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沿海发达地区粮田适度规模经营问题,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粮田论文,沿海论文,发达地区论文,规模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九九四年十一月十一日)
解决当前粮食生产中的矛盾,必须提高种粮比较效益,除了依靠科技提高单产外,一个重要出路就是实行粮田规模经营;实行粮田规模经营,有利于提高土地产出率、劳动生产率和产品商品率,并可以使种田同样成为农民致富的门路,提高农民种粮积极性。
规模经营是以家庭联产承包为主的责任制的延续和发展,是联产承包责任制在容量上的扩大。种田大户和家庭农场就是容量增大了的家庭联产承包;推进粮田规模经营,最关键的是建立土地使用权流转机制,使已经转入非农产业的劳动力愿意转让土地;不管是采取什么样的流转形式,什么样的规模经营,都必须尊重农民意愿,坚持自愿原则;发展规模经营,必须注意适度,注意处理好同高产优质高效农业、农业现代化、乡镇企业、小城镇建设、提高经营者素质的关系。
近几年沿海发达地区粮食生产增长缓慢,原因主要有两个:一是农村经济格局发生变化后,农业在农民家庭经济中处于附属地位。沿海发达地区农村人均耕地一般只有几分,每户拥有的耕地面积极少,农业生产规模狭小。随着二三产业的发展,农户经济收入已主要来自于非农产业,来自种植业的收入往往不足20%,有些地区甚至降低到5%以下。因此,对这部分农户来讲,农业可有可无,缺乏务农积极性。二是粮食生产比较效益低,进一步导致农民种粮积极性下降。投入逐年减少,青壮劳动力基本上转入以乡镇工业为主的非农产业,留下种田的只是老人和中年以上的妇女,有些地区农业粗放经营较为严重,相当一部分农户对粮田是“不得不种、不肯多种、不愿精种”,有的地区甚至出现大面积撂荒。据广东省介绍,1993年全省撂荒的耕地面积约有50万亩。浙江省1992年冬季撂荒200多万亩,1993年冬季撂荒比上年又有些增加,还有一些省也不同程度地存在撂荒问题。在这种情况下,必然出现粮食生产下滑的问题。
解决粮食生产中的这些矛盾,必须提高粮食生产的比较效益。种粮比较效益低,除了价格不合理以外,主要是粮食生产规模太小。目前我国的粮食价格已接近国际市场的粮价水平,提价的潜力不是很大,发展粮食生产除了依靠科技提高单产外,一个重要出路在于实行粮田规模经营。目前,沿海发达地区粮田规模经营尽管还没有大面积推开,但已经显示出了巨大优越性。
实行粮田规模经营,有利于提高土地产出率、劳动生产率和产品商品率。江苏省无锡县实行规模经营的粮田,小麦单产比一般粮田高10%,水稻高5%,人均劳动生产率提高4倍左右,去年通过实行规模经营完成的粮食定购任务已占全县的70%。浙江的同志讲,宁波、温州两市种粮大户复种指数一般要比当地高10-40个百分点。据对辽宁省沈阳市调查,实行规模经营的地块,平均亩产比一般地块高20%左右。实行粮田规模经营,便于国家掌握粮源。据浙江省宁波市调查,全市2万个种粮大户,经营粮田40万亩,承担了全市60%的粮食定购任务。
发展粮田规模经营,依靠规模取得效益,可以使种田同样成为农民致富的门路,提高农民的种粮积极性。江苏省常熟市去年家庭农场的种植业亩均纯收入232元,户均达到1.8万元,是全市农村户均收入的3倍。据山东省平度市提供的资料,一个经营30亩至50亩的农户,年纯收入一般在1万元至1.5万元之间,实现了务农致富。浙江省鄞县的同志讲,家庭农场场长的收入大体与村办企业厂长、经理的收入相当。
当地粮田规模经营形式有多种多样,归纳起来大致可以分成两大类:一类是种田大户或家庭农场,一类是各种集体农场、合作农场,包括村办农场、厂办农场、站办农场、股份合作农场等。集体或合作农场同样也采取联产承包制,有些也是承包到户。从大多数地方反映的情况看,种田大户所占比重较大,适应范围更广。不管是哪种形式,只要能够调动农民的生产积极性,能够提高土地产出率,能够增加粮食生产总量,都要因地制宜,允许农民自主选择,允许农民探索、比较和创新,一切以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
