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大理州宾川县医院妇产科 671600)
摘要:目的 分析心理护理在产科的临床应用。方法 选取本院收治的80例产科产妇,所有产科产妇的收取时间(2017年2月2日-2018年2月1日),电脑随机分为观察组一组(40例产科产妇)、对照组一组(40例产科产妇),分别实施心理护理和常规护理,将两组产科产妇的护理效果进行对比。结果 观察组产科产妇护理满意度90.00%与对照组具有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产科产妇的抑郁评分(50.21±1.25)分、护理模式评分(90.01±2.11)分、焦虑评分(51.11±1.01)分与对照组具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 通过对产科产妇实施心理护理后,取得显著效果,在多个方面优于常规护理,能改善产妇焦虑、抑郁情况,提升产妇对护理模式的评分以及满意度,能保障产妇健康。
关键词:心理护理;产科;临床应用
随着生活水平日益提高,人们对临床护理服务要求也不断提高,而对于产科产妇而言,除了实施相应的常规护理外,心理护理也十分重要[1]。因此,我院对浅析心理护理在产科的临床应用进行分析,探讨心理护理的效果,见本文研究详细描述。
1资料和方法
1.1资料
选取本院收治的80例产科产妇,所有产科产妇的收取时间(2017年2月2日-2018年2月1日),电脑随机分为两组。
排除标准-(1)恶性肿瘤、心脏功能不全以及认知功能障碍产妇、(2)临床资料不完整产妇。
纳入标准-产科产妇80例均签署知情同意书。
观察组;年龄:产科产妇年龄在20岁-38岁,平均年龄(29.01±1.02)岁。
对照组;年龄:产科产妇年龄在21岁-37岁,平均年龄(28.14±1.25)岁。
对照组40例和观察组40例产科产妇各项指标无差异,采用P>0.05表示。
1.2方法
对照组40例均使用常规护理。
观察组40例均使用心理护理。
(1)在产科产妇实施手术前,护理人员应和产妇以及产妇配偶进行沟通,告知产妇手术方式以及作用,告知产妇主刀医生的能力和经验,提高产妇依从性,在产妇进行手术室时,应告知产妇手术配合要点,能促进手术顺利进行,若产妇伴有焦虑、紧张感,应对产妇实施干预,降低产妇心理压力,在手术完毕后,护理人员应清理干净血迹,避免产妇家属和产妇受到刺激。
(2)护理人员应了解产妇内心想法,若产妇紧张、焦虑情绪十分严重,应对产妇进行疏导,在对产妇实施护理操作时应保持动作轻柔,在操作中,根据产妇自身情况,使用镇定药物,减轻产妇不适感和疼痛感。护理人员应和产妇配偶和家属进行沟通,对每位产妇自身情况进行了解,定期在产科宣传栏讲解手术注意事项和效果,对于产妇提出的疑虑和问题,应详细进行解答。
(3)在产妇进行分娩的过程中,护理人员应增强产妇对分娩的信心,使用多种方式使产妇产程按照正常节律进行,告知产妇在宫缩期间,应分散注意力,使用第二产程呼吸法、压迫法、按摩法以及深呼吸法,使产妇时刻处于舒适状态,利用胎心监护节律声音,使产妇听到胎儿的胎心音,加深产妇的幸福感和责任感,导乐分娩能使产妇在整个分娩过程中保持清醒,能自由进行运动,具有十分显著的镇痛效果,同时在分娩过程中,产妇均伴有不良情绪,担心分娩结果或者意外,护理人员应使用多种方式安慰产妇,缓解其的负性情绪。
(4)在陪产前,护理人员应对每位产妇丈夫进行孕期全程教育培训,使产妇丈夫能了解分娩和孕中产妇易发生的情况,能全面掌握相关技巧,在分娩时,护理人员应指导产妇丈夫进行相关措施,例如穿戴手术衣和洗手等,安排丈夫的活动空间和站位,站位以不妨碍医务人员行动为主,在产妇分娩过程中,其丈夫可给予产妇言语性鼓励,鼓励性话语能转移产妇自身的注意力,减轻分娩的疼痛感,缓解其压力,对产妇情绪具有显著的安抚作用。
1.3 观察指标
对比对照组、观察组两组产科产妇的护理满意度、抑郁评分、护理模式评分、焦虑评分。
抑郁自评量表以及焦虑自评量表判定;
在50~60分之间为轻度抑郁以及轻度焦虑。
在60~70分之间为中度抑郁和中度焦虑。
70分以上为重度抑郁和重度焦虑[2]。
护理模式评分在0分-100分之间、分数越高代表其护理效果越好[3]。
护理满意度分为满意、一般、不满意三个指标。
