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课堂研究型模式的尝试论文_孙曦静

语文课堂研究型模式的尝试论文_孙曦静

台州市黄岩区第二职业技术学校 浙江 台州 318020

语文课堂研究型模式,它的活动主场所在课堂。活动过程包括课前准备、课堂研究、过程评价、课后延伸。

一、课前准备

课前准备是语文课堂研究型模式的重要环节,是获得课堂研究活动成功的准备阶段。这种准备首先是语言形式范畴的准备,包括词汇、修辞、结构和写作手法等方面的知识,以及语感的积累;还有与课文相关的背景知识、文化积淀和情绪准备。这种准备对教师来说是一种高要求的准备。这种准备要尽可能多地占有资料。因为在研究中最容易犯的一个错误是以偏概全,一叶障目不见泰山。要防止这种情况出现,我们在收集资料时,就应该尽可能地全面一些,以免出“挂一漏万”的现象。只有在充分占有资料的基础上,所作的逻辑判断才可能是全面合理的。

学生准备:(准备前教师可以对学生作一些必要的提示)

以课文《我的母亲》为例:

(1)搜集资料,查阅文献,了解作者老舍先生的生平和他的作品。

(2)通读全文了解大意。①阅读课文注释,查阅摘录不理解的词语;②提示要依据“课文导读”所提供的信息,从文章脉络和作者情感两个角度去整体感知课文。

(3)划分段落,分析课文。①教师提示:作者是以时间为序精心组织材料。因此我们也要从时间的顺序去划分段落;②教师提示:作者一方面写母亲的勤俭朴实、善良、宽厚、为人热情和坚韧刚强,一方面写母亲对“我”的深刻影响,从而来表现母亲平凡而伟大的一生。在分析课文时我们要紧紧抓住从母亲的出生,到母亲的去世这一时间顺序,又要抓住课文前后六次提到母亲对“我”的影响。

(4)完成课后练习与思考。

这种准备是主体意识对文学知识的宽泛了解和文学素养的全面提高。

二、课堂研究

1.问题无所不有,无时不在

当学生进入主体角色的时候,由于“物质的客观存在性”,对现实事物的观察和思考,问题也就不难发现了。如《荷塘月色》一文,其中有一句 “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本当按接受性教学惯例,教师说一说“不宁静”的原因就可以了,但学生在预习过程中多问了一个“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他颇不宁静的呢?”而在课堂研究过程中,且向班上同学提了出来,答案就不再是那么简单了。有政治的、有经济的、也有文化的、生活的原因等等。

如上云云,我的体会是课堂研究问题之多、之难,真是应接不暇。课堂研究一旦展开,就是有更多更多的准备还不够。

2.课堂研究少不了联想

从课文到社会,从他人到自身,不是简单的说教,接受式的被动学习,也不是隔山观海与己无关,而是主体的感知,内心的喷发,行为真实的写照。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在《我的母亲》一文课堂研究中谈到“家谱”,有些同学用“家谱”炫耀自己的家族史;有些同学在向父母寻根了解家世;有些同学在寻根时却吃了大人的闭门羹;属单亲家庭的有回避的,也有哭泣的。

3.主体活动,人人参与

课堂研究里,有些同学非常积极,非常活泼,这是自然的,可是有些同学因个性的原因,也有因知识浅薄,成绩差的原因,想避而不研。课堂研究是人人参与的。

开始的确有些同学在课堂里只听不研的。经了解有些虽然准备得很好,就是羞羞答答怕说错;有些确实不太象样,没有准备。后来按组活动,一次、二次、三次、四次,再加上组上同学的过程性评价鼓励,慢慢习惯了,提高了,成功了。

4.课堂研究型模式胜过传统的接受性学习模式

课堂研究是主体建立在自主意识的课前预习,课内研发,课后延伸,并随时受到同学们的评价,督促和鼓励的基础上完成的。

如《我的母亲》一课,作者是通过对母亲朴素的一言一行的叙写,充分体现了母亲对子女的舐犊之情,子女对母亲的感激、怀念和赞颂之情。在课堂研究中每个同学都在课前做好充分准备,一方面详细地占有资料,另一方面是要对文本认真地阅读、反复阅读,按照老师的预习提示,划分段落,逐节分析,归纳段落大意,总结全文学习写作的表达技巧,完成课后的练习与思考。并通过自评、互评来完成的。

这种研究是对语文基础知识的落实和语文基本技能提高的有力保障。

三、过程评价

课堂研究型模式的过程评价是一种对参与课堂研究个人或团队的自主性、积极性、创造性过程的一种评价,也是对参与课堂研究个人或团队对研究内容的是非对错的一个评判。

过程评价一般安排在课堂研究以后,但经实际操作,大部分都要及时穿插在课堂研究中进行。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调动积极性,推波助澜,使学习深入及到获得更多的收获,更大的成功。

四、课后延伸

1.对课内遗留问题,如《我的母亲》一课,遗留下来的“人生真的有命吗?”,我们应该怎样理解作者说到的“命当如此”。课后,大家通过互联网查找和科学家的随访才解决。

2.对同学与老师的评价进行思考和调整。

3.对遗漏的知识补充和完善。

4.完成与课文有关的作业。

如阅读与欣赏老舍《我的母亲》一文后,大家都写了一篇作文《我的母亲》。为了写好这篇文章,大多数同学又都在网上查阅了朱德所写的《我的母亲》和胡适所写的《我的母亲》,拓宽了思路,结合了实际,使文章写得更感人。

又如在学习宋词《念奴娇•赤壁怀古》以后,在课前查阅了解词人苏轼以及词牌念奴娇的结构、格式、韵律,诵读了更多的词的基础上,有同学写出了词《念奴娇•飞船》,并在浙江省语委、浙江省教育厅主办的“浙江省第二届中华赞诗词歌赋创作大赛”中,获古体诗组省二等奖。

论文作者:孙曦静

论文发表刊物:《成功》2018年第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7/5

标签:;  ;  ;  ;  ;  ;  ;  ;  

语文课堂研究型模式的尝试论文_孙曦静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