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报业竞争的消长,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香港论文,报业论文,竞争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香港虽是弹丸之地,面积仅及上海的五分之一,但新闻传媒业异常发达,据1996年出版的政府年报统计,香港有每日印行的报纸59份,刊物675份。仅1995年就新创办18份报纸。此外,香港还有两家私营电视公司、一家有线电视公司、一家卫星电视公司,及一个兼有广播和电视部的政府电台、两个商业电台和一个为英军而设的广播电台。一个城市有如此多的新闻传媒,其竞争的激烈程度,是难以形容的。
优胜劣汰 老报纸寿终正寝
香港报纸数量虽多,存活率并不太高。特别是过渡时期,一些老报纸在激烈的竞争中无法立足,纷纷倒闭。
《工商日报》是一份历史较久的报纸,在“二战”以后一度与《华侨日报》、《星岛日报》在香港中文报界几成“三足鼎立”之势。但70年代以后,该报销量却不断下降,广告也日渐减少,终于在1984年12月1日,即中英联合声明草签两个月后宣告停刊,成为过渡时期最早停刊的报纸。该报下坡路,主要原因是其落后于时代的政治性办报方针。它是一张彻头彻尾的反共亲台报纸。内地解放初期,它尚有一些读者,但以后随着土生土长的新一代香港人的增加、及本土意识的觉醒,“初衷”不改的《工商日报》便逐渐脱离读者,读者群老化。80年代该报在某些方面开始与台湾当局渐生分歧,它的停刊是多种因素合成、内外交困的结果。
曾与《工商日报》据守“同一战壕”的《香港时报》,是国民党在台湾岛以外唯一的一份“党报”,这份报纸于1991年2月17日也停刊了。香港报业长期左、中、右派并存的状况,从此成为历史。该报在五六十年代,由于其反共的立场,正符合内地解放时移居香港的一些读者的需要,加上其文艺副刊和体育版,还能吸引读者。该报的衰落,也是因为不能跟上时代的变迁,“反共”的办报宗旨数十年未变。
此外,《香港时报》的停刊,还有更复杂的原因。作为国民党的一份“党报”,这份报纸完全受制于对香港社会甚少了解的台湾当局,官气、党气十足,比如直到90年代还称我国政府为“北平政府”。《香港时报》不是办给香港人看的,而是办给台湾人看的。经济上来说,由于国民党没有增加拨款,报社的设备陈旧,报纸的印刷质量较差。工作人员报酬很低,士气低落,稿酬则低至“可耻的程度”,90年代副刊版竟然每千字只有30元,是台湾的十分之一。而自创刊到停刊的43年里,先后任命的9任从台湾调来的社长,管理和新闻处理上各行其是,终于失去了报纸的个性,销量渐减,停刊前就剩下几千份了。因为每年亏损达二千万元,国民党曾考虑将这个“包袱”甩给行政当局,但被拒绝了。评论界一般认为,由于《香港时报》在总统直选问题上,有反主流派之嫌,可能触恼了李登辉。
1995年1月13日,香港中文报纸中历史最久的《华侨日报》,也因为亏损过巨而停刊了。《华侨日报》曾一度执香港中文报业之牛耳而辉煌一时。1976、1977年该报还分别在纽约和旧金山发行美东、美西版。但潜力已显不足。70年代中期一些新办报纸肯投入大资金,经营企业化,该报则存观望态度。80年代以后《华侨日报》仍能带病延年,却销路日蹙,广告更少,财政十分窘迫。因为工资较低,人才不断流失,采编力量不足,新闻大多只是通用稿、大路货,时常文字不通,别字连篇,版面也混乱不整,读者纷纷离去。