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纪中小学课程教材改革的研究与实验[]_教学理论论文

21世纪中小学课程教材改革的研究与实验[]_教学理论论文

面向21世纪中小学课程教材改革的研究与实验[],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中小学论文,教材论文,课程论文,世纪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改革的背景

课程教材改革是整个教育改革的核心问题,教育思想、教育体制和学制的改革,最终必须通过教育内容即课程教材的改革才能落实;教育方法的改革也必须以课程教材改革为前提。课程教材改革在更深的层次上决定着教育整体改革的成败。

人民教育出版社、课程教材研究所受国家教委委托,从1987年起,参与了九年义务教育课程计划和各科教学大纲的研制工作,组织力量编写了“六三”和“五四”两种学制的义务教育教材,并在全国范围内进行了大规模的教材实验。为了使普通高中教材和义务教育教材更好地衔接,实现我国中小学教材整体化、系列化,从1994年起,课程教材研究所受国家教委委托,投入很大力量参与了普通高中各科新教学大纲的研制和新教材的编写工作,并将在全国一定范围内进行教材实验。目前,义务教育教材正在全国大部分地区和学校使用,新的普通高中教材正在编制之中,并将陆续出版、开始实验,到下个世纪正式使用。怎样使中小学教材既适应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具有时代特色,又符合青少年儿童认知规律,为我国21世纪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打好基础,这是我们迫切需要研究和解决的问题。它直接影响着下个世纪我国的国民素质,关系着国家的兴旺发达。这是我们进行中小学课程教材改革的背景,也是研究与实验的基本出发点。

二、研究与实验的过程和成果

教材的编制必须建立在科学研究的基础之上,这是我们进行教材编制的基本指导原则。在义务教育教材和普通高中教材的设计和编制过程中,我们对一些教材理论问题进行了研究。研究的主要目的不在于形成教材理论体系,而是要使理论的探索转化为对教材编制实践的指导,使教材编制纳入科学的轨道。这里将我们的研究分为三个阶段或方面,简要地加以介绍。

(一)教材编制准备阶段的研究

1.对教材内容和现行教材使用情况的调查研究

大规模的教材编制活动之前,教材编制机构和人员需要就学校课程内容进行社会调查和咨询,这是教材编写过程的一个必不可少的环节和有机的组成部分。进行义务教育教材编写之前,课程教材研究所的研究人员与其他学术机构合作,先后进行了多次社会调查研究活动,其中规模较大的有“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对数学基础知识和技能的需要的调查研究”、“社会对中学物理知识需求情况”的调查活动等,为确定中小学相关学科的课程教材内容提供了一个客观的基础。

除了这种对学科知识的社会需求调查外,从1987年起,课程教材研究所的研究人员还参与了国家教委基教司组织的义务教育课程计划、各科教学大纲的制订工作,同时与其他学术机构合作,在全国范围内对现行教材的使用情况和学校对课程教材改革的意见进行了调查。1994年起,在调查和分析普通高中各科教学的基础上,又投入了普通高中各学科教学大纲的研究和制订工作。

2.对国外教材的分析和研究

课程教材研究所注重对国外先进教材的分析和研究工作。这包括两方面的工作,一是有目的有计划地收集国外中小学现行教材,从内容到版式设计等都进行了分析和研究。各学科教材编制人员把它作为一项经常性的工作来进行,以便及时了解和掌握国外课程教材改革的最新动向。为配合义务教育教材和普通高中教材的编制,我们同时还进行了“国际中小学课程教材比较研究”,分析和研究了美国、英国、法国、德国、俄罗斯和日本等国中小学课程教材的总体情况和各科教材情况。二是利用世界银行的教材建设项目的贷款,以及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儿童基金会等的合作项目,对美、英、法、德、日和俄罗斯以及其他一些国家的课程教材情况进行实地考察,获得第一手资料。这一方面使我们直接了解国外课程教材研究和编制的新水平;另一方面,我们也可以吸取别人的经验教训,少走弯路或及时调整我们的教材内容,从而使我们的教材编制在一个较高的起点上进行。

