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靖西市人民医院肾内科;广西靖西533899)
【摘要】近些年来,因国外、国内对于透析治疗护理、肾脏病治疗中的护理应用、饮食干预等方面加强分析,为了保障治疗疗效,需要加强护理干预。本次主要分析肾脏病护理的实践进展,加强肾脏病护理的总结,希望能为临床患者的治疗提供参考。
【关键词】肾脏病护理;临床效果;现状;进展
1.前言
因近些年来我国医疗手段不断改善,肾脏病诊疗技术得以快速发展,在临床之中肾小球疾病组织活检、分子水平测定、疾病基因多态性分析以及血液净化技术的不断改良,均有效的推动了肾脏病护理的发展,不断的促进了专科护理方法的更新和充实[1]。将护理干预应用在肾脏病的治疗之中,可以有效提升患者治疗时的配合度,保障患者身心的愉悦,这对于患者治疗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现将肾脏病护理方案进行总结,如下:
2.分析透析护理干预
(1)透析前护理。很多患者初进医院对周围的陌生环境感到恐惧,加上慢性肾功能衰竭死亡率高,治疗过程中花费大,患者心理承受压力较大,容易出现不良情绪。医务人员在患者进院治疗时,主动、热情的迎接患者,询问病情,并观察患者病情变化,倾听患者叙述。护理人员对患者的心理状态展开评估,了解患者的心理状况。并及时的安抚家属情绪,详细向患者解释家属的情况,让家属协助医务人员进行治疗,减少患者的治疗压力,保障治疗顺利进行。护理人员重视患者心理的变化,注意倾听,及时做好心理辅导[2]。护理人员需以亲切温柔的态度进行沟通,了解患者诉求,加深医护人员与患者之间的感情交流,以此消除患者戒备心理。为患者制定出针对性的心理护理方案,积极和患者进行接触、交谈,消除患者不安感和陌生感,努力获取患者的信任[3]。在护理过程之中需要加强有效沟通,注重个人的态度,并且注重说话的声调、语气,加强有效的语言沟通,让患者有足够的安全感,并让患者信任、依赖护理人员,提升患者治疗的信心。在透析前需要详细询问患者病史,对肾脏病患者的身体状况进行正确评估。在透析前,护理人员需要详细的交代透析的相关事宜,告知患者操作周边环境,让患者在透析前就提前知晓[45]。告知患者透析治疗的意义、操作程序、目的,缓解患者的不安心理,护理人员做好与患者家属之间的沟通。向患者介绍其病情,告知起注意事项,以消除患者的紧张感,提升其配合度。鼓励患者,消除患者的消极态度,避免出现因消极情绪而阻碍治疗。在治疗和护理的过程之中,根据患者的心理状态选择合适的心理疏导,通过多种方法结合以疏导患者心理障碍,以调动患者的内在潜力,提升其治疗依从性,以获取优质的护理效果[5]。在透析前需要加强患者对于透析治疗的相关注意事项,告知患者需要配合医师进行操作,这样可有效的减少患者不配合,在透析前需了解患者的体温、血压,了解患者是否出现咳嗽和感染,需要将患者血压控制在正常范围之内,保障其体温正常,并没有发生感染[6]。
(2)透析过程中护理。患者取平卧位,穿刺侧手臂外展,进行常规的消毒铺巾,并叮嘱患者不可以在无菌区进行活动,并为患者迅速的建立起血管通路。观察患者穿刺局部皮肤是否出现肿胀、渗血,倾听患者的主诉。在透析的过程中,护理人员需要密切的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了解患者是否出现渗血和疼痛,加强血流量的观察[7]。在透析之中常常会出现急性并发症—低血压,其发生率超过百分之二十。若患者出现低血压或高血压,则需要密切关注其心率、面色,并定期进行血压的监测,熟悉每一位患者在透析过程之中血压的波动规律,若患出现并发症则需要及时告知医师,并及时关闭超滤。若患者血压升高,则需要做好相应的安抚工作,排除患者是因为过度紧张而造成的,若处理无效或者是其他原因导致的高血压,则需要需要给予镇静药、降压药治疗,严重的患者需要终止透析[8]。血液透析患者其动静脉瘘管相当重要,若患者瘘管建成,则避免在患者的肢体上进行血压、静脉穿刺,引导患者需要适当活动,保持瘘管的通畅性[9]。在透析之后,指导患者正确的将动静脉穿刺针拔出,并进行压迫,加强置管、内瘘的保护措施,并询问患者是否感觉不适。在结束血液透析之后,需要对其进行适当的压迫以止血,二十四小时之后需要通过热毛巾进行湿敷。若发现静脉瘘处是否有杂音,若杂音消失需要告知医师及时进行处理和干预。
