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文性视域下《氓》的解读与教学,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视域论文,互文性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氓》是《诗经》中一首著名的弃妇诗,编选在人教版必修2第二单元。全诗以女子的口吻自叙她恋爱、结婚、被弃的全过程,表达了对负心汉氓的强烈谴责,反映了古代女子对美好爱情的追求和渴望。高中生正处在学诗的年龄,他们喜欢诗歌,对纯真的爱情有一定的理解力,能够把握诗的基本内容。但由于生活和阅读经验所限,在理解上存在一些困惑。笔者尝试引入互文性理论作为阅读的教学策略,意在解决学生的困惑,让他们从前认知的感性意识顺利走向理性的思维认知。
一、学生前认知中遇到的困惑
学生的问题基本聚焦在对人物形象、主题及现实意义的理解和认识上。
困惑一:诗中的“我”是怎样一个女子?女主人公以“于嗟女兮,无与士耽!士之耽兮,犹可说也。女之耽兮,不可说也”来告诫天下的女子,把自己悲剧的根源全部归于男子的变心,归结在性别角色上。这样的说法是否偏颇?
女生多是赞同其观点,同情其遭遇,为“桑女”的痴情不平,为她的悲惨命运叫屈,指责男权社会中的负心汉。她们认为自古以来,爱情中受伤的总是女性。男生则多数认为此说法太绝对,对男性不公平。“氓”只不过是男性中的个例,是男同胞中的败类。不能因为对氓“失望”就对爱情“绝望”,不是还有忠于爱情而“自挂东南枝”的焦仲卿吗?有的男同学甚至以“氓”的口吻给女主人公写了一首诗,认为她的遭弃不能全归罪于氓,或许是婚后的操劳让她自己也发生了改变:
牡丹凋零,无人赏也。汝入吾门,即为吾人。三岁食贫,吾乃知矣。初入吾门,温柔惠贤。日益久矣,无言笑矣。
三岁为主,靡日休矣。日夜耕作,靡有息矣。入门求语,汝不应我。沉默寡言,吾哀叹矣。三岁已逝,汝已变矣。
日复一日,貌已逝矣。吾心已变,往日已去。若问何故,牡丹凋矣。汝骂汝怨,吾已淡矣。吾今远离,来世会矣。(武文韬)
困惑二:把《氓》这首弃妇诗选入高中课本,是为了让所有的女性都痛恨男子,还是要告诉女孩子不要相信爱情?选编意图是不是要以此防止中学生早恋现象的发生?
由学生的困惑可以看出,这些即将涉入而又尚未涉入爱情的高中男女学生,对爱情的话题很关注,同时又都在有意无意地捍卫自己的性别角色。他们的问题虽然显得幼稚,但问得很真诚,并引发我们一系列的思考:中国古典诗歌对今天学生的意义有哪些?除了其源远流长的艺术价值之外,经典作品的思想价值该作怎样的现代解读?就课程目标中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维度来看,阅读本诗的情感落脚点应该在哪里?怎样引导他们全面地去理解和评价人物、主题及社会意义?
二、互文性视域下的人物形象及主题分析
互文性,又称“文本间性”“文本互涉”,通常被用来指示两个或两个以上文本间发生的互文关系。这一术语是20世纪60年代后期由法国学者朱丽娅·克里斯蒂娃提出的。按照她的观点,“读者阅读的过程,就是把自己的身份置于意指过程之中。他不仅与特定文本中的不同互文本相认同,而且还必须被化简为零,被置于一种哑然失语的危机时刻……然后,读者便可进入自由联想的过程,重构多元意义的过程,定义几乎无法定义的内涵的过程。”
从某种意义上可以说,学生初读《氓》所形成的各种困惑恰恰是遭遇了克里斯蒂娃所谓的“危机时刻”。这就需要教师帮助他们通过“自由联想”建构一个“多元意义”的空间,通过互文本的建构,在相互参照中对《氓》进行深入的解读。需要说明的是,作为当代西方文艺理论的互文性,其内涵与外延都极为丰富,本文只是在广义的视角上,对如何以互文性理论指导诗歌阅读进行教学策略层面的探讨。具体教学实施中主要采取了以下三种方式:
第一,从历时性阐释主体出发,以不同时代的学者对“桑女”的评价建构互文本,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氓》的人物形象。
在探究环节我设置了这样的问题:
《氓》中的女子,历来有不同评价。你是否同意他们的观点?你认为女主人公是怎样一个人?
