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经济衰退的现状、成因及影响_经济衰退论文

日本经济衰退的现状、成因及影响_经济衰退论文

当前日本经济衰退的态势、成因与影响,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成因论文,态势论文,日本经济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空前严重的日本经济衰退

持续萧条已达10年之久的日本经济,目前又陷入了近10年来的第三次周期性衰退之中(按日本政府标准,前两次周期性衰退分别发生于1991年2月~1993年10月和1997年4月~1999年4月),而且此次经济衰退无论是与前两次经济衰退相比,还是与战后历次经济衰退相比,都是最严重的。其主要表现包括:

(一)空前严重的负增长。按照日本官方标准,战后日本共经历了12次周期性经济衰退,其中出现年度负增长的只有两次,一次为发生于1973年11月至1975年3月的第7次周期性衰退;另一次为发生于1997年4月至1999年4月的第12次周期性衰退。前者于1974年度出现了年率为0.5%(实际GDP,下同)的负增长,后者于1998年度出现了年率为0.8%的负增长。而已有多种权威机构预测表明,目前日本的这次周期性经济衰退肯定会出现比前两次更加严重的负增长。如日本政府(内阁府)11月9日发表的预测认为2001年度日本实际GDP增长率将为-0.9%,在2002年度仍极有可能连续出现负增长,而连续两个年度出现负增长却是战后历次周期性衰退中从未有过的。若就名义GDP增长率看,2001年度更将出现2.3%的负增长,并且会于1999~2002年度出现连续三年的负增长,这更是战后历次经济衰退中从未有过的。日本经济新闻社2001年12月7日发表的预测也认为,2001年度和2002年度日本的实际GDP增长率将分别为-1.2%和-0.2%,同样是从未有过的连续两年负增长。世界银行在2001年11月初发表的《全球经济展望》也预测2001年日本实际GDP增长率将为-0.8%,2002年也只有0.1%。

(二)空前高的失业率。日本一向以就业稳定、失业率低而著称于西方世界,但从20世纪90年代起却开始形成失业人数居高不下、失业率持续攀高严峻态势,在目前的经济衰退中其失业人数和失业率更是屡创战后最高记录。如完全失业人数和完全失业率在90年代前最严重的1987年也分别只有173万人和2.8%,而从1995年开始突破200万人和3%大关,分别达210万人和3.2%,2000年更分别达到320万人和4.7%。进入2001年以来,伴随经济衰退势头日趋加重,日本的失业人数和失业率也再度屡创新高,10月份的完全失业人数和完全失业率分别达到352万人和5.4%。值得注意的是,日本官方统计机构关于失业的界定标准过于严格,以致人为地减少和降低了失业人数和失业率,若按照欧美统计口径,多数分析认为目前日本的完全失业率已经超过了10%,这意味着目前日本已成为西方世界失业问题最严重的国家。

(三)空前严重的企业破产。经济形势的恶化直接加剧了日本企业的经营困难,以致造成破产企业数目及其负债额不断增加,成为此次日本经济衰退空前严重的一大表现。据最权威的日本帝国数据银行统计,2001年10月日本企业破产达1911件,创了泡沫经济破灭以来的单月破产最高记录,也是战后第三大单月破产记录。其中属于衰退性破产的企业达1452家,占破产总件数的76%。破产企业涉及的负债金额达1.7l万亿日元。

