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松涛, 肖洪钧[1]2000年在《中国汽车行业对外合资合作策略实施的分析研究》文中提出以中国汽车行业实行对外合资合作为研究对象 ,从分析我国汽车行业对外合资合作的现状以及国外发展汽车工业合资合作的经验和当今世界汽车工业的发展趋势入手 ,重点分析了从 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汽车行业实行对外合资合作的情况。在分析国内主要的、有代表性的合资项目的基础上 ,总结了我国汽车行业对外合资合作的特点以及我国汽车行业实行对外合资合作对汽车工业产生的促进作用和我国汽车行业在对外合资合作中还存在的问题。最后 ,对我国汽车行业实行对外合资合作提出了建议和对策。
梁松涛[2]2000年在《中国汽车行业对外合资合作策略实施的分析研究》文中认为本文以中国汽车行业实行对外合资合作为研究对象,从分析我国汽车行业对外合资合作的现状以及国外发展汽车工业合资合作的经验和当今世界汽车工业的发展趋势入手,重点分析了从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汽车行业实行对外合资合作的情况。在分析国内主要的、有代表性的合资项目的基础上,总结了我国汽车行业对外合资合作的特点以及我国汽车行业实行对外合资合作对汽车工业产生的促进作用和我国汽车行业在对外合资合作中还存在的问题。最后,对我国汽车行业实行对外合资合作提出了建议和对策。全文共分四部分。第一部分,中国汽车工业对外合资合作概述;第二部分,国外发展合资合作的经验和世界汽车发展趋势;第三部分,对我国汽车工业对外合资合作的分析;第四部分,我国汽车行业对外合资合作策略实施的建议和对策。
赵颖娜[3]2006年在《中国汽车工业合资历程及中外内部冲突研究》文中提出本论文研究的是中国汽车工业合资历程及中外双方矛盾冲突。研究方法有现象分析法、历史文献法和案例研究法。改革开放初期,为了改变我国汽车工业落后不前的面貌,中国政府开始鼓励以各种方式引进国外的先进技术、设备以及资金。可以说中国汽车合资是在政府的一手推动下开始的。多年来,“以市场换技术”的合资确实带来了我国汽车企业整车制造、管理、营销水平的大幅提升。但由于外商在进行投资时是以自己的利益为出发点的,因此不可避免地会对我国汽车工业造成若干负面影响。况且合资易、合心难,经过20几年,整合-依旧是中外合资企业面临的主要问题。本文首先通过SCP(市场结构-市场行为-市场绩效)模型对产业内部结构、产业行为和绩效方面的分析找出当时产业内部对政府所造成的压力。并找出当时政府在这些压力下所颁布的政策和政策的初衷,然后分析了这些政策的结果及其与初衷的差距。接下来本文从外国投资者的战略出发,研究了国外投资者的战略意图和对中国合资企业的控制方式。而中外双方在不同的初衷和文化背景下产生了一系列的矛盾和冲突,本文接着从利用社会资本理论对合资企业内部中外双方的矛盾进行了研究。最后得出了合资过程中一系列问题的形成,一方面与我国自身的引资制度及其相关政策有关系,另一方面与跨国公司在华战略有关。以致于在企业内部,外资牢牢掌握技术,不肯放松,并控制了企业的话语权。同时对我国汽车工业的合资合作提出了一定的建议。
张珊珊[4]2010年在《中国汽车企业吸收能力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中国是全球最具吸引力的外商投资目的地之一,其中,中外合资企业占据了外商直接投资形式的三分之一。知识视角指出,国际合资企业建立的首要原因是合作伙伴拥有对方欠缺并急需的知识或者技术,跨国企业对东道国企业的知识转移是外商直接投资积极外溢效应产生的重要渠道。然而,近些年来,中国引入外资初期的“市场换技术”政策弊端显现。以汽车行业为代表,引进外资以来,跨国企业和合资企业占领了大部分的汽车行业市场,尤其是乘用车市场,而中国企业却并未获得真正先进的技术,没有掌握到汽车产业的核心技术,自主品牌竞争优势不强。