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区域视角下的城乡空间结构与发展探究论文_郭佳妮

农村区域视角下的城乡空间结构与发展探究论文_郭佳妮

沈阳工学院 辽宁抚顺 113122

摘要:首先,本文对农村区域视角下的城镇空间结构规划进行了说明,提出应当转变以城市为主导的城镇群体研究和以区域发展战略取代城市发展战略的两点发展措施;接下来,又对农村区域视角下的城乡总体空间结构规划加以论述,包括促进城乡建设要素的合理流动及以区域发展战略取代城市发展战略两方面内容;最后,则对农村区域视角下的村庄规划建设提出了一定看法,包括实现村庄规划的被动性到编制自主性的转变、将村庄生产生活的全面统筹作为空间结构发展重点两个方面。

关键词:城乡统筹发展;空间结构;农村经济

在我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背景下,为了顺利实现经济转型,完成产业结构的升级,促进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环境效益之间的协调发展,就必须走新型的城镇化道路。但在城镇化过程当中,城市的发展往往被过多地强调,而未将农村建设作为发展重点,导致城乡空间结构规划不够合理,资源配置不够科学。因此,为了促进城乡的和谐发展,应在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前提下,尝试着从农村区域的视角出发,做好城乡空间结构的统筹和优化,实现城乡经济社会的进一步发展。

1、农村区域视角下的城镇空间结构规划

1.1转变以城市为主导的城镇群体研究

在以往的城乡空间结构研究中,由于对城市经济发展的偏倚,使得城市的空间规划被当做唯一的重点,农村的建设规划被忽略,造成城乡发展过程中的一系列矛盾难以解决,城乡发展极不平衡。为了实现新型的城镇化发展机制,带动农村经济发展,就必须转变过去的发展理念,从而更多地考虑农村区域的建设和发展,从而实现城市反哺农村[1]。随着区域经济水平的提高,交通体系越来越完善,使得城乡区域一体化趋势明显,因而有必要整合资源优势,合理规划空间结构,通过城乡间的功能互补,加强区域间的经济联系。

1.2以区域发展战略取代城市发展战略

在空间结构安排上,应站在整个区域的发展方向上,实现资源利益的分配,打破等级结构规划的桎梏。一方面,应体现区域聚居点的梯度性,营造城乡全面发展的良好环境。在发展方案中,统筹对象应覆盖整个区域。在保证空间连通性的同时,维护相对独立聚居点的整体性,实现城乡功能及优势得到最大程度地发挥;另一方面,由于城市对周边腹地的引力作用,有时会出现功能较完备的组团卫星城。这些卫星城规模不大,但能够与农村区域产生直接的影响。在组团卫星城的作用下,可为农村区域的经济要素的流动提供更加便利的条件。

1.3农村区域视角下的城乡总体空间结构规划

1)促进城乡建设要素的合理流动

在城乡空间结构的优化过程中,对建设要素的统筹既包括物质要素,如土地资源、基础设施等,也包括非物质要素,如资本及人才流动、社会保障等等。通过对各类要素的合理调配,可实现城乡建设要素的合理流动,实现城市对农村区域发展的支持。其中,由农村向城市流动的要素包括人口、土地及农产品等,而城市向农村流动的要素则包括资本、技术、管理等方面。为了促进要素流动的平衡,应认真考虑要素流动的相关细节。例如,在城市向农村征地的过程中,应做好安置房的建设,维护社会的和谐安定[2]。

2)扩大城市建设指导效用,为城乡建设指导发挥作用

在城市的建设发展过程中,其规划指导多偏重于中心城区,因此所采用的方案内容对辖区建设缺乏适用性,指导意义不明显。为了实现新型的城乡空间结构设计,应将建设指导对象由中心城区转为下级乡镇,在吸取城市建设指导的成熟经验的同时,还应认识到其中不适合农村规划的内容,从而避免编制与实际管理相脱节。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应当根据乡镇地区的实际发展需要和优势产业,分析其中应解决的问题,制定出科学的发展互动策略。