宋代朱熹:“此淫妇为人所弃,而自叙其事以道其悔恨之意也。”
钱钟书言:“盖以私许始,以被弃终。初不自重,卒被人轻,旁观其事,诚足齿冷。”
当代鲍鹏山:“在《诗经》中最完美的女性,我以为便是那位卫国女子。”
在讨论探究中,学生认为:朱熹是站在封建礼教的角度,维护封建礼法,对女子持完全批判的态度。他认为女主人公因感情而丧失理智,违背了礼法,由于婚后生活的坎坷,对自己的行为感到深刻的痛悔。钱钟书的观点在某种程度上沿袭了朱熹的礼法思想,但已经投射出一种人道上的怜悯和同情。鲍鹏山的评价角度比较新,对女主人公给予了完全的赞美,只是对一个遭受婚姻伤害的女子没有表现出足够的同情。上述评价的相同之处是全部为男性视角。
这个问题的设置,激活了学生的思维。在分析和评价前人观点的同时,学生从各自的生活和阅读经验出发,阐发了更鲜活更有个性的理解:
辗转数千年,这首诗沉吟至今。当我读过后,那份哀愁,那份美丽,带着独特而奇妙的气息感染了我。从古到今,总是痴情女子负心汉。不知有多少女子和你有着相同的遭遇,又有多少女子所受的苦难更为深重。我想这悲剧是因为古时男尊女卑的社会地位。可是即使为社会所不容,你也要为自己的权利抗争,哪怕失败,哪怕“零落成泥碾作尘”,哪怕“香消玉殒无人惜”。
世上有一种女子,立在风雨斑驳的桥头,粲然微笑,任时光荏苒,任芳菲开落,不曾减损她分毫的风姿。她是坚强的花树,只是伫立便成风景。桑女,你就是这种如莲子般洁白的女子,今夜,我遥望那几千年前的故事,几千年前你的存在,你的风姿。我赞颂你!(杨鹤达)
这个十五岁的女孩子,从一个纯美的女性视角感叹并赞美了桑女追求爱情的勇气,其中融进了她自己真实的爱情理想及情感追求。
再如,下面这段评价与鲍鹏山的观点基本一致,但对作品进行了更为具体深入的解读和理性的阐释。
作为恋人,桑女温柔深情,自主热烈,纯情真诚。作为妻子忠贞勤劳,善良和顺。遭遇情变后,怨恨痛苦,但被弃时并未一味自怜哀诉,而是表现出决绝坚定的一面。桑女身上最耀眼的人性光辉始终没有改变:恋爱时的温柔深情和婚后的忠贞和顺,恋爱时的深情真诚和情变后的痛苦自伤,恋爱时的自主勇敢和被弃之后的决绝坚定,都是一致的。虽然遭受损害和背叛,但她没有一味地自伤自怜、怨天尤人,而是依然保存着最初的那份真诚、善良和美好,保持着那份自主自尊。(王盟)
第二,从共识性阐释背景出发,以同时代同主题的诗歌建构互文本,引导学生全面理解《氓》的人物形象及主题。
《诗经》中关于爱情主题的诗篇很多,既有表现爱情美好、热烈的篇章,也有表现婚姻悲剧的诗作。如《邶风·静女》,以男子的口吻写青年男女幽期密约的情景,“静女其姝,俟我于城隅。爱而不见,搔首踟蹰”,极传神地表现了一对恋人初会时的情趣。阅读《静女》可以帮助学生理解《氓》中女主人公恋爱时的单纯、痴迷,同时也可以理解“氓”最初求婚的真诚。
再如,《邶风·谷风》与《氓》同是弃妇诗,可以通过《谷风》与《氓》的对比阅读,更准确地理解女主人公的形象。两个女主人公都具有吃苦耐劳的精神,她们都是贤妻良母,为家庭付出青春,最后被喜新厌旧的丈夫抛弃。《谷风》的女主人公,一无疾声怒颜之辞,尽是殷殷相诉的哀哀之语,表现出她善良温顺而又软弱的性格。在回忆往事和述说情怀时怨而不怒,使人有“哀其不幸,怒其不争”之感。而《氓》的女主人公在性格上更为决绝果断。
通过互文本的对比阅读,学生进一步理解了人物形象和主题的悲剧意义:
《氓》中的女主人公是一个勤劳、温柔、坚强的妇女形象。她温柔善良又性格刚烈,敢爱敢恨,敢作敢为。面对感情的是非,绝不含糊,绝不忍气吞声。她对爱情和婚姻乃至命运的自主,在那个时代是十分难能可贵的。在《诗经》的爱情诗中,像这样一位敢于大胆主导人生舞台的女子,又有多少呢?难怪被“礼制至上”的宋代朱熹称为“淫妇”了。(张听雨)
女主人公的悲剧具有一定的必然性和普遍性。作为一个社会问题,丈夫因境遇变化或用情不专而遗弃结发之妻,在《诗经》中已多有反映。在男权社会中,女性在经济上、政治上都处于附属地位,她们的生活天地狭小,生活得幸福与否全寄托在丈夫身上。如果遇上一个对感情、对家庭不负责任的丈夫,那她的悲剧是不可避免的。其实,不仅是古代如此、中国如此,在现代文学与世界文学中,同样有很多类似的悲情主题。因为“人类一个难以克服的也是基本的不平等,就是男女两性之间的不平等”。《氓》这首古老的歌谣,作为经典依然有着它的现实意义。(熊丽萌)
第三,从多元性阐释文本出发,以不同时代、相同主题的诗歌建构互文本,引导学生全面理解《氓》的人物形象及社会意义。
历代诗歌中以女性口吻反映同主题的作品不少。如汉乐府《有所思》的女主人公,对远方情郎的相思爱恋可谓真挚而热烈,可当“闻君有他心”的骤然间,她将那凝聚着一腔痴情的精美信物,“拉杂摧烧之。摧烧之,当风扬其灰”。其行为何等愤激!又何等决绝!让人称赞,更令女性读者痛快、解气!然而诗结尾处的诸多不舍,实在是一种情感受伤的表现。
联系《氓》中女主人公的一味迁就、顺从以及受到的伤害,不难看出,仅有迁就、顺从,仅有果断、刚烈都不能避免感情或婚姻上的悲剧。那么由此就可引导学生思考一个更现实的问题:什么才是真正的爱?除了社会因素之外,作为一个生命个体,怎样才算真正具备了爱的能力?
