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专业人才调研与“双证融通”式教学的思考论文_董华

会计专业人才调研与“双证融通”式教学的思考论文_董华

董华 大连职工大学 辽宁大连 116000  

摘要 通过对会计人才的市场调研,反映当前在职业院校中会计专业“双证融通”在专业体系建设中的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问题模式。

关键词 会计 人才调研 “双证融通”

1会计专业人才需求情况调研

1.1调研的背景、对象和方法

1.1.1调研背景

随着我国大专院校会计专业人才培养人数的不断增多和企事业单位对会计人员学历要求逐步提高,整个社会对职业院校会计专业毕业生的需求量和提供的会计岗位开始发生变化。本次调研主要是通过对大连地区的部分用人单位的需求情况和部分会计专业毕业生的就业反馈进行整理和分析,同时对“双证融通”教学模式进行进一步的论证和探索。

1.1.2调查对象

调查的对象:大连煤气公司、大连江博建筑有限公司、大连汉唐财务咨询有限公司等企业。随机选取25名2009年会计专业的毕业生和30名2010年会计专业的毕业生,进行典型性抽样回访。

1.1.3调研方法和形式

本次调研采用抽样调查方式,调查形式采用问卷调查和访谈法。

1.2职业院校学生在会计行业中就业的定位

目前而言,会计岗位的分布一般可以表述为:

第一类:大中型企业:①财务总监(总会计师)岗位;②财务经理、主管岗位;②会计核算岗位;③出纳岗位;④审计主管及审计人员。

第二类:小型企业:①财务经理(会计主管)岗位;②会计核算岗位;③出纳岗位。

第三类:机关、事业单位: ①会计主管岗位;②会计核算岗位;③计划、审计等管理岗位;④出纳岗位。

第四类:银行等金融机构:①会计主管岗位;②会计核算岗位;③证券投资部门管理岗位。

上述会计岗位按其性质又可分为高级会计岗位群、中级会计岗位群、初级会计岗位群和会计相关岗位群。初级会计岗位群对学历要求标准不高,一般具备专科、中专学历即可,专业上要求具备会计从业资格,由于相对需要人数最多,在当今就业形势严峻的情况下,应是高职高专会计技术教育培养的首选方向。

1.3企业对会计人才的需求情况调研与分析

1.3.1学历需求情况

本次针对企业的学历需求调查结果显示,用人单位在人才的使用上逐步趋于理智,企业对大专人才的需求成为了人才需求的主体。会计从业资格相当于会计工作的执业执照,具有一定的权威性。作为企业招收专业应届毕业生来说,如果能够在毕业前拿到该证,将省去毕业后实习考证的成本和风险。

1.3.2岗位需求情况

作为二线城市中居于前列的大连地区,由于地缘环境优越,人才集中度比较高,大中小型企业对职业院校毕业生的提供的主要是初级会计岗位中的出纳、录入等岗位,工作一段时间后才能过度到会计核算的岗位。一些事业单位和金融机构等也是把类似基础性岗位提供给刚毕业的高职院校学生。

1.3.3业务素质、能力要求情况

①扎实的财务基础和专业知识

调研中的反馈显示,用人单位首先要求毕业生具备一定的专业知识,并能够理论联系实际,比如实践中能够独立制作凭证、进行账务核算等;同时,如果能够拥有一定的实战技能,则更能得到用人单位的青睐(比如翻打传票、点钞、计算器的熟练应用等)。

②知识构成丰富,思维活跃有学习力

企业认为毕业生的知识视野越宽对其将来的发展和企业的发展越有利。因为每个企业都需要设财务岗位,所以财务工作涉及很多领域,因此,懂税务、懂营销等知识的毕业生比较受欢迎。

1.4会计专业毕业生反馈

学生反馈的情况与用人单位的要求不谋而合。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有的学生坦诚的说,在学校的时候理论知识学的比较多,但是等到岗位上之后却发现,动手能力比较差,理论与实践的结合需要一定的时间。也有的学生反映,学校学的知识如果仅局限于专业还是不够,如果能增加礼仪类课程或者相关的职业技能辅助类课程比如点钞、速打数字键盘等就更好了。

1.5调研后的思考

企业和毕业生的反馈都显示出职业资格证书和实践技能的重要性。因此作为学校应该适当的调整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以适应用人单位和学生的未来需要。这一构想目前已经在许多学校的教学改革中得到体现。双证融通培养模式就是很好的途径。但每个学校的教育资源和所处地区都有很大不同,双证融通的具体实践也应有所不同,我们就大连地区的高等职业院校为背景,研究一下双证融通模式的应用。

