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膜瘤切除术后的护理论文_唐琼华

脑膜瘤切除术后的护理论文_唐琼华

江油市人民医院 621700

【摘 要】目的:加强脑膜瘤切除术后患者的护理,提高手术成功率,促进术后康复。方法:对46例脑膜瘤切除术后患者的护理措施进行总结分析。结果:46例患者中,41例痊愈出院,5例好转自动出院。结论:术后加强病情观察,及早发现术后并发症,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提高疾病的治愈率,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关键词】脑膜瘤;术后护理

脑膜瘤是起源于脑膜间隙的衍生物,但大部分来自蛛网膜细胞[1].好发部位有头皮、颅骨、眼眶、鼻窦、腮腺、颈部、三叉神经半月结、硬脑膜外层等[2]脑膜瘤属良性肿瘤,生长慢,病程长,脑膜瘤的发病率仅次于胶质瘤,其中女性多于男性,发病高峰在45岁,脑膜瘤出现症状平均为2.5年,少数患者可长达6年之久。脑膜瘤既接受颈外动脉系统如脑膜动脉,板障血管供血,又接受颈内动脉系统如大脑前动脉及大脑中动脉供血,或椎―基底动脉系统的分支供血,故血供非常丰富。由于上述特点,决定脑膜瘤的手术原则是:控制出血,保护脑功能,力争全切[3]?。本科近年6年来共收治脑膜瘤患者46例。先将护理措施进行总结分析,体会介绍如下:

1资料

本科自2010年2月---2016年2月共收治脑膜瘤患者46例。其中,女29例,男17例。年龄28―64岁。其中大脑凸面脑膜瘤切除术28例,矢状窦旁脑膜瘤切除术11例,大脑镰旁脑膜瘤切除术7例,经手术治愈41例,好转自动出院5例。46例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头痛和癫痫等症状。CT检查提示:瘤呈圆形或分叶状或扁平状,边缘清晰,密度均匀呈等或偏高密度。术后随访2年,41例治愈患者无复发(影像学正常)。

2 术后护理

2.1 生命体征的观察

患者术后进监护室,麻醉未清醒前需15-30分钟测一次生命体征,如发现瞳孔不等大,血压升高、脉搏、呼吸减慢,应及时通知医生,并做好记录,以免延误抢救时机,本组有5例病人术后返回病房时,呼吸缓慢不规则,经用呼吸兴奋剂,6小时内皆转正常。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2体位

全麻未清醒前患者取平卧位,头偏向健侧,口中放置通气道并将肩部抬高头向后仰,以防止舌后坠,保持呼吸道通畅,如患者术后呼吸道分泌物过多,应及时吸出。肿瘤较大的术后病人在24―48小时要禁止患侧卧位,以免引起脑干摆动累及生命中枢,导致病人死亡。

2.3 伤口敷料及引流的观察与护理

脑膜瘤手术切除后,在残留的创腔内放置引流管,目的是引流手术残腔内的血性液体和气体,使残腔逐步闭合,减少局部积液或形成假性囊肿的机会[4]因此要及时观察伤口敷料的渗血渗液情况,对引流管要妥善固定,防止脱出,翻身时避免引流管牵拉、扭曲,术后引流瓶放置于头旁,高度与头部创腔保持一致,以保证创腔内一定的液体压力避免脑组织移位,若早期引流量多,应适当抬高引流瓶。引流放置48小时一旦血性脑脊液转清,即可拔除引流管。

2.4协助患者完成基本生理需要

2.4.1饮食:手术次日让患者吞咽少许水,如无呛咳,可给予进食,开始为流质食物,以后视情况逐渐改为半流食、软食、普食。

2.4.2眼睛的护理:注意观察视力、视野的恢复情况,保护角膜。

2.4.3皮肤的护理:每1-2小时协助患者翻身,翻身时检查身体皮肤有无发红或破皮,并在骨突出处加以按摩,以促进血液循环。

2.5并发症的 观察、处理及护理

2.5.1颅内压增高、脑疝:密切观察生命体征,神志、瞳孔、肢体功能等情况,抬高床头15~30°,严格遵照医生的建议使用脱水剂,注意控制液体的进入量和速度,如有变化及时通知当班医生,并配合抢救。

2.5.2癫痫:术后2~4d观察癫痫的发作先兆和性质,根据医生的建议服用癫痫药物。防止出现摔倒,严密保护患者的头部和四肢,让患者的呼吸道保持通畅。在患者口腔内放置牙垫,避免患者咬伤自己的舌头。部分以前有过精神病史的患者,应对其进行适当约束,保持患者的镇静,防意外发生。

2.5.3 功能锻炼指导 观察病员四肢活动情况,给予正确指导,恢复期指导病员下床活动。有肢体偏瘫者可可加强肢体训练,可进行针灸促进肢体功能恢复。有失语的,应失语的并针对性的采用有效的沟通方式与患者交流,对患者进行语言训练。

参考文献:

[1] 杨莘 神经疾病护理学[M]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4

[2] 周良辅 现代神经外科学[M]上海 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8,12

[3] 段国升 朱诚神经外科手术学[M] 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8.1

[4] 曹伟新 李乐之外科护理学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6.11

论文作者:唐琼华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医学人文》(学术版)2016年6月第1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10/28

标签:;  ;  ;  ;  ;  ;  ;  ;  

脑膜瘤切除术后的护理论文_唐琼华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