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牡丹江市第一人民医院药剂科 黑龙江牡丹江 157011)
【摘要】目的:研究分析他汀类药物使用中的不良反应情况。方法:将自2015年1月1日至2016年12月31日间在我院使用他汀类药物进行治疗出现不良反应的91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出现的不良反应进行相关因素分析,并对评价指标内容进行统计比较。结果:91例患者中体重指数<25的发生率为73.63%高于比较体重指数≥25的发生率26.37%,P<0.05;64~80岁的发生率最高(64.84%)高于其它两个年龄段,P<0.05;伴有糖尿病比例最高(53.85%),比较其它肾功能不全、肺阻塞等,P<0.05;不良反应中失眠(70.33%)高于头痛、腹泻便秘、肌肉关节疼痛、肝肾功能受损,P<0.05;使用药物中普伐他汀发生率(42.86%)高于阿托伐他汀、瑞舒伐他汀、辛伐他汀,P<0.05;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他汀类药物中使用普伐他汀发生不良反应率最高,瘦小患者发生率较高(体重指数<25),b伴有糖尿病患者较容易出现不良反应,64~80岁的老年患者较易发生。在临床使用中应引起注意,以降低使用中的不良反应发生率。
【关键词】他汀类药物;不良反应
【中图分类号】R9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231(2017)22-0322-02
他汀类药物是一类羟甲基戊二酰辅酶A还原酶抑制剂,通过竞争性抑制内源性胆固醇合成还原酶来阻断细胞内羟甲戊酸代谢,从而减少细胞内胆固醇合成而使低密度脂蛋白受体数量和活性增加、血清胆固醇清除增加等,具有调节血脂、够抑制血管内皮的炎症、延缓动脉粥样硬化等作用,是最为经典和有效的降脂药物,已广泛应用于高脂血症的治疗。但其主要作用靶点为人体的肝脏,因此在使用中会出现一些不良反应,为此我们进行他汀类药物的不良反应研究,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自2015年1月1日至2016年12月31日间在我院使用他汀类药物进行治疗出现不良反应的91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患者基本资料为:男性58例,女性33例,年龄分布在49~86岁之间,平均年龄为68.5±2.8岁。患者年龄分布段为:中年(44~64岁)32例,老年(64~80岁)59例,(≥80岁以上)5例。患者主要使用不同种类的他汀类药物进行治疗(主要为阿托伐他汀、瑞舒伐他汀、辛伐他汀、普伐他汀等),患者主要疾病为冠心病、高血压冠心病、心律失常、心力衰竭、早搏及心律不齐等[1]。
1.2 方法
1.2.1收集整理91例不良反应患者的各项资料:主要包括个人资料(体重指数、年龄、其它疾病情况等)、不良反应具体症状、用药情况等。
1.2.2对收集的资料进行统计分析对比。
1.3 评价指标
将个人资料内容、不良反应情况、用药情况等为评价指标。
1.4 统计学方法
对评价指标数据采用SPSS 19.0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分析, 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当P<0.05时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91例患者的个人资料
见表1,可以看到体重指数<25的不良反应发生比例为73.63%,比较体重指数≥25的发生率26.37%,P<0.05;64~80岁的发生率最高,为64.84%,比较其它两个年龄段P<0.05;患者主要伴有的疾病为糖尿病、肾功能不全、肺阻塞分别为53.85%、40.66%、14.29%,相互间比较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2]。
2.3 91例患者的用药情况,其中使用普伐他汀发生率最高达42.86%,其它依次为阿托伐他汀(26.37%)、瑞舒伐他汀(16.48%)、辛伐他汀(14.29%)。其中普伐他汀与其它三种药物的使用率比较差异值P<0.05,有统计学意义。
3.讨论
他汀类药物是临床广泛使用的降脂药物,其主要作用机制是抑制 3-羟基-3-甲基戊二酰辅酶 A 还原酶,减少人体胆固醇的合成,刺激细胞膜表面低密度脂蛋白受体数量及活性的增加,提高血清胆固醇清除率,进而降低血浆胆固醇水平。在长期的临床实践过程中发现,他汀类药物安全稳定、耐受性好,但有较多患者出现各类服药后不良反应,为此本院展开相关研究,以期对临床长期服用他汀类药物进行指导。
他汀类药物分为天然化合物(如洛伐他汀、辛伐他汀、普伐他汀、美伐他汀)和完全人工合成化合物(如氟伐他汀、阿托伐他汀、罗伐他汀、匹伐他汀、瑞舒伐他汀),在急性冠状动脉患者中应用能够抑制血管内皮的炎症反应,稳定粥样斑块,改善血管内皮功能。并能延缓动脉粥样硬化(AS)程度、抗炎、保护神经和抗血栓等作用。在冠心病治疗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但已有研究和临床结果表明他汀类药物在使用中会出现一定的不良反应,在采用他汀类药物治疗期间,容易发生不良反应的患者多为老年人、糖尿病患者、肝肾功能不全患者以及有肌病家族史患者等,因此为预防患者出现肌病,一定要事先问清楚患者的疾病史,密切关注患者的表现,一旦发现患者出现肌病等不良反应,及时停药,复查肌酸激酶。通过本文研究我们得到,出现不良反应患者的主要症状为失眠、头痛、腹泻便秘、肌肉关节疼痛、肝肾功能受损等,而体质瘦弱患者的发生率明显较高,同时可以看到老年患者的发生率显著高于其它年龄段的患者,而在使用的药物中发生不良反应最高的为普伐他汀,同时伴有糖尿病的患者发生率较高。
综上所述,在对冠心病类患者使用他汀类药物时应根据患者伴发疾病、年龄、体质等情况综合选用不良反应低的药物进行治疗。
【参考文献】
[1]建高,蔡晓波.他汀类药物肝脏安全性问题[J].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13,35(6):589-591.
[2] 王瑞敏.他汀类药物不良反应临床调查与分析[J].河南医学研究,2014,23(12):108-109.
[3] 那开宪.他汀类药物所致肌肉酸痛、乏力不可小视(下)[J].首都食品与医药.2016,20(23): 66.
论文作者:王桂茹
论文发表刊物:《心理医生》2017年2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9/11
标签:患者论文; 不良反应论文; 类药物论文; 发生率论文; 辛伐他汀论文; 胆固醇论文; 发生论文; 《心理医生》2017年22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