第3章 基于Ni-MOF的 NiO/C/rGO超级电容器电极材料的制备 |
3.1 引言 |
3.2 NiO/C和 NiO/C/rGO正极材料的制备 |
3.3 正极材料表征 |
3.3.1 NiO/C和 NiO/C/rGO正极材料的形貌结构表征 |
3.3.2 NiO/C和 NiO/C/rGO的电化学性能 |
3.4 负极材料的制备和表征 |
3.4.1 柠檬酸钠热解碳(SCC)负极材料的制备 |
3.4.2 SCC负极材料的形貌结构表征 |
3.4.3 SCC负极材料的电化学性能 |
3.5 NiO/C/rGO//SCC混合型超级电容器的电化学性能 |
3.6 本章小结 |
第4章 Mn掺杂Ni(OH)_2高性能超级电容器电极材料的制备与电化学性能 |
4.1 引言 |
4.2 生长于泡沫镍表面的α-Ni(OH)_2和α-NiMn-LDH正极材料的制备 |
4.3 α-Ni(OH)_2和α-NiMn-LDH正极材料的形貌结构表征 |
4.3.1 α-Ni(OH)_2和α-NiMn-LDH正极材料的形貌表征 |
4.3.2 α-Ni(OH)_2和α-NiMn-LDH正极材料的形貌表征 |
4.3.3 α-Ni(OH)_2和α-NiMn-LDH正极材料的局部精细结构表征 |
4.3.4 α-Ni(OH)_2和α-NiMn-LDH正极材料的DFT计算分析 |
4.4 α-Ni(OH)_2和α-NiMn-LDH正极材料的电化学性能测试 |
4.5 α-NiMn-LDH//AC混合型超级电容器的电化学性能测试 |
4.6 本章小结 |
第5章 Mn掺杂Ni(OH)_2超级电容器电极材料反应机理的研究 |
5.1 引言 |
5.2 α-Ni(OH)_2和α-NiMn-LDH正极材料粉末样品的制备 |
5.3 α-Ni(OH)_2和α-NiMn-LDH正极材料的电化学性能测试 |
5.4 α-Ni(OH)_2和α-NiMn-LDH材料的形貌结构表征 |
5.4.1 α-Ni(OH)_2和α-NiMn-LDH正极材料的XRD测试 |
5.4.2 α-Ni(OH)_2和α-NiMn-LDH正极材料的形貌表征和孔径分布 |
5.5 α-NiMn-LDH在循环初期的电化学性能和形貌结构表征 |
5.5.1 α-Ni(OH)_2和α-NiMn-LDH的电化学性能 |
5.5.2 α-NiMn-LDH在循环初期的形貌演变 |
5.5.3 α-NiMn-LDH在循环初期的结构演变 |
5.6 α-NiMn-LDH在循环初期的价态变化 |
5.7 α-NiMn-LDH在循环初期的局部结构演变和DFT计算 |
5.7.1 α-NiMn-LDH在循环初期的局部结构演变 |
5.7.2 α-NiMn-LDH的 DFT计算 |
5.8 α-NiMn-LDH在循环初期的反应机理 |
5.9 本章小结 |
第6章 NiMn/NiMn-LDH/ppy-C超级电容器电极材料的制备及机理研究 |
6.1 引言 |
6.2 NiMn-LDH/ppy-C和 NiMn/NiMn-LDH/ppy-C正极材料的制备 |
6.3 前驱体的形貌结构表征 |
6.4 NiMn/ppy-C、ppy-C和 NiMn/NiMn-LDH/ppy-C的电化学性能测试 |
6.4.1 NiMn/ppy-C的电化学性能测试 |
6.4.2 ppy-C和 NiMn/NiMn-LDH/ppy-C的电化学性能测试 |
6.5 NiMn/ppy-C在循环过程中的结构演变机制 |
6.5.1 NiMn/ppy-C在循环过程中的形貌演变 |
6.5.2 NiMn/ppy-C在循环过程中的结构演变 |
6.6 NiMn/ppy-C在循环过程中的相转变机制及反应机理 |
6.6.1 NiMn/ppy-C在循环过程中的价态演变 |
6.6.2 NiMn/ppy-C在循环过程中的形貌及结构演变 |
6.7 NiMn/NiMn-LDH/ppy-C的电化学性能 |
6.8 本章小结 |
结论 |
创新点 |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历 |
(3)碳化硅MPS二极管的设计、工艺与建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碳化硅材料 |
1.1.1 .碳化硅材料的晶体结构 |
1.1.2 .碳化硅材料的特性参数 |
1.2 .碳化硅功率二极管的发展历程 |
1.2.1 .SiC JBS二极管 |