3.对影响教材编制理论的分析和研究

课程理论是教育研究中一个日趋活跃的领域,教材编制必然会受到这些研究活动的影响、推动或制约。如何使课程理论的研究和教材编制更好地结合起来?我们采用的办法是对一些有较大影响的理论、思潮进行分析和研究。不仅研究其理论的架构,而且考察在这些理论指导下编制出来的教材的实际运行状况。如对学科结构主义这样一种影响很大的思潮,首先是研究其课程和教学理论,更重要的是对美国SMSG(学校数学研究会编教材)、PSSC(物理科学研究委员会编教材)、BSCS(生物科学课程研究会编教材)和ESS(小学科学规划会编教材)等教材加以分析研究。我们注意吸取其注重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强调学科知识和态度的迁移作用等合理的思想,同时扬弃了其过于注重理论知识的系统性,在课堂中过于强调发现的教学方法而造成教学时间的浪费等弊端。

各学科在教材编制过程中还注意研究同本学科联系紧密的特定教育教学理论,进一步突出了教材设计的学科特性。例如,小学自然教材的编制研究了美国学者兰本达等倡导的小学科学教育的“探究—研讨”教学法,即通过对自然事物的观察、描述、互相交流感受和解释,在思想上形成解释认识对象的模型,然后在实践中加以检验,从而找出纷繁复杂的现象之间的联系,形成对自然界的有序的理解。

4.对教育教学实验和实践成果的吸取和运用

课程教材编制要在原有基础上进一步提高的一个重要步骤,就是必须充分发掘和利用中小学教学改革实践的经验和成果,使这些有价值的经验和成果进入教材而得到广泛的推广,从而将教改经验和成果真正转化为教育教学的质量和效率。例如,小学语文注意吸收近年来教学改革的经验,建立了以训练为主线的体系,并吸取了“注音识字、提前读写”的教改经验,充分发挥了汉语拼音帮助识字、阅读和学习普通话的功能,从发展语言入手进行编排,在发展语言的过程中识字,改变了原来低年级教材从识字入手的编排方式。课程教材研究所各学科的研究人员还亲自到学校中去实践和实验,如小学数学一年级课本中20以内的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的编排问题,有关人员研究了国内外许多种教法,编写了实验教材,在实验班进行了两轮实验,最后确定采用加减穿插的编排方式,并加强直观演示,增加学生操作的内容,收到良好效果。

(二)教材设计和编制过程中的理论探索

我们认为,对教材理论的研究必须结合教材编制和实验的实际进行,才能避免理论研究和实践脱节的现象。在教材设计、编制和实验过程中,我们着重对以下一些覆盖面较广、在教材设计和编制中具有中心地位的理论问题进行了研究和探讨。

1.教材体系整体化和系列化的研究

课程研究领域中一个经常困扰编制者的问题是,如何既要把学生所要学习的课程分门别类,同时又要保证分门别类的课程内容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我们所说的教材的整体化,也就是指怎样把看似独立的各科教材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在课程研究的短短的历史中,各国的研究者已经使用了众多的方法试图解决这个问题,但都难以获得理想的效果。我们充分认识到这一课题的理论复杂性,根据理论研究为教材编制实践服务的原则,将目标定位在引起各学科教材编制人员对这一问题的重视和认识提高上,努力发挥新教材学科整体的优势,加强不同学科教材设计之间的相互联系,聚合不同品种和类型教材的不同特点,使教材在系列化的基础上形成合力。为此,新教材的编制确定了教材的整体化和系列化的总体设计方案。

首先,注意各科教材的相互关联和配合。各科教材都有自己的规律和特点,但对受教育者来说,只有把各科教材有机地协调起来,才能达到使他们德、智、体、美、劳全面和谐发展的目的。各门学科都有自己的特点,但必须有整体的考虑。因此,每一门教材的编写,都要注意各学科教学内容之间的分工与配合;考虑各学科教材配合起来以后的总体效果。

其次,注意中小学各阶段教材的衔接和配合。各科教材注意处理好本学科内的纵向联系,加强本学科小学、初中和高中各阶段的有计划的统一安排;普通高中的一些学术性课程还要注意同大学相关课程协调;加强各阶段中各年级的递进和配合,使学科知识得到合理的安排,最大限度地利用有限的教学时间。

再次,教材多样化是教材的发展趋势。我们所设计的教材除教科书外,还有教师教学用书、挂图、图册、实验手册、课外读物、课外习题集、幻灯片、投影片、录音带、录像带等配套教材,并开始研究电子音像教材如CD—ROM等。因为从教学途径上看,教科书并非唯一的途径,也不总是最佳的途径。单独的一大本教科书,难以满足学校教学的要求,特别是小学低年级的教学材料更需要丰富多采。

