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生化检验影响因素及对策论文_吴志刚

临床生化检验影响因素及对策论文_吴志刚

(秦皇岛市妇幼保健院 河北秦皇岛 066000)

【摘要】目的:为了探究临床上生化检验的具体影响因素,针对其影响因素作相应的研究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应的处理对策。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13年6月-2014年6月间进行临床生化检验的患者180例,针对患者的生化检验不同阶段的检测结果,探究可能会影响临床生化检验结果的影响因素,并进行具体分析。结果:通过分析患者的生化检验的结果,得出生化检验结果存在失误、偏差的患者总共有17人,所占比例为总数的9.45%。由于患者自身原因影响生活检验结果的为9人:其中是药物原因导致的为4人,由于生化检验之前饮食原因导致的为5人;由于患者的标本原因导致的为8人,其中是溶血原因导致的为5人,由于标本送检以及保存原因导致的为3人;由于生化检验所用仪器原因导致的为3人。结论:临床上对患者进行生化检验时,应严格控制好生化检验的质量,生化检验的每一个操作步骤都应认真仔细,保证患者生化检验结果准确可信性,为患者的诊断以及治疗提供具有临床参考价值的生化检验结论,提高医院的综合服务水平,更好的服务于患者。

【关键词】临床;生化检验;影响因素;对策

【中图分类号】R44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231(2017)08-0143-02

生化检验作为临床中广泛应用的一种检查项目,是患者检验项目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1],通过进行生化检验,能够将患者的身体情况更清晰直观的反映出来,还能提供患者自身某些疾病的预警信号[2]。生化检验为临床医生诊断以及治疗患者提供了的参考价值,由于生化检验的过程比较复杂,较易产生失误、偏差,不利于做出准确可靠的临床判断,从而对临床生化检验结果造成一定的影响,所以应引起医院医务人员的重视[3]。我院为了探究临床上生化检验的具体影响因素,针对其影响因素作相应的研究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应的处理对策,选取我院2013年6月-2014年6月进行生化检查的患者200例,针对患者的生化检验的前、中、后的检测结果,探究可能会影响临床生化检验结果的影响因素,并进行具体分析。现作如下报告。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资料来源于我院2013年6月-2014年6月间进行临床生化检验的患者180例,根据患者的临床资料可得出,男性患者为95人,女性患者为85人。研究对象年龄范围为15~70岁之间,患者的平均年龄是40.3±5.9岁。

1.2 临床采纳标准

1.2.1纳入标准:(1)患者入院前均未自行服用过任何药物;(2)获得所有患者知情同意,同时签订知情同意书。

1.2.2排除标准:(1)严重心、脑血管疾病患者[4];(2)肝、肾功能不全者;(3)身体严重虚弱的患者;(4)精神障碍性疾病患者。

1.3 处理方法

针对患者的临床生化检验的前、中、后的不同阶段的检测结果,探究可能会影响临床生化检验结果的影响因素,并进行具体分析。生化检验的具体步骤如下:(1)采集患者的临床生化检验标本;(2)对患者的临床生化检验标本进行保存,并送检;(3)对患者的临床检验的溶血标本进行相应的处理。对可能影响到患者临床生化检验结果准确性的的因素进行探究分析。

1.4 统计学方法

将所获得的数据集中归类,录入数据库。运用统计学软件:SPSS16.0,对所获得的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计量资料用(x-±s)表示,并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通过分析患者的生化检验的结果,得出生化检验结果存在失误、偏差的患者总共有17人,所占比例为总数的9.45%。由于患者自身原因影响生活检验结果的为9人:其中是药物原因导致的为4人,由于生化检验之前饮食原因导致的为5人;由于患者的标本原因导致的为8人,其中是溶血原因导致的为5人,由于标本送检以及保存原因导致的为3人;由于生化检验所用仪器原因导致的为3人。患者自身原因所占比例为5%(4/180)高于标本原因所占比例4.5%(8/180),存在统计学意义(χ2=4.795,P<0.05)。

