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住房信贷信用风险的成因及控制对策研究

我国住房信贷信用风险的成因及控制对策研究

陈东[1]2004年在《我国住房信贷信用风险的成因及控制对策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近五年来,我国的房地产产业发展迅猛,迎来了有史以来最好的时期。为支持房地产产业的发展,拓宽自身的业务利润空间,各家商业银行纷纷介入住房信贷市场。在赢得住房信贷利润的同时,各商业银行却往往忽视了住房信贷的固有信用风险。为了纠正银行界这种重经营,轻风险的观念,有效控制银行业住房信贷信用风险,本文论述了我国住房信贷信用风险,提出了防范风险的对策。 笔者根据自己在银行多年从事信贷工作的实践经验,运用商业银行住房信贷风险管理的一般理论和策略,通过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对我国住房信贷信用风险和对策问题进行了多方面的分析和研究。首先,着重阐述我国住房信贷信用风险的表现形式和演变态势,指出在住房信贷发展过程中应警惕信用风险问题。其次,分析我国住房信贷信用风险产生的主要原因。再次,通过对国外一些国家在住房金融制度方面成功作法的分析,为我国发展与完善住房信贷信用风险控制体系提供借鉴。最后,结合我国国情,提出我国银行业控制住房信贷信用风险之对策——构建我国住房信贷信用风险控制体系,该体系以银行为核心,通过建立住房信贷信用风险的过滤机制、分散机制、转移和退出机制,加上其他配套改革措施,对住房信贷信用风险予以控制。

王丙国[2]2004年在《个人住房贷款主要风险分析及控制研究》文中指出个人住房贷款业务在我国开展时间不长,但增势迅猛。其风险也日益显现。本文按照新巴塞尔协议的风险分类要求,对个人住房信贷四类经营风险逐一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防范、化解、控制、转嫁机制建设建议。对政策风险和法律风险也做了简要分析和控制建议。笔者认为,信用风险是住房抵押贷款面临的最大风险,因而,是本文研究的重点。通过运用微观信息经济学的信息不对称理论,个人住房抵押贷款风险的博弈模型和案例,分析认为,个人道德信用管理制度和个人资产信用评价体系的缺失加剧了信用风险,而信息不对称是产生信用缺失的主要原因。为解决“道德风险”和“逆向选择”问题,需建立起激励机制和信号传递机制。据此,笔者针对我国当前的个人信用体系建设现状,在信用信息标准、采集加工方法、评估体系确立、违约约束机制、“信号传递”手段和法律法规建设等方面提出了建议;并针对我国宏观个人信用体系的建立完善尚需时日的客观情况,提出了参照《巴塞尔新资本协议》的具体要求,建立我国银行业零售敞口内部评级体系的构想和步骤。并且,笔者采用过程控制理论的思想、管理的系统方法和基于事实决策的方法,建立了商业银行风险管理内控体系的框架。最后,笔者对风险转移和分散的另一有效金融工具——抵押贷款证券化进行了关注,在比较分析了两种模式(资产负债表内、表外)证券化及其适用性之后,对建设银行的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模式选择和方案作了框架性设计。

阮晶[3]2014年在《建设银行个人信贷业务的风险研究》文中提出我国在2001年加入WTO,尤其是2006年金融过渡期结束以后,商业银行面临着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伴随着近几年国内宏观经济形势的变化,个人信贷业务逐渐成为各银行经营管理关注的焦点,不仅是中小商业银行,各大商业银行也纷纷将个人信贷业务作为战略性业务。个人信贷业务具有总量大、单笔贷款金额少、风险分散、风险控制复杂的特点,在个人信贷业务类型中,住房信贷是最主要的构成部分,近几年随着我国房地产市场的变化,个人贷款风险有上升趋势,蔓延全球的2007年金融危机给了我们很多的警示。中国建设银行是传统的住房信贷银行,其住房信贷业务量居于各银行之首,现有的风险控制手段存在诸多问题,选取建设银行个人信贷业务风险控制问题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本文以建设银行个人信贷业务风险控制问题为研究对象,依据信息经济学、金融学、制度经济学、管理学等基本理论,运用比较研究法、案例分析法,借鉴国内外研究理论和实践成果,在分析建设银行个人信贷业务发展创新现状的基础上,针对不同的业务类型,从包括系统风险、借款人群体差异风险和其它风险叁个方面分析了建设银行个人信贷业务的共性风险成因,从市场波动与借款人还款能力、信息不对称与还款能力和还款意愿、道德风险和政策法律风险四个方面分析了建设银行个人信贷业务的个性风险成因。在分析建设银行目前个人信贷业务风险控制基本手段和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防范建设银行个人信贷业务共性风险和个性风险的相关宏微观对策。

