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上半叶走向世界的中国科学研究实况,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走向世界论文,实况论文,中国论文,科学研究论文,世纪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修回日期:2005-12-01
中图分类号:G358;N0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2053(2006)03-0332-10
20世纪上半叶的中国,处在一个十分复杂的社会大转型的时期,却又是现代科学技术在中国的奠基时期。中国的科学技术从传统到现代的过渡,中国知识分子的科学文化运动均是在这一时期实现与完成的。追溯这一时期中国科学研究的成果,用量化的数据来整理、分析与总结那一个时代凝聚着中国那一代学者们智慧与学识的科研文章,可以帮助我们准确而深入地了解在那一个重要时期中一个国家科学技术发展的历程,有利于我们正确地把握一个特定时代的科学史。
美国科技情报社ISI出版的系列引文索引收录世界上最有影响的、经过影响因子筛选的核心期刊上发表的研究成果,在一定程度上代表着世界科学研究的水平,尤其是基础学科研究的最高水准,一个国家科研论文被ISI引文索引收录和引用的情况,是评价该国的国际学术地位、基础科学研究水平、科技实力和科研论文质量的一个重要指标。2005年,这个系列索引中的《科学引文索引》(science citation index,简称SCI)将收录文献的起始时间回溯至1900年,这对人们回顾科学发展史,了解20世纪上半叶自然科学领域的核心期刊论文,提供了可能与方便。本文便试图利用这个数据库,检索中国大陆被收录在这个数据库中自1900年至1949年的全部论文①。并从文献量、著者、机构、学科主题、核心期刊、引文等角度进行归类统计和分析,以期从科研定量数据的角度反映走向世界的中国大陆科学研究的历史实况、研究水平。同时也希望能对我国的科学史以及科学计量学方面的实用性和可靠性的研究提供具体的实例。
本文首先检索了上述数据库1900-1949年间所收录中国内地的全部论文数据。具体的检索过程为:在著者地址字段输入检索式:AD(地址)=China not(China same hong kong),检索结果为988条。由于国外有些机构的名称中有“China”的字样,如美国弗吉尼亚州的Homer Laughlin China Co.,美国俄亥俄州的Hall China Co.,美国新泽西州的Cook China Co.等,而这些机构并没有与中国内地的某个单位的学者合作进行研究,不应列入本文的收录范围,故在检索结果中删去这些与本文研究范围无关的条目共18条,得到最终结果共970条。这便是我国大陆地区在1900-1949年间在世界公认的核心期刊中发表的研究论文,它们在历史上曾经是,甚至有些至今仍然还是国际科研界了解中国科研成果的一个重要窗口。本文便以这一检索结果为基础,对这970篇文章进行了如下多方面、多角度的归类、整理、统计与分析。
1 文献量统计
1.1 各年文献量
表1是美国SCI数据库中根据上述检索式所检索到的中国大陆按年代统计的文献量。各年具体详细的数据变化则反映在图1中。
表1 按年统计的文献量(篇)
年份文献量年份文献量年份文献量年份文献量年份文献量
1900 1
1914 4
1923 15 1932 30 1941 67
1904 1
1915 4
1924 49 1933 27 1942 48
1906 1
1916 3
1925 24 1934 37 1943 21
1908 1
1917 5
1926 49 1935 45 1944 46
1909 1
1918 2
1927 29 1936 74 1946 1
1910 3
1919 1
1928 27 1937 50
1911 1
1920 8
1929 32 1938 49
1912 4
1921 6
1930 49 1939 53
1913 1
1922 7
1931 42 1940 52 合计 970
由表1数据和图1可见:
