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民解放91458部队医院 海南三亚 572021)
摘要:目的 探讨支气管哮喘合并肺部感染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方法 将151例支气管哮喘合并肺部感染患者的临床表现、辅助检查及治疗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对支气管哮喘合并肺部感染患者进行有效治疗后,治愈104例,好转45例,死亡2例。结论 支气管哮喘合并肺部感染患者,多为双重感染或混合感染,正确的激素治疗及合理正规、足疗程使用抗生素最为重要。
关键词:支气管哮喘;肺部感染
支气管哮喘简称哮喘,是由肥大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和T淋巴细胞等多细胞参与的慢性呼吸道炎性反应,可以起喘息、气促、胸闷和咳嗽等症状反复发作【1】。近年来,在临床治疗中随着激素和广谱抗生素的广泛应用,哮喘合并肺部感染的发生率持续上升。为探讨支气管哮喘合并肺部感染有效的抗生素选择及治疗方法。我院对151例支气管哮喘合并肺部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病例资料
151例病人均为2016年02月-2018年02月入院,住我院呼吸内科的病人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其中男性82例,女性69例,年龄12-58岁,平时年龄38.5岁,患者发病多以受凉、与宠物接触、劳累过度等为诱因,全部患者符合《支气管哮喘防治指南》【2】和《侵袭性肺部真菌感染的诊断标准与治疗原则(草案)》【3】的标准。
1.2、临床特征
(1)、表1 151例支气管哮喘合并肺部感染临床表现
注:其中大部分病人为混合感染
(5)、药敏试验:选用对肺部感染敏感的抗生素,对3代头孢菌素(如头孢米诺)敏感的101例,喹诺酮类药物(如莫西沙星)敏感的97例,青霉素敏感的16例,阿奇霉素敏感的35例。
1.3治疗情况
入院后给予经验用药,选用的抗生素主要有哌拉西林钠舒巴坦钠、第3、4代氟喹诺酮类、第3、4代头孢,然后依据痰培养及药敏试验及时调整用药;雾化吸入SABA(沙丁胺醇)+激素混悬液(布地奈德)+抗胆碱药物(异丙托溴铵),症状较轻患者首选口服糖皮质激素(如泼尼松龙等),效果不佳或病情严重时给予静脉糖皮质激素(如甲泼尼龙),待病情稳定后改为口服糖皮质激素。地塞米松不良反应较大,一般不推荐使用,特别要预防使用激素治疗时的并发症如高血压、高血糖、应激性溃疡等;同时给予吸痰、吸氧、解痉、平喘、纠正酸碱平衡及电解质紊乱,积极营养支持治疗等综合治疗措施,部分患者给予无创通气治疗。
2、结果
本组病例进行积极抗感染及激素等有效治疗后,治愈104例,临床症状消失,痰涂片连续3次呈阴性,且半年内未复发;好转45例,临床症状基本消失,2个月内未复发;死亡2例,死亡原因呼吸衰竭2例,平均住院12天。所有患者的肺部阴影在2-3周内基本消失,极个别在3周以上消失。
3、讨论
3.1呼吸道感染合并支气管哮喘的临床特点
(1)病情重:支气管哮喘是临床上比较常见的一种内科慢性疾病,反复发作常常造成患者的气道呈现出不可逆性的狭窄,以及气道平滑肌肥厚。而肺部感染则是支气管哮喘疾病中比较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它可使支气管哮喘的病情加重,或者会诱发支气管哮喘的急性发作,相对的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也会引起患者的肺部感染。患者除了会出现支气管哮喘的病症表现外,还会出现重度咳嗽、改变咳痰性状,部分患者还会出现寒战、发热、咳浓痰等特点。呼吸道和肺部感染程度与哮喘的严重程度呈正比例关系。
(2)肺部感染多为阶段性:一方面是由于病毒或细菌感染诱发的气道高反应性,另一方面是因为哮喘(尤其是慢性哮喘)患者的气道纤毛清除粘液痰的功能被削弱,慢性变态反应性炎性疾病,引发呼吸道狭窄、分泌物增多等病理性改变,纤毛-黏液传输机制受损,导致细菌繁殖,分泌物引流不畅,大量粘液痰阻塞气道,形成肺部感染。故肺部感染往往以阶段性为特点。肺部继发感染的病原体仍以革兰氏阴性菌为主,革兰氏阳性菌以及支原体、衣原体仍有上升趋势,可能与细菌变迁有关。