钱巍[4]2007年在《国内商业银行个人信贷业务风险管理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发展个人信贷业务意义重大,尤其是在我国经济发展的现阶段,大力发展个人信贷业务不仅可以改善居民生活水平,提高生活质量,而且对促进消费、扩大内需、支持整个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发展以及调整商业银行信贷结构、改善信贷资产质量都有非常重要的作用。20世纪90年代以后,随着全球银行业竞争的日益加剧,国外各大银行纷纷进行业务战略调整,把资本消耗低的消费信贷业务作为业务和利润的增长点,业务发展的零售化已成为国际银行业业务结构演化的基本趋势。近几年来,我国多数商业银行正在着手进行信贷业务结构调整,积极实施零售战略发展规划,已将发展个人信贷业务作为摆脱资本约束,增强盈利能力的主要措施。但实践表明,国外银行在个人信贷业务大规模发展阶段都不同程度地出现高风险,起于美国,波及全球的今夏美国次级房贷大危机又一次昭示了个人信贷业务决非银行可以等闲视之的。因此,加强个人信贷风险管理的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采用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方式,从梳理个人信贷风险的种类及相关理论入手,对风险形成的原因从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进行了剖析,借鉴了美国、英国、日本、韩国及香港等五个国家及地区商业银行个人信贷业务风险管理的经验,重点研究了其中具有代表性的风险管理模式,并结合国内商业银行个人信贷业务风险管理的现状、问题及成因,最终提出了完善国内商业银行个人信贷风险管理的对策及建议。文章分为四个部分,第一章为商业银行个人信贷业务风险概述,简要地介绍了个人信贷业务的定义及分类,并着重介绍了个人信贷风险的种类及相关理论。第二章为国外商业银行个人信贷业务风险管理的经验,详细介绍了美国、英国、日本、韩国及香港等五个国家及地区商业银行个人信贷业务的历史沿革及发展现状,总结了他们的共同特征及业务特点。第叁章为国内商业银行个人信贷业务风险管理的现状与问题,简要介绍了国内商业银行个人信贷业务及其风险管理的现状,重点分析了现存的问题及成因。第四章为加强国内商业银行个人信贷风险管理的对策建议,在前叁章分析归纳的基础上,围绕建立国内商业银行个人信贷风险管理体系,提出了完善个人信用体系、加快个人信贷立法、提高银行管理水平和开展个人信贷担保与保险业务的几点建议。

于心红[5]2007年在《商业银行个人信贷风险管理研究》文中提出从20世纪90年代末以来,随着我国经济改革的不断深化,城镇居民消费、投资的热情不断升温,我国商业银行个人信贷业务呈现了快速发展的势头。个人信贷业务持续发展,促使其余额不断上升,这说明当前我国的个人信贷业务已进入市场高速成长期,并使个人信贷成为了商业银行贷款业务的主要组成部分。与此同时由于个人信贷业务在我国商业银行属于新兴业务,对个人信贷风险的管理还没有现行的模式可以利用,也没有形成完整而独立的体系,而只是作为商业银行全面风险管理的一个组成部分。而且由于国内银行业相对落后的管理体系,在我国商业银行个人信贷业务不断发展的现状下,个人信贷风险管理体系已经不能适应当前对于风险进行有效管理的要求,需要对现有的风险管理体系进行有效的改进和完善。本文以建设银行湖南省分行当前快速增长的个人信贷业务现状为前提,通过分析其个人信贷风险管理现状,并结合国际和国内商业银行先进的管理经验,以个人信贷业务风险管理的理论为基础,归纳和总结出了当前我国商业银行个人信贷业务风险管理中存在的不足和缺陷,并根据其现状提出了相应的改进措施和建议,主要包括建立信贷管理文化,转变经营管理模式,建立个人信用体系,提高个人信贷风险管理水平,加强客户经理队伍建设。