(1)我国在1900年就有论文被这两个数据库所收录。这是一篇由天津帝国大学(Imperial Tientsin Univ,Tientsin,China)的Drake NF② 所作的有关山西或陕西(Shansi)煤矿的一篇文章(The coal- fields around Tse Chou,Shansi,China)。早年的论文几乎都是由看似外国人姓名的著者完成,直至1920年时,除了在1919年有一位名为Yen KL的作者看似中国人名外,其余的几乎都是外国人名;最早期的作者主要分布在天津,如在1911年前的9篇文章作者中有5个作者的工作单位在天津,其余有2个山东和1个上海的作者,还有1篇是Zose天文台的。早期研究的主题多为医学、天文、工程和化学。1912年至1920年间逐渐有北京、广东、唐山和长沙的作者出现,如北京协和医学院(Union Med Coll,Peking,China)等,并发展为以北京的作者为多,研究的重点是医学。联系当时的社会背景来看,20世纪之初,近代大学开始创办,但发展有限,还无法在短期内培养高水平的科技人才,所以我们看到,早年中国在国际上发表的科研论文有限;自1913年始,中国陆续有一些学术性的社团建立起来,于是,在国际性的科技期刊中,也陆续出现了中国学者的身影。而医学是与人类生存和社会发展联系最密切的学科之一,在当时的中国,由于贫困、战乱等诸多因素,使得医学研究的社会需求尤其紧迫与强烈,因此成为20世纪上半叶走在中国科学研究工作最前端的研究领域。
(2)从1908年开始,到1944年为止,中国大陆每年都有文章在世界的核心期刊上发表,没有空白的年份。
(3)从1920年起,文献量开始逐步攀升,到1924年出现了第一个飞跃,之后数年的文献量呈螺旋式上升的状态,这反映了我国20世纪上半叶的科研工作在磕磕绊绊中前进的实况。
(4)直到1936年,时值抗日战争爆发之前,经十多年持续发展后,这一年的文献量在本文所统计的时段中达到了顶峰。这是一次突飞猛进的发展,是科学技术的繁荣,在当时相对比较稳定的社会大环境下,在比较发展的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的大背景下,许多的科研成果在这时争相涌现出来。这是因为“五四”运动后,科学开始确立了它在中国现代社会中的地位。1928年起建立了以中央研究院为代表的一系列国立科研机构,大学教育也得以迅速发展。随着大批留学生相继归国,国内大学的科学教育水平快速提高,开始逐渐缩小与世界先进水平的差距。公立大学(国立大学、省立大学等)、私立大学和教会大学并存,既相互竞争,又互为补充,促进了教学和研究的进步,直至抗日战争之前,中国的科学研究逐步发展,并开始出现繁荣。
(5)与现当代科研论文量年年攀高的现状形成鲜明对照的是,1936年后的科研文献量并没有在已有的基础上逐步上升。可见,科学研究需要一个安定的环境。如果不是战争,中国的科研工作的进展也许本该从此大踏步地开始的。然而,1937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日本侵略者的大规模入侵,几乎摧毁了刚刚形成一定基础的各类大学和科研机构,严重影响了现代中国科学技术的发展。
(6)从20年代开始的年年有文献的局面到1945年时也被打破了,45年没有论文,46年仅有1篇论文,之后0篇论文的记录一直维持了下去,直至本文收集文献的下限。从这个角度上来看,战争对科学研究的打击是何等的沉重。由于战争的原因,不少学生中断了学业,失去了进一步深造的机会。更多的青年流亡失学。同时,我国丧失了几乎是一代学有所成、处于科研巅峰的科学家,并影响到几代学人的科学事业,不少教师颠沛流离、失业,甚至冻饿而死。中国的科研事业几乎是遭受了灭顶之灾,以致在之后多年都缓不过气来。
1.2 文献类型
表2是根据文献的类型统计的论文量。
表2 按文献类型统计的论文量
文献类型期刊论文 信函 综述合计
文献量916(94.4%) 47(4.8%) 7(0.7%) 970
由表2数据可见:
(1)研究性的论文在整个样本中占绝大多数,这首先是因为这个数据库是以期刊文献为主的,但同时也说明了我国早年的科学研究中原创性研究的比例较高。
(2)信函的比例在这一文献集合中虽然看不出有多大的比例,但若与其他的文献集合比较的话,这个数据就显得很突出。如在同样的数据库系统中检索中国大陆1966-1979年的研究成果(包括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与人文研究),其信函类的文献仅占这一集合中文献总体的0.02%。由此看来,表中4.8%的信函类文献的比例,一方面与当时的通讯条件有关,也与当时科学家的人员数量较少有关,因为信函往往是小范围文献交流的重要手段。随着社会的发展、通讯手段的日益先进以及科技人员的增加,科学技术本身的进步,这一类型的文献在总体上会逐渐减少。
(3)综述类论文的内容高度浓缩,被引率高,其本身的引用文献也多,可读价值也较高,而且一般是在某个较为成熟的研究领域或研究程度才出现,是文献交流活动中的一种很重要的文献类型。在本统计集合中,尽管当时中国的科学研究还处于初级的阶段,但在某些学科某些研究项目中也出现了一定数量的综述性文献,真是可喜可贺。遗憾的是,这类综述性的论文量显得还很少。可以推测,如果没有外界环境和诸多不稳定因素的影响,我国科研界一定会有更多的学科,更多的研究项目在之后较短的时期中循序渐进地发展成熟的。