2.教学内容现代化问题的研究

科学技术新知识进入学校教育内容的问题,已经越来越成为整个中小学教育中的一个迫切的和棘手的问题,寻求这些新知识进入学校教育内容的途径和方式,是我们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根据我国学校教学的实际情况,我们重点对如何处理好基础知识与教材内容现代化的关系问题进行了研究,并注重用新的先进的学科观点调整和组织教材,形成新的学科教材结构。

从学校教育的角度看,相对于科学技术知识的无限增长,学校的课程门类、教材内容和教学时间是有限的。要解决这个矛盾,除了要优化课程体系总体结构的设计,还必须进一步改革学科内容的具体结构,对知识进行更新。在知识迅速增长的时代,什么样的知识才是基础知识,这是需要认真加以研究的。我们认为,基础知识是指那些最具概括性、适应性、迁移性及对了解和掌握一门学科最必需的知识。确定学科的基础知识是一项艰巨而复杂的工作。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基础知识的内涵也在发生变化,新的知识进入基础知识的过程,实际上就是基础知识结构不断发展和完善的过程。一方面,新知识可以作为原有基础知识的补充和丰富,直接进入和被同化在原有的基础知识结构之中;另一方面,当新知识不能直接被容纳在原有的基础知识结构中而发生冲突时,原有的基础知识结构可能被打破而做出适当的调整,以顺应新知识,从而建立起新的基础知识结构。

在这种认识基础之上,我们特别注意严格筛选需要进入学校教育内容的新知识,从学科特点出发,选择为全体公民进入现代社会从事生产、工作、学习和生活所必需的、相对稳定的、适合学生生理心理特点并有利于学生全面发展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为适应社会的需要,更新了教学内容,删减次要的、陈旧的或用处不大的知识,适当充实中小学生能够接受的反映中国和世界的优秀文明成果以及当代科学技术文化最新发展的知识,并切实把握其特性以便作出相应的处理。例如,有的需要开设新的科目,如计算机课;有些如空间技术、新材料、新能源、生命科学和环境保护等知识可以充实到相应的学科中去。这是使新教材具有科学性、先进性所必需的。

教学内容现代化的另一个重要方面是,学科教材编制必须研究学科的新观点和新方法论,用新的观念指导更新教材内容乃至体系。如地理学科以人地关系为中心,重新组织了本学科的教材结构,根据需要充实了新的学科知识,使地理教材面貌一新。

3.教材的学科中心、儿童中心、社会中心问题的研究

教育中的知识本位、儿童本位、社会本位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是一个同教育领域中所有重要方面直接相关而又难以圆满解决的问题。它反映在学校课程教材上,是如何在课程设计中寻找学科中心、儿童中心和社会中心三者的最佳结合点的问题。教材编制中的许多重要关系,如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的关系、理论与实际的关系、知识的逻辑顺序与学生身心发展顺序的关系、教材的统一性和多样性的关系等,都与这一问题密切相关。如何处理和协调学科体系、学生发展和社会需求这三方面的关系,构成了课程教材编制的一个重要任务。我们认为,在教材设计和编制中,这三方面的任何一个方面都不可偏废,都必须兼顾,才能使教材充分发挥其授业、育人和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的功能。

教材设计和编制首先要兼顾知识的逻辑体系和学生生理、心理发展的特点。我们注重以现代教学论和心理学为依据,研究学科特点和学生认知特点的关系,以建立适合儿童生理、心理发展的学科结构、教材结构。各科教材的设计和编制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深入浅出,由易到难,循序渐进。在编排方式上,注意减缓坡度,分散难点,前后衔接,减少学习上的困难。

教材设计和编制的另一个重要问题是必须注意使学科知识联系社会生产和生活的实际,联系学生的实际。在这个问题上,我们总结以往两方面的经验和教训,既注意克服只重视理论的严密性和系统性而联系实际不够的缺点,也力求防止生拉硬套、割裂知识的完整性的片面作法,力图使教材有利于学生进一步去思考、去练习、去实践、去运用。理科教材注意从社会生产和生活实际中提出问题,启发思考,引导学生做实验,通过实验得出概念和规律。这种由事例引入和归纳知识,并加强知识和技能的实际应用的编写方法,比较有利于培养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文科教材注意联系社会现实生活,安排必要的社会实践活动,如参观访问、社会调查等。各学科教材的编制注意贯彻从具体到抽象、从实际到理论的原则,以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求知欲,有助于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普通中小学教材设计和编制中还要注意适当渗透和兼顾职业技术教育内容,使教学内容联系城乡实际,同社会经济发展密切结合起来。这样一是可以使学生更好地了解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二是有利于教育、教学更好地理论联系实际;三是有利于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操作能力。许多学科教学内容的安排都留有余地,一般有10%—25%的课时,作为职业技术教材、地方补充教材、乡土教材的教学时间,便于学校、教师补充联系当地实际的内容。