石缨[6]2009年在《商业银行住房消费信贷风险控制研究》文中指出随着中国住房制度改革的逐步深化,居民的住房需求得到了迅速释放,住房消费信贷业务有了突飞猛进的增长,住房信贷市场一片繁荣。住房信贷是商业银行的一项优质资产,随着住房信贷业务量的急剧增加,商业银行之间的市场竞争也日益加剧。在这种激烈的市场抢夺中,住房信贷的不良贷款率也呈上升趋势,假按揭风险、抵押物贬值风险、操作风险等逐渐显现,给商业银行的安全、稳健运行带来了不利的影响。同时,美国次贷危机的爆发,给我国商业银行住房消费信贷的风险管理提出了新的要求。因此,现阶段对商业银行住房消费信贷风险进行系统分析与评价,是理论界和产业界关注的重要课题。本文运用案例分析为主的分析方法,从商业银行住房消费信贷风险控制的基本理论着手,对商业银行住房消费信贷的风险控制现状和风险成因进行系统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借鉴美国住房消费信贷风险控制案例与经验,深度分析美国次贷危机成因及其影响,提出完善我国住房消费信贷风险控制的对策建议。按照以上思路,本文分五章进行详细的论述:第一章为绪论。主要描述了论文的研究背景、目的、意义及国内外研究动态,制定本文研究方案。第二章为住房消费信贷风险控制理论概述。介绍了住房信贷的五级分类,即将住房信贷风险分为正常、关注、次级、可疑和损失五类。接着描述了住房消费信贷的风险表现,指出住房信贷风险主要表现为开发商风险、项目风险、借款人风险、抵押物风险、银行操作风险、利率和通货膨胀风险等风险。然后概述了住房消费信贷风险控制策略,包括风险分散、风险对冲、风险转移、风险规避、风险补偿。第叁章为我国商业银行住房消费信贷风险成因分析。分别从房地产市场、借款人、商业银行、外部环境四个方面对住房消费信贷风险成因进行了系统的分析。其中,房地产市场分析主要从住房信贷市场的信息不对称和房地产市场的不规范两个方面进行分析;借款人分析主要从提前还贷行为和借款人的购房承受能力不足着手分析;商业银行分析则从商业银行风险识别和控制的有效性不足、内部控制和监督机制不到位、对第一还款源不够重视、银行个人征信系统不完善进行分析;外部环境分析则从社会保障制度和保险制度不健全、外部法律制度设下的障碍两处进行分析。第四章为我国商业银行住房消费信贷风险控制现状分析。根据住房消费信贷风险控制的叁个环节,介绍了贷前、贷中、贷后的风险控制现状。在此基础上分析贷前、贷中、贷后叁个环节存在的风险控制问题。第五章为美国住房消费信贷风险控制案例。从美国的住房金融体制入手,介绍了美国的房贷市场,对次贷危机产生的原因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并对我国住房信贷市场和美国次级市场进行了细致的比较。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美国次贷危机对我国商业银行住房消费信贷风险控制的启示。第六章为商业银行住房消费信贷风险控制对策。在借鉴美国次贷危机的启示的基础上,结合我国商业银行住房信贷风险控制存在的不足,提出完善我国商业银行住房消费信贷风险控制的对策建议,包括建立科学的个人信用系统、建立完善的风险预警机制、加强银行金融业务创新,完善内部控制体制以及完善风险转嫁机制。

赵秀池[7]2013年在《我国住房信贷保险体系研究》文中认为随着我国住房制度改革的深入,我国居民购房的积极性日益高涨,住房信贷的发放一方面加速了房改进程,促进了商品房销售;另一方面也加快了商品房建设,搞活了房地产市场;同时也引导了居民消费,使居民的住房水平大大提高;对经济增长也作出了重大贡献。然而,与之配套的住房信贷保险体系却一直没有建立起来,目前的住房信贷保险状况与住房信贷的发展极不适应,没有起到应有的保驾护航作用。1997年,亚洲金融风暴爆发,日本各“住专”的不良债权率达70%-85%。自2007年美国的次贷危机以来,美国大量的银行等金融机构由于次贷的违约而倒闭,住房信贷的风险是显而易见的,风险隐患是巨大的。因此,如何针对我国目前国情设计出与之相适应的住房信贷保险体系,以分散、化解住房信贷风险显得尤为重要。本文首先论述了建立与完善我国住房信贷体系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疏理了国内外关于住房信贷保险体系的相关文献,阐述了与住房信贷风险和保险相关的理论基础,分析了目前我国住房信贷市场及其担保的现状,接着对我国住房信贷保险市场的现状与问题进行了分析,在借鉴海外经验基础上,提出了我国住房信贷保险体系的模式框架与政策建议。全文的主要观点有:随着住房制度改革的深入,我国城镇化步伐的进一步加快,在城市化完成之前,我国居民的住房供求矛盾仍然很大。因此对住房信贷的需求仍然会非常旺盛。为住房信贷保驾护航的住房信贷保险是不可或缺的,因此,必须建立起完善的住房信贷保险体系才能有效的分散、转移住房信贷风险。我国住房信贷保险体系应该由商业性住房信贷保险与政策性住房信贷保险体系构成。为此,亟需建立政策性住房信贷保险机构。我国住房信贷保险市场发育不良的原因很多,有居民的保险意识较差、各城市住房置业担保公司的冲击等原因,但是打铁还需自身硬,更重要的是保险公司的产品、服务没有做到位,为此,保险公司应该加大力度开发适合居民购房需求的信贷保险。只要从消费者、银行、保险公司叁方共赢的角度去设计住房信贷品种,住房信贷保险市场就一定能够做起来,并持续下去。由于各城市置业担保公司的存在,我国的住房信贷保险必须与其实现错位发展。尤其要在产品创新上下功夫,做到人无我有才能在市场上争得一席之地。建议保险公司设计一些能让购房者增加贷款额度的保险品种,尝试适合老年人的反抵押贷款保险等。我国的住房信贷保险体系建设还任重而道远。需要建立与健全与住房信贷保险相关的法律法规;提高公众参与住房信贷保险的意识;外树形象、内练硬功;创新保险营销模式;不断聚集人才,提高保险从业人员素质等。

