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企业进行筹资时需要做大量的数据分析工作,工作量更大。而通过设计开发出筹资决策支持系统,可以将复杂繁重的计算工作交给系统处理,使决策者的决策工作科学而简单。本文在筹资理论分析得基础上,运用企业在筹集资金方面的理论方法并结合计算机强大的运算、存储能力和智能化特点,对筹资决策系统做了系统设计,为未来得筹资决策提供支持。
关键词:企业筹资;决策系统;系统设计
Abstract:Companies need to do a lot of data analysis when raising money, and the workload is even greater. By designing and developing the financing decision support system, the complex and heavy calculation work can be put to the system, which makes the decision-making work of the decision-making decision-making scientific and simple. 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fund-raising theory, this paper makes a systematic design of the financing decision-making system and supports the future financing decision-making by using the theoretical method of enterprises in raising funds and combining the powerful computing, storage and intelligent characteristics of the computer.
Keywords:Corporate financing; decision-making system; system design
1、引言
企业筹资是指企业通过各种途径和方式筹措企业生存和发展所必需的资金的活动。资金是企业体内的血液,是企业进行生产经营活动的必要条件,没有足够的资金,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就没有保障。所以,企业筹资是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中的经常性工作。筹资成为决定企业资金运动规模和生产经营发展程度的重要环节,是企业管理尤其是企业财务管理的重要内容。
筹资决策是企业用科学的方法和程序对各种筹资方式的资金代价进行比较和抉择并付诸实施的活动。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和经济体制的改革,给企业的筹资带来很大的变化。一是企业资金来源多元化。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不仅能自主筹资,而且来源渠道也多样化。二是筹资资金有偿使用。企业从各种渠道取得的资金都要付出一定的代价。不同的资金来源渠道和不同的筹资方式,其资金成本不同。以最低的资金成本筹措企业生存和发展的资金,可使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提高竞争能力。三是使用资金要讲效益。筹资有资金成本,要付出一定的代价。只有筹措的资金的产出大于其所付出的代价时,筹资才有意义;否则,资金效益小于资金代价或发生投资失误就会导致企业财务危机,甚至企业破产。
因此,企业的筹资决策就是在多种渠道多种方式筹资条件下,根据企业的需要,利用不同的筹资方式筹集到资金成本最低的资金。
2、企业筹资决策分析
企业筹资决策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1)企业筹资规模决策;(2)企业筹资结构决策;(3)企业筹资方式决策
企业筹资的基本原则如下:
(1)以“投”定“筹“原则:以“投”定“筹“原则是指企业的筹资必须以企业的投资为依据,即筹资要满足企业投资资金的需要,包括固定资产投资的要和流动资产投资的需要。企业投资不能盲目进行,因此企业筹资也不能盲目进行,必须以“投”定“筹“;筹资的时机、规模和结构必须以投资为依据并适应投资的需要。这一原则要求企业在制定筹资决策之前确定企业投资决策。
