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宿迁市沭阳协和康复医院老年科)
摘要:目的 探讨循证护理在老年糖尿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本文纳入2018年1月-2019年6月我院收治的100例老年糖尿病患者膝骨性关节炎患者,采用计算机程序生成随机数的方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分别50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循证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应用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血糖控制率、护理满意度和生活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循证护理在老年糖尿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显著,可有效控制血糖水平,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改善生活质量,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关键词:循证护理;老年糖尿病;应用效果
随着我国老龄化人口的增多,老年糖尿病患者人数急剧增加。发病后老年患者机能下降,若不及时治疗病护理,将严重影响患者身心健康和生活质量[1]。本文为观察循证护理在老年糖尿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选取我院100例糖尿病患者,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本次临床统计了2018年1月-2019年6月我院收治的老年糖尿病患者100例。随机平分患者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观察组年龄61~85岁,平均(69.52±3.78)岁,病程2-13年,平均(6.36±1.51)年,其中男28例,女22例;对照组年龄62~86岁,平均(69.45±3.90)岁,病程3-14年,平均(6.52±1.69)年,其中男27例,女23例。两组资料无明显差异(P>0.05),可比。
1.2 方法
对照组行常规护理,主要包括饮食、运动、用药等指导,心理疏导和一般性健康宣教等。观察组给予循证护理,具体内容如下:①提出问题。每位患者的个人情况不同,因此临床上对以往糖尿病护理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总结,然后结合患者实际病情制定循证护理方案。②寻找证据。在确定循证护理方案前,需要在医学数据库中查阅相关循证护理文献资料,借鉴文献资料上阐述的解决问题的对策,但需发挥护理人员主观能动性,结合自身多年临床工作成果经验,为护理工作提供参考。③制定循证护理措施。在文献资料糖尿病循证护理方法和临床工作实践相结合后,筛选出真实的、可行的、有效的、科学的文献资料,其主要从循证健康宣教、用药、心理支持及生活等方面加强护理,为其制定针对性护理方案。④工作开展。护理人员严格执行护理方案,向患者进行健康教育,讲解糖尿病相关知识,说明发病原因、临床症状、治疗方式等,加强患者疾病认知,纠正患者错误观念。同时叮嘱患者合理服用磺脲类、双胍类、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等药物,加强对患者的心理支持。
1.3 观察指标及判定标准
比较两组患者的应用效果。观察患者血糖控制率、护理满意度和生活质量等指标。采用我院自制满意度调查问卷将患者护理满意度划分为非常满意、满意和不满意三项,其中问卷得分分别为≥90分、80-89分和<80分。生活质量评分:采用SF-36项调查简单表,分数越高表明生活越好[2]。
1.4 统计学处理
本次数据导入统计学软件SPSS17.0处理,标准差(?x±s)代表计量资料,t检验;%代表计数资料,x2验证,P<0.05表示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两组患者各项观察指标对比 观察组患者血糖控制率、护理满意度和生活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3 讨论
循证护理是一种新型护理模式,逐渐广泛用于临床护理实践中,该模式是在分析大量临床资料后做出的合理判断。整个护理过程都是有据可循的,并且结合患者个人临床资料制定护理方案,保证符合患者实际需要,取得良好的效果。本次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血糖控制率、生活质量和护理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老年糖尿病患者病程长,多存在其自身特有的特点,面对长时间治疗易产生厌烦、抗拒等情绪,而循证护理模式是按照发现护理问题-寻找依据-解决问题-制定对策和改善护理的流程进行操作[3],了解过程中老年患者可能出现的问题,并且有办法克服,因此能够提高患者满意度。
综上所述,循证护理在老年糖尿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显著,可有效控制血糖水平,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改善生活质量,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涂莉莉,吴海燕,牟涛,et al.循证护理在老年糖尿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探讨[J].中国社区医师,2018(25):163-164.
[2] 郑玲玉,董园园,王佳薇.循证护理在老年糖尿病患者预防低血糖中的应用[J].东南国防医药,2013,15(2):185-186.
[3] 宋敬,田宇红.循证护理在老年糖尿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观察[J].中国妇幼健康研究,2017,28(S3):324-325.
论文作者:王燕
论文发表刊物:《航空军医》2019年1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1/13
标签:患者论文; 老年论文; 糖尿病论文; 满意度论文; 生活质量论文; 统计学论文; 效果论文; 《航空军医》2019年11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