(四)空前严重的通货紧缩。经济衰退与通货紧缩相互交织,也是战后日本历次经济衰退中从未有过的,从而也构成此次日本经济衰退的突出特点。事实上,早在90年代初经济泡沫破灭后不久,在日本经济运行与发展中就开始显现出一系列通货紧缩性征象。对此,日本政府虽也一再告诫“日本经济正面临着陷入通货紧缩恶性循环的危险”,但始终都未公开承认日本经济已经处于通货紧缩状态之中。直到2001年3月16日日本政府在讨论2001年3月《月例经济报告》的阁僚会议上才公开认定:“现在的日本经济正处在缓慢的通货紧缩之中”。根据日本官方观点,目前日本经济出现的通货紧缩状态在战后还是第一次,在战前历史上也只有在1881年开始的松方财政紧缩时期和1927年的金融恐慌时期出现过,其主要表现就是物价总水平全面持续下跌。就国内批发物价指数看,在1998年度、1999年度和2000年度分别下跌了2.2%、0.8%和0.1%,2001年头10个月的单月跌幅都在0.4%以上,其中9月、10月达到1.1%;再就消费者物价指数看,在1998年度、1999年度和2000年度分别下跌了0.2%、0.1%和0.5%,2001年头10个月的单月跌幅都在0.7%以上,其中5月达到1%。据日本内阁府预测,2001年度日本国内批发物价指数和消费者物价指数将分别下降1.1%和0.8%。更为重要的是,通货紧缩虽已对目前日本经济的运行与发展造成多方面的恶劣影响,甚至成为加速日本经济衰退的主要因素,但由于它是与巨额财政赤字和超低利率水平结合在一起的,因而治理的难度极大。

衰退加速的主要因素

事实上,日本经济从1999年4月走上回升轨道后,始终就未形成令人满意的增长势头,而目前日本经济之所以再度滑入衰退,主要是从2000年下半年尤其是进入2001年以后,在经济运行与发展中又出现了一系列加速衰退的新因素。其中主要是:

(一)企业经营重陷困境。在步入此次衰退之前,日本经济回升主要是靠企业经营状况的改善尤其是企业设备投资的增长来支撑的。在减少过剩雇佣、削减工资成本、销售额增加等因素的促动下,日本企业的经营状况从1999年起开始得到明显改善,尤其是营业利润和设备投资迅速增加,以致使企业部门在居民消费需求依旧低迷的背景下,成为日本经济回升的主要支柱,在景气回升过程中形成所谓“企业先行,家计滞后”的两极分化特点。在1999年和2000年,日本企业的经营利润分别增加了15.6%和47.1%,企业设备投资在2000年则增长了4.5%。然而,进入2001年后,日本企业的经营状况又重新开始恶化,从而导致支撑日本经济回升的支柱开始垮塌。依据日本银行9月份的《全国企业短期经济观测调查》,2001年度日本企业的经常利润要比上年度减少9.2%,其中制造业大企业、中坚企业和中小企业将分别减少18.7%、28.0%和25.4%。全产业企业设备投资将减少5.8%,其中中小企业将减少14.3%,制造业中坚企业和中小企业将分别减少15.4%和17.7%。

(二)消费需求更加低迷。民间消费需求占日本GDP总量的近6成,其长期低迷本来就是日本经济长期萧条的重要原因。如在1998年度、1999年度和2000年度,日本民间最终消费支出的增长率分别为-1.2%、-1.8%和-1.2%。进入2001年度后,由于居民实际收入减少导致消费支出能力降低、失业风险加大、社会保障改革尤其是后来的九一一恐怖事件导致消费心理恶化等原因,日本的消费需求低迷问题更加严重,以致成为加速日本经济衰退的又一重要因素。2001年度前6个月,民间最终消费支出又分别出现了5.2%、2.9%、4.5%、2.7%、2.0%和4.7%的负增长。据日本总务省统计局《家计调查报告》资料,日本全部家庭的消费水准指数在2000年比1999年下降了0.6个百分点,2001年9月更比2000年12月下降达29.9个百分点。