(2)量力而行的原则:量力而行原则是指企业的筹资必须以企业的投资收益和偿还能力为依据。实际上,企业筹资无论采用何种形式,都是要付出代价的。企业投资要考虑自己的偿还能力,若负债过多,易导致企业财务危机,甚至破产。因此,该条原则就是要求企业在筹资时,全面权衡收益和风险,做到量力而行。
(3)低成本原则:低成本原则是指企业在确定筹资方式和筹资类型时以筹资成本最低为原则。筹资成本是企业筹措资金支出的一切费用,主要包括:筹资过程中的组织管理费用;资金使用的股息和利息等支出;筹资时的其他费用支出。筹资成本是影响企业筹资效益的重要因素。因此,企业应对各种筹资方式的筹资成本进行比较,选择成本最低的筹资方式。
(4)合法性原则:是指企业在筹资的过程中,应自觉遵守国家的各种法律,法规,企业的筹资活动应以国家的有关法律为依据。
(5)简单性原则:是指企业在筹资程序和筹资过程的管理工作应以简单便利为原则。
(6)适度性原则:是指企业的投资期限、筹资时机、筹资结构等要适当。企业的筹资期限主要指还本付息时间。决定企业筹资期限的因素,主要是企业投资和生产经营活动的计划以及企业负债率的水平。企业筹资结构要适度,是指企业负债率和还债率要控制在一定的范围内。
(7)稳定性原则:是指企业的筹资方式、筹资类型和业务往来关系应尽可能保持相对稳定。企业筹资方式保持相对稳定,即不要频繁更改筹资方式。企业筹资安排应尽可能使企业资金供求保持平稳。
(8)获利性原则:获利性原则是指企业筹措的资金应能产生经济效益。企业筹资效益一方面体现在提供适销产品或扩大规模以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能力;另一方面是享受税收减免,即因筹资而免交的税款等。
3、筹资决策系统总体设计
企业进行筹资时需要做大量的数据分析、比较工作,各种数据模型计算比较复杂,特别是进行动态评价时,工作量更大。而通过设计开发出筹资决策支持系统,可以根据企业的不同要求,不同的决策计算方法,建立数据库,从而将复杂繁重的计算工作交给系统处理,使决策者的决策工作科学而简单。在筹资方面,运用企业在筹集资金方面的技术,结合计算机强大的运算、存储能力和智能化特点,设计出一套能够快速,准确的对企业在筹资方面所遇到的问题做出反应,为企业的决策者提供参考信息,并对一些定量化决策问题提供明确答复的技术支持系统,供决策时使用。
3.1系统总体框架设计
企业筹资决策支持系统主要功能模块如图1所示。
图1系统主要功能模块
3.2功能分析
(1)企业新建和扩建方案决策
如某企业某产品在市场上需求量较大,为了满足市场需求提出企业扩大生产的投资方案。那么要扩建大多的规模恰好满足需求,既不供过于求,也不供不应求。因此如何确定一个合理的投资规模,做到在一定时期内生产力既不闲置又不过分紧张,这是一个重要的投资决策问题。
企业扩建的方案可能有几种,例如是增设一个车间,还是另建分厂;是另建小厂还是另建大厂等。
(2)设备选型的决策
当设备购置已经确定,但相同类型的设备有多种型号,决定选哪种型号的设备好呢?如企业准备在全厂实现计算机辅助管理,开发全企业的管理信息系统,系统开发中的一项重要的工作就是选用什么样的计算机设备,是全场建立微机网络,还是购买小型机。微机网络的型号有很多,小型机的机型也有很多,如何确定机型选择。当然,首先要根据企业的信息处理量、数据存储量、企业规模及信息交互通信的要求,先确定是采用分布式方案还是集中式方案,然后再考虑配置的计算机等设备的型号及数量。在满足设备性能要求的前提下确定投资现值,计算被选设备现金净流量现值总和,计算现值做出选优决策。
(3)产品开发方案决策
企业决定在现有的条件下投资开发新产品,根据新产品生产的需要,要投资建厂房、购置设备、引进技术等。根据企业的情况提出多种方案进行比较,比较各个方案投资回收期限长短,现金流量多少,期望的投资报酬率能否达到等,比较各项指标,选出最佳投资方案。
(4)设备更新方案决策
更新就是把现有的设备用新设备代替。更新设备的方案也有多种,可以购买新的设备来替换旧设备;或改变现有设备的结构,将落后的零部件改装成新部件、新生配置或增加新附件,提高现有设备的技术性能。决定采用那种方案进行设备更新,决策的关键是要比较原有设备与新设备的成本和盈利,通过比较差量成本,进行现值分析,成本低或盈利高的设备就是可行的决策方案。
(5)技术引进方案决策
技术引进是一项复杂的工作,不仅政策性强,而且涉及面广,投资量大,影响持续时间长,若技术引进的决策及时正确,它可以加快掌握新技术的进程,它可以节约大量的研究试验的费用,且填补技术空白,有利于提高技术水平,提高生产率。若引进的决策失误,也会给国家和企业造成很大的损失。因此,在决策之前必须进行认真的调查分析。首先要确认引进的是否是先进的技术,引进的必要性,然后分析引进或不引进的决策。
