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中市灌溉试验站 陕西省汉中市 723000
摘要:随着我国农业的不断发展,用水问题也逐渐凸显出来,要想使水资源问题得到有效解决,促进我国农业的发展,就必须要制定合理有效的节水措施。节水灌溉技术能有效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从而实现对水资源的节约。本文围绕节水灌溉技术进行了分析,对其在水利工程应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节水灌溉;农田水利工程;应用;
1.农田水利工程中应用节水灌溉技术的意义
节水灌溉就是依靠现代科学技术,充分利用天然降水资源,进行农业灌溉,满足农作物的生长需要,减少农田灌溉过程中出现的损失及浪费,提高水资源利用率,从而以较少的灌溉水量取得较大的生产效益和经济效益。
1.1应用节水灌溉技术能够提高用水效率。目前,农业用水浪费问题较为严重,农业生产大多采取传统灌溉方式,现有的水资源未能得到有效合理的利用,农民的节水意识较差,不仅浪费了水资源,而且农业生产经济效益也难以提高。此外,由于农业灌溉基础设施不完善,使自然降水未能得到有效利用。加大对农业节水灌溉水利设施建设的重视程度,大力兴建水利节水灌溉工程,能够有效提升水资源利用效率。
1.2应用节水灌溉技术能够提高农田灌溉水利用率。目前,农业生产存在农田用水量严重不足、灌溉水利用率低等问题,发展节水灌溉工程,可以有效地提高灌溉水利用率,达到增产增量的效果。
1.3应用节水灌溉技术能够维护生态平衡。水利节水灌溉工程在满足农业生产灌溉的前提下,缓解了水资源不足的问题,并减少了农村用水量,有效解决了下游地区用水紧张和地下水恶性开采等问题,避免农村地质灾害发生,保护农村地区自然环境。因此,推进节水灌溉,选用先进的灌溉技术,是维护生态平衡的重要措施。
2存在的问题
2.1得不到广泛的推广
与其他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对节水灌溉技术的研究起步较晚,目前也只是处于开始阶段。我国所处的地形极为复杂,无法找到可以适用于任何地形的节水灌溉措施,由此很多地区在对农作物进行灌溉时依然采用的是传统灌溉方法,这使得我国水资源被大量浪费,而节水灌溉技术也得不到更好的普及。
2.2管理工作不到位
对于节水灌溉工程,目前还没有较为完善的政策,所以在对其进行管理的过程中也经常出现各种问题。对于某些农作物区域,并没有专人对其进行管理,这也使得农作物得不到稳定的灌溉。而在对其进行管理的过程中,对于相关部门也没有对其职责进行明确,这也使得各部门之间得不到合理的分工,从而导致灌区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
2.3没有足够的资金
由于相关机制并不完善,导致地方政府对水利设施建设投入的资金也有限,有时还需要由农民自行进行筹资。然而农民能力毕竟有限,所以大多数的农田水利设施建设缺少资金的投入,其中还有很多使用已久的设施由于缺少资金得不到有效的维护,从而导致其出现故障,无法再进行正常使用。
2.4设备不够健全
对于我国水利工程的建设,正面临着投入资金不足的问题,由于没有足够的资金投入,使得工程的相关设备得不到定期的维护,即使设备出现故障也得不到及时的修理和更换,从而对工程建设造成一定的影响。这也使得水利工程的设备不够健全,质量也无法达标。
3关键技术分析
3.1微灌灌溉技术
微灌灌溉技术包括滴灌灌溉技术、脉冲灌溉技术以及微喷雾灌溉技术等。在具体使用过程中,根据实际情况分为两类,重力微灌与常压微灌。灌溉方式也分为两种,分别是地面灌溉与地下灌溉。由于微灌灌溉技术中包含了控制技术,在对农作物进行灌溉时可以对其进行有效控制,以保证水资源能够得到科学合理的利用,同时满足农作物对水资源的需求。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2步行式灌溉技术
步行式灌溉通常会使用拖拉机等设施作为辅助[2]。相较于拖拉机,其他设备设施具有便于安装、便于操作等特点。将步行式灌溉技术应用于农田水利工程中,可以提升灌溉效率与灌溉质量,实现节约水资源的目的。
3.3喷灌灌溉技术