2、农村区域视角下的村庄规划建设

2.1实现村庄规划的被动性到编制自主性的转变

在新农村的规划建设中,村庄作为规划的最小单位,在编制上存在明显的被动性。由于村庄规模较小,在人才技术方面基础较弱,因而通常由上级机构代为编制。这种编制方法由于针对性不强,因而成效大多不明显[3]。因此应从农村视角出发,引导村民对村庄编制的积极参与,认真听取村民的意见和建议,使村民能够从自身利益出发,在编制过程中发出自己的声音,真正成为村庄的主人。

2.2将村庄生产生活的全面统筹作为空间结构发展重点

对于以村庄为单位的编制方案,虽然编制涉及范围较小,但需考虑的功能建设及规划内容却是完整的。不仅应明确村庄的发展方向,资源利用方式,聚居点的分布及规划,还要突出空间的利用和整治,使编制方案符合村庄的发展实际,并能够为村庄的生活及生产提供便利。目前,新农村建设的最大问题在于,对聚居点的宏观规划关注过多,重点强调整体环境整治,而相对忽视了其他环节,“形象工程”屡见不鲜。在这样的编制方案下,多数村民的参与热情不高,态度淡漠。究其原因,是因为形象工程的建设无法为村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发挥作用,反而会加重村民的经济负担,甚至使生产效率下降。因此,在村庄编制过程中,应全面考虑到村庄的生产生活实际,才能使编制方案有利于村庄的发展。

2.3强化城乡空间结构规划的严肃性,高度重视规划对环境和资源的保护。在城乡空间结构规划中,要逐步强化和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保证法律、法规对城乡空间结构规划在规划阶段和实施阶段的强制规范作用,提高规范的严肃性。工业化和城镇化导致环境问题日益加重,并在相当程度上影响了人们的健康,因此,在城乡空间结构规划中,政府及有关部门要特别关注保护生态环境,关、停、并、转有严重污染的企业,大力发展环保型、能源节约型企业,运用立法的形式加强对环境的保护,促进城乡资源科学、合理地利用。

2.4城乡空间结构规划统筹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促进城乡建设要素的合理流动。在城乡空间结构规划中,要遵循和谐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统筹兼顾,全面安排好城乡基础设施建设、城乡居民生活与、经济社会发展与城乡发展协同化,整合、优化城乡资源配置,科学、合理布局城镇的建设,规划好公共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城乡各行业的服务水平,做到以城带乡,促进农村的建设,从而加快城镇化进程。优化城乡空间结构,促进城乡各项建设要素的合理调配,实现城乡建设要素的合理流动和平衡,实现城市对农村区域发展的有力支持。

3、结束语

综上所述,为了进一步推动城乡一体化建设的发展趋势,为新型城镇化道路打下坚实基础,就应当转变以往的发展观念,从农村视角出发,制定更加完善的城乡建设统筹方案。本文通过对农村区域视角下的城乡空间结构与发展进行深入的研究和分析,指出了加快城乡统筹建设的重大意义。本文分别对农村区域视角下的城镇空间结构规划、农村区域视角下的城乡总体空间结构规划以及农村区域视角下的村庄规划建设展开较为详尽的分析和论述,对城乡空间结构的优化发展进行了展望。

参考文献:

[1] 赵四东,杨永春,万里,贾云鸿,李伟伟,曹军.中国西部河谷型城市城乡统筹模式研究――以兰州市为例[J].城市规划,2012(06)

[2] 赵万民,史靖塬,黄勇.西北台塬人居环境城乡统筹空间规划研究――以宝鸡市高新区为例[J].城市规划,2012(04)

[3] 刘荣增,王淑华,齐建文.基于共生理论的河南省城乡统筹空间差异研究[J].地域研究与开发,2012(04)

论文作者:郭佳妮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8年第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5/25

标签:;  ;  ;  ;  ;  ;  ;  ;  

农村区域视角下的城乡空间结构与发展探究论文_郭佳妮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