(3)透析后护理。以患者术后情况进行护理干预,组建护理小组,组员均为护理经验丰富的人员。在术后对其展开分析,患者透析后回到病房,需要平卧24小时,患者禁止活动、咳嗽、下床大小便等[10]。在患者透析之后,需要了解患尿液颜色,并了解患者是否出现肉眼血尿和血块,了解是否出现腹痛或腰痛症状。在透析后,需要进行一次血压和脉搏的检测,连续检测3-4小时,若患者无异常状况,则可以改成每隔2小时进行一次检测,直至24小时为止。在透析的24小时可以进但是近些年来,因为医疗技术不断的改进,在对透析治疗完毕之后,需将患者送回病房,让穿刺局部形成的血凝块,在术后患者需要绝对卧床八小时,相对卧床二十四小时,在一周之内对活动量进行限制并不能负重,保持大便的通畅,减少腹压,这样可以有效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在护理的时候需要让患者了解如何预防并发症的护理方法,并告知患者在透析治疗术后的一周之后仍然有发生血尿的机率,因此需要加强体力活动的限制[11]。
(4)健康教育。护理人员需对患者、家属进行健康宣教,每周进行一次的知识讲座,经专职护士、医师对家属、患者展开慢性肾衰竭治疗方案,对疾病用药知识、心理卫生知识、透析知识、生活知识等展开讲解,让患者和家属了解疾病的发病机制、治疗效果以及转归,让患者树立起健康的信念和行为。为患者建立起档案,发放健康宣传小册子,通过电话、微信等加强患者对疾病的了解[12]。很多的患者在术后会伴有肾周血肿,若出现轻度的肾区疼痛,则可以卧床休息,并补充维生素K1,了解患者疼痛的部位、性质,并对混患者血压、面色、血红蛋白的变化情况进行观察。
3.用药护理
护理人员需要加强副作用、病情变化的观察,在用药时间在两餐之间,严密观察患者是否出现消化道出血。注射的时候需要避免出现药物外渗,穿刺成功之再将药物注入。为了减少出血性膀胱炎,需要叮嘱患者对饮用水,并对白细胞的变化展开监测,这样可有效的预防患者感染。加强患者副作用的观察,及时了解患者尿量、体重、大便颜色、血压以及大便次数,这样可以有效的减少患者电解质紊乱和感染[13]。对二十四小时之内的出入量进行准确记录,并保持患者皮肤的清洁,在一周之内需要加强保护性隔离。了解患者肾功能和肝功能的变化情况,若患者肝损害严重,则谨慎应用。服药的时候需要加强观察,若长期应用则可能出现恶性肿瘤,停用的时候需要做好心理干预,加强呼吸道感染的预防,减少应激性溃疡。在应用的时候需要准确应用剂量,做好患者的心理疏导,加强巨细胞病毒、泌尿系统感染的预防[14]。在患者首次用药的时候,护理人员需要告知患者药物的作用、不良反应,让患者掌握药物的特点,掌握正确的服药方式,减少副作用的发生,并定期到医院进行药物浓度的检查。在护理过程之中需要加强有效沟通,注重个人的态度,并且注重说话的声调、语气,加强有效的语言沟通,让患者有足够的安全感,并让患者信任、依赖护理人员,提升患者治疗的信心[15]。综合多种因素对患者的心理状态进行评估,解决患者存有的问题,帮助患者建立起合理的认知模式。
4.生活和饮食干预
护理人员需制定针对性的饮食方案,以患者身高、自身体质量作为依据,进而对蛋白质、热量和血肌酐的需求展开调节。饮食主要是以需要保持低蛋白、高维生素饮食为主,给予患者足够的能量,加强脂肪、胆固醇的摄入,这样可有效的减少体内蛋白质分解。中医认为,饮食调养在疾病治疗之中,可促进症状的改善[16]。每天患者蛋白质摄入保持在0.6-0.8g/kg.d,热量125KJ/kg.d,血肌酐2mg/ml-6mgg/ml,以优质的动物蛋白为主。如果肾小球过滤量低于50mL/min,则需加强蛋白质的摄入。日常需要加强新鲜蔬菜、蛋白、维生素的补给,蛋白质需选择优质的蛋白质,例如鸡蛋、瘦肉、鱼、豆制品、橘子、香蕉、番茄、枣子以及牛奶的摄入。但也需要根据患者的饮食爱好进行调整,但是在选择食物时,需要加强量的控制[17]。护理人员需对患者、家属进行健康宣教,每周进行一次的知识讲座,护理人员主要对疾病用药知识、心理卫生知识、透析知识、生活知识等展开讲解,让患者和家属了解疾病的发病机制、治疗效果以及转归[18]。护理人员需要保持病房的整洁,每天开窗通风,控制好湿度和温度,在室内降低讲话的音调,摆放花草植物,保障病房空气的清新度以及空间的舒适度,避免病房杂乱无章。因为患者的生活日常存有诸多不便,因此需要协助病人做好个人卫生,协助患者下床活动、刷牙以及洗漱等。每天定时为患者翻身、更换体位,避免血液瘀滞。在生活方面,护理人员需要每天按时叮嘱病人休息,保障充足的睡眠,避免病人过度劳累。
【参考文献】
[1]罗昭琴.参与型护理模式对慢性肾脏病5期患者自我管理的影响[J].中国医药科学,2017,7(21):99-101+104.
