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析房屋建筑工程大体积混凝土结构的施工技术论文_王兴

探析房屋建筑工程大体积混凝土结构的施工技术论文_王兴

中国建筑第二工程局有限公司 江西省赣州市 341000

摘要:随着经济的发展和进步,建设项目呈现出整体优化的态势。对于现代建筑工程来说,建筑技术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其中,大体积混凝土结构的施工技术已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有关部门应在技术应用的基础上整合检验机制,确保土木工程建设项目的质量得到控制。

关键词:大体积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土木工程;问题;对策

引言

近些年我国建筑行业整体发展速度较快,在土木建筑施工过程中大体积混凝土技术应用范围在逐步扩大。大体积混凝土结构技术自身复杂性较高,裂缝问题是此项技术进行处理的关键。正常情况下,裂缝问题大多都是由于水泥水化热导致基本温度应力发生改变导致,应用大体积混凝土结构技术的重点就是全面解决混凝土存在的自缩性问题。

1大体积混凝土结构特点

大体积混凝土,其主要是指一些混凝土实际体积大于一米的结构物质,或是一些受到混凝土凝胶材料水化作用因素影响,导致温度出现变化或是受到收缩作用而出现的有害裂缝混凝土,其均为称之为大体积混凝土。就这种大体积混凝土来说,其具有一定的结构特点,主要表现为结构厚实、混凝土量大、施工过程中,其所面临的环境条件较为复杂,对施工技术的要求甚高,而且其所对应的水泥水化热都相对较大。在这种情况基础上,大体积混凝土均容易出现温度变形,而且其对应的最小断面和内外温度都具有一定的规定,需要在实际施工过程中,对其平面尺寸进行限制。

2房屋建筑大体积混凝土结构裂缝问题

2.1水泥水化热影响

根据以往的工程实践研究与分析发现,在水泥水化释放中会产生较大的水化热热量,且混凝土内部在短时间内无法散失这种热量,导致热量集聚,使混凝土温度应力与浇筑的温度产生较大改变,从而产生裂缝。据实验结果发现,在水泥水化中产生水化热值在200~400kJ/kg之间,所产生热量会导致混凝土内部温度快速达到30~40℃,如在混凝土浇筑中其自身产生热量,则在大体积混凝土结构内部温度高达70~80℃左右。由于普通混凝土的导热能力一般,在其含水量饱和状态下,导热系数为5~6kJ/m?h?℃,其热扩散率在0.01~0.005m2/h左右[6~7]。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随着混凝土尺寸与厚度增加,在混凝土内部所集聚热量散失时间就会越长,如果混凝构件尺寸厚度为2m,则混凝土中心部位达到绝热状态,混凝土内部温度在75℃左右,在受热情况下导致混凝土体积产生热膨胀,在混凝土降温过程中混凝土体积会产生收缩,在受到地基或其他结构因素影响下,混凝土体积收缩受到限制,使混凝土内部所产生的温度收缩应力较大,混凝土抗拉强度就会相应降低,对混凝土解耦股耐久性及抗渗性等产生严重影响。

3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

3.1大体积混凝土配制

材料配制是重中之重,要严格按照科学的配制材料,保证材料的稳定性,只有这样,才能配制出高品质的材料,为安全建设提供良好保障。配制过程中,需要把握好几个方面。①骨料的选择。混凝土配制中,粗细骨料决定了强度,只有科学的使用时,才会变得稳定。粗骨料应连续分选,细骨料应为中砂,以便制备符合施工标准的材料;②外加剂使用。混凝土施工材料外加剂是重要的组成部分,选择使用时,记住确保始终如一的质量和性能。建议使用缓凝剂,减水剂等。使用粉煤灰和矿渣粉作为杂质以确保材料制备的稳定性;③保证水泥含量。大体积混凝土施工,需要保证安全性,在保证混凝土强度及坍落度标准前提下,有必要进行科学试验,以增加骨料和骨料的含量,从而显着减少单一混凝土水泥的用量,保证整体材料的强度与黏结度;④水泥的选择。水泥是最为主要的材料,进行选择使用时,一定要严格精准。尽量使用水化过程热度低,凝结时间长的水泥。在各种水泥材料中,最好的就属粉煤灰硅酸盐水泥、大坝水泥、硅酸盐水泥矿渣、热硅酸盐水泥、低热渣硅酸盐水泥以及火山灰硅酸盐水泥等几种。混凝土的溢水量的大小与使用的水量有关。耗水量大,水的溢出量就越大,并且还与温度有一定关系。水完全溢出的时间随着温度的升高而降低。此外,它还与水泥的组成和细度有关。