4.教材的教学法功能的研究

教材编制如何处理好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的关系?如何处理好传授知识和发展能力的关系?这涉及课程教材理论研究的一个重要内容,即教材的教学法功能的问题。

教材是教师和学生进行教学活动的主要媒体,不同种类的教材都有一套独特的教学方法体系,教材设计的类型、教材的组织方式与教学方法有着直接的密切的关系。例如,知识中心的教材设计注重学科本身的思想方法,注重讲解的教学方法,以便能够详尽地论述和说明观念,陈述和解决特定学科中存在的问题,帮助学生发展推理思维能力,以获取科学文化知识;儿童中心的教材设计强调个性发展,教学重点放在问题的解决过程上,使学生逐步形成解决问题的技能。可以肯定,无论哪一类教材设计,总是需要把教学方法即教材实施的方法包括在教材设计之中的,并且,这些具体的教学方法最终要具体落实到教材的组织编制上。教材的组织编制的原则和方法对教学方法具有重要的意义。那么,采取哪些方式来实现教材的教学法功能呢?

传统的做法是为教科书配套编写专门的教师教学参考书(国外称为教师指南或教师手册)。教师教学参考书除了规定教学的重点和难点之外,最重要的就是要为教师的教学提供教学方法的指导和帮助,针对有效的教学途径提出建议。在这方面我们有着长期的成功的经验。人教版义务教育教材进一步改进了过去教师教学参考书的设计,为各个学科和各个年级配套编制了教师教学用书。

除教师教学用书之外,教材所包含的全部教学法功能,还需要通过其他配套教学材料如识字卡片、图册、练习册以及音像材料等才能够得到充分实现。

在新教材的编制过程中,我们加强了对现代教科书的教学法功能的研究。这是针对过去在编写教科书时,比较重视学科内容,而比较忽视教学过程,忽视使教科书的内容充分发挥作用的不足而提出的。我们认为,教科书在充实和完善学科内容的同时,还要体现学生在学习该学科时应具有的相应活动的内容与形式,即要体现该学科的方法论,培养学生的技能和技巧,培养他们独立获取、运用和扩展教学过程中获得知识的兴趣、愿望和能力。教科书完全可以对此起到应有的作用。当然,这就对教科书的编写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种要求表现为不仅要顾及教师的教,而且也要顾及学生的学。

教科书所具有的功能表现在两方面:一方面,教科书是绝大多数学生获得知识的最重要的源泉,是教育内容的体现者。教学大纲对学生应学的科学知识的种种规定,必须以教科书的形式体现出来;只有借助教科书,才可能根据年龄和其他标准确定学生可以达到的必要水平。另一方面,教科书又是一种最重要的教学手段。它的任务是帮助学生掌握学科教学大纲严格规定的范围之内的基本知识,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进行创造性独立思考的技巧,以更多更快更好地了解所学的学科,寻找到本学科所必需的信息。作为一种教学手段,教科书还应当有助于教师完善和改进教学方法。人教版新教材的编写重视从教科书的设计和编排上引导教学方法的改革,帮助和促进教师运用启发式的教学方法。

在教材的设计和编制上处理好传授知识和培养能力两者相互依存和促进的关系,是各科都不能回避的问题。怎样在教材中既加强基础知识,又重视能力的培养呢?怎样使教科书的编写有利于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的培养,有利于学生学习方法、学习能力的培养,使学生“学会学习”呢?怎样使学生能够养成在终身教育时代所必须的独立学习、思考和创造能力呢?这成为我们编制新教材的重要课题。重视训练是许多学科采取的策略,根据教材内容和学生的年龄特点,有计划地加大练习和训练的分量。数学教材重视加强数学思想和数学方法的教学,以利于知识的迁移。理科重视实验,初中物理教材以实验为基础,编入了大量随堂做的小实验和实践性习题。许多教科书中设有“想一想”“做一做”“读读议议”“小讨论”“观察与思考”等小栏目,让学生多动脑、动口、动手,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培养他们独立获取知识和运用知识的能力。

一本好的教科书,不仅要为学生提供准确、权威的信息源,还应该对学生的发展具有启发性,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从而使现代教学内容渗入学生的个性。