90年代以后,《华侨日报》曾有几次生机。1991年底,英文《南华早报》以3200万元向岑才生收购了《华侨日报》。《华侨日报》更换了领导班子,并招兵买马、四处挖角,充实采编人员,大做广告,报纸业务也大事改革。不过,这时的《华侨日报》内容缺乏方向及市场定位。《南华早报》接手两年亏蚀逾6000万元。1994年1月,南华早报以3000万元的价格,将其股权售给GOLDBASE(金基)公司。此后该报大事改革,报道上维持传统的文教特色,又扩充经济内容,加强评论素质,丰富新闻,将读者市场定位在高教育、高收入、商业文教并重的路线上。一年后这份老报内容变得充实可读,销量较前上升了60%。但在众多的报纸中,《华侨日报》毕竟还处于弱势,加上通货膨胀率急剧增长,办报成本上升,广告收入却增长较慢,金基接办一年亏蚀总额已达3000~4000万元。
此外,90年代还有几张历史悠久的报纸停刊。1991年3月15日,有35年历史的爱国报纸《晶报》也因亏损过巨而停刊。1995年末的香港报纸减价大战开始不久,12月12日和16日,出版了27年的《电视日报》和有33年历史的《快报》,相继休刊或停刊。晚报如今只剩下《新晚报》一家。
前仆后继 新报纸层出不穷
香港报纸经过多年的竞争、筛选,现代报业格局已基本形成。报纸的数量在80—90年代基本稳定,报纸的读者群也呈基本饱和状态。因此很少有新创报纸能够挤进市场、站稳脚根的。
香港虽是个国际金融、贸易中心,重要的经济城市,但财经专业的报纸,在80年代以前则只有《信报》一家,80年代因为兴旺股市的诱惑等,香港曾创办过数家财经报纸。创办于1981年的《财经日报》,是最早去争夺《信报》市场的,但不久就发生财政困难,维持到1986年初停刊。玉郎集团筹资创办的另一份走财经路线的报纸《金融日报》,于1987年创刊。该报出版之前,已出现两起由先后两任总编带头辞职的事件,并在一场毁约官司中赔偿18万元。在出版72天后,就宣告停刊了。《香港经济日报》则要幸运得多。该报创刊于1988年,锐意求变、不断更新,逐渐形成风格,并有了稳定的读者市场。财经报纸90年代依然势头很热,而且以大陆财经为重心,如《华南经济新闻》、《深港经济新闻》等相继创刊。
台湾力量也在香港创办报纸,主要有《中报》和《香港联合报》。《中报》创刊于1980年,创办人是原《台湾日报》老板傅朝枢。《中报》创办后,从业员流动量一直较大,总编、采访主任多次换人,版面内容也时常变动,销量上不去,广告没有起色,停刊时销量只有一千多份。《中报》1983年在美国增出纽约版、旧金山版和洛杉矶版,1986年又出版休士顿版,在美洲每月开支惊人,亏蚀严重,据估计美国版和香港版《中报》亏蚀达每月30万美元。1987年4月,港、美《中报》停刊。
90年代,台湾地区的新闻媒介相继到香港寻求发展。台湾两大报系《中国时报》和《联合报》首先到香港争比力量、抢地盘。1992年《中国时报》在香港创办《中时周刊》不久,《联合报》便于5月4日创办了《香港联合报》。《香港联合报》的作业方式,是在香港集稿、电传到台湾编辑,组成版面后,再通过人造卫星,将版样传回香港印刷。这种方式,大大减轻了成本、节省了人力,同时也带来了弊端,因为编辑不了解香港的变化,在新闻价值的判断上有时会发生错误,又因为对香港读者的口味不够了解,报纸显得太“台湾化”,语言、版面安排上,都不合香港人的喜好。在销路和经营上也未见成功,加上一次最直接的打击——报纸的恶性减价战,1995年12月17日,《香港联合报》不得不停刊了。