1.2.2 .SiC MPS二极管 |
1.3 .碳化硅功率二极管浪涌过程结温估算 |
1.4 .本文研究的重要意义和主要内容 |
1.4.1 .本文研究的重要意义 |
1.4.2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2章 SiC MPS二极管的仿真设计与工艺开发 |
2.1 .SiC MPS/JBS二极管的元胞结构 |
2.2 .外延层掺杂浓度和厚度的设计 |
2.2.1 .基于雪崩击穿判据计算外延层击穿电压 |
2.2.2 .击穿电压固定下的允许外延厚度 |
2.2.3 .外延层耐压固定下的最佳外延层参数 |
2.3 .SiC MPS二极管的仿真设计 |
2.3.1 .器件数值仿真技术和模型简介 |
2.3.2 .仿真设计优化 |
2.4 .SiC MPS二极管的工艺开发 |
2.4.1 .SiC MPS二极管的工艺步骤 |
2.4.2 .P型欧姆接触工艺研究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SiC MPS二极管的特性测试 |
3.1 .静态测试结果 |
3.1.1 .自制器件之间的静态特性对比 |
3.1.2 .自制器件与商业器件的静态性能对比 |
3.2 .动态特性测试结果 |
3.3 .浪涌可靠性测试结果 |
3.3.1 .单次浪涌可靠性测试 |
3.3.2 .器件的高温静态Ⅰ-Ⅴ特性分析 |
3.3.3 .二极管浪涌过程电学行为模式 |
3.3.4 .自制器件与商业器件的浪涌可靠性对比 |
3.3.5 .二极管抗浪涌电流冲击能力比较 |
3.3.6 .重复性浪涌可靠性测试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带场限环终端的功率器件外延参数提取算法 |
4.1 .传统反推算法及其局限性 |
4.2 .场限环下方耗尽区的扩展规律 |
4.3 .耗尽区纵向扩展深度和横向扩展宽度之间的关系 |
4.4 .反推算法的建立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电热耦合浪涌结温计算模型 |
5.1 .热阻、热容和RC热路模型 |
5.1.1 .基本概念 |
5.1.2 .热阻抗的测量与结构函数 |
5.2 .浪涌结温的直接计算法 |
5.2.1 .商业器件的热阻抗测试 |
5.2.2 .浪涌过程的计算 |
5.3 .电热耦合结温计算模型的理论基础 |
5.4 .电热耦合结温计算模型的具体实现步骤 |
5.4.1 .RC网络传递函数的计算 |
5.4.2 .结温计算的具体步骤 |
5.5 .计算实例 |
5.5.1 .器件的热学特性的建模 |
5.5.2 .器件的电学特性的建模 |
5.5.3 .浪涌过程的结温计算 |
5.5.4 .衬底减薄技术对浪涌能力的提升 |
5.6 .本章小结 |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
6.1 .本文总结 |
6.2 .未来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发表和录用的文章 |
授权和受理的专利 |
(4)基于稠杂环吲哚分子修饰的石墨烯的制备及其电容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超级电容器 |
1.1.1 超级电容器的研究背景及与电池的区别 |
1.1.2 超级电容器的组成、分类及储能机理 |
1.1.3 超级电容器电极材料 |
1.2 石墨烯的研究现状及其在超级电容器领域的研究进展 |
1.2.1 石墨烯的研究现状 |
1.2.2 石墨烯的在超级电容器领域的研究进展 |
1.3 氧化还原有机化合物在超级电容器领域的研究进展 |
1.4 本论文工作的提出及主要研究内容 |
第2章 实验部分 |
2.1 实验试剂及仪器设备 |
2.1.1 实验试剂 |
2.1.2 仪器设备 |
2.2 材料的形貌和结构表征 |
2.2.1 扫描电子显微镜(SEM)测试 |
2.2.2 透射电子显微镜(TEM)测试 |
2.2.3 原子力显微镜(AFM)测试 |
2.2.4 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测试 |
2.2.5 红外光谱(FT-IR)测试 |