企业吸收能力是指企业通过知识获取、消化、转化和运用来发展动态组织能力的一系列组织规则和过程,强调企业面对战略变革和灵活性要求所具备的动态能力,并且通过转化已获取知识来创造和开发运用新知识。中国政府大力吸引外资的隐性前提是外商直接投资对中国经济产生的积极外溢效应。然而,积极的外溢效应能否真正形成有赖于国家吸收能力、产业吸收能力和企业知识吸收能力等多方面因素的综合作用。现实中,中外汽车合资企业和中国汽车产业的快速增长并未给中国企业带来技术的大幅进步,中国汽车企业自主品牌发展缓慢。从知识转移的角度而言,固然有合资外方技术保护、传播意愿不强的原因,更为重要的缘由在于合资项目中方母公司知识吸收能力欠缺,无法获取所需知识,或者在公司战略层面,就忽视了吸收能力的培养,使得企业在将获取知识转化运用在商业目的方面未有很大突破。本文从这一理论出发点入手,试图从中外合资企业中方母公司的视角,考察实现成功的知识转移与知识吸收所要具备的相应条件和要素。研究选取东风汽车公司为个案研究对象,以吸收能力的视角,重点考察中外合资企业中方母公司与外商合资过程中的知识转移条件及其自主创新发展。以企业吸收能力影响因素、吸收能力测度、吸收能力对企业知识转移成果和创新绩效的作用机制等方面为切入点,分析中国汽车企业自主品牌培育与发展的模式,揭示企业合资过程中同步发展自主创新能力的动力源泉。分析结果表明,先验知识、研发强度、人力资源、组织文化等方面因素影响着潜在吸收能力和实现的吸收能力,并且通过吸收能力的作用,对知识转移成果有着显著影响。相较而言,研发强度对于组织的潜在吸收能力影响较大,关系到企业对于外部新知识的获取和消化;先验知识不仅与外部新知识的获取显著相关,也影响着组织对于新知识的最终运用结果;人力资源则与消化能力和转化能力关系显著,表明人力资源对于组织的潜在吸收能力向实现的吸收能力转化有着重要作用;组织文化包含了多个方面的组织程序和制度,全面影响着吸收能力的各个维度。另一方面,潜在吸收能力积极影响显性知识的转移成果,实现的吸收能力对隐性知识转移成果的影响更为明显。转化能力与隐性知识和显性知识转移成果之间的关系都较为显著,说明转化能力在潜在吸收能力向实现的吸收能力转变过程中有着重要地位。同时,先验知识基础、创新战略及研发组织体系、人力资源、研发投入等组织体系和规则使得企业在对外合资合作过程中实现了吸收能力的持续培育与发展,有效实现了消化吸收技术和自主开发技术的融合,通过企业自主创新模式的综合运用,保障了案例汽车企业自主品牌与自主车型的最终顺利推出。汽车产业是我国国民经济中的支柱产业,具有投资回报周期长、规模效益明显、产业关联带动性强的特点,政府政策对于汽车企业的生存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而且,中国汽车产业发展、尤其是企业对外合资合作发展历程显示出较强的政策指向性特征。论文最后从汽车企业层面扩展至宏观政策层面,在比较典型国家的汽车产业政策特点和概括中国汽车产业政策演化历程基础之上,提出了基于企业吸收能力的中国汽车产业政策建议,为企业提高吸收能力、利用中外合资合作项目,获取所需的隐性知识和显性知识,发展自主创新能力、培育自主品牌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肖鹏[5]2007年在《外商直接投资对中国汽车产业的影响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论文在采用传统的归纳法与统计分析法的基础上,基于FDI理论、经济学理论、产业经济学理论以及管理学中的相关理论与方法对中国汽车产业受到FDI的影响进行了深入的研究。重点研究了在世界汽车跨国公司“6+4”全部进入中国汽车市场的背景下,FDI在中国汽车产业中的发展历程,对汽车产业FDI的发展趋势做出了预测,并就FDI对汽车产业组织与产业结构的影响进行了定性分析,然后构建了技术溢出效应模型,验证了FDI促进了中国汽车产业技术水平提升的基本结论,最后提出了提升FDI利用效率的政策建议。