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神经衰弱的临床治疗体会论文_廖彦萍

浅谈神经衰弱的临床治疗体会论文_廖彦萍

廖彦萍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一专科医院 黑龙江 哈尔滨 150056)

【摘要】 目的:探讨神经衰弱的临床治疗体会。方法:我院自2013年4月-2014年8月我院收治的36例神经衰弱患者进行资料分析。结果:治疗结束后,治愈11例,显效15例,有效10例。结论:合适的方法可提高患者治愈率,促进病情好转。

【关键词】神经衰弱;治疗

【中图分类号】R7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5)20-0157-01

神经症易精神较为兴奋,易感疲劳、紧张、烦恼等情绪,其睡眠障碍等生理功能发生紊乱,肌肉出现紧张性疼痛,以脑以及躯体功能衰弱为其特征的一种病症。其症状不适其他任何精神障碍的一部分也不是继发于脑以及躯体的疾病。作者对此病进行深入了解,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13年4月~2014年8月我院收治的36例神经衰弱患者,其中男20例,女16例;年龄47~76岁;病程1~12年;心悸乏力11例,睡眠障碍14例,头痛头晕7例,焦虑4例;患者排除其他疾病,无精神病史以及家族病史。

1.2 方法

1.2.1神经衰弱的治疗策略

1.2.1.1确立长期治疗和恢复的指导思想:因神经衰弱属于一种长期消耗且磨损自身的病症,其恢复和治疗是一个缓慢并且漫长的过程,短时间内是不可能得到恢复以及治疗的。治疗时,患者与医生一定要保持一种长期的治疗状态,不可躁之过急。

1.2.1.2以提高功能储备为首要目的:神经衰弱可致消耗以及磨损能够导致功能储备、代偿以及容忍的范围丧失后所表现出的功能紊乱以及平衡失调,其治疗的根本就是重新恢复这些功能以及容忍范围,且要长期准备。

1.2.1.3了解自身特点:每个人都有自己所能容忍的范围,自己的生活以及行为和能力,在其自身所能容忍的范围内,在自己的能力其适应性良好,但超出自身所能容忍的范围及能力时,就会感受到压力。所以了解自身特点是有助于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行为方法以及生活,可使压力避免过大。

1.2.1.4适当改变行为模式及摆脱应激: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生活习惯以及行为节奏、能力和其所能容忍的范围,但现在毕竟是生活于现实、真实的社会环境中,希望环境改变是不现实的,所以需要自身去适应环境[1]。所以除了充分的了解自身的特点,面对自己不能控制的环境时,需要改变自身的不良行为,可更加适合环境的改变。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1.2.1.5不应拒绝用药:长期且大量的用药可导致患者出现药物依赖并增加药物的不良反应的状况。但是因为其发病机制为磨损与消耗,疲劳为机体的一种自我保护机制,因此其治疗的根本目的就是重新恢复功能储备、代偿及所能容忍的范围。对于患者一定要采取有效的办法促进其恢复,药物治疗是一定要用到的。如患者拒绝用药或者是用药间断,不仅治疗不了患者还会耽误最佳的诊治时机造成再次治疗的困难性。所以在治疗的初期就应该坚持用药,待其症状有所缓解时再考虑剂量的问题。

1.2.1.6治疗与预防:在治疗患者神经衰弱的同时也需要其进行锻炼,通过自我矫正的办法来改变发病的基础,从根本上治愈神经衰弱。

1.2.2治疗方法

1.2.2.1药物治疗:目前可用于治疗神经衰弱的药物有很多种,但具体那种药物对于治疗神经衰弱有独特的疗效还尚未发现,通常都是选择对症治疗的办法。主要是以抗焦虑药为主,抗抑郁药、镇静催眠药以及促脑代谢药等可酌情的小剂量服用。

1.2.2.2心理治疗:认知疗法、森田疗法、放松训练、生物反馈等。

1.2.2.3其他:例如可以给患者进行按摩、水疗、脑功能保健、光电子治疗以及音乐治疗等多种办法。

2.结果

治疗结束后,治愈11例,显效15例,有效10例。

3.讨论

发生神经衰弱的病因和发病机制至今都尚未有所定论。素质、躯体、心理以及环境等因素的综合作用是发病的基本病因:生理基础:现认为神经衰弱的存在是有一定的生理基础的,就是说神经活动的类型属于弱型或者是中间型[2]。其特点为神经系统的抑制过程比较弱,因此相对的兴奋性较为高涨,对刺激的反应较为的迅速,但是其兴奋值的阈值较低,由于其兴奋较为频繁且过度,所以患者易感疲劳,最终会因为疲劳以及耗竭神经系统出现保护性抑制,神经系统的调节功能即被消弱,因此患者就会出现自主神经功能紊乱的现象。心理基础:心理社会因素的发生是否会导致神经衰弱主要是根据以下所述等因素,性质以及强度和持续时间,最主要的是对这些所产生的因素的态度以及情感。患有此病的患者通常较为自卑、敏感、孤僻并且多疑、缺乏自信等。应激:大脑以及精神的过度疲劳和紧张,对因事件所引起的创伤都是易导致发生衰弱的。①社会心理因素:例如在工作、学习及生活当中的不适应性,或者是因感情的不顺、亲人伤亡以及人际关系的紧张等负面的情绪。②机体状态:例如患者的体质较差、出现感染、中毒或是脑外伤的状况、自身躯体出现疾病等因素均能够对机体状态产生影响,也是能够导致患者发病的因素。③影响程度:例如诱发的条件的性质、强度以及其所持续的时间和累积所产生的作用等。④认知评价及应对策略:对各种生活的琐碎时间的认知评价导致其出现不同的情感及态度。发病机制:神经系统与机体其他各个系统或器官一样,均有较大的功能储备,代偿及容忍范围较宽,在一定范围内的负荷与消耗不至于导致功能失调。但当消耗和磨损持续存在并且超出一定的范围时,系统或者是器官的功能储备、代偿以及容忍的范围就会逐渐的丧失,如进一步的遭遇到负荷和压力,就可能会出现功能紊乱以及平衡失调的现象[3]。如果患者既存在一定的生理或者是心理基础,并且再一定的时间内所遭遇到应激反应,并且修复、缓解不好,那么就会因此出现问题。但是到底因那种因素所致,则取决于这些因素的作用强度及作用等。

【参考文献】

[1] 刘建成,崔玉华,孟凡强,董问天.神经衰弱治疗中的安慰剂效应[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3.17(4):258-260.

[2] 孙学君.老年性神经衰弱的临床治疗研究[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4.14(29):129-130.

[3] 曾志,陈科宇,王子军.79例老年性神经衰弱的临床治疗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1.9(29):320-321.

论文作者:廖彦萍

论文发表刊物:《医药前沿》2015年第20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5/9/30

标签:;  ;  ;  ;  ;  ;  ;  ;  

浅谈神经衰弱的临床治疗体会论文_廖彦萍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