3.2混凝土浇筑

有两种浇注混凝土的方法,即:推移形式的连续浇筑和多层连续浇筑。浇筑时应注明混凝土路面的厚度。提前要对振动器的深度和性能进行了解掌握。在泵送混凝土时,确保混凝土瓦的厚度在600mm以内,当使用不抽水的混凝土时,铺设厚度控制在400mm以内。无论混凝土浇筑方法如何,在混凝土初始安装之前,层之间的间距应尽可能小,并且浇筑层与层之间的最大时间间隔不应超过混凝土的初始凝固时间。对于浇筑面积大,渗透性和固体铸件厚度不超过3m的混凝土结构的施工,建议采用多层连续浇筑的方法。多层铸造在大型混凝土结构施工过程中被广泛使用。这种浇注方法便于振动,有利于保证混凝土浇筑的质量。它有利于混凝土层的快速散热,这有助于降低大体积混凝土块的温升。混凝土还经常会出现溢水现象。为确保混凝土浇筑的质量,必须及时清除混凝土表面的水分。如果没有及时清除,那将大大影响混凝土的质量。另外,浇筑混凝土后,应按照技术温度控制措施进行维护,使混凝土砌块的内外温度达到温控指标要求,混凝土养护过程中表面必须湿润。降低混凝土砌块的冷却速度,使用强度拉伸混凝土,以提高其抗裂性和防止温度裂缝。浇筑后5h内,混凝土内表面会出现塑性裂缝。它可以用二次浇筑和压光处理。浇筑后,混凝土表面可以用稻草锯末和塑料薄膜覆盖。在寒冷季节,必要时可以为浇筑的混凝土搭建保温防护棚。

3.3大体积混凝土养护

结束各道工序以后也要继续对大体积混凝土的养护,尤其是在混凝土浇筑工作结束后,要做好洒水、压平覆盖塑料薄膜等工作。同时也要注意环境温度问题,根据天气或温度调整混凝土表面覆盖物。对混凝土展开养护工作,首先需要展开常规养护工作,还需要能够从温控技术措施进行入手,促进养护工作的进一步加强。在实际的工作过程中,其对应的养护时间需要控制在28d内,并需要将保温覆盖层进行逐步拆除。同时,还需要相关人员能够定期的对塑料薄膜进行检查,保证其养护涂层的完整性,促进混凝土表面的浸润性。同时,在开展保温保护工作的过程中,还需要定期展开对混凝土浇筑体的表面温差进行检测,同时监测其降温速率,一但其所对应的值与实际需求不相符合,则需要对其保温养护工作进行有效调整。针对夏家天气较热,进行混凝土施工,需要对其施工的原材料激进型遮盖,减少其受到阳光直射的概率,并将冷却水进行应用实现对混凝土的搅拌过程。必要时也可以在混凝土内埋设冷却管通水冷却。

结语

在土木建筑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施工中,涉及到的内容较多,其中混凝土结构质量是土木建筑工程质量的重要基础,其使用年限、裂缝等问题对建筑使用寿命和使用性能具有决定性影响。为确保工程施工质量,需要各个单位之间紧密配合,本文通过对大体积混凝土结构裂缝问题进行分析,从而对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展开研究,在大体积混凝土结构施工中,需要充分考虑到多方面因素对于混凝土的影响,保障混凝土结构施工质量。

参考文献

[1]顾思阳.探析房屋建筑工程大体积混凝土结构的施工技术[J].建材与装饰,2018(40):3~4.

[2]徐晶.大体积混凝土裂缝成因及控制的探讨[J].建材与装饰,2018(40):41.

论文作者:王兴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8年第2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2/27

标签:;  ;  ;  ;  ;  ;  ;  ;  

探析房屋建筑工程大体积混凝土结构的施工技术论文_王兴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