(三)小泉改革紧缩效应。在经济面临重重困难的背景下,小泉纯一郎靠着改革的旗号赢得竞选胜利,于2001年4月登上了首相宝座,随后即推出了庞大的经济改革计划。就6月26日小泉内阁通过的《经济财政运营基本方针》看,改革的主要内容包括:(1)加大不良债权处理力度,通过强化整理回收机构的职能和完善公开—监督机能等措施,在2~3年内彻底完成不良债权的处理任务。(2)加大财政改革的力度,通过调整预算支出结构、削减公共事业支出和地方转移支付等项目将2002年度的国债发行严格限制在30万亿日元以下,并最终实现非国债项目的财政收支平衡。(3)加大规制改革力度,强力推进特殊法人尤其是邮政事业的民营化,削减对特殊法人企业的补助金。(4)改革税收制度,从鼓励储蓄转向鼓励股票投资;强化公正交易委员会的机能,活跃产业和市场竞争。(5)改革社会保障制度,强化社会保险机能。(6)推行知识资产倍增计划,以生命科学、IT、环境和纳米技术等四个领域为重点推动技术创新。(7)推行生活维新计划,创造能使人人安居乐业、安全稳定的社会环境。(8)改革中央—地方行政体制,强化地方自立,增强地方活力,充实地方财政并提高其效率等。应该说,小泉推出的经济改革有其客观必要性。从长远看,也会对日本经济运行与发展产生积极影响。但从改革选择的时机及近期影响看,却对本来就极其微弱的景气回升造成致命打击,以致成为加速日本经济衰退的重要因素。从上述小泉改革的主要内容不难看出,其基本政策趋向显然是紧缩性的。尤其是其中的财政改革,由于将国债发行严格限制在30万亿日元以下,为此必须大幅度削减公共事业费支出,势必导致近期日本景气回升的另一重要支柱——增加公共事业费支出——趋于垮塌。事实上,在民间消费需求支出持续低迷、企业设备投资转而减少、对外出口又开始萎缩的情况下,公共事业费支出的削减对困境中的日本经济无疑是雪上加霜。2001年第三季度日本的公共固定资本形成已经减少3.7%,而据内阁府预测2001年度将减少4.3%。更为重要的是,在日本银行的官定利率已经降低到0.1%的超低水平条件下,严格限制政府财政支出显然意味着日本政府几乎完全丧失了促使日本经济摆脱衰退、走向回升的政策手段。

(四)国际环境全面恶化。在内需持续低迷的情况下,外需状况显然对日本经济运行与发展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但外需状况又与国际经济环境有着直接关系。在90年代的很长时期内,由于作为全球最大经济体也是日本最大出口对象国的美国经济长期处于快速增长状态,并带动作为日本第二大出口对象的东亚经济从1999年起显现较好发展势头,从而为日本扩大出口并以此来推动经济增长产生了良好作用。1999年度下半年和2000年度上、下半年,日本出口贸易总额分别增长了4.7%、8.4%和6%,其中对美出口分别增长了1.5%、2.2%和8.2%,对亚洲出口分别增长18.7%、21.1%和10.3%。然而从2001年第三季度起,美国经济开始显现减速势头,之后萧条势头日趋严重,终于从2001年3月开始陷入衰退之中,九一一恐怖事件更使美国经济受到致命一击。美国同样是东亚各经济体最主要的出口对象国,美国经济衰退也使东亚经济陷入萧条之中,甚至有学者认为东亚经济正在陷入金融危机的“第二波”。美国和东亚经济状况的恶化意味着围绕日本经济的国际环境正在全面恶化,由此带来的直接后果首先是日本出口状况迅速恶化,外需作为日本经济回升的重要支柱开始倒塌。2001年度上半年,日本的出口和净出口(=出口-进口)分别减少了6.1%和43.1%,其中对美出口和净出口分别减少3.9%和6.5%,对东亚出口和净出口更分别减少8.8%和59.5%。据日本内阁府预计,由于国际经济环境恶化、出口减少,外需项目将使2001年度的日本实际GDP下降0.6个百分点。

对东亚经济的恶劣影响

尽管经济萧条已经持续达10年之久,但日本迄今仍旧是东亚最大的经济体,其经济运行与发展基本态势仍然会对东亚经济(指新兴工业经济体韩国、香港、台湾、新加坡和东盟四国泰国、菲律宾、马来西亚、印尼)产生决定性影响。目前日本的经济衰退已经并仍将对其与东亚的经贸关系从而对东亚经济本身造成多方面的恶劣影响。

(一)经济衰退导致东亚对日出口萎缩,贸易失衡与摩擦加剧。在东亚各经济体走出金融危机后的回升过程中,出口贸易的迅速扩大发挥了重要作用,而对日出口的增长又是东亚出口迅速扩大的重要因素之一。如在1999年和2000年,亚洲新兴工业经济体对日出口分别增长了20.5%和25.6%,东盟四国对日出口分别增长了22.3%和24.9%。然而,在东亚经济体的对日贸易中,本来就存在着严重的不平衡问题,1999年和2000年亚洲新兴工业经济体对日贸易逆差分别高达485.5亿美元和622.2亿美元,东盟四国对日贸易逆差也分别高达38.4亿美元和51.7亿美元。而由于日本经济陷入衰退,进口需求迅速减少,导致东亚经济体对日出口更加困难,贸易失衡与摩擦进一步加剧。如在2001年1~8月,亚洲新兴工业经济体对日出口比上年同期减少8.94%,其中8月比上年同月减少27.04%,而对日贸易逆差则达320.59亿美元。

