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凝土施工技术在水利水电施工中的应用论文_骆东亮

混凝土施工技术在水利水电施工中的应用论文_骆东亮

山东德建集团有限公司 山东省德州市 253000

摘要:在水利水电施工中,混凝土施工技术的应用比较广泛,科学地运用混凝土施工技术,能够有效地提高水利水电工程的施工质量和效率,延长水利工程的使用寿命。 本文从混凝土施工技术的角度出发,分别阐述混凝土施工技术在水利水电工程中的应用,并分析实际工程案例,希望提升水利水电工程的施工质量。

关键词:混凝土;水利水电;施工技术

1 引言

近年来,我国经济发展步伐逐步加快,水利水电设施作为我国的基础性设施,与之相关的工程项目逐步增多,且规模巨大。近些年的土建工程和水利水电工程的建设,引进很多先进的施工技术,选用更加新型的施工方案,而在水利工程中,混凝土施工技术广泛应用,使得水电站、水坝等结构具有抗水性、耐腐蚀性等优点,提高了水利工程的施工质量。

2 水利水电中混凝土施工技术的运用

2.1分缝分块技术

目前,我国很多水利水电工程施工时,往往选用混凝土施工技术,由于水电站、水坝等项目的工程量较大,无法在短期内完成工作,因此在水利水电工程项目建设中,往往分阶段分块浇筑。浇筑方式有分缝分块、错缝分块、通仓分块三种,分缝分块技术是指浇筑混凝土的方向应该与钢筋结构的方向一致,高度也相同,这样能够加快工程项目的施工进度,提高工作效率。错缝浇筑混凝土的优点是浇筑成的水泥块体积很小,不必考虑浇筑时温度因素带来的影响,应用时需要提前考察,保证错缝的浇筑方向和浇筑高度能与竖缝交错开。通仓分块技术也是一种常见的浇筑方式,应用于占地面积大且跨度很大的水坝建设中,在建设过程中会采用挖掘机等机械设施,施工很快,不易受到外部环境的影响。总而言之,使用分缝分块技术时效率高,时间短,在水利水电工程中应用最广泛。

2.2接缝灌浆技术

为了使得大坝的完整度满足规范规定,在工程施工过程中往往会采用接缝灌浆技术,目前接缝灌浆的分布方法有骑缝式灌浆、盒式灌浆和重复式灌浆。与其他两种方式相比,骑缝灌浆方式在灌浆的时候非常顺畅,不易发生管道阻塞;重复式灌浆主要应用于未发生管道阻塞的二次灌浆过程中;盒式灌浆方式应用最广泛,主要应用于纵缝灌浆,在反复灌浆过程中一般不会发生管道阻塞的现象,质量很高,缺点是材料耗费严重。水利水电工程建设中的接缝灌浆技术通常是非常隐蔽的工作,为了保证后续工作能够顺利进行,在操作时必须严格控制灌浆质量。为了防止水坝变形,必须按照一定的顺序运用接缝灌浆技术,例如先进行横缝灌浆,再进行纵缝灌浆,反之亦然,保证了水坝的整体性。

2.3水闸施工技术

水闸建设是水利水电工程中非常重要的环节,如果在施工中水闸的质量出现问题,那么将会直接影响到工程项目的后续工作,拖延时间。水闸的建设方式主要有涵洞式和开放式,开放式主要用于建设宽大空旷的场地,而涵洞式用于较窄的山间,这样做不但可以节省空间,而且可以充分发挥建筑的功能。水闸的施工主要包括底板施工和闸墩施工,底板施工主要是由混凝土浇筑而成,在软土层上铺设 9cm 厚的混凝土层,在周边放置模板并固定,防止浇筑时底板发生变形,尽量避免建筑发生不均匀沉降。在闸墩施工时,一般设置分布大量钢筋的门槽,然而闸墩的建设需要很多预埋件,这都加大了施工难度。