论文共分为八章,主要研究内容如下:第一章为导论,主要包括研究背景、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以及研究的目标、方法、技术线路和内容。第二章是FDI对产业影响的基本理论研究。这些基本理论主要包括:FDI理论、产业经济学理论、FDI影响汽车产业的相关理论等。第三章对FDI在中国汽车产业的发展历程及其发展趋势进行研究。分别对全球汽车产业的竞争格局、FDI在中国汽车产业的发展历程及其发展趋势进行了重点分析。第四章和第五章从定性的角度研究FDI对中国汽车产业组织和产业结构的影响。第六章建立了一个数理模型以分析FDI对中国汽车产业的技术溢出效应,通过运用历年统计数据实际分析,证明FDI确实推动了中国汽车产业技术水平的提升。第七章提出了提高中国汽车产业利用跨国公司投资效率的产业发展框架和现阶段政策建议。第八章对全文进行总结与展望。归纳了本文所做的主要工作和研究结论与创新点,并提出了本文研究的局限与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论文取得的研究成果有:①从汽车产业竞争格局出发,分析并揭示了世界跨国汽车公司在中国的战略布局,并就FDI在中国汽车产业的发展趋势做出了预测分析。②根据统计数据,综合分析了FDI对汽车产业组织和产业结构的影响;③建立了FDI对汽车产业技术溢出效应模型,依据已有统计数据,实证分析了FDI对汽车产业的技术溢出效应,从定量分析的角度论证了“FDI推动了中国汽车产业技术水平提升”的观点。
苗壮[6]2013年在《“市场换技术”策略与中国汽车业对外开放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汽车业发展采取了“市场换技术”策略,从初期试探性引进FDI到后来1994年及2004年《汽车产业政策》出台,“市场换技术”策略虽然经历了不断的微调,但始终是我国汽车业发展的主要推动因素之一。而且从实践来看,“市场换技术”策略实施情况下,我国汽车业也得到了快速的发展,特别是自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之后十多年来,年均增长率高达20%以上。2009年我国汽车产业在金融危机爆发之后仍保持着快速增长的势头,无论是汽车生产量还是汽车消费量,中国均已超过美国,从而跃居为世界汽车业中最大的经济体。我国汽车业已经步入到一个深度调整阶段,越来越多的自主研发企业成功,同时也开始了对外扩张的步伐。各种理论及实践经验证明,走向自主创新是任何国家成功产业的必经之路,而目前在中国已经出现了这样的发展势头。而在另一个方面,我国汽车企业“走出去”步伐加快。本文正是在此背景下对我国汽车业“市场换技术”相关问题进行了较为细致的分析。首先,通过对相关理论进行梳理,回顾“市场换技术”的政策历程及进行效果评价。其次,在理论及现状分析的基础上,本位给出较为精确的计量估计;再次,本文结合国外相关国家的汽车业发展政策及效果的进行对比分析,为我国汽车业的未来走向提供了合理的政策建议。各章节内容简要总结如下:第一章为导论部分。主要阐述了本文的研究目的及意义,对我国“市场换技术”策略的背景及研究意义进行了简要的概括和介绍。对“市场换技术”相关文献进行了梳理,并指出了需进一步研究的问题。同时阐述了本文的研究内容、结构安排、本文的创新与不足。第二章为理论基础。本章梳理了相关研究理论,为后文研究奠立了研究基础,主要集中在跨国公司理论、国际直接投资的技术溢出效应两个方面,前者说明了我国“市场换技术”策略能够吸引跨国公司进入的动因,后者阐述了“市场换技术”策略能够取得成功的条件、路径及影响因素。并且对我国汽车业中FDI的技术外溢效应做了归纳,并指出了其中存在的不足。第三章为国别经验对比分析。