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设计创新与可拓思维模式论文_张发智

建筑设计创新与可拓思维模式论文_张发智

深圳市欧博工程设计顾问有限公司 广东深圳 518000

摘要:我国经济的发展带动了各行各业的快速发展,其中,建筑行业作为我国经济建设进程中发展快速的一行,很多投资者都纷纷踏足建筑行业。但是人们的经济水平的提升也带来了对建筑功能性需求的提升,传统的建筑设计已经无法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需求,建筑设计急需创新。建筑设计作为建筑工程实施的核心环节,新的设计理念必然会带来新的创新。当前建筑设计师们已经开始寻找全新的设计模式,希望能达到人们对建筑日益增长的要求。其中,可拓思维在建筑设计中得到了广泛的运用,其能提高设计的创新性。因此本文将对建筑设计与创新和可拓思维进行探讨。

关键词:建筑设计;可拓思维模式;建筑

可拓性思维模式能够处理各类事物之间的矛盾,还能在一定程度上协调事物拓展与创新,使相关人员做到集中处理并运用到实际的创新设计工作。建筑行业里也可以采用可拓思维模式,其能有效辅助设计人员对建筑设计进行思维创新,以此来完成设计。现代社会的建筑追求多元化、个性化,建筑市场对创新有了更高的要求,可拓性思维的运用能最大程度的在建筑设计中国发挥运用家长,使建筑设计人员必须学会整合思维方式,来构建全新的施工方案。在设计中,用该思维方式,整合数据信息,从而构建新的设计模式。可拓思维作为建筑工程项目开展的基础,因此,建筑设计师们要学会摒弃传统设计理念中的不足部分,打破思维局限,找出设计过程中的缺陷,查漏补缺。建筑创新作为我国创新发展战略中的一环,要以经济性和实用性为前提,同时还要有环境保护意识。在创新的基础上,全面推广可拓思维模式在建筑行业的运用。

1可拓思维模式对建筑设计创新的意义

1.1推导创新方式

随着建筑设计中,建筑要素的不断增加,建筑行业的各个专业之间的联系愈加紧密,建筑设计更加注重艺术性以及逻辑性。任何建筑都不是凭空想象建筑的,建筑的任何细节都是基于灵感进行创造而来。因此,对建筑设计时采用新的思维模式,能有效的开拓设计师的思维局限,不断提高建筑设计师的创新实践能力。作为建筑设计人员,也应该及时更新知识储备,结合时代信息,对建筑设计的发展方向进行推导,从而实现建筑的创新设计。

1.2实现新建筑技术的有机融合

建筑设计在实践中,需要把握多个思维要点,分析设计存在的问题,然后制定高水平的设计方案。当建筑有了新的技术时,可拓思维模式能帮助实现建筑风格的转换,关键在于新要素的有机融合。例如,在将钢铁技术和建筑进行融合时,要设计新的结构形式,来增强建筑的艺术性。又如,运用光伏系统,达成建筑的节能,打造节能环保型建筑。

1.3为建筑设计提供参考

以往的建筑设计实践中,难以精准的对现代化建筑的发展方向和速度进行评估。所以在建筑设计的创新方面,需要尝试使用各种理论,并将其与建筑设计相结合,但是,建筑的设计创新包含了多个方面,与人的行为以及喜好有着密切联系,不能只依赖于建筑设计人员的专业人类,还要靠建筑设计人员的思维广度。可拓思维就能很好的帮助设计人员拓宽思维广度,通过实践,使得设计人员在当前的思维习惯中不断的探索、学习,将建筑的多个方面问题融入设计思维中,例如,人的习惯、喜好特点等。从而达到创新建筑设计的目的。

2.可拓思维模式在建筑设计创新中的运用

建筑设计在进行创新时,设计师们要学会把握可拓思维的本质,充分理解建筑物的内在联系,对设计方案进行改造的创新,保证建筑设计在合理的前提下达到最佳的运用效果。除此之外,还要结合施工场所的气候、地理位置等因素,因地制宜进行合理的设计。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建筑创新中,可拓思维模式的运用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2.1传导思维的运用