3.2治疗心得:
(1)个体化、合理正规、足疗程使用抗生素:
在对支气管哮喘合并肺部感染的患者进行治疗的时候,如果抗菌治疗的方式不合适或不合理,会导致细菌性呼吸道感染难治的现象,感染呈双重感染或混合感染,感染细菌的种类较多且各有不同,甚至出现耐药的现象,主要原因是致病菌谱变迁,使多种细菌在对抗菌药物时出现了低敏感性,即部分患者长期和大剂量的使用抗生素,或者对抗菌药物的使用不合理(规范),导致耐药致病的菌种不断的滋生(或增加),抗菌药物抑菌的活性也出现逐渐下降。并非白细胞升高、黄色浓痰才能表示肺部感染。如果支气管哮喘主要是由炎性细胞(嗜酸性粒细胞)介入导致的气道炎症,痰液也可能出现黄色的脓性。但经过医生积极正规的平喘治疗后,患者的气道阻塞症状没有得到减缓,则应进行合并肺部感染的治疗,具体的治疗方式有:对重症的支气管哮喘患者进行支气管镜的肺活检,若发现患者与轻度哮喘患者中的病理特征不一样,则对重度患者一般要增加中性粒细胞、炎性介质为特征的检查;如果对患者进行常规平喘治疗后,患者的症状还是无法得到控制,甚至病情有加重的趋势,考虑是否有支原体、衣原体等潜在感染的可能,则应给予阿奇霉素等的药物治疗,最好根据患者的病原微生物进行药物选择。对于病原微生物的培养,应经验留取标本方便细菌学检查,再根据患者的检查结果进行有效药物治疗。但是在痰培养的结果未出来之前,建议首选第三代头孢菌素、喹诺酮类药物进行治疗。抗感染治疗还要求个体化治疗,也就是说患者之间、病原菌都存在差异,医务人员就必须详细的掌握患者的病情和身体状况,之后再采取合理的治疗方案。
(2)正确使用糖皮质激素:
支气管哮喘合并肺部感染的患者进行激素的治疗非常重要,其根据病情来选择激素给药的途径、指征、计量、疗程。糖皮质激素给药的方式为吸入、口服、静脉等,根据患者的病情严重程度,即临床表现及血气分析的结果,给予相应的治疗。如轻度,首选口服泼尼松或泼尼松龙;中度,首选雾化吸入激素混悬液(布地奈德)+SABA(沙丁胺醇)+抗胆碱药物(异丙托溴铵);症状较重患者,首选给予静脉糖皮质激素(如甲泼尼龙),同时持续雾化吸入,待病情稳定后改为口服(因研究表明口服激素和静脉激素疗效相当,且口服激素副作用小)。同时应警惕激素的并发症,且地塞米松不良反应较大,一般不推荐使用。
(3)支持治疗
根据患者的基础疾病,个体化选择平喘、化痰药物,如β2-受体激动剂(博利康尼)、抗胆碱药(异丙托溴铵)、茶碱类(氨茶碱)、化痰(氨溴索)等,补液维持盐、水、电解质、酸碱平衡,给予营养支持,同时给予心理治疗等。情况危急的患者给予无创通气治疗。
综上所述,临床研究支气管哮喘合并肺部感染治疗原则:消除病因、控制发作、改善肺功能、防止复发。规范化治疗,个体化治疗,科学用药,加强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够有效控制病情发展,提高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 殷凯生,吸入糖皮质激素在支气管哮喘中的合理应用,中华哮喘杂志【J】,2009,3(4)1-2
[2] 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哮喘学组,支气管哮喘防治指南,中华结核和呼吸病杂志,2008,31(3):177
[3] 中国侵袭性肺部真菌感染工作组,侵袭性肺部真菌感染的诊断标准与治疗原则(草案),中国实用内科杂志,2006,26(21):1748
作者简介:段国伟,男,1980年9月6日出生,汉族,本科学历,就职于中国人民解放军91458部队医院,内科主治医师。
论文作者:段国伟
论文发表刊物:《航空军医》2019年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6/6
标签:支气管哮喘论文; 肺部论文; 患者论文; 激素论文; 病情论文; 哮喘论文; 抗生素论文; 《航空军医》2019年4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