通过对新崛起的汽车生产大国韩国、巴西、印度,以及传统强国的美国、德国、日本汽车产业政策进行了较为详细的归纳、回顾及对比,本文认为主要汽车大国的政策历程呈现出不同的发展特征,但政策适用前提分析表明,韩国、日本、巴西以及印度在产业崛起时候的经验更加适用于目前转轨期间的中国。同时,美国德国的经验表明,虽说在汽车业发展初期扶持及保护政策有其必然性,但加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才是一国汽车业得以长期稳健发展的关键因素。第四章为中国汽车业“市场换技术”开放策略实施及影响的现状描述。本章将对“市场换技术”政策在我国汽车业实施的历程、现状及未来趋势进行较为较为细致的分析和梳理,为后文更为深入的行业分析以及计量估计提供现实依据。通过政策5个阶段的历程回顾,本章指出我国汽车业”市场换技术”的政策代表性文件为1994年《汽车工业产业政策》及2004年《汽车工业产业政策》,前者标志我国汽车业“市场换技术”策略的正式实施,后者标志着我国汽车业“市场换技术”策略进入了深度发展阶段,并开始了政策转向。因此,本章也以这两项政策为主分析了“市场换技术”策略对中国汽车业发展的影响。第五章为实证分析部分。在不考虑跨行业溢出效应的假定前提下,本章针对FDI在中国汽车行业的溢出效应应用协整理论与VAR模型做了实证分析,分别来检测行业内FDI流入对本土汽车企业发展的竞争效应、示范和集聚效应、人力资本效应等影响,以及这三种效应与本土汽车企业产业发展之间的动态长期关系。结论支持了政策分析的观点,认为在长期FDI流入对我国汽车业存在溢出效应,市场在长期换得了一定的技术进步。第六章为结论与政策建议。在理论、实证及经验分析基础上,本章将结合中国实际情况,正对目前“市场换技术”策略存在的弊端,提出对我国汽车业发展切实可行的政策建议,包括:革新“市场换技术”策略、发挥市场优势;营造良好汽车产业环境、保护民族汽车产业;采取合理措施促进我国汽车产业链整合与升级;建立健全的汽车金融体系;增加核心技术领域研发的支持;积极鼓励国内车企实行“走出去”。
朱承亮[7]2013年在《自主创新、FDI技术溢出与汽车产业技术进步》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中国从汽车大国走向汽车强国的过程中,已存在并逐渐出现了不少问题引起了产业内外的广泛讨论,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是“以市场换技术”的引资思路以及合资模式给我国内资汽车企业技术进步带来了怎样影响;二是当前加强自主研发是否是促进我国汽车企业技术进步、发展自主知识产权汽车工业的唯一路径。其次,在理论方面,从现有文献资料来看,与封闭经济系统中的经济增长研究相比,对开放经济系统中的内生经济增长有待进一步深入研究,且现有理论大多着眼于宏观技术进步,对于微观企业技术进步的研究较少,特别的,在开放经济条件下,基于吸收能力视角,将FDI溢出内生于企业技术进步的研究文献更为少见。目前,对国际技术溢出的研究大多是基于宏观层面的研究,可能是基于数据可得性的限制,关于微观层面的研究较为鲜见。本文正是基于“技术溢出接受方”的吸收能力视角,从微观层面上探讨中国内资汽车企业自身的吸收能力与技术引进的传导机制,从而研究国际技术溢出是如何影响我国内资汽车企业技术进步的。本文以我国汽车企业为研究对象,以内资汽车企业的吸收能力为研究视角,对我国汽车企业技术进步路径进行了理论和实证分析。在开放经济条件下,对于我国汽车企业而言,其技术进步路径主要包括以下三大方面:自主创新、直接技术引进、国际技术扩散。本文遵循“理论分析、实证检验、政策建议”的研究思路,探讨了自主创新、直接技术引进、FDI技术溢出三大路径对我国汽车产业技术进步的影响。首先,为了对中国汽车企业技术进步状况有一个较为全面的了解,本文采用DEA-Malmquist生产率指数分别从分行业和所有制视角对我国汽车产业的全要素生产率(TFP)进行了测度分析,阐述了内外资汽车企业的技术差距。