推进规模经营,是在稳定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前提下,农村改革的进一步深化。邓小平同志在1990年3月指出:“中国社会主义农业的改革和发展,从长远的观点看,要有两个飞跃。第一个飞跃,是废除人民公社,实行家庭联产承包为主的责任制。这是一个很大的前进,要长期坚持不变。第二个飞跃,是适应科学种田和生产社会化的需要,发展适度规模经营,发展集体经济。这又是一个很大的前进,当然这是很长的过程。”由此可见,规模经营与联产承包责任制之间存在着必然的联系。规模经营是以家庭联产承包为主的农业责任制的延续和发展,是联产承包责任制在容量上的扩大,种田大户或家庭农场就是容量增大了的家庭联产承包,即使是各种类型的集体、合作农场在管理上也是实行联产承包制,不是形成新的“大锅饭”。
推进粮田规模经营,最关键的是建立土地使用权流转机制,使已经转入非农产业的劳动力愿意转让土地,使土地能够逐步向种田能手集中。这次会议上大家反映,目前土地使用权的流转形式主要有五种:一是农户间相互转包;二是集体经济组织向农户反租倒包;三是实行“两田制”,口粮田分户经营,责任田招标承包;四是农户自愿退出承包,将承包的土地集中起来组织规模经营;五是土地使用权入股,形成股份合作。不管是采取什么样的流转形式,不管是搞什么样的规模经营,都必须尊重农民意愿,坚持自愿原则。
尊重农民意愿,坚持自愿原则,就是尊重农民的经营自主权,坚持以家庭联产承包为主的责任制不动摇,保持党的农村政策的稳定性和连续性,决不能用行政命令取消农民的土地承包权。不要层层下指标,压任务,也不要制造强大的舆论压力。一个村里即使绝大多数农户都愿意搞规模经营,其中有一户不愿意,也应当允许。当然,坚持群众自愿不等于放任自流,而应当在有条件的地方积极引导,逐步推进。实行规模经营最主要的条件,是劳动力已经较稳定地转入非农产业,农业不再是其收入的主要来源。这样,农户才有可能将土地转移出去,也才有可能搞规模经营。如果集体经济实力雄厚,领导班子力量较强,推进规模经营的条件就更加有利。
积极引导,就是要对具备条件的农户、村组,宣传规模经营的意义和作用,把工作做深做细,使农民群众都能认识规模经营的优越性,自觉自愿地参与规模经营的实践;要针对各地的具体条件,对各种土地流转方式逐步进行规范,为土地流转和规模经营搞好服务。要“稳制、活田”,稳定承包权,搞活使用权。在这方面,有些地区采取了发放承包权证、使用权证的办法,也有的地方采取土地使用权入股、收益分红的办法。这些做法的核心是承认农民的承包权,要继续探索、总结,加以完善。
逐步推进,就是说各地情况千差万别,发展粮田规模经营一定要坚持条件,充分尊重群众的意愿,决不能搞强迫命令。目前,在中西部地区以及沿海经济发展相对落后的地区,土地仍是农民谋生的手段,是生存的必要条件。发展规模经营的条件还不具备。我们就不能不顾群众意愿,生搬硬套其他地区的做法来发展规模经营。千万不要互相攀比,不要随意垒大户,一定要稳定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推进粮田规模经营,还必须注意适度问题。我们所提倡的是适度规模经营,并不是规模越大越好。粮田规模经营多大才算适度,是一个动态性概念,是由多种因素决定的。具体经营规模以多大为适度,应当因地因人制宜,但是必须坚持一条,即实行粮田规模经营的土地产出率要高于当地平均水平,确保增加社会粮食生产总量。经营规模的大小,与经营者素质关系较大。因此,要选择好经营者,并注意加强培训和提高。这里还需指出,依靠掠夺性经营,以降低土地产出率为代价形成的规模经营,是不应提倡的,要尽力避免。不能片面追求土地规模的外延,而要在土地开发的深度上下功夫。
目前,沿海发达地区大部分农村劳动力已经转移到非农产业,已经有条件推进粮田规模经营。一些地方粮田粗放经营严重,甚至大面积弃种、撂荒,在这种情况下,应不失时机地推进粮田规模经营。总之,发展粮田适度规模经营,既不能照搬硬推,认识超越于实践;也不能停滞不前,认识落后于实践。
发展粮食生产,推进粮田规模经营,是农村经济资源如何配置的大事。对整个农村发展来讲,不仅关系到能不能建立一套充满内在活力的农业发展机制,而且关系到农村能否实现一、二、三产业协调发展,加快小城镇建设等问题。因此,必须着重处理好以下几方面关系:
第一,粮田规模经营与高产优质高效农业的关系。发展高产优质高效农业,既包括发展高产优质的养殖业和粮食以外的其他种植业,又包括发展高产优质的粮食作物。要使粮田规模经营具有内在活力和动力。能够顺利推进,必须注意发展高产优质的粮食作物,形成较高的经济效益。从这一点来讲,推进粮田规模经营,与发展高产优质高效农业是一致的。