2.2.6 紫外可见吸收光谱(UV-vis detection)测试 |
2.2.7 X-射线电子衍射仪(XRD)测试 |
2.2.8 拉曼光谱(Raman)测试 |
2.2.9 氮气吸脱附(BET)测试 |
2.3 工作电极的制备 |
2.4 电化学性能测试 |
2.4.1 循环伏安测试 |
2.4.2 恒电流充/放电(GCD)测试 |
2.4.3 电化学交流阻抗测试 |
2.4.4 循环稳定性测试 |
2.4.5 能量密度和功率密度 |
第3章 吲哚修饰氮掺杂石墨烯的制备及其电容性能研究 |
3.1 引言 |
3.2 吲哚修饰的氮掺杂石墨烯的制备 |
3.3 形貌与结构表征 |
3.3.1 SEM和TEM |
3.3.2 AFM |
3.3.3 FT-IR光谱和UV-Vis吸收光谱 |
3.3.4 FESEM图像和XPS光谱 |
3.3.5 XRD和Raman光谱 |
3.3.6 N_2吸/脱附测试及孔径分布分析 |
3.4 电化学性能测试 |
3.4.1 三电极测试 |
3.4.2 两电极测试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不同取代基对吲哚分子功能化N掺杂石墨烯电容性能的影响研究 |
4.1 引言 |
4.2 不同取代基的吲哚修饰的氮掺杂石墨烯的制备 |
4.3 形貌与结构表征 |
4.3.1 SEM |
4.3.2 FT-IR光谱 |
4.3.3 UV-Vis吸收光谱和~1H NMR光谱 |
4.3.4 XPS光谱 |
4.3.5 XRD光谱 |
4.3.6 Raman光谱 |
4.3.7 N_2吸/脱附测试及孔径分布分析 |
4.4 电化学性能测试 |
4.4.1 三电极测试 |
4.4.2 两电极测试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褶皱多孔氮掺杂石墨烯的制备及其电容性能研究 |
5.1 引言 |
5.2 褶皱多孔的氮掺杂石墨烯的制备 |
5.3 形貌与结构表征 |
5.3.1 SEM和AFM |
5.3.2 FESEM和XPS |
5.3.3 XRD和Raman光谱 |
5.3.4 N_2吸/脱附测试及孔径分布分析 |
5.4 电化学性能测试 |
5.4.1 三电极测试 |
5.4.2 两电极测试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聚5-羟基吲哚修饰氮掺杂石墨烯的制备及其电容性能研究 |
6.1 引言 |
6.2 聚5-羟基吲哚修饰的氮掺杂石墨烯的制备 |
6.3 形貌与结构表征 |
6.3.1 SEM |
6.3.2 XPS |
6.3.3 XRD和Raman |
6.4 电化学性能测试 |
6.4.1 三电极测试 |
6.4.2 两电极测试 |
6.5 本章小结 |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及所获荣誉 |
致谢 |
(5)基于Leap Motion手势识别的VR电工实验系统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VR电工实验系统的研究背景和意义 |
1.2 VR电工实验系统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传统电工实验的研究现状 |
1.2.2 虚拟仿真实验的研究现状 |
1.3 论文组织结构 |
2 VR电工实验系统的总体方案设计与关键技术介绍 |
2.1 VR电工实验系统的总体方案设计 |
2.1.1 VR电工实验系统仿真实验对象的选择 |
2.1.2 VR电工实验系统的开发流程 |
2.1.3 VR电工实验系统的功能设计 |
2.1.4 VR电工实验系统的框架设计 |
2.2 VR电工实验系统的开发工具介绍与开发环境搭建 |
2.2.1 VR电工实验系统的开发工具介绍 |
2.2.2 VR的开发环境搭建 |
2.2.3 Leap Motion手势传感器的开发环境搭建 |
2.3 VR电工实验系统的关键技术介绍 |
2.3.1 虚拟现实技术介绍 |
2.3.2 手势识别技术介绍 |
2.3.3 Maya建模技术介绍 |
2.3.4 UE4 引擎可视化编程技术介绍 |
2.3.5 DNN深度神经网络技术介绍 |
2.4 小结 |
3 基于Maya的 VR电工实验系统的模型构建 |
3.1 3D电工实验室模型的构建 |