其次,研究了自主创新与我国汽车产业技术进步之间的关系,构建模型实证检验了我国汽车产业R&D产出弹性以及R&D、国外技术引进对汽车产业技术进步的影响。再次,基于内资汽车企业吸收能力视角研究了FDI技术溢出与汽车产业技术进步之间的关系。从产业以及产业内部不同类型企业两个层面研究了汽车产业FDI的技术溢出效应,一是从产业层面实证检验FDI对我国整体汽车产业的技术溢出效应,二是从产业内部不同类型企业层面实证检验FDI对我国内资汽车企业的技术溢出效应,研究了FDI技术溢出渠道,基于内资汽车企业吸收能力视角识别FDI技术溢出的影响因素。最后,给出了本文的主要研究结论,结合我国汽车产业现状,对如何促进我国汽车产业特别是内资汽车企业技术进步提出了相关对策建议。本文的研究发现:(1)中国汽车工业技术进步明显,且存在明显的行业异质性和企业所有制异质性。从整体上看,1994-2010年间我国汽车产业年均TFP增长率为9.1%,TFP增长主要得益于纯技术进步增长,技术效率的贡献较低,而技术效率改进主要得益于规模效率增长;从时间趋势来看,自我国加入WTO之后,我国汽车产业TFP增长率均为正,且每年都保持着较高的增长率,TFP年均增长率为18.44%;从分行业角度来看,汽车行业的TFP增长率最高,其次为摩托车和车用发动机行业,再次为改装汽车行业,最后为汽车摩托车配件行业;从技术效率来看,我国汽车产业处于技术非效率状态,年均技术效率值为0.898;从所有制性质来看,外商投资企业的TFP增长率最高,年均增长率为23.4%;其次为国有企业。(2)自主创新对汽车产业技术进步具有显著促进作用。规模报酬不变情形下的R&D产出弹性为0.6354,规模报酬可变情形下的R&D产出弹性为0.6460,且均在1%的水平下显著;R&D产出弹性高出物质资本产出弹性10个百分点以上。(3)技术引进对汽车产业技术进步具有显著促进作用,R&D吸收能力对直接技术引进的作用为负。由于R&D吸收能力较低,导致R&D与国外技术引进的交互项对我国汽车产业生产率增长具有显著负影响。(4)FDI对我国整体汽车产业具有显著技术溢出效应,FDI产出弹性为0.782,且在1%的水平下显著,R&D投资对FDI技术溢出效应作用不明显,而R&D人力资本对其具有显著正影响。(5)FDI对内资汽车企业的挤出效应超过了其溢出效应,外资汽车企业主要通过人力资本效应对内资汽车企业产生技术溢出效应,内外资汽车企业技术差距的扩大不利于FDI技术溢出,增加内资汽车企业人力资本投入有助于FDI技术溢出,而增加内资汽车企业研发投入对FDI技术溢出作用不明显。(6)中国汽车产业技术进步的主要来源分别是:技术引进、FDI溢出和自主研发。可见,目前技术引进和FDI溢出效应是中国汽车产业技术进步的主要来源,而自主创新才是提高中国汽车产业技术进步和国际分工地位的关键性内部动力,因而,中国汽车产业升级的关键是要挖掘和培育内部动力,而非依赖于技术引进和FDI溢出效应。本文的研究具有一定的理论和实践价值。在理论价值方面,丰富了开放经济系统条件下的增长理论研究;在实践价值方面,将此理论研究充分运用到微观汽车企业层面,这在开放经济条件下,有利于我国内资汽车企业技术进步,有助于我国自主知识产权汽车工业的培育和发展。但是本文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如忽略了进口贸易技术溢出等因素对我国汽车产业技术进步的影响,此外,基于汽车产业FDI数据的缺失,使得本文关于FDI技术溢出与汽车产业技术进步关系研究的精确性问题有待进一步深入探讨等等。