(二)日本经济衰退导致企业经营状况恶化,对东亚直接投资停滞。在东亚金融危机之前,日本对东亚的直接投资曾保持着较快的增长势头。由于爆发金融危机,再加上日本经济萧条导致企业对外直接投资能力降低,日本企业对东亚的直接投资开始急剧萎缩。1998年日本对亚洲新兴工业经济体和东盟四国的直接投资额分别减少53.1%和38.8%。东亚各经济体走出金融危机后,由于种种原因日本企业对东亚的直接投资仍未得到完全恢复,在1999年和2000年,日本对亚洲新兴工业经济体的直接投资额分别仅相当于1997年的85.2%和70.8%,对东盟四国的直接投资仅相当于1997年的45.9%和32.2%。经济衰退使日本企业经营更加困难,从而导致其对东亚直接投资的停滞状态又进一步恶化了。2001年度上半年,日本对东亚的直接投资只有152件和2337亿日元,其中对菲律宾、香港、台湾和韩国的直接投资额分别减少67.6%、66.9%、12.8%和10.8%。

(三)经济衰退导致日本财政困难加重,对东亚ODA减少。对中国、印尼、泰国、菲律宾等东亚发展中经济体的政府开发援助(ODA),构成日本对东亚经贸合作的重要内容,同时无论是在日本的全部ODA中还是在东亚发展中国家接受的全部ODA中都占很大比重。如在1999年日本全部双边ODA中,亚洲占到63.2%;印尼、中国、泰国和菲律宾在1999年日本ODA十大对象国中分列第一、第二、第三和第六位。然而,近来日本对东亚的ODA政策却开始发生明显变化,基本趋向是由以往重视“量”转向更加重视“质”,其结果是在重视效果的同时援助规模趋于缩小,此外还加强了对援助项目的审核和检测;在ODA的项目审核上,政治色彩也日趋明显,附加非经济条件明显增多。就近年日本ODA预算规模看,1998年度竟比上年度减少了10.2%,1999年度也仅增长0.2%,2000年度又减少了0.2%。导致日本对东亚ODA减少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经济衰退导致财政困难加重也是其重要原因之一。一方面,由于经济衰退日本政府不得不拿出更多的财政资金用于刺激景气回升,另一方面,经济衰退又导致政府财政收入尤其是税收难以增长,其结果必然是财政状况的不断恶化、削弱对东亚ODA的财政基础。目前日本已成为西方发达世界中财政危机最严重的国家,到2001年度结束时,日本中央和地方财政的累计债务余额将达到656万亿日元,相当于当年GDP的1.3倍。

(四)经济衰退导致日本股市汇市低迷,影响东亚金融稳定。日本股市和日元汇率稳定对整个东亚金融稳定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作为这一判断的反面例证,日本股市和日元汇率剧烈波动,已被认为是诱发并恶化东亚金融危机的重要因素之一。而目前日本的经济衰退又正在从多方面威胁着日本股市与日元汇率的稳定,从而会进一步对东亚金融稳定造成恶劣影响。先看日本股市,日经225种平均股价在2001年5月最高时曾达14529.41日元,之后一路下滑,在9月最低时只有9504.41日元,即在短短4个月左右的时间里下跌了三分之一以上(34.59%),后来略有回升。再看日元汇市,日元对美元汇率在1999年12月平均仍达102.68日元兑1美元,2000年12月已下跌至112.21日元兑1美元,而2001年12月7日更跌至125.65日元兑1美元,即比两年前下跌了22.37%,比一年前下跌了11.98%。

标签:;  ;  ;  ;  ;  ;  ;  ;  

日本经济衰退的现状、成因及影响_经济衰退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