香港报界经常用“一鸡死,一鸡鸣”来形容报纸生生灭灭的频繁,实际情况也确实如此。《苹果日报》于1995年6月20日正式出版。该报老板黎智英声称将投资10亿元办这份走大众化路线的《苹果日报》。报纸出版前,高薪挖角,大造声势,出版前两三个月,仅广告的宣传费用,就达上亿元。第一个月的销量指标定为20万,广告费就以20万为基数。若销量低于15万,广告费减半;若销量不足10万,则广告费全免。为了达到20万销量,《苹果日报》大搞减价噱头。
香港中文报纸多年来统一售价,1994年10月起价格调为每份5元。《苹果日报》在头一个月却以实际上2元的价格售出。报贩方面,每售一份报纸,总代理可赚1元,零售商赚4.5元,相当于售其它报纸利润的3倍。报社方面,每份报纸付出的成本是8.5元,一个月卖报亏损就达6000万元。在商言商,老板投下如此巨资,是为了“以本伤人”,在短期内压倒同业。所以各报严阵以待,《东方日报》更是冲锋在前。
先是有关于《苹果日报》被围堵的新闻。接着报业公会发表两项有19家报纸参加的决议,一是维持现行划一的中文报纸收费机制,二是反对任何以变相减价行为作为宣传。在《苹果日报》创刊日,多家报纸一改惯例,头版不卖广告,并以“出血”方式促销本报。《东方日报》藉口28周年报庆,送出4套单元房及礼品共值1000万元。《新报》送出10辆万事达汽车。《成报》定期送给读者购物券。《天天日报》也送出书籍等礼品。尽管如此,在《苹果日报》出版半年后,各大报销量均有所下降,《东方日报》从约40万降到30多万。《成报》从18.7万降到14万,《天天日报》、《新报》分别从17.4万、12.8万降至11万,《明报》则从10.7万降至8万。
过渡时期香港报坛非常兴旺,报纸事业努力向各个方面渗透,报纸更趋专业化、对象化,并致力于开辟新的读者领域。1989年9月,一位有感于女儿“没什么可读”的父亲李同乐,创办了香港报业史上第一张儿童报纸《儿童日报》,但出版不久便因经济、人手等问题停刊。《现代日报》则成为香港唯一4开小型日报,而且是横排。该报由明报企业集团创办于1993年11月8日,其最主要的创新,就是形式上办成小型报纸,内容上既走小报路线、又不过于粗俗,希望以青年为主要读者对象。但创办后市场反映欠佳,1994年11月26日该报宣布停刊,停刊时已亏蚀3000多万元。
1996年3月,一份高叫着“要狂吠,不要沉默”的《癫狗日报》出版了。该报政治上反共,内容以政治评论和马经为主,在去年一份对18份报纸的读者可信度调查中,该报居于末位。
香港英文报纸相对“稳定”,直到1994年2月1日《东方快讯》(Eastern Express)的出版,英文报纸“两分天下”的局面,才有了变化。《东方快讯》由东方报业有限公司投资出版。据估计《东方快讯》1995年末季销量为2.5万份。尽管该报试图以减价来促销,1995年9月以后半年曾将5元售价降至3元(同期《南华早报》则将价格从6元涨至7元),但出版两年后其广告和发行未见有大的起色。从1996年5月14日起,该报改走财经路线,以报道本地、亚洲和国际财经金融的资讯为主,成为香港第一份英文财经日报。同时该报削减人手以减少亏损,据估计此后该报的月亏损将从300万元减少到200万元以下。在香港这样奇迹频生的地方,面对这位稚嫩的新对手,两份老英文报未敢“倚老卖老”,在《东方快讯》创刊之时,雄踞英文报第一位、发行量已达11万份的《南华早报》,用9部豪华轿车作为奖品,来稳住长期读者,同时扩充财经新闻,增强体育新闻,一向安于“老二”地位的《虎报》,更趁此作了多方面的改革,包括重新组织版面、扩充新闻内容、随报附送自办的杂志,并把以往的狮子标志又放回报头。