李智慧[8]2017年在《韩国汽车出口贸易及其在中国市场的发展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伴随着各国经济的普遍发展和生产力水平的普遍提高,各个国家和地区之间的经济联系越来越紧密,经济全球化的程度不断加深,在这一变化下,汽车工业也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韩国政府在汽车工业的发展过程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在20世纪60年代,韩国政府就将汽车产业确定为国家的支柱产业之一,提出了要开发韩国的国民车型,大力发展汽车零部件加工产业,积极参与国际竞争,使韩国汽车的国产化率达到95%,并且实现整车出口的目标,确定了韩国汽车工业自主研发的发展道路。在韩国汽车产业的发展过程中,韩国政府积极鼓励国内汽车企业和外国资本进行合资生产,但是在合资企业当中始终掌握着主导权,避免外国企业给韩国汽车产业的发展带来太大的影响。20世纪80年代之后,由韩国政府主导,对汽车产业进行了全面的结构调整,采取了强硬的工业化政策,积极发展和汽车产业息息相关的机械、电子、化工等产业部门。在韩国政府的大力推动下,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后,韩国成为全球10大汽车成产国家之一,汽车产业获得快速发展。但是,由于韩国政府对汽车产业的扶持力度过大,所以韩国汽车产业在全球竞争当中出现了很多问题,国际竞争力水平比较低下,韩国大宇、起亚等汽车企业相继破产,由此也标志着韩国的汽车产业走向了一个发展低谷。认识到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之后,韩国积极对汽车产业进行调整,从1990年开始,韩国政府对宏观政策进行了调整,提出了要以科技为中心,积极推动企业和银行的改革,加速汽车产业的技术创新和产品的自主研发能力的提升,逐渐的提高韩国汽车产品的国际竞争力水平,韩国汽车产业开始获得稳定的发展,国际竞争力水平稳定提高。伴随着韩国汽车产业的不断发展,韩国国内的汽车市场已经逐渐趋于饱和,拓展海外市场已经成为韩国汽车产业发展中的一个重要任务。而在韩国汽车产业拓展海外市场的过程中,中国市场就是一个非常好的选择。在新中国成立之后,长期以来都采取的计划经济体制,经济发展非常缓慢,汽车工业也起步非常晚,直到20世纪70年代,中国的汽车市场还没有建立起来。进入20世纪80年代以后,中国开始实行对外开放,由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变,经济开始获得较快的发展,汽车工业也随之获得发展,但是在发展的初期,中国国内的汽车企业存在着组织混乱、重复投资建设等各种问题,中国汽车产业的发展水平要落后于中国居民收入的提升水平,国内的汽车供给已经无法满足中国民众对汽车的消费需求,由此也给外国汽车企业提供了非常好的发展契机。各个大型跨国汽车企业都看到了中国市场的巨大潜力,纷纷采取合资、合作等方式进入中国市场,并且力图扩大在中国市场的份额。中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改革开放以来经济保持了多年的持续稳定增长,居民的收入和消费水平不断提升,中国汽车消费市场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韩国企业企业也充分认识到了中国市场的重要性,大力拓展中国市场,发展对华汽车出口贸易。韩中两国地理位置相邻,文化传统相似,两国关系不断深入发展,这些都为韩国汽车企业在中国市场的发展提供了非常好的条件,当然,韩国汽车企业在中国市场的发展也面临着来自中国国内汽车企业以及其他国家的跨国企业的竞争,可以说是利弊并存,在发展中也存在着各种各样的问题。在未来的发展中,伴随着经济全球化程度的进一步加深以及韩国汽车产业的进一步发展,韩国汽车出口贸易同样会获得进一步的发展,在中国市场的参与程度也会得到进一步提升。对韩国汽车出口贸易现状及其在中国市场的发展情况进行研究,不但可以对韩国汽车产业的发展有一个更加清晰的认识,也可以为中国汽车产业的发展提供非常好的借鉴。本文关于韩国汽车出口贸易现状及其在中国市场的发展情况的研究共分为六部分展开:第一部分是本文的绪论部分,在这部分主要是对本文的研究进行一个整体的介绍,包括研究背景、研究意义、研究内容、研究方法以及创新之处,通过绪论部分可以对本文的研究有一个整体的了解。