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印度,歌舞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既因为印度是宗教国家,宗教活动存在着大量歌舞,也源于印度古老的舞台传统,从古典梵语戏剧到各种民间戏剧,大量的歌舞表演,已经让印度人形成了一种观赏习惯。
音乐歌舞就像是蕴藏在印度人血液之中不可缺少的部分,几乎所有的演员都掌握亦歌亦舞的技能,影片中的舞蹈又几乎全是印度的民族舞蹈。印度舞蹈最明显的特点是肢体语言异常丰富,尤其是手语更是变换莫测。舞蹈演员单手可以做出28种姿势,双手可以做出24种姿势。这些姿势可以代表人的七情六欲种种举动,甚至可以代表天地山水等自然景物,以及白昼与黑夜等自然现象。同时印度舞蹈还讲究手、眼、心、意的统一,从而可以充分表达出舞者想要表达的意境[1]。
十九世纪末期,电影从西方传入印度,早在这无声电影的默片时代,印度的剧院为了招徕更多的观众,追求更大的利润,在影片放映的过程中邀请演员表演歌唱与舞蹈,或是安排乐队演奏乐曲。如果一部电影放映两次,为它伴奏的音乐或表演也不会相同[2]。19世纪30年代印度开始出现有声片以来,歌舞元素就一直陪伴着电影成长,最初的印度电影制作人开创性的在电影中加入了歌舞表演的场景,歌舞电影意外的在当地大受欢迎,这使得更多的电影人开始模仿起来,电影制作者们逐渐发现,只要电影中的歌舞场景能得到观众的喜爱,电影也一定会成功,从此歌舞在印度电影中得到广泛使用。在印度,不包含歌舞元素的影片绝大部分都会被归为没有市场的“艺术片”。经过近百年的发展,印度的电影业和音乐业结合的非常紧密,制片公司会在电影上市之前会先发行影片中歌曲的唱片,投资者甚至会根据唱片的发行量来判断电影的票房成绩,而音乐市场中一半以上也都是电影音乐。印度电影是将歌舞元素与故事融合在一起,甚至这些歌舞元素只是具有歌舞特点的打斗和追逐,它们也许和影片的故事发展并没有很大的关系,但市场决定了这样的影片才能受到欢迎。
电影在印度人生活中所扮演的角色也是十分独特的,对印度人来说去电影院看电影就好像中国人喜欢在公园里乘凉一样。印度的电影票价较为便宜,电影放映时间也比较长,大量的歌舞元素让影片的场景更加华丽,也带来了更高的娱乐性,印度人带着老人孩子全家一起去电影院看电影是很常见的休闲方式,印度人能歌善舞也喜欢热闹,再加上一直以来痴迷歌舞元素的观影习惯,印度的电影院就像一个大戏院一样热闹。印度每天观影人数超过2000万,据统计2008年,观影人次已经达到33亿次,是总人口的三倍多[3]。庞大的观众群推动了印度电影业的持续繁荣,也推动着歌舞电影成为印度主流电影。简·福伊尔曾说:“歌舞片的仪式性功能就是重申并阐明娱乐在其观众生活中所占的地位”。
印度观众看这样的电影还会比较适应,可国外的观众大多无法接受这样的影片,尽管有些影片的故事叙述、影片结构等方面的艺术效果还比较出众,但是这种让民族歌舞元素生硬的混搭进影片故事中的电影传统已经成为了印度电影的裹足布。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随着印度社会经济结构和文化形态等各方面的发展,以及好莱坞大制作、大场面电影对印度电影市场的影响力日益增大,印度电影观众的口味也开始渐渐的开始变化,越来越多的印度电影人注意到了这样的问题,电影创作也相应的开始发生变化。
印度电影业也开始不满足于国内的影片市场,再加上美国好莱坞电影对民族电影的冲击,印度宝莱坞开始学习美国的电影制作理念和国际化的拍摄手法,对歌舞元素开始了大刀阔斧的改革。意义肤浅的纯歌舞片数量在逐渐减少,更多的电影导演开始尝试将传统的民族歌舞与国际主流电影拍摄手段结合起来。在印度政府的大力支持下,也借助印度出色的软件工业,印度电影产业的年增长率甚至超过了印度的国内生产总值年增长率,成为一个发展及其迅速的产业。2001年上映的电影《印度往事》有着明显的好莱坞式的包装和叙事风格,影片中也穿插着六段歌舞场面,不同以往的是,这些歌舞元素与剧情和人物感情紧密的贴合起来,而且歌舞元素本身也不再仅仅局限于印度民族歌舞,还加入了一些西方现代摇滚乐的因素,该片在获得了巨大的票房之后还被提名为当年的奥斯卡最佳外语片奖。近年来比较优秀的印度影片还有《三傻大闹宝莱坞》、《巴菲先生的奇妙命运》、《地球上的星星》等,从中可以明显的感觉到宝莱坞导演在积极的学习西方电影的叙事手法,拍摄技巧,人物关系设置,甚至是发行和宣传方式。
他们不再把音乐舞蹈作为电影的“主菜”而是作为“配料”加入到“主菜”中,形成自己独特的特色,就像咖喱是印度美食必不可少的标签一样,歌舞元素也是印度电影不可缺少的标签,印度观众可以欣赏到更高水平的歌舞制作技巧下的美妙歌舞,而全球的观众也可以品味印度电影。从这里我们看到了高水平的印度电影导演既尊重了印度电影传统,又让歌舞融入剧情,同时在音乐和舞蹈设计上加入了现代流行元素,布景更加细腻,倾向于展示镜头运用和剪接也灵活多样,电影舞蹈已经不仅在艺术上已经越来越戏剧化和情节化,而且在技术上也已经达到高度专业化和系统化的地步。
印度电影与中国电影的生存与发展之路在一定程度上很相似,都有极具民族性的元素,中国影片的民族性元素在我看来应该是武侠元素,飞檐走壁遁地钻墙。在外国看来也许就和我们刚刚接触到印度歌舞电影一样,觉得荒谬和不可理解。但是这种民族性可能也是我们最宝贵的东西,我们对待武侠元素的态度也应该向印度电影人学习,学会保留传统元素精华的同时将其与现代的电影制作相结合。我们在影片的制作技术和宣传发行方面学习好莱坞也许很简单,甚至中国的电影投资人已经买下了很多国际优秀的影片公司。但是民族电影的内涵是资本无法购买的,还是需要电影人潜心学习和历练。
参考文献
[1] 菲罗兹·伦贡瓦著,孙琬译.印度电影史[M].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 .1985.
[2] 姜玉洪.印度文化模式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年.
[3] 田金.直面好莱坞经验:日韩印度台湾电影生存之道[OL].
http://ent.163.com/12/0711/12/864PM5LN000300B1_3.html.
张惠泉(1992.2——):男 ,24岁,籍贯河南,广州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14级戏剧与影视学专业研究生 研究方向:影视.
论文作者:张惠泉
论文发表刊物:《文化研究》2016年9月
论文发表时间:2016/12/5
标签:印度论文; 电影论文; 歌舞论文; 元素论文; 影片论文; 观众论文; 印度人论文; 《文化研究》2016年9月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