3.讨论

3.1 患者的标本采集之前的影响因素以及相应的对策

采集患者标本的各个环节都应提高重视程度,尽量避免可能会影响患者标本的因素[4]。本文通过研究得出的结果表明5例为检验前饮食因素影响。通常患者生化检验前为清晨空腹状态,此时的血液标本为最佳。某些特殊疾病例如急性心肌梗死,应避免错过患者诊断的最有价值的时间,通常患者疾病发作后的第4~6小时为采集的最佳时间。静脉采血时患者止血带的松紧程度以及体位都会对检验结果产生影响,通常患者体位为坐位或卧位,使用止血带需在1分钟内进行采血,见回血之后立即松止血带。肿瘤患者因为化疗药物的使用,对其肝肾功能造成一定的损害,增强了器官的毒性。医务人员在评价患者检验指标时,应认真询问患者的过往病史,将干扰因素予以排除,也可做某种检测时暂时把对影响检验结果的药物停用,若不能停用应考虑到结果的偏差。

3.2 检验标本的采集过程中的影响因素以及相应的对策

标本采集是临床生化检验的第一步,是决定采集标本质量的重要环节[5]。因此采集检验标本时要根据患者的情况选择不同的时机。针对有特殊性疾病的患者如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要把握最佳的诊断时间;针对发热的患者要在患者体温比较稳定后再采集血标本。标本采集之后应尽快处理,防止血标本在室温下血液成分产生变化,导致检验结果的偏差。最佳的血液标本应防止标本发生溶血以及被污染。部分指标例如碱性磷酸酶、谷丙、谷草、红细胞内的含量相比于血浆内的含量高出好几倍。一旦发生溶血现象则会导致血浆内此类物质假性变高。其他的指标例如血钙、血钠等成分相比于血浆内含量较低,一旦发生溶血现象,检验结果则会降低。生化抗凝管作为生化检验专用试管,当标本需要抗凝时,护理人员应根据检验项目的要求进行选择,血液的比例和抗凝剂的用量必须正确,不然也会影响检验结果的准确性。检验人员应遵守检验室的规范制度,避免影响到检验结果分析的质量。

3.3 检验标本采集之后的影响因素以及相应的对策

标本采集之后影响化验结果准确性的因素之中最大的是检验使用的仪器[6],因此化验室的医务人员在检验标本的过程中应维护好检验仪器设备,按照规范的操作程序使用仪器,每次使用完后,都应及时清理仪器台,为下次的检测提供相对卫生的环境。检验室的环境因素也影响着检验结果,环境条件要符合标准,湿度以及温度等要控制在要求的范围内,做好定期的消毒工作,避免标本被微生物污染。

综上所述,影响临床生化检验的影响因素有很多,每一个操作环节都有出现偏差、失误的可能,因此医院应规范医务人员的操作步骤,保证生化检验的质量,为患者的诊疗提供准确可信的参考依据,更好地为患者服务。

【参考文献】

[1]鲍千红.临床生化检验影响因素及对策[J].实验与检验医学,2011,29(5):526-527,533.

[2]韩晓霞.临床生化检验影响因素及对策[J].饮食保健,2016,3(11):222-222,223.

[3]王世贤.临床生化检验影响因素及对策[J].中外医学研究,2016,14(11):62-63.

[4]朱永刚.临床生化检验影响因素及对策[J].健康必读(中旬刊),2013,12(1):128-129.

[5]易华.生化检验结果异常的原因分析[J].健康必读(中旬刊),2013,12(9):113-114.

[6]闫晓琳.临床生化检验的影响因素及对策研究[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6,7(9):158-159.

论文作者:吴志刚

论文发表刊物:《心理医生》2017年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6/5

标签:;  ;  ;  ;  ;  ;  ;  ;  

临床生化检验影响因素及对策论文_吴志刚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