3.2 3D电工实验台模型的构建 |
3.3 3D电工实验桌模型的构建 |
3.4 3D模型的细节化处理 |
3.4.1 3D模型的UV展开 |
3.4.2 3D模型的贴图制作 |
3.4.3 3D模型的材质域划分 |
3.4.4 3D模型的导出处理 |
3.5 小结 |
4 基于UE4 的VR电工实验系统场景搭建和蓝图逻辑实现 |
4.1 VR电工实验系统的场景搭建 |
4.1.1 3D模型的导入与整理 |
4.1.2 3D模型的光照烘焙 |
4.1.3 3D模型的材质制作 |
4.1.4 3D模型的场景搭建 |
4.2 VR电工实验系统的蓝图逻辑实现 |
4.2.1 关卡蓝图逻辑的实现 |
4.2.2 蓝图类逻辑的实现 |
4.3 小结 |
5 应用于VR电工实验系统交互的DNN手势识别算法开发 |
5.1 DNN深度神经网络的函数与算法选择 |
5.1.1 激活函数的选择 |
5.1.2 损失函数的选择 |
5.1.3 优化算法的选择 |
5.2 Leap Motion手势数据的提取与处理 |
5.3 基于DNN的手势识别模型训练、测试与应用 |
5.3.1 DNN手势识别模型的搭建和训练 |
5.3.2 DNN手势识别模型的测试 |
5.3.3 DNN手势识别模型的应用 |
5.4 小结 |
6 基于Leap Motion手势识别的VR电工实验系统的测试与评价 |
6.1 基于Leap Motion手势交互的VR电工实验测试 |
6.2 基于鼠标点击交互的VR电工实验测试 |
6.3 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
致谢 |
(6)基于可打印的双网络水凝胶材料的离子皮肤开发(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1 文献综述 |
1.1 皮肤的基本结构 |
1.2 仿生皮肤的材料体系 |
1.3 基于电子感知的仿生皮肤 |
1.3.1 无柔性基底的仿生皮肤 |
1.3.2 以PDMS为柔性基底的仿生皮肤 |
1.3.3 以聚酯材料为柔性基底的仿生皮肤 |
1.3.4 以氢键网络为柔性基底的仿生皮肤 |
1.3.5 以聚乳酸材料为柔性基底的仿生皮肤 |
1.3.6 基于电子感知的仿生皮肤小结 |
1.4 基于离子感知的仿生皮肤 |
1.4.1 基于聚丙烯酰胺水凝胶的仿生皮肤 |
1.4.2 基于ACC/PAA/藻酸盐水凝胶的仿生皮肤 |
1.4.3 基于热响应双网络水凝胶的仿生皮肤 |
1.4.4 基于离子感知的仿生皮肤小结 |
1.5 生物3D打印在仿生皮肤中的应用 |
1.5.1 挤出式3D打印在仿生皮肤中的应用 |
1.5.2 光固化打印在仿生皮肤中的应用 |
1.6 仿生皮肤小结 |
1.7 本文主要研究思路 |
2 用于离子皮肤打印的双网络水凝胶研发 |
2.1 引言 |
2.2 实验部分 |
2.2.1 材料和仪器 |
2.2.2 明胶网络的制备 |
2.2.3 聚丙烯酰胺水凝胶的制备 |
2.2.4 基于聚丙烯酰胺的离子皮肤的制备 |
2.2.5 基于聚丙烯酰胺的离子皮肤灵敏度测量 |
2.2.6 双网络水凝胶的制备 |
2.2.7 明胶网络和双网络水凝胶的流变学测试 |
2.2.8 双网络水凝胶的力学测试 |
2.2.9 明胶网络的挤出测试 |
2.3 实验结果与讨论 |
2.3.1 明胶网络浓度的选择 |
2.3.2 明胶网络的自修复性能 |
2.3.3 聚丙烯酰胺浓度对离子皮肤灵敏度的影响 |
2.3.4 双网络水凝胶的频率扫描 |
2.3.5 双网络水凝胶的温度扫描 |
2.3.6 用于离子皮肤的双网络水凝胶参数选择 |
2.3.7 双网络水凝胶的力学性能 |
2.4 本章小结 |
3 挤出式生物3D打印平台的搭建 |
3.1 引言 |
3.2 挤出式生物3D打印平台系统架构 |
3.3 3D打印平台 |
3.4 3D打印平台的系统构成 |
3.4.1 二维平面打印路径生成 |
3.4.2 三维模型打印路径生成 |
3.4.3 上位机交互 |
3.4.4 数控系统 |
3.5 三维模型的打印效果 |
3.6 本章小结 |
4 高空间分辨率的离子皮肤的制备和感知 |
4.1 引言 |
4.2 离子皮肤阵列的设计及打印 |
4.3 离子皮肤的压力感知和应用 |
4.3.1 一个单元的离子皮肤的压力感知 |
4.3.2 离子皮肤阵列的压力感知 |