第二部分是本文的理论依据以及文献评述,这一章介绍了本文研究的相关理论,主要包括比较优势理论、跨国经营理论以及钻石模型。同时,这一章还从韩国汽车产业的研究、韩国汽车贸易的研究、韩国汽车行业在中国发展情况的研究、中国汽车市场的研究多个方面,对已有的文献进行了述评。第三部分是对韩国汽车出口贸易现状进行分析,主要从韩国汽车出口贸易的缘起、韩国汽车出口贸易的现状以及韩国汽车出口贸易的特征三个方面展开,通过这一章的分析,可以对韩国汽车出口贸易的发展情况有一个比较清晰的了解。第四部分是关于韩国汽车在中国市场的发展情况的介绍,包括中国汽车市场的概况、韩国汽车产业的钻石模型分析以及以现代汽车为例对韩国汽车企业进入中国市场的案例分析等内容,通过这一章内容可以比较详细的了解韩国汽车在中国市场的发展。第五部分是分析韩国汽车在中国市场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这些问题的对策建议。尽管韩国汽车进入中国市场之后获得了比较快的发展,也取得了较好的成绩,但是也应该客观的认识到,韩国汽车在中国市场的发展中也存在着一些问题,只有及时发现这些问题,并且制定有效的解决措施,才能够推动韩国汽车在中国市场能够获得进一步的发展。第六部分是结论与启示部分,这一章主要是对前边的研究进行总结,对本文的研究主题进行深入的思考,形成本文的研究结论。同时,在这一部分也分析了韩国汽车产业发展的启示,希望给中国的汽车企业提供一些参考。
李新宇[9]2018年在《战略执行力、合资合作与自主品牌发展速度》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日益庞大的中产阶级为中国的汽车产业带来了巨大的市场。为了解决国民对汽车尤其是乘用车的强烈需求,国家采用“以市场换技术”的发展模式,支持国外汽车企业到中国投资合作。大量合资企业的成立使得中国汽车产销量连年剧增,逐级形成了具备合资背景的六大国有控股汽车集团,其市场集中度超过80%。但是分析六大国有控股汽车集团的自主品牌发展情况,表现却差别很大。合资合作能够为国有控股汽车集团发展自主品牌带来了一定的技术溢出、生产管理经验、人才和资金储备。但是深层次分析却发现决定国有控股汽车集团自主品牌发展速度的决定因素是其自主品牌战略的执行效果。对于中国自主品牌发展,学术界大多从市场、生产、管理等方面对现象进行解释,或者是从自身的战略等方面做只字片语的碎片化阐述,却少有从战略执行力的角度进行分析,更缺少合资合作背景对国有控股汽车集团自主品牌发展速度影响的研究。本文主要从战略执行力维度分析国有控股汽车集团自主品牌发展速度快慢原因,分为五章。第一章明确本文研究的现实与理论背景,对相关研究概念进行界定,并对研究目标方法做阐述,拟出本文的研究思路。第二章是对品牌发展、战略执行力、合资合作等相关概念理论进行综述并提出论文的研究模型。第三章对本文的研究方法系统性地进行介绍。第四章对研究案例进行描述并将根据制定的研究方式将收集到资料进行编码,对研究变量进行测量。第五章对选择案例进行分析并探究战略执行力主要影响因素,探讨战略执行力与自主品牌发展速度之间的关系,同时探讨合资合作对战略执行力和自主品牌发展速度之间的调节关系,推出命题并进行结果讨论。最后根据分析结果提出结论。通过案例资料编码研究并辅之专家打分,本文得出来的结论是:一、战略执行力对自主品牌发展速度有正向影响。战略执行力是战略共识、战略协同和战略控制三个因子共同作用的结果,一个因子的能力不足,都会使整体战略执行力降低,影响发展速度。战略执行力中各个因子的影响程度不同,其中战略协同的影响高于其他两个因子。二、品牌创立初期,合资合作通过提高组织战略协同能力而促进品牌发展,这种促进主要来源于资金与人才,技术对自主品牌的发展有着重要作用,不过合资合作的技术外溢较少,对战略执行力带来的提高作用不明显。
