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与小切口胆囊切除术治疗胆结石疗效对比研究论文_付占文

(牡丹江市第二人民医院脑科分院;黑龙江牡丹江157000)

【摘要】目的:对比研究在胆结石患者治疗过程中应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与小切口胆囊切除术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我院自2013年5月至2016年5月期间所收治的20例胆结石患者,将其依据计算机表法均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患者例数为10例。在对照组患者的治疗过程中应用小切口胆囊切除术,在研究组患者的治疗过程中应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将两组患者应用不同疗法后的临床疗效进行对比分析。结果:研究组患者的手术时间、下床活动时间、术中出血量、胃肠功能恢复时间、住院天数、并发症出现概率与对照组之间对比均存在显著差异,研究组临床疗效显著更佳,P<0.05,存在统计学意义。结论:对胆结石患者应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临床疗效显著更高,明显优于小切口胆囊切除术,手术时间、下床活动时间、胃肠功能恢复时间明显更短,术中出血量、住院天数明显更少,总有效率得到了显著提高,并发症出现概率显著降低,具有临床推广意义。

【关键词】胆结石;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小切口胆囊切除术了;临床疗效

胆结石是临床治疗中常见的、多发的疾病之一,根据病灶部位不同可分为胆囊结石和胆管结石,其发病率近年来有逐年上升的趋势[1]。本次探究旨在进一步对比研究在胆结石患者治疗过程中应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与小切口胆囊切除术的临床疗效,因此,将收集的20例胆结石患者进行如下过程研究。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自2013年5月至2016年5月期间我院所收治的胆结石患者中选取20例参与本次探究过程,按照计算机表法将所有患者均分为研究组(n=10)与对照组(n=10)。所有患者均对此次研究目的、过程以及治疗方法进行了充分了解,表示自愿参与本次探究并签署了知情同意书。研究组患者中男性例数为5例,女性例数为5例,最大年龄为75岁,最小年龄为25岁,平均年龄为(50.58±4.12)岁,单发结石患者例数为6例,多发结石患者例数为4例;对照组患者中男性例数为4例,女性例数为6例,最大年龄为74岁,最小年龄为26岁,平均年龄为(50.21±4.25)岁,单发结石患者例数为5例,多发结石患者例数为5例。将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以及病情进行对比发现不存在明显性差异,P>0.05,统计学意义并不存在。

1.2方法

在对照组患者的治疗过程中应用小切口胆囊切除术,麻醉方法采用连续硬膜外腔麻醉,麻醉完成后在患者的右肋缘下或者右上腹经腹直肌作一切口,切口长度约为5cm,将腹壁各层切开后进腹利用顺切法、逆切法或顺逆结合法将胆囊切除。

在研究组患者的治疗过程中应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麻醉方法采用气管插管对患者行全身麻醉。麻醉完成后,帮助患者摆放体位至平卧位,在患者脐孔内下缘作一横向切口,切口长度为10mm,经切口将刺针穿入然后注入二氧化碳气体,保持患者腹腔内压力始终在1.8kPa,建立气腹完成后将腹腔镜镜头放入患者腹腔进行探查,根据探查结果依次作出第2、第3、第4穿刺孔,利用有齿抓钳将胆囊底部夹住后利用电凝钩分离胆囊管及血管,然后暴露胆囊三角、游离胆囊管及胆囊动脉并用钦夹施夹器将胆囊管、胆囊动脉夹住,最后将患者的胆囊切除。

1.3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者行不同疗法的手术时间、下床活动时间、术中出血量、胃肠功能恢复时间、住院天数、并发症出现概率,并将所有指标进行对比分析。

1.4统计学分析

本次进行研究的20例胆结石患者所有临床数据均应用SPSS17.0软件进行分析,其中对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下床活动时间、术中出血量、胃肠功能恢复时间、住院天数对比均用(均数±标准差)的形式表示,行t检验,当P<0.05时表示统计学意义存在;对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出现概率对比用率的形式表示,行X2检验,当P<0.05时表示统计学意义存在。

2 结果

两组患者术后手术时间、下床活动时间、术中出血量、胃肠功能恢复时间、住院天数、并发症出现概率存在显著差异,研究组明显更佳,经统计学检验,P值均小于0.05,存在统计学意义,详情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

3 讨论

胆结石是一种病程较长、反复发作的疾病,通过影像学可以准确确诊[2]。目前临床上在治疗胆囊结石患者时主要应用小切口胆囊切除术,但随着腹腔镜技术应用于临床治疗的范围越来越广泛,临床上逐渐将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替代了小切口胆囊切除术,临床疗效显著,具有切口小、术中出血量少、瘢痕存在美观性、术后恢复快等临床优势[3],获得了医师和患者的一致认可,在胆囊结石患者的治疗中应用越来越频繁。本次探究中在实施腹腔镜手术时,术野较清晰[4],可以帮助医护人员迅速发现病灶位置并精准实行切除手术,出血情况得到了有效控制,手术时间明显缩短。

本次探究结果表明,对胆结石患者应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比应用小切口胆囊切除术的临床疗效显著[5],研究组患者的手术时间、下床活动时间、术中出血量、胃肠功能恢复时间、住院天数、并发症出现概率分别为(60.32±7.21)h、(7.45±1.55)h、(36.58±5.55)ml、(26.54±1.53)h、(4.55±1.35)d、0%,各项指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值均小于0.05证明存在统计学意义。

综上所述,对胆结石患者应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临床疗效更显著,对改善患者的手术时间、下床活动时间、术中出血量、胃肠功能恢复时间、住院天数、并发症出现概率均存在极为重要的临床意义,因此,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值得在临床治疗胆结石患者时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李志祥.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与小切口胆囊切除术治疗胆囊炎、胆结石的疗效比较[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5(4):422-424.

[2] 左江伟.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与小切口胆囊切除术治疗胆结石疗效比较[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13,22(9):32-32.

[3] 郭明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与小切口胆囊切除术治疗胆结石疗效比较[J].医药前沿,2016,6(18):81-82.

[4] 刘洋伯,陈新,彭科军等.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与小切口胆囊切除术治疗胆结石的疗效对比[J].当代医药论丛,2015(8):265-266.

[5] 王远大.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与小切口胆囊切除术治疗胆结石的效果对比[J].当代医药论丛,2015(20):229-230.

论文作者:付占文

论文发表刊物:《医师在线》2016年9月下第1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11/30

标签:;  ;  ;  ;  ;  ;  ;  ;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与小切口胆囊切除术治疗胆结石疗效对比研究论文_付占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