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在课堂上训练学生的数学语言论文_黄小娟

浅谈如何在课堂上训练学生的数学语言论文_黄小娟

黄小娟 福建省三明市三明学院附属小学 365000

摘 要:数学教学中对学生进行语言训练是十分必要的。教师在教学中应把握好有利时机,为学生的语言表达创设一个平台,使学生养成正确使用数学语言的习惯。

关键词:数学 数学语言 训练

爱因斯坦认为:“一个人的智力发展和形成概念的方法,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语言。”因此数学教学中对学生进行必要的语言训练是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和清晰流畅的口头表达能力的有效方法之一。下面,本人结合多年的教学经验,就如何在课堂上训练学生的数学语言谈谈自己的几点看法。

一、模仿叙述

模仿叙述就是让学生按照一定的模式进行叙述,这种模式叙述尤其适合低年级的学生。例如,我在教学“两位数减一位数的退位减法”32-9等于几这道算式,学生通过动手操作等活动,已明白算理,但叫他们用语言表达算理时就不够完整,甚至不够严密。于是我让学生注意倾听,老师来归纳算理:从个位减起,2-9不够减,向十位借一个十,个位就是12-9等于3,十位剩下2个十,合起来就是23。说完后让学生模仿着说。学生凭借这么一个模式,不仅提高了评议表达的条理性,而且培养了思维的准确性。

二、扩张叙述

扩张叙述就是让学生按照一定的条件发散思维,联想出与其相关的其他条件或问题,培养学生思维的开阔性。例如,“五年级男生人数是女生人数的2/3”这一条件可启发学生说出(1)女生人数是男生人数的3/2;(2)男生人数比女生人数少3-2/3;(3)女生人数比男生人数多3-2/2;(4)男生人数是全班人数的2/3+2;(5)女生人数是全班人书的3/3+2等。学生通过扩张叙述不仅培养了想象力,也提高了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辨析叙述

辨析叙述就是将计算对与错的例子展示出来,让学生通过说来明确对与错所在,培养学生思维的准确性。例如:“献爱心”活动中,二年级捐书27本,一年级捐书18本,把它们平均分给九个小朋友,每个小朋友可以分到多少本?不少学生一看这道题就列式为:27+18÷9。这时我引导学生评判,当有学生认为这一解法是错误时,再由学生说出错的原因:27+18÷9这个算式应先算除法18÷9,求出的是每人分到一年级的捐书本数,而再加上27算出的却不是所求问题:“每个小朋友可分到多少本?”要解决这个问题就必须先算27+18,算出书的总数,因此就要改变运算顺序,怎么办呢?可以请小括号来帮忙解决。学生通过说,不仅找到了错误所在,而且对小括号的作用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四、概括叙述

概括叙述就是让学生通过各种操作、体验、交流、合作等活动,对数学方法、规律等进行归纳小结,培养学生思维的概括性。如教学“两位数加两位数的进位加法”时,学生通过摆学具、拨计数器等活动已经明白算理,但在实际练习时,学生很容易漏进位,我就要求学生边算边口述:从个位算起,如果个位满十,向十位进一个十,十位满十向百位进一个百。学生通过多次练习,学会了用清晰的语言表述自己的思维过程,达到了培养学生语言表达的能力。

五、逻辑叙述

逻辑叙述就是让学生在解题时讲问题、讲解法,以此来培养学生思维的逻辑性。如教学“把棱长4厘米的正方体钢坯锻造成高8厘米的圆柱体,圆柱体的底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这道题的算式4×4×4÷8,为什么如此列算式呢?我要求学生说出思路:因为圆柱体体积=底面积×高,要求圆柱体的底面积,除了已知的高8厘米外,还要知道圆柱体的体积,把一个正方体钢坯锻造成圆柱体,虽然形状变了但体积不变,因此,圆柱体的体积也就是正方体的体积4×4×4,所以求圆柱体的底面积列式是:4×4×4÷8。

六、记忆叙述

如教学完“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后,师问:同学们,你认为在本节课中的疑难点是什么?在计算时应注意什么?说一说。学生通过回忆,再通过说即能达到巩固知识的目的,也训练了学生说的能力。

七、否定叙述

如教学“圆锥的体积”后,老师诱导学生提出:如果不等底不等高,圆锥和圆柱的体积有没有可能存在1/3的关系?随着问题的出现,学生的思维发散开了,有的说不可能出现这种关系,有的说可能出现这一关系,并大胆设想条件,如当圆锥底面积是圆柱的1/3,而高又是它的3倍时,圆锥的体积就是圆柱的1/3。老师接着诱导:如果等底不等高或等高不等底的圆锥和圆柱的体积有没有可能存在1/3的关系?学生通过大量的举例说明以上情况,从而得出圆锥和圆柱的体积不可能存在1/3的关系。

总的来说,教师在教学中要善于把握有利时机,为学生的语言表达提供一个广阔的平台,循循善诱,导之于法,训之有方,使学生养成科学使用数学语言的良好习惯。教师在课堂上如能长期训练,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一定能得到提高,思维能力、思辨能力也能得到增强,从而为学生今后的全面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刘晓琴 浅谈小学生数学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J].教育教学论坛,2012,(25)。

[2]沈芳胜 浅谈“做”数学[J].现代阅读(教育版),2013,(03。)

论文作者:黄小娟

论文发表刊物:《中小学教育》2015年9月总第219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5/11/4

标签:;  ;  ;  ;  ;  ;  ;  ;  

浅谈如何在课堂上训练学生的数学语言论文_黄小娟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