5.教材设计和编制艺术的研究

教材设计和编制艺术的研究在这里并不是指单纯的工艺学问题,它是以对教材编制的基本理论研究为基础的,涉及教材的统一性和灵活性、共同要求与因材施教、提高质量与减轻负担、知识和能力的统一、教材设计符合儿童心理特点等基本问题。教材设计和编制中的工艺学方面的努力,实际上是为这些基本问题的解决服务的。

教材设计的弹性是我们关注的重要方面。教材要有统一性,即教学大纲的要求,以实现统一的教育目标,保证基础教育的质量。同时,教材应具有弹性,即有不同层次的不同要求,以适应地区差异和学生个人差异,这样既能避免全面加深难度、全面提高程度,又能确保条件较好的学校和基础较好的学生脱颖而出。教材的统一性和弹性的结合,要求各科教材的内容和要求不搞“一刀切”,而是区别对待,有利于因材施教。具体作法之一是教学内容分必学和选学部分,以不同字体字号或符号加以区别。例如,初中数学题分A、B两组,B组题不作普遍要求,只供学有余力、需要扩展知识、提高能力的学生使用;初中语文分教读和自读两类,练习分必做和选做两种;化学实验安排了部分选做实验。

新教材在设计上更加注重适合儿童的心理发展特点。在内容安排上注意突出重点,分散难点,减缓知识的坡度,为学生循序渐进地学习创造条件。学生的年龄不同,兴趣爱好、思维方式都有自己的特点,因此,我们力图避免教材在表述方法上的呆板、枯燥,重视采用各种方法引起学生的兴趣,特别是对低年级的教材编制提出了更严格的要求。新教材的编写重视教材内容的生动有趣,富有启发性,增加了许多精美的图画,同时以美观大方的版面设计,新颖活泼的表述方式,使教科书的编排既有科学性,又有艺术性,引人入胜,耐人寻味,不仅使学生爱看、爱读,而且还促使他们多想、多练。另外,许多学科编制了音像教材,以利于学生生动活泼地学习。

(三)教材实验和评价的研究

1.教材编制过程中的形成性评价的研究

现代课程论的研究对评价问题给予了高度的重视,课程教材的评价已成为教育理论和实践中一个发展最快的领域。对教材设计和编制而言,教材评价不仅是构成教材设计和编制过程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而且,教材评价的发展越来越推动教材设计和编制向科学化的方向前进。

教材编制是一个连续的过程,评价工作贯穿教材设计编制过程的始终。因此,教材评价也应当是不间断地进行着的。对教材编制而言,教材评价的基本功能和最重要的作用就是,评价的结果必须用来改进教材的编制活动。我们首先重视教材编制过程中的形成性评价,有效地利用它完善教材编制过程的功能,增强教材编制过程的科学性。为此,我们要求各学科制订比较可行的教材内部评价计划,把对教材编制的形成性评价和对教材的总结性评价结合起来考虑,注意选择一些在教育的其他领域或其他科学领域可供借鉴和使用的评价技术和方法,安排好评价的过程和步聚。有些学科如数学还根据学科特点,制订了内部评价指标体系。由于内部评价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改进教材的编写工作,所以评价指标的针对性较强,评价指标比较详细和具体。

2.义务教育教材实验和评价研究

从1990年秋季开始,人民教育出版社、课程教材研究所在全国25个省市、自治区的部分学校进行大规模的义务教育教材实验和评价活动。进行新教材实验的两套教材共包括小学和初中的20个学科。初中各科的教材实验和评价已经完成,小学教材实验和评价也将于1996年结束。据实验第一年的统计资料,由人民教育出版社确定的参加这次实验的学校、教学班和学生数目如下:实验六三制教材的小学1990所,3300个教学班,163000名学生;初中460所,1700个教学班,109300名学生。实验五四制教材的小学400所,850个教学班,51000名学生;初中40所,200个教学班,10000名学生。共计小学一年级学生约21万人,初中一年级学生约12万人。这次人教版义务教育教材实验就其范围、规模、投入的人力和物力等而言,是建国以来前所未有的,在中国现代教育史上也是罕见的。我们对这次大范围的教材实验和评价活动从内容、方法、过程和理论等几个方面都进行了探索。