(4)会议摘要是指参加学术会议提交的会议论文的摘要,以及会议内容的介绍,这类文献在本文的覆盖范围中未能出现。可见,当时我们的国家处于艰难时期,很少有条件主办国际会议,科研人员也难以得到经济资助或成行的条件去参加科学研究的国际会议。
1.3 文献语种
表3是根据文献的语种进行的统计结果。由表3数据可见,在本统计集合中,绝大多数是英语语种的论文。这一方面是由该数据库决定的,因为这是美国的数据库,收录的期刊以英文为主;另一方面也说明,国内著者,尤其是学术研究人员当时涉及的外文语种主要是英语。
表3 按语种统计的论文量
语种英语德语合计
文献量
942 28 970
表3中英语之外的其他语种只有德语,德语论文从1922年开始出现,到1941年为止。主要的研究主题是在化学,病理学和生物学的范围中。全部是研究论文性的文献。比较集中地发表在德文期刊Berichte Der Deutschen Chemischen Gesellschaft上。在所有的德文论文的著者中,共有第一著者12人,其中Sah PPT和Chuang CK各发表了8篇文章。全部参加德语研究论文的有24人,其中,还有Tien YL、Kao YS、Brull W参加了3次以上的德语论文的研究过程。从中可明显看出是中国人姓名的有13人。研究的地点主要集中在北京、上海和广东。比较集中的单位有国立清华大学,北京辅仁大学,广东中山大学,中科院上海化学研究所。
表3的数据也告诉我们,旧中国科学研究的国际合作的研究伙伴主要来自西方国家,最主要的是美国、英国和德国。
2 著者统计
2.1 著者总体情况统计
在所统计的时间段中,中国的970篇论文共有第一著者439人,平均每人2.2篇,这在中国各类各阶段的科学研究中,是个很大的数字,比如,1976-2005年江苏省社会科学研究成果中,平均每人只有1.23篇。可见,解放前中国的科学研究的力量相对比较集中。
按第一著者统计,其中有190人完成2篇以上的论文共721篇,占本统计集合文献总量的74.3%,仅发表了一篇文章的著者是249人。此数据说明了同一著者在所统计数据库中重复出现的频率较高这一事实。
独立著者(即无合著者参与研究的情况)完成的论文共542篇,可见我国早年的科学研究中有55.8%的研究仍然是个人的、小作坊式的研究,而非集体行为,许多研究还没有大范围大幅度地发展开来。
包括所有合著者在内,共有著者1511人次,平均每篇文章1.56人;共有659位论文著者,他们当中绝大多数是国内的科研人员,也有很多是在中国大陆工作与研究的国外学者,还有不少是与国外学术研究机构合作的研究人员。他们或者报道自己或单位的研究成果,或者综述国内某学科或某主题的研究成果并介绍给世界,或者积极参与国际国外的科研,他们在世界科学技术的舞台上扮演了重要的角色,为走向世界的中国科学技术研究作出了杰出的贡献;同时,这一数据也告诉我们,新中国成立前的科学研究的普及面很小,主要集中在少数的科研精英阶层,以及国内与国外科研的合作方面。
最多合著者的论文共有著者为6人,是一篇关于临床医学方面的研究论文,由北平协和医学院医学系(Peiping Union Med Coil,Dept Med,Peiping,China)的国内学者组成。
2.2 核心著者统计
表4是以第一著者为据统计的7篇以上论文的著者,并以降序排列。本文还进行了全部著者(即包括所有合著者)文献量的统计,在表5中列出了其中共参加了10篇以上论文著者的数据(包括合著在内),用以说明这些著者在科研工作中既作为第一著者,也作为合著者的全部科研工作量。
表4 以第一著者为据统计的7篇以上论文的著者
著者名[*]文献量 单位年代 研究主题
Sah PPT37北京**天主教辅仁大学***;清华大学;协和医学院1930-1942 化学
Band W 16燕京大学 1930-1942 物理;化学物理
Chi YF 14中科院国立上海(广西)化学研究所;广西大学化学系;
浙江大学化学系;上海国立医学院药学系 1932-1942 化学
Kuo ZY 12国立中央大学;浙江大学;复旦大学;重庆生理学心理学 心理学;实验动物
研究所
1923-1942 学
Frazier CN 11北京协和医学院医学系;北京协和医院解剖系 1925-1943 皮肤病;内分泌
Tang PS11国立武汉大学生理实验室
1936-1941 生理学
Robertson OH
10北京协和医学院;美国芝加哥大学医学系 1924-1934 实验医学;生物学
Chen KK9 北京协和医学院药学实验室 1924-1937 药学
Chow BF9 北平协和医学院生化系 1935-1938 实验生物学
