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的统一,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集体主义论文,爱国主义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内容提要 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是对现阶段我国人民在思想道德素质方面的基本要求,尽管各自具有不同的内涵,但它们是密切联系、相互依赖、相互促进、有机统一的,它们统一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之中。
关键词 爱国主义 集体主义 社会主义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党的十四大提出要在全国各族人民特别是青年中加强党的基本路线教育,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教育,这是一项具有深远战略意义的任务。它对于提高中华民族的整体素质,培养全国人民特别是青年的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思想,提高他们的社会主义觉悟,推动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粉碎国际敌对势力“和平演变”的阴谋,保证我们的事业永远沿着社会主义方向前进,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那么,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的具体内涵是什么,它们的关系怎样?这是我们必须从理论上首先搞清楚的问题,否则就不可能有行动上的自觉性。本文拟就这个问题谈一点个人的浅见,求教于大家。
(一)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三位一体,有机统一
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都是属于社会意识形态和上层建筑的范畴,它们是对现阶段我国人民在思想道德素质方面的基本要求。
爱国主义是人们在历史上形成的对自己祖国的一种深厚感情。列宁说:“爱国主义就是千百年来巩固起来的对自己祖国的一种深厚感情。”①这种感情集中表现为对自己祖国的炽烈热爱和无限忠诚,表现为民族自尊心、民族自信心和为争取自己祖国的独立富强而英勇献身、自强不息的精神。爱国主义在社会发展的不同阶段、不同时期和不同的阶级有不同的内容。江泽民同志指出:“我们所讲的爱国主义,作为一种体现人民群众对自己祖国深厚感情的崇高精神,是同促进历史发展密切联系在一起的,是同维护国家独立和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密切联系在一起的,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爱国主义主要表现为致力于推翻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反动统治的斗争,把黑暗的旧中国改造成为光明的新中国。在现阶段,爱国主义主要表现为献身于建设和保卫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事业,献身于促进祖国统一的事业。”②邓小平同志进一步指出:“中国人民有自己的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以热爱祖国、贡献全部力量建设社会主义祖国为最大光荣,以损害社会主义祖国利益、尊严和荣誉为最大耻辱。”③这个荣辱观以社会主义祖国为轴心,是对我国现阶段爱国主义特征的最精辟的概括。中华民族是一个具有爱国主义优良传统的伟大民族。在我国历史上,爱国主义从来就是动员和鼓舞人民团结奋斗的一面旗帜,是各族人民的共同的精神支柱,它在维护祖国统一和各民族团结、抵御外来侵略和推动社会进步中,发挥了重大作用。今天,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在改革、发展、稳定的新形势下,大力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弘扬爱国主义精神,这对于振奋民族精神,凝聚全民族的力量,维护社会的安定,团结全国各族人民,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为中华民族的振兴而奋斗,仍然具有不可估量的作用。
集体主义是指大公无私,一切以人民群众的集体利益为根本出发点的思想。它是无产阶级世界观的基本内容之一,是共产主义道德的核心。集体主义科学地回答了个人与整体、个人与阶级和人民利益之间的关系,是处理个人利益与整体利益关系的根本指导原则,是评价个人行为和品质的最高道德标准。集体主义反映了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的根本利益,它要求在坚持个人利益服从整体利益的前提下,充分发挥个人的才能,并尽可能满足个人的正当利益和合理要求,把集体利益与个人利益有机地结合起来。集体主义是无产阶级为完成自己的革命事业而奋斗的伟大力量源泉。无产阶级在破坏旧世界、创建新世界的斗争中,正是依靠这一集体主义的道德原则,才使自己本阶级及其先锋队团结一致,同心同德,英勇顽强,表现了任何反动势力都不可战胜的强大力量。特别是在革命事业暂时处于艰难困苦的情况下,集体主义会给人们战胜困难以无比的勇气、信心和力量。无数历史事实证明,集体主义是引导革命事业从胜利走向胜利的唯一正确的原则。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是一项极其伟大、空前艰巨而又复杂的社会系统工作,它需要正确处理和协调好各个方面的关系,在前进的道路上还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因此,在全国人民特别是青年中大力加强集体主义教育,培养和树立集体主义精神,做到爱国家、爱集体,个人利益自觉服从整体利益,这对于保证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顺利进行是十分必要的。
社会主义即科学社会主义,它有三个方面的含意:一是指社会制度,即以生产资料公有制为基础的美好的社会制度;二是指思想体系,即无产阶级的科学思想理论体系;三是指实践,即无产阶级在科学社会主义理论指导下,为争取自身和全人类的彻底解放而进行的革命实践。我们所说的进行社会主义教育,主要是进行科学社会主义理论教育,特别是进行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教育。科学社会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的三个组成部分之一,是马克思主义的核心和最终归宿。它是关于阶级斗争、无产阶级革命和无产阶级专政、建设社会主义并进而实现共产主义的科学理论体系。它是无产阶级革命斗争的有力思想武器,是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科学指南。一个多世纪以来,科学社会主义已经由理论到现实,由一国实践到多国实践、到当前社会主义各国改革的实践,取得了伟大的历史性胜利,深刻改变了世界的历史面貌。社会主义在中国已经走过了45年的光辉历程。45年来,经过全国人民的艰苦努力,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已取得了伟大的历史性成就。但是,帝国主义和一切国际反动势力对于社会主义在世界上的节节胜利如骨鲠在喉,必欲除之。进入80年代以来,随着国际形势的缓和,他们趁社会主义国家改革之机,加紧了推行“和平演变”的战略,并在一些国家得手,使世界社会主义事业遭受严重挫折。在这种复杂的国际形势下,对全国人民特别是广大青年加强社会主义教育,帮助他们认清社会主义必然代替资本主义的历史大趋势,正确认识国际社会主义出现的严重曲折和社会主义的光明前途,深刻了解我们党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路线、方针和政策,这对于进一步坚定他们的社会主义信念,树立崇高的理想,彻底挫败帝国主义对我国“和平演变”的图谋,保证我们的事业永远沿着社会主义道路发展,无疑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