满意:产妇对各项护理操作的评分在80分-100分之间。
一般:产妇对各项护理操作的评分在60分-80分之间。
不满意:产妇对各项护理操作的评分在0分-60分之间。
满意率加一般率等于护理满意度[4]。
1.4 统计学处理
本次研究中实施-SPSS26.0软件,将对照组产妇以及观察组产科产妇的护理满意度、抑郁评分、护理模式评分、焦虑评分指标进行统计,两组产妇指标对比不同,可使用P<0.05表示,具有差异。
2.结果
2.1对比护理满意度
观察组产科产妇护理满意度90.00%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75.00%具有显著差异(P<0.05),见表1所示。
表1:分析对照组、观察组两组产科产妇的护理满意度
3讨论
随着我国生活水平提高,人们自身保健意识也不断上升,而对于产科产妇实施一项有效的护理措施十分重要[5]。
由于环境变化和饮食习惯变化,部分产科产妇伴有严重心理负担,易导致产妇产生恐惧、焦虑和抑郁等情况,而产妇心理作用和精神状态对自身十分重要,若产妇在产科伴有害怕和紧张情绪,对手术无信心,部分产妇易发生拒绝治疗情况,导致其发生社交障碍、焦虑症以及抑郁症等情况,通过对产妇实施常规护理后,虽然具有一定的效果,但是由于多种因素影响,导致其效果不佳,而通过对产妇实施心理护理后,取得十分显著的效果,能改善产妇自身负面情绪,预防焦虑症和抑郁症情况发生,能保障产妇的健康。现如今,心理护理已经成为产科产妇首选护理方式[6-8]。
经研究表明,观察组产科产妇护理满意度90.00%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75.00%具有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产科产妇的抑郁评分、护理模式评分、焦虑评分与对照组具有显著差异(P<0.05)。
综上所述,影响产妇分娩的四大因素包括精神心理、胎儿、产道以及产力等,往往精神心理因素易被人们忽视,在分娩过程中产妇均伴有强烈的恐惧感和孤独感,焦虑和紧张情绪易导致产妇体内儿茶酚胺分泌增加,导致宫缩乏力情况发生,使产程延长,通过对产科产妇实施心理护理后,取得显著效果,在多个方面优于常规护理,通过医护人员及丈夫进行陪伴分娩,能改善产妇焦虑、抑郁情况,提升产妇对护理模式的评分以及满意度,能保障产妇健康,值得在进一步推广及运用。
参考文献:
[1]胡春眉.心理护理在产科分娩患者中的应用效果[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3,10(19):108-109.
[2]苏君,陈丽燕,王凌芸等.健康教育对产科患者的心理影响[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4,33(1):151-153.
[3]刘建红.产科危重症患者术后的心理护理[J].医学信息,2016,29(34):179-180.
[4]朱婧雅.产科心理护理对孕产妇妊娠结局的影响[J].医药前沿,2016,6(33):286-287.
[5]宋兰香.产科心理护理对孕产妇妊娠结局及产后抑郁的影响观察[J].心理医生,2018,24(2):281.
[6]田彦,刘美玲,侯欢欢等.浅析产科心理护理[J].饮食保健,2015,2(10):85-86.
[7]覃娇春.产科开展全方位心理护理对助产工作的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保健营养,2013,23(1):241.
[8]李娜.产科心理护理对孕妇妊娠结局及产后抑郁改善研究[J].中国保健营养,2017,27(27):177-178.
作者简介:于蕙萍 1971年生,女,汉族,大学,主管护师,主要研究方向妇产科护理
论文作者:于蕙萍
论文发表刊物:《航空军医》2018年1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8/16
标签:产妇论文; 产科论文; 心理论文; 评分论文; 满意度论文; 焦虑论文; 抑郁论文; 《航空军医》2018年10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