Liu SH 9 北平协和医学院医学系 1928-1943 营养学;医学调研
Chuang CK 8 中科院国立上海(昆明)化学研究所
1935-1941 化学
Miltner LJ 8 北平协和医学院外科系整形外科部
1932-1937 整形外科;妇科
Woo YH 8 国立清华大学物理系
1930-1932 物理
Wu TY 8 国立北京大学物理系;中科院天文所 1937-1944 化学物理
Adolph WH 7 燕京大学化学系;山东大学 1921-1942 营养学
Hu CK 7 北平协和医学院医学系皮肤病与梅毒部
1930-1941 实验医学
Lim RKS7 北京协和医学院生理系 1925-1933 实验医学
Pillat A
7 北平协和医学院眼科学系
1929-1933 眼科学
Read BE7 北京协和医学院;美国耶鲁大学药学与毒物学系
1924-1930 实验医学;生物学
Wong SC7 北平协和医学院免疫系 1938-1941 细菌与免疫
注:*:由于该数据库中的著者名是以著者姓的全称和著者名的首字母合成的,有些著者自己在书写英文名和拼音名时的表达不一致,也有时是数据库本身有误,如Yen CH与Yen A CH;Woo SC与Woo S;Tung TC与Tung T或T’Ung T是否是同一人名?这种情况在表4,表5中不能被统计在同一著者名下。但有些材料经过仔细核实,如本表中的Sah PPT与Sah APT,下表中的Sia RPH与Sia RHP,由于其所在研究单位相同,且论文的专业一致,故疑为笔误,或其他贻误,于是,在本文中便作为同一人统计的,特此说明。
**:北京亦北平,是根据原始数据记录的。
***:本文中所有专有名词,如人名、地名、单位名等均据该数据库中的英文名称汉译而成。
表5 以全部参与研究的著者为据对10篇以上论文著者的统计
著者名 文献量著者名 文献量
Sah PPT 40Kuo ZY 12
Band W
26Zia SH全部作为合作者,与北平协和医学院免疫系作者合作
11
Frazier CN
18Sia RHP北平协和医学院,医学实验11
Hu CK16Miltner LJ 11
Wu H北京协和医学院,生物化学 15Hu CH北平协和医学院整形外科,病理科11
Chow BF 14Wu TY 10
Chi YF
14Wong SC10
Robertson OH 12Kao YS全部作为合作者,多与中科院上海(昆明,广西)化学研究所作者合作 10
Miltner LJ
12Chen KK10
注:表5中与表4重合的著者不再列出其具体所在单位;本文所用的数据库未清楚说明合作著者的所在单位。
从这些著者的统计数据中,我们看到,中国20世纪上半叶的科学技术研究,是以高产著者为主的研究。
结合表4、表5的数据,我们看到表5的著者中绝大部分都与表4中的著者有重合,可见这些著者除了作为第一著者外,还作为合作著者参加了更多的科研活动,在他们所在单位某些特定的学科中起到了科研带头人的作用。也有些作者完全是作为合作者加入到科学研究中的。
结合文献发表的年份来看,在这些相对高产的著者中,他们研究的高峰期也不尽相同:有的是集中在某个时间段中的研究热点人物,如北平协和医学院生化系的Chow BF的生物实验研究的9篇论文是集中在3-4年中完成的;武汉大学的Tang PS的11篇有关生理学的研究也是集中在4-5年中完成的。但更多的学者出成果的年代都延续了10年以上。如果不是战争的影响,他们的成果也许还会继续下去,也许会有更多更伟大的成果问世。
3 地区、机构统计
根据著者所在地区和单位统计文献量,可帮助人们从地区研究的角度和机构整体的衡量来考察或了解某一地区、某一单位的科研业绩和科研实力,便于及时进行科研评价,调整科研策略。作为这些机构本身,也可从中了解自己的科研布局和科研的长项与短处,了解本单位科研人员之间的合作情况。就本文而言,从这个角度进行的研究可以丰富科学史层面上的意义。表6是按著者当时所在的城市(或省份,按原文记录为准)统计的论文量,表中有些外国国名,这是因为这些国家的一些学者与国内某些单位合作进行了某项科研活动。表7则是按作者所在单位统计的论文量。由于当时战局不稳,造成了很多科研单位颠沛流离,多次变更地址,也不排除有些地址只是学术文章的投递地址,而与单位地址无关这样的个案。如国立中央大学,就有南京、成都、重庆、甚至上海的地址;清华大学,除了在北京外,还有在昆明、长沙的记录;浙江大学当时大部分的成果是在贵州产生的;就连国立北京大学,也有著录在昆明的个案。
表6 按著者所在地区统计的论文量
地名 文献量 地名文献量
北京(包括北平)607 厦门 5
上海 83 沈阳(奉天)
5
昆明+云南 51 开封 4
南京 30 福州 4
成都+四川 26 哈尔滨
2
重庆 17 海南 2
广东 17 荷兰 2