[2]华琴,何建强,高敏.不同健康教育模式对慢性肾脏病非透析治疗患者高钾血症的预防效果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7,15(28):154-155.
[3]黄秋鹏,庞晴,何霁,杨小清,程辉,谢席胜.临床健康教育路径在慢性肾脏病高血压患者治疗中的应用评价[J].当代护士(下旬刊),2017(10):149-151.
[4]邓彩春.综合护理干预对慢性肾脏病患者自我管理及其健康状况影响的研究[J].检验医学与临床,2017,14(18):2756-2758.
[5]李金艳,王莉,肖立平,谢佩霞,黄娟.复方α-酮酸片联合优质低蛋白饮食治疗慢性肾脏病的护理研究[J].中国临床护理,2017,9(04):289-292.
[6]郭琳.护理干预对慢性肾脏病4期患者疾病相关知识知晓情况的影响研究[J].中国医药指南,2017,15(18):224.
[7]赵玉丹,李悦,陈爽,于晶.自我管理护理干预对慢性肾脏病患者自我管理及健康状况的影响[J].中国医药科学,2017,7(12):111-113.
[8]宋欣芫,郝洁,肖莉,常文秀,王申.护理专案改善在提高门诊慢性肾脏病患者自我管理能力中的应用研究[J].中华护理杂志,2017,52(06):692-697.
[9]杨文君,何帆,刘新华.自我效能与自我护理联合干预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J].兵团医学,2016,50(04):71-74.
[10]解修花.终末期肾脏病患者自我感受负担及其影响因素的调查分析[J].实用临床医学,2016,17(12):91-94.
[11]朱瑞蓉,刘敏,李迎春,肖淑心.改良高位中药灌肠对合并2型糖尿病的慢性肾脏病3b期及以上患者的疗效观察[J].护士进修杂志,2016,31(23):2157-2159.
[12]宇丽,王维利,汤玉霞,周其莲,胡鹏.慢性肾脏病患儿父母疾病不确定感与焦虑及应对方式的相关性研究[J].护理学报,2016,23(23):44-48.
[13]张银花.个案管理模式在慢性肾脏病患者护理中的实施方法及效果探讨[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16,4(33):89.
[14]黄丽萍,陈英.延续性护理对慢性肾脏病患者自我管理能力及健康状况的影响[J].中国临床护理,2016,8(06):483-485.
[15]白玉锦.慢性肾脏病合并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介入术后血液透析护理分析[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5,6(27):196-197.
[16]刘小玲,杨爱成,杨湘红,陈丽.中药热奄包外敷用于慢性肾脏病非透析23例疗效及护理体会[J].中国药业,2015,24(16):140-141.
[17]邵玲玲,丁红,张东.慢性肾脏病伴慢性前列腺炎合并心理障碍患者的针对性护理干预效果分析[J].中国性科学,2015,24(07):120-122.
[18]凌莉萍.循证护理干预对慢性肾脏病患者临床疗效及生存质量的影响观察[J].中国实用医药,2015,10(19):242-243.
论文作者:吕婷
论文发表刊物:《医师在线》2018年3月下第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6/29
标签:患者论文; 肾脏病论文; 护理人员论文; 肾脏论文; 家属论文; 心理论文; 血压论文; 《医师在线》2018年3月下第6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