同时,也应当看到,在多种经营方面发展高产优质高效农业,有时候会产生与发展粮食争地的矛盾。十多年来,随着农村改革和发展,各地以市场需求为导向,调整农业结构,发展多种经营,基本上是合理的。但是,一些沿海发达地区也存在粮田面积减少过猛的问题。从目前和今后相当长时期来看,沿海发达地区适宜种粮的耕地应首先用于发展粮食生产。调整产业结构,发展多种经营,应当充分利用大量非粮田资源,不能再挤占粮田,以确保现有粮食播种面积不再减少。
第二,粮田规模经营与农业现代化的关系。要实现农业现代化,必须实现农业规模经营,分散的小规模经营与农业现代化的要求是不相符的。同样,要推进粮田规模经营,必须提高农业现代化水平。沿海发达地区实行粮田规模经营的种田大户或集体农场,农业现代化水平普遍高于一般农户,因为规模扩大以后,经营者更加重视农业科学技术成果的采用,更便于新成果、新品种的推广。经营者为了缓解季节矛盾、降低劳动强度和生产成本,千方百计地购置和利用农机具,使机械化水平不断提高。福建省晋江市经营面积100亩以上的种粮大户,平均固定资产投资达6万元以上。浙江省乐清市的调查表明,百亩以上的经营大户平均拥有农机固定资产3.14万元,亩均182元,比一般农户高5倍多。
农业社会化服务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的一项重要条件。发展粮田规模经营,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因种植规模过小所带来的一系列矛盾,提高农业经营效益。但是,即使实行了粮田规模经营,仍然有很多问题是种粮大户或集体农场所无法解决的,如化肥和农药等生产资料的供应、良种选育、排水灌溉、病虫害防治、机械化作业、收获晾晒、贮运销售,以及较大规模的农田基本建设等。大家都提出要加强服务工作,而且还介绍了很好的经验,这些意见是符合实际的。因此,在推进粮田规模经营的同时,要进一步加强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切实加强对各种规模经营实体的服务。农业、供销、农资、物资、商业、外贸、金融、保险等专业部门要强化农业社会化服务,并重点加强对种粮大户等规模经营实体的扶持,要把扶持粮田规模经营作为自己的重要职责,相互密切配合,为种粮大户提供优质服务,在政策上给以优惠。现在有的地方规模经营搞得不好,一个重要原因是服务工作没有跟上,这方面的教训要认真吸取。同时,对还没有实行规模经营的分散农户,也要继续加强服务,千万不能因推行规模经营,而忽视了对千家万户的服务。
第三,粮田规模经营与乡镇企业的关系。乡镇企业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能够进一步吸纳农业剩余劳动力,是推进粮田规模经营的基本条件。因此,推进粮田规模经营,必须同时下功夫抓好沿海地区乡镇企业本身的发展,使剩余劳动力能够日趋增多地、长期稳定地就业于非农产业。一是努力发展技术密集型产业,进一步提高产品的质量、档次;二是大力推进外向型经济发展,扩大在国际市场上的占有率;三是继续推进乡镇企业的规模化,形成一批在国际市场有竞争能力的骨干企业;四是随着沿海地区乡镇企业产业结构的升级,提倡和引导劳动密集型、资源型产业逐步向中西部转移,建立地区间优势互补、利益共享的关系,促进全国农村经济的协调发展。
第四,粮田规模经营与加快小城镇建设的关系。目前,与农村工业化相比,沿海发达地区农村城市化明显滞后。今后两者要协调发展,争取做到基本同步。
加快小城镇建设不仅会促使已转移的农民脱离土地,而且也会进一步促进乡镇企业的发展,特别是有利于农村第三产业的发展,从而进一步加速农业剩余劳动力的转移。沿海发达地区的情况表明,农村经济发展快的地方,小城镇建设也相对较快,而小城镇建设较快的地方,农业规模经营进展也快于其他地方。目前,在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等地区,小城镇星罗棋布,已经形成很大的城市带,促进了本地区规模经营的发展。
第五,粮田规模经营与提高经营者素质的关系。各地实践证明,推行粮田规模经营,可以培养出一大批懂经营、会管理的农民企业家,而粮田规模经营发展的速度,承包规模和质量的高低,又取决于经营者素质的高低。因此,注意对经营者的选择,加强对经营者的培训,使他们的素质得到不断提高,是搞好规模经营的一件大事。有的省通过建立种粮大户协会的形式,做到不断传播技术、交流经验,帮助规模经营者不断提高经营管理的科学技术水平,这是提高规模经营者素质的一个好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