为什么要进行这样大规模的教材实验和评价活动?这是由这套教材的性质和我国中小学教育的实际状况决定的。这套教材的编辑指导思想定位于面向全国大部分地区和学校,在重视对学生的统一的基本要求的同时,也特别强调教材的弹性即教材对不同地区和学校的不同水平的教师和学生的适用性。由于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差异,我国不同地区的教育发展极不平衡,各地教学条件、教师的水平参差不齐,新教材必须接受各种不同水平教师的考验。我国学生总数很大,这也提供了进行大样本、大规模的教材实验的必要性和可能性。

这次教材实验的基本程序和方法包括:

(1)设立教材实验的样本班:在参加整体实验的8个省的10个市、县的实验学校中,采用分层抽样的方法,确定小学和初中各100个班为样本班。

(2)制订和落实教材实验的控制条件:①保证教师基本合格和相对稳定。②保持样本班的基本稳定,以便取得连续资料。③保证整体实验,即在同一个班级各学科同时实验。④控制教学用书。⑤控制各学科的课时和教学要求。⑥控制考试次数和考试要求。⑦认真记录实验的有关情况,填写实验调查表和撰写实验总结报告。

(3)新教材的教师培训工作:培训分三个层次进行。一级培训由课程教材研究所组织,从1990年起,每年在5月至8月按学科举办全国性的教研人员和骨干教师新教材研讨班。二、三级培训由各省、市教研室负责组织,由教研员或骨干教师负责对实验教师进行培训。

(4)编制义务教育教材和教材实验测试量表:制订适用于整套教材的外部评价指标体系,把评价指标分为内容方面的指标、教学性方面的指标和技术性方面的指标,编制了17个调查测试量表,对教材和教材的编制作整体全面的评价。

(5)研讨和交流实验工作经验:包括从1991年起先后召开6次全国性的实验工作会议;创办指导和交流教材实验工作的《试教通讯》(后改名为《教与学》)杂志,出版《教学指导与参考》丛书等。

(6)测验和测试:学期当中进行学生学习情况的测试,检查教学效果和为教材评价工作积累资料;学期末对实验班进行全面的总结性测试。

(7)总结和报告:每学期末,各地实验工作领导小组根据统计资料对实验工作的基本情况进行总结,并提交:①对各学科教材的评价和修改意见;②样本班所在学校写的实验工作总结;③各学科实验阶段性总结报告。我们根据回收的问卷和调查统计表,统计和分析所得的数据和资料,并根据各地提交的教材实验报告,写出各学科教材实验报告。同时,根据各地实验中提出的意见,对实验教材进行修改。

三、研究与实验的反思:教材改革实践与课程理论研究之间的关系

作为大规模的教材编制的实践活动,不仅要为中小学提供优良的教材,同时,也要为课程教材的理论研究作出成果。怎样处理好理论和实践之间的关系,是顺利进行课程教材编制的重要问题。

课程理论的发展,为课程教材改革开辟了道路,理论研究为改革实践提供了指导和依据。因为,任何一种社会实践活动,总需要一定的理论加以指导,对于教材编制的改革这种与社会实际生活密切相关的实践活动更是如此。没有对课程教材现状的准确的理论分析和判断,没有对教材编制的方案和措施进行周密深入的理论分析,没有建立于这种理论分析、判断、论证之上的教材编制的指导思想和原则,教材编制和改革就难以沿着科学的轨道进行。理论研究对教材编制的指导,具体体现在提出教材编制的正确理论模式和构想,论证编制计划或方案的可行性,预见教材编制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和可能的后果,提出相应的对策。

教材的编制要依据一定的课程和教材理论,在这种理论指导之下编制的教材通过中小学教师对这些教材的使用,把课程教材理论直接带入教学实践的沃土中去加以检验。当然,我们的教材编制活动也具有任何有计划的实践活动的共同特征,不可能都在理论所规定的框架和模式中进行,它往往要冲破旧有的理论和思想的限制。实践—理论—再实践……,这是辩证唯物主义的正确的思想路线。新教材的研究、编制和实验过程遇到问题和困难是必然的,对这些新问题的认识和探索,有可能揭示新的规律,从而推动课程教材理论的新发展。

*本文是作者向“面向21世纪中小学教育国际研讨会”(’96昆明)提交的论文,并于5月15日作了大会发言。本文以人民教育出版社、课程教材研究所的研究成果为依据,由张廷凯执笔起草、吕达修改;这次发表前,又作了一些修改。

标签:;  ;  ;  ;  ;  ;  ;  ;  ;  ;  ;  

21世纪中小学课程教材改革的研究与实验[]_教学理论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