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是紧密联系,不可分割的,而其中爱国主义教育又是一项带根本的基础性工程,它是进行集体主义教育和社会主义教育的基础。一个人只有热爱自己的祖国,具有强烈的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愿为民族和国家的独立富强报效出力,他才能接受正确的理想、道德和纪律教育,才有可能树立起集体主义的价值观和社会主义的崇高理想,否则,集体主义意识和社会主义理想只能是一句空话。
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在本质上是一致的。我们每个人都生活在一定的集体之中,个人所需要的物质生活资料总是依赖于集体或在个人与他人的共同劳动中取得的,个人离开了集体就无法生存。国家是一个由众多个人和群体组成的最大的集体。社会主义国家是劳动人民当家作主的国家,她代表着全体人民的根本利益,为人民的幸福谋福利,因此,个人的前途和命运总是与祖国的前途和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只有国家独立和发展了,才能有个人的前途和利益。马克思说:“只有在集体中,个人才能获得全面发展其才能的手段,也就是说,只有在集体中才可能有个人自由。”④所以,爱国必须爱集体,必须时刻做到心中有集体,心中有他人,心中有祖国,关心集体,热心为集体服务,个人利益自觉地服从整体利益的需要。
在当代中国,爱国主义与社会主义在本质上也是一致的。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确立、巩固和发展,体现了现代中国社会运动的客观规律,是中国人民经过一百多年的艰难探索而作出的庄严历史选择。江泽民同志指出:在中国,“如果不进行以社会主义为前途的人民革命,就不可能推翻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不可能把黑暗的中国变成光明的中国。如果新中国成立以后不走社会主义道路,不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就不可能维护国家的统一和民族的独立,不可能逐步实现人民共同富裕的愿望。如果今后不坚持社会主义,而是像有人主张的那样退回去走资本主义道路,用劳动人民的血汗去重新培植和养肥一个资产阶级,在我国人口众多、社会生产力水平很低的情况下,只能使大多数人重新陷入贫因的状况。这种资本主义只能是原始的、买办式的资本主义,只能意味着中国各族人民再度沦为外国资本和本国剥削阶级的双重奴隶。”⑤因此,中国选择社会主义道路,代表了国家、民族、人民的根本利益,它是中国由贫穷走向富裕、由落后走向现代化的必由之路。新中国成立之后,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我国人民运用社会主义制度的力量,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已使我国改变了民生凋敝、满目疮痍的面貌,成为初步繁荣昌盛的社会主义国家。特别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经过十多年的改革开放,我国的经济实力、综合国力大大增强,人民生活有了明显改善,我国在国际上享有崇高的地位,在国际事务中正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生活在世界各地的炎黄子孙无不为社会主义祖国的昌盛而自豪。历史和现实雄辩地证明了: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因此,在今天,热爱祖国就必须热爱社会主义的新中国。一切坚定捍卫中华民族尊严、期望中国繁荣昌盛的爱国者,大都会成为忠诚的社会主义者或社会主义的可靠朋友。
社会主义与集体主义也是紧密联系的。一个人只有热爱和关心集体,能够把集体、国家和民族的利益摆在第一位,他才有可能确立崇高的社会主义理想和信念。而社会主义理想一旦被确立,又为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注入了新鲜血液,使二者具有更为崇高的境界和更加丰富的内容。
总之,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尽管各自具有不同的内涵,但它们又是密切联系、相互依赖、相互促进、有机统一的,它们统一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
(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统一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中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是以邓小平同志为代表的当代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运用于中国的具体实践,在总结历史经验和群众创造的基础上而提出来的一条符合中国国情的建设社会主义的正确道路。它是我国各族人民为振兴中华、创造美好未来而进行的一场伟大实践。这一实践充分体现了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的有机统一。
首先,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是我国新时期爱国主义的最高主题。爱国主义不是一个抽象的概念,而是一个历史性的范畴,它总是与一定时期国家民族的活生生的具体历史要求相联系,与一个国家民族生存发展的基本前景相联系,与特定时期广大民众的现实追求相联系。就是说,它的内容总是随着国家民族历史的发展而变化的。历史发展到了今天,摆在我国人民面前的根本任务就是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奋斗,尽快使中华民族跻身于世界先进民族之林,实现中华民族百多年来的中兴之梦。这一任务集中反映了全国各族人民的根本利益和愿望,体现了中华民族进步发展的根本要求和前景,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国家民族前途的命脉之所系。正因为如此,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实现中国的现代化,就成了新时期我国爱国主义的最高主题和基本内涵。因此,在今天,一切为了中华民族的崛起和腾飞,一切为了社会主义前途而献身到波澜壮阔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中,殚精竭虑、呕心历血的建设者和改革者们,都是真正的爱国主义者。他们正像鲁迅先生所说的那样,是“切切实实,足踏在地上,为着现在的中国人的生存而流血奋斗者”,是真正的“中国的脊梁”。