美国 15 安庆 1
贵州+遵义 13 峨嵋 1
济南+山东 13 加拿大
1
长沙 12 泸州 1
武昌+汉口+湖北12 日本 1
天津 10 苏州 1
浙江+杭州 10 太原 1
桂林+广西+梧州 8 香港 1
唐山
8 其他 6
表7 按作者机构对10篇以上论文的单位进行的统计
单 位文献量 主 要 著 者 主要研究主题
北京(北平)协和医学院 470Wu H; Wong SC; Wang CW; Van Allen; Tung CL; Robert- 医学;化学;生物
son OH; Shih HE; Read BE; Pillat A; Miltner LJ; Mills
CA; Meleney HE; Meleney FL; Liu SH; Lim RKS; Hu
CK; Frazier CN; Hu CH; Horvath AA; Frazier CN; Faust
EC; Chung HL; Chow BF; Chen KK; Cheer SN; Chang HC
Sah PPT; Ma TS; Woo YH; Chung KL; Chern SS; Huang
清华大学(北平,昆明) 58 物理;化学;数学;心理学
TC
燕京大学 52 Adolph WH; Band W; Luh CW
物理;化学;生物
中央(南京)大学
45 Kuo ZY; Yu TF; Lee JS; Tsai C; Chang TS 医学;农学;动物学
北京辅仁大学 27 Sah PPT 化学
上海Lester医院和Lester
医学研究所
18 Tang FF; Wei H; Paterson JLH医学
浙江大学(杭州,贵州) 17 Pa C; Wang KC
数学;植物学;化学;物理
北京大学 14 Wu TY; Ma ST物理;化学
上海国立医学院
14 Chi YF; Chi TK 医学
中科院上海化学所 14 Chi YF; Kao YS; Chuang CK; Woo SC
化学
武汉大学 10 Tang PS; Lin CY 生理学
注:本表中的机构基本上以从数据库中检索出的原始数据为准,未按当前的机构名称归并。
表6中的数据似乎带给我们很大的视觉冲击:
(1)北京(包括北平)在1900-1949年间,在不同的政治体制下都充当着重要的角色,是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同时也更是名副其实的科学研究的中心。旧中国将近2/3的科研成果是在这里产生的。本文所统计的数字说明,当时北京科研力量的集中程度远远胜于当前,在医学研究领域尤甚。
(2)对于上海、南京、广州(在本文的原始数据中基本上都用“广东”一词表示)、成都、重庆、武汉、杭州等这些目前的省会城市或直辖市,它们在旧中国时期的科研状态,所处的科研地位,几乎与现当代的实际相符,可见,这些城市在很大程度上保留了当年的科研基础,保持了当年的科研优势,继承和发展了一些特色学科甚至是研究方向,在科研活动中继续发挥着省会城市的带头和引导作用。
(3)天津、济南、沈阳这些城市在旧中国早期的科研活动中非常活跃,但后来这些城市的科研力量逐渐向其他城市,尤其是向北京转移。
(4)昆明、贵州、广西这些边远地区在半个世纪前的中国科学研究活动中十分积极,产生了丰厚的科研成果。这与战时许多科研单位、高校的迁徙有关。可见,科学研究活动首先是人的活动,科研的实力与科技人员之间有着十分密切的联系。
(5)旧中国的科研活动中同样也有大量的国内外合作的成果,包括科研人员间的合作以及科研单位间的合作。除了表6中反映出来的以国外机构作为第一著者地址的研究外,还有很多国外著者或机构作为合作者或合作单位的研究。就合作的国家而言,在当年我国与国外的科研合作研究成果中,以与美国合作的研究为最多。与美国之外的其他国家的合作力量相对较弱。
从表7的结果看,北京(北平)协和医学院一枝独秀,他们的研究成果在解放前的中国独占鳌头,他们的论文量在本文的统计集合中占到近半数,是旧中国科研界的半壁江山。确实,医学是最牵动人民生死的,这对于解放前笼罩在战争中的旧中国而言,实在是有着巨大的社会需求的。在这些科研文章中,我们看到有不少关于战地急救方面的,如腿部骨折的外科处理等,也有许多与当时的高发病、多发病有关的,如肺结核,血吸虫的文章。
在高校中,清华大学、燕京大学、中央大学、北京辅仁大学、浙江大学、北京大学、武汉大学都有很好的建树。尽管时事动荡,高校的教研人员仍然十分艰苦地坚持着他们的研究,并有如此的科研成果走向世界,着实令我们这些后辈学人感动。
除了医学院和高校外,还有研究所的成果,表7中就有中科院上海化学所的10余篇文章。可能在本文中还有些研究所因为几易其名,或者因为不同的人用不同的翻译方法,而使这些研究所的文献量未能集中到10篇以上。