4.4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A 二维平面路径生成算法 |
附录B 三维模型打印路径生成算法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
致谢 |
(7)电容层析成像系统传感器设计与图像重建(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两相流的概念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ECT系统的现状 |
1.3.2 传感器研究现状 |
1.3.3 数据采集系统研究现状 |
1.3.4 图像重建研究现状 |
1.4 课题来源及研究内容 |
1.5 论文组织结构 |
第2章 ECT系统的结构与理论基础 |
2.1 引言 |
2.2 ECT系统的组成 |
2.3 ECT系统理论基础 |
2.4 ECT系统的数学模型 |
2.4.1 ECT系统正问题模型 |
2.4.2 有限单元法模型 |
2.4.3 ECT反问题数学模型 |
2.5 电容传感器结构 |
2.6 ECT图像重建 |
2.6.1 ECT图像重建标准 |
2.6.2 ECT图像重建算法 |
2.7 本章小结 |
第3章 ECT系统敏感场数值计算与传感器结构优化 |
3.1 引言 |
3.2 传感器结构 |
3.3 传感器敏感场剖分 |
3.4 影响传感器性能的物理参数分析 |
3.5 传感器激励模式的分析 |
3.6 模拟条件设置 |
3.7 仿真实验 |
3.8 本章小结 |
第4章 ECT系统光敏传感器设计 |
4.1 引言 |
4.2 基于光敏技术的电容式传感器的设计 |
4.2.1 基于弱光信号的电容测量电路 |
4.2.2 等电位键合电缆驱动电路的设计 |
4.2.3 仿真/数字调节电路 |
4.3 传感器性能检测和系统分析 |
4.3.1 基于传感器的性能检测 |
4.3.2 基于光敏技术的传感器ECT抗噪测试 |
4.3.3 基于不同激励模式的ECT敏感性测试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基于超分辨率图像特征的ECT系统快速重建算法 |
5.1 引言 |
5.2 超分辨率图像重建模型 |
5.3 超分辨率图像的局部边缘特征提取 |
5.3.1 倒角匹配指标 |
5.3.2 基于类倒角距离的局部边缘轮廓特征函数 |
5.4 几何重心的计算 |
5.5 边缘点的极化 |
5.6 确定图像边缘的局部特征点 |
5.7 实验分析 |
5.7.1 算法验证 |
5.7.2 实验结果分析 |
5.8 本章小结 |
第6章 基于偏最小二乘法的ECT系统流型辨识 |
6.1 引言 |
6.2 偏最小二乘法流型分类与电容向量降维 |
6.2.1 偏最小二乘法原理 |
6.2.2 基于偏最小二乘的流型分类方法 |
6.2.3 基于偏最小二乘的特征降维 |
6.3 实验分析 |
6.3.1 流型辨识 |
6.3.2 特征可视化对比 |
6.4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8)基于三相蜿蜒型磁耦合机构的轨道交通DWPT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物理量名称及符号表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背景及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2 DWPT技术的研究现状 |
1.2.1 磁耦合机构研究现状 |
1.2.2 电路拓扑研究现状 |
1.2.3 自调谐控制研究现状 |
1.3 现有研究存在的主要问题 |
1.4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第2章 高功率密度三相蜿蜒型磁耦合机构设计 |
2.1 引言 |
2.2 三相蜿蜒型磁耦合机构基本特性分析 |
2.2.1 单相发射线圈与单相接收线圈特性 |
2.2.2 三相发射线圈与单相接收线圈特性 |
2.3 三相蜿蜒型发射线圈设计 |
2.3.1 发射线圈参数分析与确定 |
2.3.2 等效连续的分段连接结构设计 |
2.4 高功率密度三相接收线圈设计 |
2.4.1 三相接收端特性 |
