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九九五年中考英语命题总结及试卷分析,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英语论文,命题论文,中考论文,试卷论文,一九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命题指导思想
初中毕业、升学考试要全面考查学生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同时也考查学生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试题兼顾毕业和升学两项功能,既要保证达到《大纲》规定的基本要求,又要给优秀学生以充分发挥的余地,考出高水平。
命题的原则是以《大纲》和《考试说明》为纲,以课本为基本范围,不出偏题、怪题。保持命题思路的连续性,有利于稳定教学秩序,发挥考试的正确导向作用。
二、试题特点
1.试卷结构分为三卷。第一卷听力:15分;第二卷笔试选择题:51分;第三卷笔试非选择题:34分。根据1994年中考试卷设计的经验,这样的结构有利于学生答卷,也有利于教师阅卷。选择题在前,非选择题在后,卷面整齐,便于检查。
2.试题覆盖面大。试卷总词汇量为1957个,不重复的词汇量为484个,词组共出现58个。在484个总词汇中第一册占139个,第二册占107个,第三个册占72个,第四册占78个,第五册占65个,第六册占11个,课外生词占12个。
试题中出自课本的原型题占56%,在课本原型基础上略加改造的题占10%,课外题占34%。课外题比例比1994年试题略低,这样设计有利于引导师生把复习重点放在课本内,有利于使平时成绩较差的学生达到最低要求,复习范围明确。
按照《大纲》和《考试说明》的规定,试卷中覆盖了初中所学过的全部重点知识项目,包括语音、词汇、语法、句型及习惯用语。除此以外,还检查了大纲要求的听力理解能力和阅读理解能力。
3.难题的难度适当提高,有利于区分高分数段学生。按照《考试说明》的规定,1995年试题难度仍按照6:2:2的比例命题,但在难题部分适当提高了难度。主要反映在单项选择填空、动词时态填空和句型转换三道大题中。单项填空题中有两小题考点增加,变一个考点为两个考点(第35、44题),从而提高了难度。动词时态填空题第35题所给的提示信息不明显,没有直接给出表示现在完成时常用的状语,而是通过一句话,提供语境,也达到了提高难度的目的。在句型转换题中,今年考查的是祈使句直接引语变间接引语,由于考点转移,也适当提高了难度。由于采取了以上几项措施,优秀率由1994年的41%降到了去年的36%,考试区分度和信度有所提高。
4.继续贯彻“既考知识,也考能力”的原则。贯彻这项原则主要体现在考查基础知识的题仍占一定比例,而考查能力的题特点更加鲜明。完形填空题共20个空,绝大部分是考查理解能力,而不是考查离开文章也可以回答的语言知识问题,这样就引导教学逐步向加强能力培养方向转变。
5.听力考试成绩略有降低。1994年中考第一次增加听力测试,15分的试题平均得分13.02分,1995年15分的试题,平均得分11.51分。与1994年相比,平均分略有下降,这是预料之中的结果。1994年平均分偏高,1995年从复习和命题两方面都提高了要求,考试结果反映出我市学生实际水平,有利于今后的听力训练导向。
1995年中考全市及格率90.19%,优秀率36.38%,与预期相符,基本上反映出全市英语学习状况。优秀率还可以适当降低。在城区与郊区的比较中,我们看到远郊区县普及情况较好,及格率与全市平均及格率和城近郊学校及格率基本持平,比前几年有了较大幅度的提高。
三、试题分析和今后教学建议
1995年中考英语按照《大纲》和《考试说明》的要求,既考查了学生的英语基础知识,也考查了学生运用英语的基本技能。试题内容覆盖了语音、词汇、语法等知识及听力和阅读能力,对初中所学内容进行了全面考查。现仅就听力、语法和阅读三个方面的试题进行简要分析。
1.听力。北京市英语中考从1994年起增加了听力测试。听力测试主要考查学生听音辨音技能和听力理解能力,侧重考查听力理解能力。1995年中考听力第一题是考查听清单词的准确读音,第二、三题是考查听力理解能力。例如第8小题,在听完甲、乙二人的对话后,提出的问题不是具体的谈话内容,而是问甲、乙二人的关系,是售货员和顾客?还是老师和学生?或者还是母亲和儿子?这需要对谈话内容理解正确,才能做出判断。因此是考查分析理解能力。在对11252份试卷抽样分析中,这道题的得分率是68%,在听力题中是得分偏低的一道题。再如第三大题,是听一段故事,听完故事后让学生做选择题。故事是讲一个小男孩到怀特夫人家的花园里摘了许多玫瑰花,然后又敲怀特夫人家的门去卖花。怀特夫人说她不买,因为她的花园里有很多玫瑰花,小男孩说现在花园里没有了,因为都在他手里。测试的最后一道题是问怀特夫人听完小男孩的话后,心情会是怎样的,是高兴,是很有兴趣,还是很生气?
Mrs White would__after she heard what the boy said.
