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仪陇县新政初级中学校 仪陇 637600)
多数教师语文课堂教学不外乎“读读、讲讲、议议、练练,”那么,在语文教学过程乃至作文教学中,怎么融进情感因素,进行愉快地教学,是一门艺术也是很值得探讨的事。我认为应该抓住教学整个过程进行情导、情读、情析、情悟、情练。情导、情读是手段;情悟是目的;情析是关键,贯穿始终;情练是实践和成果,既是手段,又是目的。这五个环节的设计,既针对一篇篇课文,也是每一课时应该注意的。这样设计,以“情”创造课堂教学氛围,以“情”再现课文意境,以“情”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将有助于学生领悟美的真谛,有助于他们的“沿波讨源”,下面就对此分别论述。
一、激情导入,把握基调
情导首先指教学一篇课文开始时,教师动用一定的手段,借助语言技巧,把学生“带进”课文的美的情境中,也就是教师利用“导入”的艺术,如磁石一般“粘”住学生;如重锤一样敲在学生心上;又要像钥匙,悄悄开启学生的心扉。情导需要激起学生的求知欲,拨动学生的好奇心,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从这方面来说,情导要“一石激起千层浪”,或者是“风咋起,吹起一池春水”,或者是“牵一发而动全身”。俗话说:好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精心设计一堂课或一篇课文的开头,一下子抓住学生的心,可以为后面的教学环节创造优越的条件,其成败维系着整堂课的命运,也关系着美感训练的总体效果。因此,应该十分重视情导的设计。
如教朱自清的《春》: “一提到春天,我们就会想到春光明媚,绿满天下;鸟语花香,万象更新。古往今来,许多文人墨客用彩笔描绘春天,歌颂春天,同学们想一想,诗人杜甫在《绝句》中是怎样描绘的?王安石在《泊船瓜洲》中又是怎么描绘的?”学生诵古诗初步进入“春”的意境后,老师因势利导,启发说:“现在,我们就欢快的生活在阳春三月的日子里。但是,我们往往是知春,而不会写春。那么,请看看朱自清先生是怎样来描写春天景色的色彩、姿态的。”这个导语设计即使学生回忆联想,又创设了诗一般的意境,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把他们带进了作者描绘的情境,是情导的典范。
情导的方式应根据课文内容、体裁特点的不同精心设计、随机应变、不拘一格,或故事导入,或看图导入,实物导入,影视导入、名言导入,等等。
二、感情朗读,潜称默化
情读就是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叶圣陶称为“美读”,他说:“叙事叙情的要‘美读’就是作者的感情在读的时候传达出来。这无非如孟子说的‘以意逆志’,设身处地,激昂处还他个激昂,委婉处还他个委婉,诸如此类……美读得其法,不但了解作者说起什么,而且与作者的心灵相沟通,无论兴味方面或受用方面都有莫大的收获。”因此语文教学中的美感训练特别需要情读,情读是对内容理解程度的一个客观评价,是感受艺术美的一个重要手段,学生对作品内容理解得怎样,对作者情感领悟得怎样,都可以从情读时反映出来。
我们教师指导情读,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首先,读出不同的语调,每篇课文,有不同的语调,含有一定的感情,表现不同的语言风格,或豪放激昂, 如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贺敬之《三门峡.梳妆台》,读时应激情昂扬,造成昂扬、亢奋的课堂气氛;或慷慨悲壮,如鲁迅《纪念刘和珍》、闻一多《最后一次讲演》,读时侃侃滔滔,为之动容,造成一种拨剑起舞、慷慨悲歌的课堂气氛……其次,读出心理停顿和心理重音。应通过恰当的停顿、揣摩玩味句子中蕴含的情感、意义,重读感情色彩浓厚的句子,使学生感受语言的艺术美。再次,重视范读,教师情读示范对制造课堂气氛、引导学生进入课文意境、为学生提供情读榜样极其重要。对优美的诗歌、散文,动人的小说、戏剧,通过富有魅力的情读,把抽象的语言文字符号变成娓娓动听的声音符号,学生借助声觉形象就会步入文章意境,从而增强美感训练效果。
三、意境渲染,情感升华
教师通过声情并茂的情导、情读、情练,已把学生带入课文所创造的特定意境和教学创造的特定情境中,学生仿佛置身于拉开的剧幕前,他们的身心已沉浸在美感训练的氛围里,这时美感训练就进入了情析与情悟阶段。情析指教师讲课要进入文章角色或意境,动之以情渲染美引起学生感情上的共鸣与同情;情悟指学生通过教师情导情析,调动自己的主观能动性,进入文章意境,进行艺术想象和再创造,并从中有所领悟,获得美的感受和享受。情练就是指在作文教学中的美感训练,情练中的“情”,不是一般情感,而是审美情感。首先让学生领会文章的语言美。语言是“文学的第一个要素”(高尔基语),美感需要较强的语感能力作基础和后盾。美感训练需要让学生感受美的语言。美的语言就是准确、鲜明、生动的语言,教学时对那些含义深刻、耐人寻味、富有表现力和生命力的传神之笔,更应该反复情读,深入领会。其次让学生领会文中的形象美、意境美以及作者的构思美。如《孔雀东南飞》中的刘兰芝,《百合花》中的新媳妇,体现中国妇女特有的阴柔美;“横眉冷对千夫指”的鲁迅,景阳冈打虎的武松,大闹长坂坡的张飞,体现阳刚美;格调昂扬的《白杨礼赞》抒发崇高之美,叱咤风云的《雷电颂》迸发悲壮之美;《连升三级》表现出滑稽美,《窦娥冤》表现出深沉的悲剧美……教学此类课文,应让学生把人物放到特定的情境中,想象其处境、心理、行动、语言、肖像等,并哀其所哀,乐其所乐,设身处地,身临其境去感受、体验,让人物形象从课文中走出来,让学生从教室走进课文得到艺术享受。
总之,语文教材中蕴含着丰富多彩的审美对象,语文教师应该在语文教学时创造良好的课堂美育气氛,激励学生主动学习,帮助学生学会学习,由此提高学生学习质量。
论文作者:唐莉铭
论文发表刊物:《读写算(新课程论坛)》2015年第3期(上)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5/6/30
标签:学生论文; 课文论文; 意境论文; 美感论文; 语言论文; 教师论文; 情感论文; 《读写算(新课程论坛)》2015年第3期(上)供稿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