2.4.2 线圈叠放式紧凑化结构设计 |
2.4.3 多接收线圈结构扩展设计 |
2.5 磁芯设计与影响分析 |
2.5.1 分布式条形磁芯结构设计 |
2.5.2 磁芯对电能传输特性的影响分析 |
2.6 磁耦合机构设计流程 |
2.7 本章小结 |
第3章 三相LCC-S补偿拓扑特性分析与设计 |
3.1 引言 |
3.2 LCC补偿发射电路拓扑特性分析 |
3.2.1 发射线圈恒流特性 |
3.2.2 输入电流谐波畸变特性 |
3.2.3 三相LCC补偿拓扑结构及特性 |
3.3 串联补偿接收电路拓扑特性分析 |
3.3.1 接收端恒压输出特性 |
3.3.2 三相串联补偿拓扑结构及特性 |
3.4 考虑器件误差的三相LCC-S补偿拓扑参数设计 |
3.4.1 电路拓扑参数范围确定 |
3.4.2 三相逆变器软开关设计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基于同步PWM开关电容的三相电能接收端自调谐控制 |
4.1 引言 |
4.2 同步PWM开关电容特性分析 |
4.2.1 并联同步PWM开关电容特性 |
4.2.2 串联同步PWM开关电容特性 |
4.2.3 并联与串联同步PWM开关电容特性对比 |
4.3 扰动观测法调谐控制特性分析与改进 |
4.3.1 扰动观测法调谐原理 |
4.3.2 三相接收端调谐特性分析 |
4.3.3 三相协同调谐控制策略 |
4.4 自调谐控制系统设计 |
4.4.1 控制功能实施方案 |
4.4.2 自调谐控制流程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三相蜿蜒型磁耦合机构DWPT系统实验验证 |
5.1 引言 |
5.2 三相蜿蜒型磁耦合机构设计实验验证 |
5.2.1 磁耦合机构样机设计 |
5.2.2 电能传输特性实验验证 |
5.3 三相LCC-S补偿拓扑设计实验验证 |
5.3.1 拓扑参数设计与仿真 |
5.3.2 实际系统参数配置实验 |
5.4 三相接收端自调谐控制实验验证 |
5.4.1 自调谐接收端样机 |
5.4.2 自调谐控制实验 |
5.5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历 |
(9)基于CDIO理念的中职《电子技能实训》课程教学改革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职业教育改革的逐步深化 |
1.1.2 新时代技能人才队伍建设的日益重视 |
1.1.3 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的不断加强 |
1.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综述 |
1.3.1 CDIO理念研究现状 |
1.3.2 课程教学改革研究现状 |
1.3.3 CDIO理念引入课程现状 |
1.4 研究方法 |
1.5 研究内容 |
1.6 创新点 |
第2章 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
2.1 概念界定 |
2.1.1 电子技能实训 |
2.1.2 中等职业教育 |
2.1.3 职业能力 |
2.2 理论基础 |
2.2.1 CDIO理论 |
2.2.2 体验学习理论 |
2.2.3 情境认知理论 |
2.2.4 “知行合一”理论 |
2.2.5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
第3章 《电子技能实训》课程分析——以电子技术应用专业为例 |
3.1 电子技术应用专业教学标准 |
3.1.1 就业面向岗位 |
3.1.2 专业培养目标 |
3.1.3 专业知识和技能 |
3.1.4 教学标准分析 |
3.2 电子技能实训课程目标及课程内容 |
3.2.1 教学目标 |
3.2.2 课程内容及教材分析 |
3.3 课程实施的现状调查分析及问题 |
3.3.1 《电子技能实训》课程现状调查 |
3.3.2 调查问卷设计 |
3.3.3 调查问卷情况分析(学生卷) |
3.3.4 调查问卷情况分析(教师卷) |
3.3.5 调查问卷总结 |
3.4 CDIO理念指导电子技能实训教学改革可行性分析 |
3.4.1 CDIO理念符合电子类专业技能人才培养规律 |