A.be interested B.feel happy C.get angry
这就要求学生能理解全文,然后做出分析、判断,考查的要点不在具体的细节和事实上,而是整体理解。这一题的得分率是74%,与得分率分别为99%、97%、95%的第2、4、6题相比,也是偏低的,可见听力理解是难点,也是重点,今后应加强这方面的训练和考查。
2.语法。中考试题中考查基础语法知识仍是一个重点。例如翻译词组、单项填空、词形转换、词语解释、句型转换、动词填空等都是考查初中所学的语法知识。从考试成绩分析看,要求记忆的试题学生往往答得较好,要求理解运用的试题,学生答得就不太好。例如词组翻译,这道题要求学生用汉语解释出词组在句子中的意思,主要考查词组记忆,5道小题得分率都在95%以上。考查语法知识的理解和运用的题相对得分率较低,例如选择填空第35题:
The man asked the policeman__.
A.let him to go B.to let him to go
c.let him go D.to let him go
这题考查ask sb.to do sth这一句型和let sb.ao sth.这一用法。正确答案是D,而在对11252份试卷抽样分析中,有1150人(约占10%)选C项,这是因为这部分学生只机械地背会了let sb.do sth.这一结构,从外形上看let him go 和let sb.do sth.很象,但他们忘了这是在句子中,前边有ask the policeman,必须有to才符合ask sb.to do sht这一句型,这一题的得分率是74%。再如第44题:
When he got to the station.the train__for a long time.
A.had been away B.had left
C.has been away D.has left
这道题考查两个知识点:①动词时态(现在完成时还是过去完成时?)②用延续性动词还是用非延续性动词?在对11252份试卷抽样分析中,选B项的有2669人,约占23%,这部分学生注意了时态,但忘记了leave是非延续性动词,不能和for a long time连用;另有1319人选C项,约占11%,这部分学生注意了使用延续性动词be away,但忘记了应该用过去完成时。这道题的得分率仅达59%。
从以上两道题可以看出,有些学生只是孤立地掌握一些语法知识,只会机械性地使用,在句子较复杂或几个知识点综合运用时,就出现顾此失彼或束手无策的现象。可见把知识转化为技能还需要反复训练的过程,应该加强。
第三卷第35题(动词填空):
Mr Black__(not come).Let's wait for him at the gate.
这一题中没有出现学生最熟悉的表示时间的状语,如yesterday,tomorrow,already,since等,因此,不少学生判断不出是什么时态。其实,题中的Let's wait for him at the gate,已经暗示我们:既然我们要在门口等Mr Black,可见他还没有来,应该用现在完成时。根据对913份试卷抽样分析,此题得分率仅为51%。这道题的错误同样说明不少学生的语法知识学得过死,没有典型的揭示词语,就无从下手,形式稍有变化后就分辨不清内容实质。突破这个难点的方法仍然是加强训练,特别是有意义的、交际性的训练,使学生在训练过程中自己体会出各种时态的具体用法。
3.阅读。试题中的“阅读理解”和“完形填空”两道题都是考查学生阅读理解能力的。阅读理解题大致可分为两类:一类是涉及文章的基本事实,如人物、时间、地点、事件经过等,另一类是根据事实做出的分析、推理、结论等。第一类属于基础题,第二类属于较难题。例如1995年试题中第47、48、51题就是第一类题,试题只是把文章原文改变了一些说法,而不需进行分析、推理。而第52-56题和“完形填空”中的大部分试题都是要结合上下文或根据对全文的理解才能得出结论的,要具备一定的分析能力,要从字里行间去体会作者的意图、倾向,从事件发展的逻辑过程去分析,从而做出正确判断。
1995年试题中的“完形填空”题是一篇幽默故事,它考查的是学生在某种特定情景下对语言的运用,而不是语法规则。“完形填空”题侧重考查词汇的使用,而不是孤立地考查语法。试题中的20个空白,有17个是根据故事情节和上下文的需要来确定正确选项的,单纯考语法的只有3个题。作为教师,明确“完形填空”题的考查目的非常重要,应避免在“完形填空”练习中过多侧重语法。抓“完形填空”的训练,首先应从阅读理解抓起,“完形填空”题答得好坏,主要取决于阅读理解能力。建议教师今后在总复习时多选一些故事性文章做“完形填空”练习,因为故事性文章有情节,便于考查词语在上下文中的运用。同时建议在指导学生进行“完形填空”练习时,要有针对性,对不同水平的学生要有不同的要求,不能“一刀切”。历年中考试题中“完形填空”题的难度都较大,在考试中主要起选拔作用。因此在安排总复习时,要合理使用时间,不要因小失大。
四、1996年中考展望
1.1996年是执行新大纲、使用新教材后的第一轮中考,这是一项难度很大的工作。九年义务教育英语教学大纲和新教材在指导思想和编写体系上都有突破性进展。因此,测试改革势在必行,命题工作搞得好,对教学是个促进,是正确的“指挥”,反之,是对执行教学大纲的阻碍,会产生负效应。
2.1996年的中考应在题型上进行改革,剔除陈旧、不合理、单纯强调死记硬背的考题,保留好的题型,增加新题型,以适应测试改革的要求。
3.在考查基础知识的同时,注意考查基本技能和为在交际中初步运用英语的能力。适当扩大能力题的比例。
4.保持合理、稳定的试题难度。第一年用新大纲中考,为了稳定教学秩序,应保持一定的及格率和优秀率,不要有较大的起伏。
5.适当控制客观性试题的比例,保持一定比例的主观性试题,以检测学生的书面表达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