沈健宇[8]2011年在《银行消费信贷风险管理与防范的研究》文中提出伴随经济体制的日趋成熟,市场开放化程度进一步提高,国内企业过去的融资难问题已转变为融资渠道多样化,银行之外企业可由多种方式获得运作资金。其次,商业银行之间的竞争行为也日益激烈,各大银行不可避免地面临在对企业单位的信贷业务方面成本收益比率持续下降的情况。尽管自上世纪九十年代以来我国消费信贷规模激增,种类也日趋丰富,但消费信贷的进一步发展仍然存在各种制约因素,最突出的问题一个是缺乏有效的风险管理制度。商业银行的信贷风险,是商业银行在经营过程中,由于不确定性使借款人不能按合同规定偿还银行贷款本息,导致信贷资产预期收入遭到损失的可能性或概率。目前,在我国对信用风险管理的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本文拟就商业银行的消费信贷的风险管理现状作一研究,指出我国商业银行消费信贷风险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本文的研究内容主要涉及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总体银行风险体系的概述和分析。指出风险是指由不确定因素所引起的损失产生的可能性,它包含了损失和不确定性两个非常重要的因素、正是因为人们无法确定何处、何时、何种程度潜在的损失,使之构成一种风险。商业银行的信贷风险,是商业银行在经营过程中,由于不确定性使借款人不能按合同规定偿还银行贷款本息,导致信贷资产预期收入遭到损失的可能性或概率。第二,主要国家、组织以及我国银行信用风险比较,本文主要例举了美国消费信贷体系的一系列构建情况。第叁,银行消费信贷现状及分析。本文分析了我国商业银行开展消费信贷业务所面临的主要风险,并结合具体案例对此问题研究深入研究。最后,本文提出了银行消费信贷风险的防范措施,包括提高对消费信贷风险管理重要性和紧迫性的认识,采用现代信息技术,降低交易成本等等。

王东坡[9]2014年在《兴业银行青岛分行个人住房信贷风险因素实证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近几年,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居民的消费水平不断提高,消费观念也有所改变。这使得我国商业银行个人信贷业务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商业银行个人信贷业务种类逐渐丰富,由最初的只有住房类贷款,延伸到汽车、医疗、旅游、留学等各个领域。个人信贷额也有较大的提高。金融危机的爆发引发了人们对个人信贷风险的关注,国内外研究信贷风险的学者和成果逐年增多。2014年以来,全国不良贷款出现扩散的迹象,八个已经公布上半年不良贷款数据的省份的不良贷款全部上升。数据显示,山东已经超越浙江成为全国不良贷款增速最快的地区。并且,个人信贷业务作为银行贷款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商业银行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因此,本文对商业银行个人信贷风险进行了研究。本文采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法,首先对商业银行面临的信贷风险从理论上进行详细的阐述,对当前商业银行所面临的信贷风险进行识别、衡量和评估。实证方面,本文以兴业银行青岛分行的个人住房按揭贷款的数据为例进行分析。利用SPSS软件对样本进行了描述性分析,由此得出一些结论。本文搜集了大量的样本数据进行计算分析,大大增强了论文的可信度和严谨度,提高了论文的说服力。我国目前对于个人信贷业务风险管理的研究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是,通过分析比较发现,我国的相关理论与国外已经发展成熟的各类理论相比仍然存在很多不足。本文的创新之处在于本文搜集了兴业银行青岛分行的大量数据并利用SPSS软件对其进行实证分析,具有较强的理论价值和应用价值,为我国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管理理论提供了一个较好的实证案例。同时,本论文对我国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管理的现状进行了分析,比较全面的提出了完善我国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管理的建议。本文共分为五大部分:第一部分是绪论,介绍了选题的背景和意义,国内外个人信贷风险研究的现状、目前研究的不足及本论文的研究重点。第二部分是个人信贷管理理论综述。对信贷风险管理的相关理论进行了介绍,为接下来的信贷风险管理研究提供了理论依据。同时,介绍了个人信贷风险的特点及成因。第叁部分是兴业银行青岛分行个人信贷业务管理研究。首先对兴业银行及青岛市进行了分析,然后对兴业银行青岛分行个人信贷业务进行了介绍。第四部分是数据分析及评价,用软件来对兴业银行青岛分行的大量数据进行分析。最后一部分是商业银行个人信贷风险管理总结部分。对我国商业银行个人信贷风险管理及控制提出了对策和建议。