其次,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是集体主义精神的大发扬。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是我国人民在社会主义实践中进行的一项伟大创造。这一建设理论正是我们党和邓小平同志从中国的实际出发,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充分相信和依靠群众,尊重群众实践的结果,同时也是对我国建国以来和世界其他国家社会主义建设正反两个方面历史经验进行深刻总结的结果,它是全党和全国人民集体智慧的结晶。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也是一项全民族的事业,是11亿中国人民的共同责任。它只有动员和调动一切力量,依靠全国各族人民的聪明才智和他们的集体奋斗,才有可能取得成功。特别在当前随着改革的深化和旧体制向新体制转轨的过程中,它必然会触及一些人的切身利益,带来某些暂时的矛盾和困难,这就更加需要人们以对国家和民族高度负责的态度,发扬顾大局、识大体的精神,正确处理国家、集体和个人之间的关系,个人利益服从整体利益,眼前利益服从长远利益。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改革的顺利进行,中国的现代化才有希望。
再次,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初步解决了在中国这样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国家如何建设、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的一系列基本问题。在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国家特别是像中国这样落后的东方大国如何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是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的一个崭新课题。建国以来,我国人民在党的领导下,在社会主义的实践中进行了长期艰苦的探索。但是,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前,由于指导思想上长期“左”的错误,坚持以“阶段斗争为纲”,忽视了发展生产力这个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许多政策超越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因而使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经历了严重的曲折。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重新确立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抛弃了“以阶级斗争为纲”的错误指导方针,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点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这样又开辟了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三中全会以后,以邓小平同志为代表的当代中国共产党人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践中,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与当代中国的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既尊重前人又敢于突破陈规,尊重实践,尊重群众,勇于探索,大胆开拓创新,终于找到了一条符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形成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这一理论第一次比较系统地阐明了像中国这样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国家如何建设社会主义、如何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的一系列基本问题,诸如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发展动力、发展战略、政治保证、外部条件、领导力量和依靠力量等等。它是对科学社会主义的重大贡献和发展,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也是指引我们实现新的历史任务的强大思想武器。
总之,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完美地体现了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的有机统一,它已成为当代中国时代的主旋律。现在,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已进入了一个新阶段,改革开放正处于一个关键性时刻。为了夺取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胜利,我们一定要在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下,紧密团结起来,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伟大爱国主义精神,增强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树立祖国的利益高于一切的观念,一切从大局出发,坚定社会主义信念,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为中华民族的振兴而贡献自己的一切聪明才智和力量。
收稿日期:1994-11-15
注释:
①《列宁全集》第28卷,第168~169页。
②江泽民《爱国主义和我国知识分子的历史使命》(1990年5月3日),见《人民日报》1990年5月4日。
③《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3页。
④《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第82页。
⑤江泽民《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4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1989年9月29日),见《人民日报1989年9月30日》。
标签:集体主义论文; 爱国主义论文; 国家社会主义论文; 社会主义革命论文; 国家统一论文; 民族社会主义论文; 时政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