(6)确定筹资的资金成本是明确筹资规模的前提
资金成本是指企业取得和使用资金而支付的费用,它包括资金占用费用和资金筹集费用。其中资金占用费用有股息、利息等,它包括资金时间价值和投资风险报酬两大部分。投资风险大的项目,其占用费用就高,占用费用大小直接与筹集资金的数量和资金的占用期有关。而资金筹集费用,是指在筹资过程中所发生的信托金融机构代理发行股票、债券需支付的注册费用和代办费以及向银行支付的手续费等。根据现在和未来的情况,考虑到各种因素来测定资金成本。资金成本是在筹集资金时,必须花费的筹资代价。必须在筹集资金前做到心中有数。
(7)确定合理的资金需求量
合理的资金需求量是指在资金充分利用的基础上,以保证投资项目或经营活动正常开展所需要的最低限度的数量,所以筹资一般是以投资需要为依据。经过投资决策分析,投资项目是确实必要、有利,投资方案确实经济可行,则投资规模就是筹资规模。对企业正常经营活动的开展所必需的资金量,一般以定额资金作为资金需求量。
(8)选择合适的筹资渠道和筹资方式
资金从哪里来,如何取得资金,必须对各种筹资渠道和筹资方式的特点进行研究,以便确定一个最理想的资金来源结构。
国有工业企业的资金来源渠道一般有以下几种:
①国家财政资金指由国家预算拨给企业的资金,如固定资产投资、流动资金拨款和专项资金拨款。
②基本建设贷款流动资金贷款,中短期专项贷款和短期外汇贷款等。
③租赁公司、保险公司等民间金融组织。
④社会闲置资金例如债券等。
⑤其他企业资金例如联营等。
⑥企业自留资金包括企业税后留利或超利润分成建立的生产发展资金、新产品试制资金,还有从产品成本中提取的更新改造基金和大修基金。
⑦国外资金包括外资和借用外资。
选用哪种筹资方式要根据筹资成本、筹资风险、资金的可得性、偿还能力、资金需求的时间以及资产担保的诚信来决定。
(9)筹资风险的分析
有负债必然有风险,没有风险的负债经营在现实是不存在的。长期筹资比短期筹资有更大的风险性,不同的筹资方式有不同的风险。产生风险的原因一般有几种可能的情况:利率变动引起风险,无力偿还负债风险,再筹资的风险,联营时经营自主权受削弱的风险等。通常采用定性和定量结合的方法进行风险分析和判断,并采取响应的风险控制措施。
(10)确定偿还方式
对于银行借款和发行债券的筹集方式,到期需要偿还,其偿还方式也有集中类型,是到期一次偿还,还上分期偿还,本息一次偿还,还是本金和利息一起偿还,一般要根据自己的使用时间,将来的盈利多少及其使用方向,比较本利和研究偿还方式。
4、结论
全球化趋势下,随着企业对外投融资范围的拓宽和筹资机会的增多,对外投资和筹资的风险性也随之增强,它直接影响企业资金的使用效益,因此就必须对企业的投融资风险加以准确的识别,并据此采取相应的措施加以控制和防范,从而将风险控制在一定的范围之内,以使风险降低到最低限度。可以预见,随着我国国有企业混合制改革的进一步深化,企业资产重组也将持续发展。企业并购重组是企业从商品经营向资本经营转换的重要方式。企业并购重组进行资本经营,就离不开企业的投资和筹资。可以这样讲,企业的投资和筹资决策在企业的资本经营领域处于核心的地位。
参考文献
[1]朱相平,投资学基础,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1
[2]贺琼,程希骏,企业投资与融资决策,科学出版社,20000
[3]陈荟云,项目投资现代管理,中国电力出版社,2002
[4]黎谷,投资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8
[5]杨华峰,贾增然,张勤等,投资项目经济评价,中国经济出版社,1998.(152-194)
[6]戚安邦等,项目论证与评估,机械工业出版社,2004.
[7]陶树人等,技术经济学,石油工业出版社,2003(109-148)
[8]陈解生主编,财务成本管理,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4.
论文作者:吴立1,陈永军2,王良宏2,李玉田3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9年第1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2/19
标签:企业论文; 资金论文; 是指论文; 方式论文; 设备论文; 成本论文; 原则论文; 《电力设备》2019年第17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