刘妍[10]2007年在《商业银行个人住房贷款风险控制研究》文中指出随着我国住房制度改革的逐步深化,我国个人住房信贷业务得到飞速发展。个人住房贷款从无到有,在银行贷款中所占比重日益提高。与此同时,随着我国商业银行个人住房信贷的快速增长,个人住房信贷不良贷款率也在逐步上升,且有加速的迹象,个人住房信贷风险逐步显现。因此有必要对我国商业银行个人住房信贷风险进行较为系统的研究。我国对信贷资产风险的划分遵循五级分类法,即正常、关注、可疑、次级和损失。按照风险产生的主体可将我国个人住房贷款风险分类为开发商风险、项目风险、借款人风险、抵押物风险和银行操作风险等。通过对我国个人住房信贷的发展现状和管理现状的研究,分析我国个人住房信贷快速发展的动因,对比实际操作和理论研究上的差距,总结我国商业银行个人住房信贷的经验教训,从理论上阐述了我国商业银行个人住房信贷风险的复杂性及严重性。根据我国个人住房信贷业务中的风险表现和管理现状,寻找出引致风险潜伏和增加的原因所在。具体表现为信息不对称的普遍存在、市场行为和监管不规范、信用体系和外部法律制度不完善不健全等。而从银行自身来说,内部管理制度落后也是形成个人住房贷款风险的主要原因,无章可循、有章不循的现象时有发生,造成银行内部管理混乱,信息掌控能力差,造成个人贷款业务风险的增加。另一方面,从实证的角度来分析影响我国商业银行个人住房信贷风险的因素,参照国内外学者对个人住房贷款风险因素实证研究的方法,在对四类信息下的多个变量因素进行选择后,利用因子分析、判别分析等方法建立判别函数,得出影响因素的量值及影响方向,并能根据判别方程判断未知样本的所属类别,辨别其违约风险概率,然后利用实证研究结论,结合我国目前各重要影响因素的现状,分析了我国银行个人住房贷款风险的严重性。最后,根据前面的分析,针对个人住房贷款的风险特性,结合我国现状,提出及完善防范对策,强调规范市场行为,使银行成为真正的市场主体;深化商业银行的改革,完善内部管理体制;完善我国担保和再担保机制;建立科学的个人信用体系,减少借贷双方的信息不对称,防范信用风险;加快贷款证券化进程,提高商业银行对风险的防范能力等措施。

参考文献:

[1]. 我国住房信贷信用风险的成因及控制对策研究[D]. 陈东. 中南大学. 2004

[2]. 个人住房贷款主要风险分析及控制研究[D]. 王丙国. 天津大学. 2004

[3]. 建设银行个人信贷业务的风险研究[D]. 阮晶. 山东大学. 2014

[4]. 国内商业银行个人信贷业务风险管理研究[D]. 钱巍. 苏州大学. 2007

[5]. 商业银行个人信贷风险管理研究[D]. 于心红. 湖南大学. 2007

[6]. 商业银行住房消费信贷风险控制研究[D]. 石缨.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09

[7]. 我国住房信贷保险体系研究[D]. 赵秀池.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 2013

[8]. 银行消费信贷风险管理与防范的研究[D]. 沈健宇. 青岛理工大学. 2011

[9]. 兴业银行青岛分行个人住房信贷风险因素实证研究[D]. 王东坡. 中国海洋大学. 2014

[10]. 商业银行个人住房贷款风险控制研究[D]. 刘妍. 东华大学. 2007

标签:;  ;  ;  ;  ;  ;  ;  ;  ;  ;  ;  ;  ;  ;  ;  

我国住房信贷信用风险的成因及控制对策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