2双证融通培养模式

2.1双证融通的含义

双证融通培养模式是当前各职业院校的普遍认同的一种教学模式。所谓双证融通培养模式就是“学历证书+职业资格证书”的培养模式。是指通过把考证科目纳入教学计划,使得学生在毕业时既取得学历证书又取得相应专业要求的职业资格证书。多数高职层次院校在培养财会类专业学生时一般采用的是“学历证书+会计从业资格证书”培养模式。

2.2双证融通模式面临的困难和解决方法

①学历证书课程的知识点与会计从业资格考试科目的考点不完全对应。

会计从业资格考试规定考试科目的考点要么分散在多门学历证书课程中,要么找不到对应的学历证书课程。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不同考点在各门课程中的教学要求也不一样。这是因为学历教育是要培养学生良好的专业素养和教授完整的学科体系,而从业资格考试是考察考生是否具备从事该项职业基本的职业技能和职业素养。出发点的不同就造成了把职业资格证书直接安排到教学计划有困难,而且考证培训要和日常教学计划分开进行。导致学生要付出更多的精力和资源。

因此,简单的把证书考核科目纳入教学计划是远远不够的。需要通过教学调整,把传统教学体系中的知识点与考证内容做很好的整合。

方式上可以采取模块化教学或者校本教材式教学。模块化教学是把传统教学内容和考证课程做并行处理。把考证的科目单独设课按考试大纲设立教学大纲,用考试教材,以考证为教学目的授课。同时保留传统教学内容,只是适当把与考证科目重叠部分做以删减。

校本教材式教学就是通过编制校本教材把考证内容和知识点整合到传统教学内容中。这样可以避免知识点在教学中重复,而且考证内容集中突出,同时兼顾教学的系统性。

②实践技能类课程的开设相对单一

根据反馈,很多职业院校不是没有开设实践技能类的课程,而是开设的课程内容相对单一。以会计综合模拟为主线,粗线条的让学生去掌握会计流程。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学生的动手能力,但与企业的要求还有一定的距离。

在双证融通模式下,实践类课程的开设既要考虑考证的需求,又要以企业用人的要求为基础,系统的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

单纯以考试为培训目标的教学安排无法满足用人单位对学生的电算化能力的需求。所以在教学安排上,既要安排以考试为目的的培训,同时又要有以提高技能为目的的专业课程。仅仅有电算化技能的培训是远远不够的,出纳综合模拟、会计核算综合模拟等课程的份额要合理的加大,除此之外,点钞、速打数字键盘等相应的课程也应该作为实践技能训练的合理有效补充。

3会计专业双证融通的实践思考

综上所述,在实践中双证融通式的教学模式应该从两个方面着手:一是课程设置方面的改革;二是教学方式方面的改革。

3.1课程设置改革

双证融通模式的教学计划应该把考证科目单独设课,适当加大课时量,以保证有足够的时间备考。当然,传统教学计划中的专业主干课程也是必不可少的。以会计从业资格证书作为考证目标的模式下,考证科目应该单独设课,课时量也应加大,可以考虑跨学期开课,尽可能多的覆盖考试时间。

与此同时,传统课程设置下的会计课程,如财务会计、成本会计等会计主干课程仍应该开设。实践类的会计课程以出纳综合模拟、纳税综合模拟、会计综合模拟为主线,辅以点钞、速打计算器等内容。另外,开设职业素质类的课程如:沟通技巧、心理与健康等。

3.2教学方式改革

除了课程设置方面的变化外,教学方式也应该随着市场的要求来加以改变。

对于考证的科目可以在授课基础上增加试题练习的课时,目的是提高考试的通过率,或者说可以采用应试教育方式。对于传统会计主干课程,应该在讲授的基础上增加工作场景化实训,所谓的边学边训。

对于实践类的综合模拟类课程,由于是全课程实训,可以在课堂采用竞赛、评比等方式强化教学效果。

对于职业素质类课程,以提高学生兴趣为手段,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寓教于乐,增强学习效果。

3.3地域色彩

大连地区是东北三省的重要出海口,也是沿海经济比较发达地区。人才竞争激烈的同时,用人单位数量繁多。作为职业院校的学生,强化自己的动手能力,提高自己的职业修养,是提高竞争力的关键。

参考文献

【1】《现代企业》 .2009年01期 .会计岗位群构建模块式会计课程体系 . 施颖

论文作者:董华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科技教育(理论版)》2016年6月

论文发表时间:2016/8/4

标签:;  ;  ;  ;  ;  ;  ;  ;  

会计专业人才调研与“双证融通”式教学的思考论文_董华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