4 期刊统计
通过对刊载最多的中国大陆学者论文的国际期刊的寻找、统计与分析,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那些曾经吸引过中国最多的学者,扮演过研究成果中心角色的期刊,便于人们追溯有关学科或课题发展的轨迹,承继和发展前人的研究成果,使之循序渐进,更快更好地发展。
970篇论文刊载在124种期刊上,绝大部分期刊都刊载了2篇以上的文章,显得非常集中,仅刊载过1篇文章的期刊只有29种,这与当今国内研究现状相比有很大的不同。
在当代的SCI数据库中,我国有十多种中英文期刊被收录在内。但在本文所统计的时间段中,还没有一份中文的期刊被SCI所覆盖。正如前文语种统计的结果所反映的,这里所统计到的全部都是外文期刊,主要有英德两种语言。
刊登最多论文的期刊是美国的Proceedings of the Society for Experimental Biology and Medicine,覆盖医学和生物学方面的内容,多由北京协和医学院的学者发文。
在本文所统计的时间段中,中国学者以及在中国的研究机构中工作或服务的外国学者在世界一流的综合性刊物“Science”上共有8篇论文,最早在Science上发文的是1910年当时天津的帝国实验室的名为Tingle A的一篇有关化学物质的信函;之后直到1924年长沙的耶鲁医学院才又有研究论文发表,济南的天主教大学、北京协和医学院、武汉大学、燕京大学均陆续有文章发表。在“Nature”上也有16篇中国学者早年的成果。最早的仍然是Tingle A于1904年在山东的帝国省立学院所作的一篇有关竹子开花的信函。但这两份杂志上的文章被他人引用的程度都不高。
在医学领域,著名的医学杂志“Lancet”上也有中国学者的身影,这里刊登了13篇中国学者的文章,最早是1911年4月天津帝国军医学院Lien-Teh W在奉天的有关瘟疫的国际会议上的演讲。这里发文量最高的是上海Lester(雷士德)医院的作者有关战区医院的介绍性文章。同样,这些文章的被引率也不高。
表8是对收录10篇以上中国大陆学者研究论文的期刊的统计。25种杂志共刊登了583篇文章,占总量的60%。其中,医学研究成果相对是最集中的,已经有一些核心期刊集中了大量的中国大陆学者的研究成果。此外,化学、物理、生物方面的研究也基本形成了一定数量的核心期刊。
表8 对收录10篇以上中国大陆著者文章的期刊的统计
期刊名文献量学科
Proceedings of the Society for Ex-
医学;生物
172
perimental Biology and Medicine 学
Physical Review 39
物理
Journal of the Experimental Medi-
31
医学
cine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Chemical
23
化学
Society
Journal of Chemical Physics 23
化学物理
Recueil des Travaux Chimiques
22
化学
des Pays-bas
Journal of Biological Chemistry 20
生物化学
Annals of Surgery
19
医学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Medical
Association 17
医学
Journal of Comparative Heurology17
医学
Journal of Clinical Investigation
17
医学
Berichte der Deutschen Chemisch-
16
化学
en Gesellschaft
Nature 16
综合
Archives of Neurology and Psychi-
atry15
医学
Archives of Dermatology and Syph-
ilology 15
医学
Phytopathology 14
生物
Journal of Bone and Joint Surger14
医学
Archives of Ophthalmology
14
医学
Archives of Internal Medicine
14
医学
Lancet 13
医学
Anatomical Record
13
医学
British Medical Journal 11
医学
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
my of Sciences of the United States 10
综合
of America