崔惠莉[10]2005年在《外商直接投资对我国汽车产业国际竞争力的影响》文中认为经济全球化的浪潮正席卷着世界各地,复杂激烈的国际竞争正成为当今及未来时代的基本特征,而产业竞争力是一国综合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我国工业化过程中,汽车工业日益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近二十年以来,我国汽车工业通过大量吸引外商直接投资,实行“以市场换技术”的政策。我们付出了让出市场和相应利益的代价,是否换来了技术,外商直接投资对我国汽车产业国际竞争力的影响究竟如何是需要我们迫切思考的问题。本文在研究过程中,将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理论分析与实证分析等研究方法相结合,构建了外商直接投资对我国汽车产业国际竞争力影响的评价体系,并据此分析了外商直接投资对我国汽车产业国际竞争力的影响,最后提出相应的应对措施。本文主要分为三大部分: 第一部分,这一部分是全文研究的理论基础,主要是在有关产业国际竞争力的理论和评价指标的基础上,结合汽车产业的竞争特点,初步构建起汽车产业竞争力的多层次评价指标体系,然后再结合跨国汽车公司对我国汽车产业投资的动机对初选指标进行重要性筛选,最终建立外商直接投资对我国汽车产业国际竞争力影响的评价体系。 第二部分,是依照第一部分建立的评价体系分析外商直接投资对我国汽车产业国际竞争力的影响。主要通过以下两个方面来分析:(1)对宏观因素的影响。主要从经济规模、产业结构、市场集中度三方面来分析。(2)对企业核心要素的影响。主要从技术能力(包括人力资本和R&D)、自主开发能力、市场拓展能力(包括营销水平、品牌和出口)三方面来分析。最后得出结论,外商直接投资对我国汽车产业国际竞争力的提升所带来的影响,既有有利的一面,又有不利的一面,但不利的一面远远大于有利的一面。外商直接投资在宏观上有助于提高我国汽车产业的国际竞争力。但是跨国汽车公司通过合资不断加强对我国汽车产业的控制,保持对技术的高度垄断,削弱我国汽车产业的自主开发能力,对我国民族资本的发展产生强烈冲击,造成支柱产业附庸化的危险,对汽车产业竞争力提升的核心因素作用甚微。 第三部分,是在上述分析的基础上,提出外商直接投资对我国汽车产业国际竞争力影响的应对措施。
参考文献:
[1]. 中国汽车行业对外合资合作策略实施的分析研究[J]. 梁松涛, 肖洪钧. 大连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0
[2]. 中国汽车行业对外合资合作策略实施的分析研究[D]. 梁松涛. 大连理工大学. 2000
[3]. 中国汽车工业合资历程及中外内部冲突研究[D]. 赵颖娜. 华中科技大学. 2006
[4]. 中国汽车企业吸收能力研究[D]. 张珊珊. 武汉大学. 2010
[5]. 外商直接投资对中国汽车产业的影响研究[D]. 肖鹏. 武汉理工大学. 2007
[6]. “市场换技术”策略与中国汽车业对外开放研究[D]. 苗壮. 武汉大学. 2013
[7]. 自主创新、FDI技术溢出与汽车产业技术进步[D]. 朱承亮. 西北大学. 2013
[8]. 韩国汽车出口贸易及其在中国市场的发展研究[D]. 李智慧.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2017
[9]. 战略执行力、合资合作与自主品牌发展速度[D]. 李新宇. 华南理工大学. 2018
[10]. 外商直接投资对我国汽车产业国际竞争力的影响[D]. 崔惠莉. 武汉理工大学. 2005
标签:汽车工业论文; 工业经济论文; 汽车论文; 汽车企业论文; 自主汽车论文; 汽车工业论文; 国际竞争力论文; 自主品牌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