喷灌灌溉技术是一种应用较为普遍的农田水利工程灌溉技术,同时需要使用加压水泵、管道以及动力机等灌溉设备。喷灌灌溉技术的应用要结合农田水利的实际情况,喷灌灌溉技术主要分为三类,固定式喷灌、移动式喷灌、半固定式喷灌;固定式喷灌是一种较为常见的喷灌灌溉技术,特殊情况下,可以利用水的落差,将水压缩到管道中,用喷嘴将水喷洒到空中,以实现农作物灌溉的目的。该种方式可以保证农作物获取到充足的水源,确保农作物的正常生长。
3.4低压管道输水技术
低压管道输水技术主要是对田间的农业输水井进行充分利用,通过管道将井水输送到需要灌溉的区域。采用低压管道输水灌溉时,要保证田间井水充足,且井的位置与输送距离合理,才能达到预期灌溉效果。
4节水灌溉技术在农田水利工程中的运用措施分析
4.1结合实际特点
我国国土面积较为辽阔,纬度跨越较大,不同地区地形地貌特征与特点不同。因此,选择农田水利工程建设与节水灌溉技术时,要避免一刀切的情况,应根据不同地区的地形地貌、农作物特点以及农作物生产情况等,选择科学合理的节水灌溉技术,在保证灌溉技术能充分发挥最大效益与价值的同时节约水资源,确保农作物的健康成长。
4.2注重性价比
从工程造价角度出发,不同农田水利工程节水灌溉技术的价格差异较大。灌溉效果好的节水灌溉技术,所需的成本相对较高。因此,在不同地区开展灌溉工作时,需要对节水灌溉技术的性价比进行充分考量与研究。如果地区经济条件好,可以选择灌溉效果较好的节水灌溉技术。如果地区农作物水分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得到保障,可以选择消耗成本相对较少的节水灌溉技术。
4.3加强设备维护工作
节水设备的运行情况对节水灌溉技术的应用效果有重要的影响。因此,在日常使用过程中,要加强对节水设备的维护工作,做好设备设施的维修,以延长设备的使用周期,减少投入成本,达到更好的灌溉效果。同时,要安排专业的工作人员,定期对设备设施进行检查、维护。一旦发现问题应及时解决,最大程度上避免漏水等问题的出现。
4.4增加资金补助
政府部门应加强对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及节水灌溉技术资金的投入,出台相应的政策,使资金的使用得到保障。并适时引进先进的节水灌溉技术,保证各类技术的应用能够促进农作物更好的生长。
4.5科学灌溉。
根据作物需水要求,适时适量地灌水,用先进的科学技术手段对土壤墒情和灌区输配水系统的水情进行监测、数据采集和计算机处理,可以科学有效地控制土壤水分含量,进行合理调度,做到计划用水、优化配水,以达到既节水又增产的目的。同时,要重视和加强节水管理,改变目前农业用水水价过低、不利于节水的状况,实行按成本收费、超计划用水加价等政策。要建立健全节水管理组织和技术推广服务体系,完善节水管理规章制度。
5总结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业经济对整体国民经济的发展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农业发展离不开水资源的支持。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口的不断增长,水资源短缺问题日益严重。因此,我们必须将节水理念有效贯彻到农业生产中,加强节水灌溉管理,发展节水灌溉技术,强化节水灌溉技术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提高农业灌溉水利用效率,促进农业生产呈现可持续健康发展的态势。
参考文献
[1]张继元.农业水利节水灌溉技术应用的注意事项及其策略[J].低碳世界,2019,(1).
[2]郭建利.农田水利工程高效节水灌溉技术的发展与运用[J].居舍,2018,(34).
[3]杨克琴.节水灌溉技术在农田水利工程中的应用分析[J].商品与质量,2018,(31).
论文作者:王昭
论文发表刊物:《城镇建设》2019年第1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8/30
标签:技术论文; 节水灌溉论文; 水资源论文; 农作物论文; 水利工程论文; 农田论文; 设备论文; 《城镇建设》2019年第13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