3.4.2 CDIO理念与实训课程教学目标具有一致性 |
3.4.3 CDIO理念核心与电子技能实训课程教学阶段性重点具有一致性 |
第4章 基于CDIO理念的中职《电子技能实训》课程的改革路径 |
4.1 基于工作过程导向的课程开发,贴近实际工作岗位 |
4.1.1 基于工作过程导向的教学模式 |
4.1.2 行动领域与学习领域的转变 |
4.1.3 基于工作过程导向的教学模块设计 |
4.2 新技术新工艺的教学模块设置,拓宽课程教学资源 |
4.2.1 教学内容中的“破旧立新” |
4.2.2 组装工艺的产品化标准化 |
4.2.3 数据记录规范化和有效化 |
4.2.4 教学资源的合理转化运用 |
4.3 开放自主式应用教学案例设计,增强学生创新思维 |
4.4 多层次电子实训教学体系构建,打造中职实训课标 |
4.5 合理对接CDIO培养大纲与标准,提升学生职业能力 |
4.6 适用性、前瞻性的实训室建设,优化实训教学环境 |
第5章 基于CDIO理念的中职《电子技能实训》课程构建 |
5.1 课程结构设计 |
5.1.1 宏观课程框架结构选择 |
5.1.2 具体内部课程结构构建 |
5.2 课程标准构建 |
5.3 课程目标构建 |
5.4 课程内容构建 |
5.4.1 课程内容选取原则 |
5.4.2 课程内容的项目构建 |
5.5 课程教学评价构建 |
第6章 基于CDIO理念的中职《电子技能实训》课程教学改革实践 |
6.1 课程教学改革实践流程 |
6.2 前期准备 |
6.2.1 实践目的 |
6.2.2 实践内容 |
6.2.3 授课对象 |
6.2.4 环境设计 |
6.2.5 教材准备 |
6.3 基础型教学案例 |
6.3.1 环境搭建 |
6.3.2 材料准备 |
6.3.3 案例实施 |
6.3.4 分析调整 |
6.4 综合设计型教学案例 |
6.4.1 材料准备 |
6.4.2 案例说明 |
6.4.3 案例实施 |
6.4.4 考核要求与方法 |
6.5 数据记录与结果分析 |
6.5.1 课程内容满意程度分析 |
6.5.2 过程与方法的评价分析 |
6.5.3 能力培养作用评价分析 |
6.5.4 考核评价认可程度分析 |
6.5.5 课程综合反馈效果分析 |
6.5.6 课程成绩比较分析 |
第7章 研究总结与展望 |
7.1 研究总结与分析 |
7.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申请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
附录Ⅰ 调查问卷(一) |
附录Ⅱ 调查问卷(二) |
附录Ⅲ 调查问卷(三) |
附录Ⅳ 企业访谈提纲 |
附录Ⅴ 记录表及工作活页 |
附录Ⅵ 教学设计方案 |
附录Ⅶ 任务书 |
(10)功能化分级多孔碳材料的制备及其电化学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超级电容器的简介 |
1.1.1 超级电容器的组成 |
1.1.2 超级电容器的优点及分类 |
1.1.3 超级电容器的储能机理 |
1.2 超级电容器的电极材料 |
1.2.1 多孔碳材料 |
1.2.2 金属化合物 |
1.2.3 导电聚合物 |
1.2.4 碳基复合材料 |
1.3 碳材料的功能化 |
1.3.1 碳材料的杂原子修饰 |
1.3.2 碳材料的官能团修饰 |
1.3.3 碳材料的电化学活性物质修饰 |
1.3.4 碳材料的孔结构调控 |
1.4 影响碳材料电化学性能的因素 |
1.4.1 比表面积 |
1.4.2 孔径分布 |
1.4.3 表面化学成分 |
1.5 本论文的研究目的、内容及创新点 |
1.5.1 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1.5.2 研究的主要内容 |
1.5.3 论文的创新点 |
第2章 实验药品、仪器和表征方法 |
2.1 实验原料、化学试剂及仪器设备 |
2.1.1 实验原料、化学试剂 |
2.1.2 仪器设备 |
2.2 电极的制备与器件组装 |
2.2.1 电极的制备 |
2.2.2 水系超级电容器的组装 |
2.2.3 准固态超级电容器的组装 |