风风雨雨 多家报纸几度易主
香港报业在这十多年里,《南华早报》、《明报》、《天天日报》、《华侨日报》、《快报》等数份有影响的报纸几度易主,其中尤以《南华早报》、《明报》的变动,影响最大。
《南华早报》是香港历史最悠久的报纸,也是香港主要的英文报纸。香港政府曾视其为喉舌,西方政要和社会人士主要是通过《南华早报》来了解香港的政情,外国投资者也是通过该报了解香港的经济脉搏。1986年11月7日,澳洲报业大亨默多克的“新闻集团”(News Corporation)以8.212亿港元,收购了《南华早报》34.9%的股权。其时《南华早报》的年度毛利为1.64亿港元,是全香港、也是全世界利润最多的报纸之一。以后默多克的股权增至51%。《南华早报》的易主,引起多方猜测,不少人认为“易主”将会引起“易帜”,港英将从此失去舆论阵地。有人还认为《南华早报》可能从此会转向亲中。而事实上,《南华早报》的亲英态度,并没有改变。
90年代,《南华早报》又一次易手。1993年9月,马来西亚富商郭鹤年的嘉里集团斥资27亿港元,收购了《南华早报》34.9%的股权。由于《南华早报》的独特地位,以及香港临近九七的特别时期,一些人便又对该报此次易主妄加揣测,有人还从郭鹤年与中国有生意关系上,来说明《南华早报》可能从“亲英”而转向“亲中”。
《明报》是一张有影响的严肃类大报,几十年里其销量基本排在第三、第四位,而排在它前面的报纸,都是走大众化路线的。该报在创办后的30年里,一直是个家族式企业,股东只有查良镛和沈宝新两人。90年代《明报》的经营方式有了大变,1991年3月22日,明报企业正式挂牌上市,开始走上现代化报业发展的路子。同时,查良镛也开始布置引退。早在1989年5月20日《明报》30周年报庆时,查良镛即宣布辞去社长之职。1991年12月12日,明报企业由智才管理顾问公司技术性收购,视《明报》为“一生的事业与名誉”的查良镛就成了小股东。1993年4月1日,查良镛辞去明报企业董事局主席的职务,刚30岁出头的于品海任明企主席,成了《明报》的掌门人。于品海开拓明报企业,1993年他与明企创办了《现代日报》,向美国时代华纳收购《亚洲周刊》,还在加拿大发行《明报》加东、加西版。1994年明报企业又创办了华语卫星电视网络“传讯电视网络有限公司”(CTN)。不过,由于阵线拉得过长,资金发生困难。而1994年10月10日《香港经济日报》揭露于品海曾在加拿大有过刑事犯罪纪录,对明报事业产生了较大的负面影响。于品海也不得不辞去香港报业公会主席、明企主席的职务。1995年10月,马来西亚富商张晓卿的Conch公司向智才公司收购35.9%的明报企业股权,加上原有的10.1%,张晓卿持有了《明报》46%的控股权,并出任明报企业主席。
明争暗斗 全方位竞争激烈
随着近年来香港报业的现代化和更加兴旺,报业竞争从过去比较单一的人才挖角、内容争先,而变得更全方位、多元化,原先的家族式的小集团竞争,逐渐变为规模化的大竞争,而原来的垄断性报纸价格,也不再是竞争的禁区。
竞争要靠实力,噱头式的风头只能是短暂的,而真正提高报纸的编采水平,才能吸引住读者,提高报纸的销量。各报近年在版面编排、新闻内容方面,都不断推陈出新。各报纸逐渐重视星期日的内容和销量,更加重视动态突发新闻。在报道内容上,各报也十分“趋时”,纷纷创设“消费版”。