传导变换即为某事物随着既定事物的变换而变化的现象,在传导的过程中,事物发生的效应称为“传导效应”。其核心在于传导变化的发生,需要一定条件。古今中外的建筑设计中都有传导思维模式的运用。例如中国古代北宋建筑以及美国密尔沃基艺术博物馆等。就拿博物馆来说,其设计师为了调节建筑对阳光的摄入量,设计了特殊调节系统,实现72个钢质翅状物的升降。又如商场周围设计时,通过对石库门旧建筑的改造,形成商业化的步行街,然后在其外围建筑现代小区,也是传导思维的运用,实现了建筑设计的创新。

2.2菱形思维的运用

菱形思维是一种发散思维和收敛思维结合,通过多次的思维整合,达到建筑的创新。菱形结构的创新方面包括了对合适部位的发散思维,对不合适部位的收敛思维,结果这样反复推敲的所谓过程,发散、收敛并行达到建筑设计的创新。在具体的设计中,菱形思维的运用要注意以下两点:(1)设计时,设计使要对建筑设计目标进行精准定位,确定整个过程的设计原理.(2)菱形思维的运用要从整个建筑不同结构的功能出发,来创新建筑思维。例如,建筑在山顶上的哥伦比亚西班牙公园图书馆,利用得天独厚的地理环境优势,用三款岩石形成具有标志性的建筑物。三块人工岩石分别是是图书馆、交流中心和文化中心,其底部通过相连,形成独特的瞭望台,以此同时还保障了交通的畅通,与周围山地景观间形成和谐的画面,实现了创新。

2.3逆向思维的运用

逆向思维能创新传统思维的定向创新方式,逆向思维的原理是在思考问题时,不要局限于常规的思考,学会用反向逻辑对问题进行思考,突破人类看待问题的角度。在建筑设计的创新方面,运用逆向思维能有效的帮助设计师反向思考问题。其与常规思维方式相比,常规思维有着单一性和单向性,导致建筑设计师难以突破看问题的角度。逆向思维能克服这一点,提高建筑创新成效,在具体的运用中应该注意以下几点:(1)利用逆蕴含的思维模式来转换事物,深入思考逆向思维的本质,及时补充记录逆向思维模式的建筑创新理念,从逻辑上思考分析建筑创新设计理念的可行性。从而发挥逆向思维的优势。(2)在运用逆向思维创新时,要考虑到逆向思维的方向问题,找到合理的创新方向再进行设计。(3)逆向思维对建筑设计师的专业素养有较高要求,因此,设计师应该理解逆向思维本质以及运用方式。

2.4共轭思维的运用

共轭是指按照一定规律配对的物体,其常常出现在地理、化学、数学等理科学科中。可拓思维中,任何物体都有四个共轭部分,能达成相互转化。共轭思维在实践中可以找到事物的相同或者可以转换的地方,来促进建筑设计的创新。因此,在建筑设计创新中,应该找到创新思维的相似点和转化点,合理运用共轭思维,实现建筑的创新设计。例如:费城的富兰克林纪念庭院,其设计师用简洁的语言,对建筑的轮廓进行了勾勒,取代了实体建筑,这种设计手法调动了观赏者的想象力,增强了建筑的纪念意义。又如大型体育场的设计也运用了这类设计理念,达成与环境的和谐。

小结

综上所述,可拓思维模式能有效提高建筑设计者的创新能力。如今,创新型建筑的设计理念已经成为现阶段建筑行业发展的趋势,设计人员应该合理运用可拓思维模式进行建筑施工,对建筑工程项目中的结构、材料进行科学合理的设计,在保障建筑工程稳定性的同时,不断提高创新能力,以便设计方案的与时俱进,不断创新。

参考文献:

[1]周丽丽.建筑设计创新与可拓思维模式研究[J].住宅与房地产,2019(15):259.

[2]甘强.研究建筑设计的创新与可拓思维模式[J].智能城市,2019,5(06):38-39.

[3]胡啸.建筑设计中的可拓思维模式及创新方法分析[J].建筑技术开发,2018,45(23):18-19.

[4]金相男,刘洋.创新背景下建筑设计可拓思维模式探讨[J].智能城市,2017,3(03):6.

论文作者:张发智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1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9/21

标签:;  ;  ;  ;  ;  ;  ;  ;  

建筑设计创新与可拓思维模式论文_张发智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