2.4混凝土搅拌技术

水利水电工程中应用的混凝土在使用之前需要经过充分搅拌,才能进行混凝土的浇筑工作。混凝土的搅拌工作是由机器完成,速度很快,搅拌的混凝土质地均匀。为了保证搅拌的混凝土质量达到设计要求,工作人员应该加大混凝土搅拌过程的检查监督力度,在混凝土搅拌之前,保证混凝土的原料质量达到要求,不符合要求的材料应该坚决杜绝。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在混凝土搅拌过程中,需要确定合理的原材料配比,防止因材料配比误差使得混凝土的搅拌质量不高,另外,若在搅拌过程中使用外加剂,应该严格控制其使用量,并将剩余部分保留。混凝土的搅拌不同于普通的混合搅拌,在搅拌材料的顺序上有着非常严格的要求,搅拌顺序不同,直接使得搅拌的混凝土物理性质有所不同,因此不可以忽略,依据搅拌过程是否需要添加外加剂,搅拌顺序可以分为两类:不加外加剂的时候搅拌顺序是石子、水泥和砂,添加外加剂的时候搅拌顺序是石子、水泥、外加剂和砂。混凝土搅拌工作完成后,需要检查混凝土的搅拌效果,一旦发现质量不合格的混凝土要及时报告,防止引起混凝土浇筑质量不合格甚至更加严重的问题。搅拌好的混凝土要及时进行下一步的浇筑工作,浇筑好的混凝土要避免在阳光下暴晒。

2.5混凝土浇筑技术

水利水电工程中应用混凝土的最后一步是混凝土的浇筑,混凝土的浇筑质量会直接影响到工程项目的施工进度和施工质量。浇筑工作开始之前,应彻底清除模板上的污物和油渍,同时在模板上撒上足量清水,使得模板保持湿润,检查模板上是否存在裂缝和空洞,如果有应该及时堵上,避免混凝土在浇筑时从裂缝中析出,影响浇筑质量。混凝土浇筑是非常重要的一步,浇筑之前的工作也非常杂乱,除以上提到的工作以外,还应该做好模板型号、尺寸和标高的校对工作,保证钢筋的数量、型号和保护层厚度的设置准确无误,依据混凝土的保护层厚度选取不同的混凝土浇筑方案。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依据从低处向高处浇筑的原则浇筑,确保每层的混凝土浇筑厚度符合设计规定。另外,沉降缝、防震缝和伸缩缝的设置应有严格要求,浇筑之前确定好施工缝的位置,浇筑之后检查施工缝周边混凝土是否分布均匀,衡量施工缝能否保证整个工程项目的稳定。

3工程案例

某水利水电混凝土大坝工程,大坝的拱坝建基面高度是 470m,最高点可达到 108.4m,是双曲拱坝,坝轴线的长度是 284.1m,坝段可分为 16个。顶部厚度是 4.5m,底部厚度是 20.1m,比例为 0.18。在开展浇筑施工作业时,因施工导流影响,工作人员任务量较重、强度较大,需要对工程技术进行合理安排,从而达到工程要求。首先应确立建立科学的施工方案,方案应该把混凝土施工技术科学合理地运用到此工程项目中,那么设计施工方案的设计人员应该熟知与之有关的设计理论,依照总体情况进行设计,同时应做好前期勘察设计工作,了解工程资料,从而达到环境与施工之间的有效连接与协调。利用 BIM 技术中的三维可视化功能与参数功能可以实现对工程质量严格把关,为其提供质量保证。需要注意的是对于混凝土的早期养护工作,养护工作的主要任务是保证合适的温度和湿度,从而确保混凝土能够不受到外界的温度变化而出现冷缩、干缩等问题,相关人员应该做好养护信息记录。

4结束语

我国经济发展水平不断提高,水利水电工程也发展迅速,混凝土施工技术在水利水电工程中的应用可以提高工程质量,因此,在应用时要全面掌握技术要点,使得混凝土能够在水利水电工程中发挥出其最有效的作用,保证工程质量。

参考文献

[1]李欣.混凝土施工技术在水利水电施工中的应用研究[J].江西建材,2017(23):119.

[2]李斌.水利水电工程施工中基础处理施工方法的应用探讨[J].四川水泥,2018(9):232.

[3]许志强,李洪波.混凝土施工技术在水利水电工程施工中的应用[J].河南水利与南水北调,2017(2):67-74

[4]吴海燕.中小型闸站施工技术要点及难点分析[J].水利水电施工,2018,0(5):26-27.

[4]朱亚东.关于水闸建设期工程管理设计的探讨[J].水利技术监督,2019,0(3):76-78.

[5]薛繁龙.试论水电站大坝导流及其施工技术[J].市场周刊•理论版,2018,0(37):0174-0174.

论文作者:骆东亮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2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1/6

标签:;  ;  ;  ;  ;  ;  ;  ;  

混凝土施工技术在水利水电施工中的应用论文_骆东亮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