可以通过当代诗歌《致橡树》的对比阅读,让学生进一步从前认知走向深入。诗人舒婷,以她的敏感、清醒和深刻吟唱出了女性对独立人格、健全心智、男女平等的向往和追求:“我必须是你近旁的一株木棉/作为树的形象和你站在一起。”这歌声是从几千年的妇女作为附属的男权社会的枷锁中挣脱而出的,是《氓》唱了几千年之后的、具有时代色彩的一种全新的女性爱情宣言。这声音和情绪里融入了多少代女子对婚姻爱情的苦苦求索!当回头再去审视《氓》中女主人公的悲剧命运时,学生便会更深刻地认识到这场婚姻悲剧的社会、性别甚至性格根源:
我若是你,便会用强大的内心维护尊严。坚强而睿智的女子应当敢爱敢恨,爱的时候轰轰烈烈,该放手时冷静果断,不留一丝牵挂。与其在情感的沼泽地里痛苦挣扎,不如从容地放手过去,擦干眼角的泪水微笑着迎接崭新的未来。情感不是生活的全部,为情所伤而一蹶不振的人不够坚强。别让自己成为一个怨妇,要知道在风雨中依然怒放的玫瑰才是最令人惊叹的。(王赫文)
有人说,你的爱情悲剧在于你当初不理智的选择。但我想说,你是无辜的,那段爱情的结局是你宿命的注定。正是你的性格,定格了你悲情婚姻的轮廓;也正是你的性格,从古至今一直闪耀着人性的光辉。你用你的经历,为现代人上了沉重而深刻的一课。在如今男女平等、婚姻自由的时代,你的遭遇,一方面警示人们要慎重地对待婚姻,更要忠诚地对待爱情;另一方面也提醒着受到爱情伤害的痴情男女尽快抽身,勇敢地去追寻属于自己的真爱。(张弛)
这两位学生的阅读理解,虽然角度不同,但都对《氓》的女主人公及其悲剧意义作了现代的思考。
三、学生互文性阅读的收获
《氓》从久远的过去唱到今天,它不仅是古代先民对爱情婚姻生活再现的经典之作,同样也是一种民族记忆和文化基因。不同时代、不同性别、不同身份的人对《氓》的解读是不同的,答案的丰富性在某种程度上恰恰证明了经典的魅力。我们花如此大的气力去阅读一首古诗,绝不是为了强求理解的一致、评价的统一,而在于要充分挖掘经典作品的最大价值。叶嘉莹说学习诗歌,能够使人心灵不死,因为它能使你“养成对于诗词中之感发生命的一种不能自已的深情的共鸣”,这也正是我们今天古典诗歌教学中极为重要的内涵。
互文视野下,学生前认知中对于人物形象和主题的种种困惑,通过互文性阅读已基本解决。学生从最初的无意识的性别角色维护走向了理性和客观的评价,从前认知走向了对文本、对形象、对主题的全面理解和把握。他们不仅丰富了知识,活跃了思维,更扩充了个人情感的文化容量。他们在爱情观上获得了这样的共识:
爱情之路的确幸福而美好,但同样也会有痛苦和伤害。任何美好的东西往往都有等量的苦难。正因如此,真爱才越发显得美好。不要因为怕受伤就不敢去追求幸福,对未来、对生活还是要勇敢一点。只是不要随意就开始一段感情,更不能随便放弃一个曾经。无论男性还是女性,拥有独立的人格,拥有真诚负责的态度,懂得珍爱、珍重,才是具备了爱的情感能力,才能获得真正的爱情和幸福。(尹嘉辉)
这是他们互文性阅读中的收获,也是《氓》这首几千年前的古诗,在今天,在中学教材中所实现的重要教育价值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