香港报纸从家族式开始起家,到80年代已逐渐走向企业化、现代化,其最主要的表现就是一批有实力的报纸集股上市。上市不仅能筹集到更多资金,扩充和增强报纸的力量,而且使报纸的读者也能成为股东,有益于读者参与报纸的发展,也减小了报纸在激烈竞争中所担的风险。特别是,对于报业的企业化管理有极重要的作用。80年代《天天日报》、《新报》、《东方日报》先后上市,投交活跃,反映良好。1989年9月《东方日报》上市时,股份超额认购300倍,给其它报纸上市增添了信心。1991年《明报》也上了股市。目前香港上市的“传媒股”,除去“电视广播”集团外,报纸方面就有7家。
香港报业市场经过几十年的开拓,已渐趋饱和,所以香港报纸纷纷向海外寻找发展空间。从60年代起香港就注重向海外发展,较早时候一般是到美英设立办事处或海外版,80年代以后,随着加拿大华裔人口的增加,不少报纸便把目光移到了加拿大。《明报》80年代在加设立了办事处,1993年又出版加东、加西版。《东方日报》也在美加各大城市驻有特派记者,《星岛日报》则早已成为加拿大华文报纸的龙头,在90年代以前与台湾的《世界日报》瓜分加拿大华文报纸市场。英文《南华早报》在美加发行了海外版。《文汇报》、《大公报》、《信报》、《成报》等,均在美改版向加拿大发行。台湾及当地华侨也办有一些报纸,所以加拿大的华文报纸竞争也同样激烈,澳大利亚也是一个中文报纸的开垦地,香港《星岛日报》、《新报》分别于1982年、1987年创办了澳洲版。这些报纸已逐渐成为世界华人经济、文化沟通的桥梁。
报纸作为文字传播媒介,曾独宠一时,然而60年代以后,随着电视发达,使报纸已面临危机,香港晚报的式微便是电子传媒侵略的结果。90年代香港报纸面临的一大挑战,仍是高科技传播技术,如电脑、信息高速公路。而印刷传媒应战的“招数”,是发展电子出版业,1995年已有数份报纸上了网络,包括《文汇报》、《星岛日报》、《南华日报》、英文《虎报》等。
电子报纸打破时间和地域的限制,能让用户迅速、简便、廉价地获得所需新闻和信息,有着特有的优越性。不过,电子信息的应用,目前对大部分香港报纸还只是处于新兴阶段,能够有条件上网的,仅是少数。即使是上网的,也还只是将纸上的内容搬进“网”里而已,其时效性、内容的丰富性,还不具真正的电子特色。至于电子报纸如何定位等问题,就更谈不上。但从长远来看,随着电子报纸的发展和普及,未来香港报纸在“网”上的竞争,也将会是非常激烈的。
香港中文报纸向来是统一价格的,也就是由所谓的“卡特儿”(Cartel)垄断着。但自从1995年中《苹果日报》公开减价出版以后,报业卡特儿的地位就开始动摇,到年底它就失去效力了。
1995年底震撼整个香港传媒界的事,莫过于中文报界爆发的一场减价血战了。12月9日起,《东方日报》改统售价每份5元为2元,《苹果》、《成报》于翌日起售价分别调低为4元和2元。紧接着,《新报》火上加油,售价降至1元,《天天日报》也入战围,降价至2元。
减价战中,首当其冲的是同样走大众化路线的报纸和弱势报纸。据香港报业公会的调查,报纸以5元价格计算,大多已是亏本。5元报费若加上平均每份广告费约4元,报纸每份收入为9元,而目前成本价每份为7.45元,再给报贩2元,那么每卖一份报就亏蚀0.45元;广告收入不佳的报纸,亏蚀就更多。减价战一开始,7家上市的报业集团股价便应声急挫,平均下跌幅度曾达10%以上。出版已达27年之久的娱乐性报纸《电视日报》,及《香港联合报》、《华南经济新闻》和几份刊物,不堪重负,很快就关门大吉了。已有33年历史的《快报》,也不得不休刊近一年。减价战使700位新闻从业人员失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