2.3 电化学测试方法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三维网状氮掺杂多孔碳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其电化学性能研究 |
3.1 引言 |
3.2 实验部分 |
3.2.1 ZIF-8衍生的氮掺杂多孔碳的合成 |
3.2.2 三维网状氮掺杂多孔碳复合材料的合成 |
3.2.3 ZIF-8衍生的氮掺杂多孔碳与碳纳米管混合材料的合成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三维网状氮掺杂多孔碳复合材料的形貌表征 |
3.3.2 三维网状氮掺杂多孔碳复合材料的结构表征 |
3.3.3 三维网状氮掺杂多孔碳复合材料的电化学性能研究 |
3.3.3.1 三电极体系的电化学性能研究 |
3.3.3.2 两电极体系的电化学性能研究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K_3Fe(CN)_6修饰的多孔碳/MnO_2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其电化学性能研究 |
4.1 引言 |
4.2 实验部分 |
4.2.1 SiO_2模板的合成 |
4.2.2 多孔碳的合成 |
4.2.3 表面官能团化多孔碳的合成 |
4.2.4 K_3Fe(CN)_6修饰的表面官能团化多孔碳的合成 |
4.2.5 表面官能团化多孔碳/MnO_2复合材料的合成 |
4.2.6 K_3Fe(CN)_6修饰的表面官能团化多孔碳/MnO_2复合材料的合成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合成条件对K_3Fe(CN)_6修饰的多孔碳/MnO_2复合材料电化学性能的影响 |
4.3.1.1 碳层厚度的影响 |
4.3.1.2 氧化程度的影响 |
4.3.1.3 MnO_2含量的影响 |
4.3.2 K_3Fe(CN)_6修饰的多孔碳/MnO_2复合材料的形貌表征 |
4.3.3 K_3Fe(CN)_6修饰的多孔碳/MnO_2复合材料的结构表征 |
4.3.4 K_3Fe(CN)_6修饰的多孔碳/MnO_2复合材料的电化学性能研究 |
4.3.5 K_3Fe(CN)_6修饰的多孔碳/MnO_2复合材料的电荷存储机制研究 |
4.3.6 水系超级电容器的电化学性能研究 |
4.3.7 准固态超级电容器的电化学性能研究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及科研成果 |
致谢 |
四、三角形连接的电容网络的测试(论文参考文献)
- [1]电动汽车电机模拟器的背景谐波抑制与电机谐波模拟研究[D]. 王明玉.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21
- [2]镍基(氢)氧化物超级电容器电极材料的制备及机理研究[D]. 张稚国.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21(02)
- [3]碳化硅MPS二极管的设计、工艺与建模研究[D]. 吴九鹏. 浙江大学, 2021(09)
- [4]基于稠杂环吲哚分子修饰的石墨烯的制备及其电容性能研究[D]. 许立明. 江西科技师范大学, 2021
- [5]基于Leap Motion手势识别的VR电工实验系统设计[D]. 章彬. 大连理工大学, 2021(01)
- [6]基于可打印的双网络水凝胶材料的离子皮肤开发[D]. 郝星星. 大连理工大学, 2021(01)
- [7]电容层析成像系统传感器设计与图像重建[D]. 陈峰. 哈尔滨理工大学, 2021
- [8]基于三相蜿蜒型磁耦合机构的轨道交通DWPT技术研究[D]. 汪超.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21(02)
- [9]基于CDIO理念的中职《电子技能实训》课程教学改革研究[D]. 张书源. 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 2021(09)
- [10]功能化分级多孔碳材料的制备及其电化学性能研究[D]. 吴萌盟. 吉林大学, 202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