American Journal of Psychology 10
心理学
American Journal of Hygiene 10
公共卫生
5 研究主题统计
这里对论文所研究主题的统计,主要依据原始论文的篇名、摘要、关键词,结合考虑刊载该论文期刊所属的学科以及著者所在的单位而确定的。由于学科交叉等原因,如化学与物理、统计与数学、生物学与医学等学科的联系都是非常密切的,很难准确地进行唯一性的或排他性的分类。故本数据仅供大方向的参考。
对于统计前的归类过程,本文以《中国图书资料分类法》为据,但补充了三点细则规范。一是按主类目归类,如:化学物理归入物理,物理化学则入化学;二是对跨学科的文章,能归入在本文中收录范围小的主题的,就不列入大主题,如同时涉及生物与医学的文章则入生物,化学系人员对动物植物营养学方面的研究则入营养学;三是按论文量确定类目的等级,对于论文量不多的类目,则归并到上位类,反之,细分至下位类,如动物学、植物学、微生物学、生理学均被合并到生物学,实验心理学并入心理学,分子物理并入物理,而医学类目下的文献量在本文中占到半数以上,故稍作细分。表9便是据此原则对本文所收集的数据所作的主题分类统计。
表9的数据告诉我们:
表9 对研究主题的归类统计
主题文献量主题文献量主题文献量
生物医学
111 内分泌 20 寄生虫 9
实验调研
化学
105 病理学 19 妇科
9
物理
91 眼科
18 材料科学
8
生物
85 传染病 16 化验
7
外科
58 小儿科 15 工程
6
生物化学
39 公共卫生
15 天文学 5
药学
35 遗传学 13 农学
3
数学
33 皮肤科 12 考古
3
精神病 30 营养学 11 声学
2
解剖
30 心血管 11 综合 13
放射与核
内科合集
30 医学
10 其他病例 68
神经科 20 免疫
10 合计 970
(1)生物医学实验调研,主要是指实验室的工作和大范围的临床及社会调研,这在本文涉及的范围中占很大的比例,包括对动物、植物、微生物的实验,临床疾病的调研,传染病、流行病的调研、调查等。如实验的对象有破伤风杆菌、伤寒杆菌、猪瘟杆菌、肺炎球菌、垂体刺激生殖腺、鸡蛋、蛋黄、鳕鱼肝油、菌类、植物根、酱油、盐、煤焦油、食物等,实验的动物对象有老鼠、猪、兔、狗、小鸡胚胎、臭虫、青蛙、鸽子、猴、人(包括观察比较)等,诸如这样的实验:北京厕所里分类出的破伤风杆菌的类型;北平流行斑疹伤寒病中的鼠虱实验;先天手足抽搐症中钙与磷代谢的不同形式等。此外,医学各科、药学、生物化学方面的研究都是以北京协和医学院的研究为最。在医学方面,上海医科大学和上海的医院、长沙的耶鲁医学院等,也有较多的研究成果。
(2)化学、物理、生物、数学这些基础学科在当时中国的科学研究中同样占有较大的比例。物理学的研究中除综合性的物理学研究外,还有大量的化学物理研究、应用物理研究、光学研究,燕京大学、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科院北京物理所、上海镭研究所、天主教北京辅仁大学等单位在物理学方面颇有建树。化学研究的单位比较多地集中在大学的实验室,如清华大学、天主教北京辅仁大学、燕京大学,还有一些医学院,如北京协和医学院、上海国立医科大学等,中科院上海化学研究所也有较多的研究成果。在生物学研究中,除了北京协和医学院实验生物学的研究成果外,高校的植物学的研究也占较大的比例,其中,中央大学在植物病理学的研究中有比较集中的研究成果,同时还包括一些动物学的研究成果,在植物学方面有较多研究成果的还有四川省农业改进研究所(Szechuen Provincial Agriculture Improvement Institute)。数学的研究单位主要有清华大学、浙江大学等。
(3)心理学的研究有燕京大学、浙江大学、中央大学、复旦大学、清华大学、武汉大学、北京协和医学院等。
(4)由于本文所用的数据库主要覆盖自然科学基础研究方面的期刊论文,故工程领域、社科人文领域的研究成果均不在本文之列。但也有少量一些与自然科学基础研究的成果相交叉的,如工程方面的研究主要有石油工业方面的,较多的与工程化学相关,重庆的Tung Li石油加工厂、菜油加工厂、燕京大学等单位的研究成果;考古研究主要是对周口店遗址的研究。
(5)农学的研究主要是由南京大学和四川农业研究所进行的。
(6)医学的研究除了表9列出的一些文献量较多的成果或上位的概念外,还有一些很分散的、典型疾病的研究,涉及到医学的方方面面,如在泌尿科、心血管、耳鼻喉、白血病、食疗、牙科、寄生虫、甲状腺、糖尿病、狂犬病、职业病等方面也都有研究。
(7)当时的医学与当时的社会需求也是密切相关的,如肺病、伤寒、疟疾、营养、黑死病、血吸虫病,战地外科等都占较大的比例。
6 引文统计
已发表的文献被新发表的论文所引用的次数是已发表文献质量的特征之一,也是新旧论文间所表达科研课题联系程度的一个重要标志。一般来说,论文的被引用次数越多,说明该论文的科学知识生产质量越高,含原始创新的成分越多。在本文所统计的范围中,0引文的论文为256篇,1篇引文的论文为121篇;全部论文的引文量为8519次,平均每篇论文被引8.78次;被引百次以上的论文共有10篇,被引2054次,几乎达到全部被引文献的1/4,被引最多的1篇论文被引408次;而被引50次以上、100次以下的也有16篇文章;少于100篇引文的论文共有960篇,被引6465次。在本文所统计的范围内,有部分论文已达到较高的被引率。表10就是对百次以上高被引论文的统计结果。
表10 百次以上高被引论文的统计
第一著者被引论文被引次数 被引文献篇名(主题) 著者第一单位名称
发表年份
Studies of gas and electrolyte equilibria in the blood:Fac-
Van Slyke DD1923408
tors controlling the electrolyte and water distribution in the北京协和医学院
blood.(医学)
Meleny FK
1924370
Hemolytic streptococcus gangrene.(医学) 北京协和医学院
Studies of calcium and phosphorus metabolism with special
Liu SH 1943290
reference to pathogenesis and effects of dihydrotachysterol
北京协和医学院
(A T 10) and iron.(医学)
Studies on the metabolism of pyruvic acid in normal and vi-
上海Henry Lester医
Lu GD
1939212
tamin B-1 -deficient states (I):A rapid,specific and sen-
学研究所
sitive method for the estimation of blood pyruvate.(生化)
The forebrain of the opossum,didelphis virginiana Part 11
Loo YT 1931196 国立中央大学医学院
Histology.(动物学)
The action of ephedrine,the active principle of the Chinese
Chen KK 1924125 北京协和医学院
drug MA Huang.(药学)
Band W 1939116
Dissociation treatment of condensing systems.(物理) 燕京大学
Kuo ZY 1932116
Ontogeny of embryonic behavior in aves.(动物学) 国立中央大学
Keefer CS
1930111
The beriberi heart.(医学)北京协和医学院
A simple intrinsic proof of the Gauss-Bonnet formula for 美国普林斯顿高级研
Chern SS1944110
closed Riemannian manifolds.(数学)
究院,清华大学
(1)本统计样本中被引率较高的这些论文的第一著者中既有国外的著者(但一般或有中国著者的合作或是在中国工作的成果),也有中国的著者;既有统计时段前期的,也有后期的;有些人们可能比较熟悉,但更多的还鲜为人知。
(2)被引率较高的论文的主题主要是医学方面的论文。医学文献中以医学实验学、生物实验学的内容为多。但也不乏物理、数学、生物、化学方面的力作。
回顾这段科学历程发现,中国的科学技术发展经过了一段非同寻常的过程。中国的科学研究受到了中国社会变革的深刻影响,更受到了战争的重创。然而,一代又一代专家学者坚持着科学救国的信念,他们为中国科学事业的发展,为缩小中国科学与世界先进水平的差距,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在许多学科,他们的研究为后来的事业首开先河,奠定了良好的基础。通过研究,我们由此打开一个研究这段科学史的窗口。
注释:
①本文的研究范围不包括当时的香港。
②在本文所用的数据库中对于人名的著录方式统一规定为姓在前,缩写名在后。
标签:科学论文; 文献回顾论文; 医学研究论文; 大学论文; 北京协和医学院论文; 文献论文; 文献综述论文; 外文文献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