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城镇化的创新发展之路论文

新型城镇化的创新发展之路

吕 帅

【摘要】 我国传统的城镇化模式周期短、速度快,存在着结构性不均衡等问题,亟需进行新型城镇化创新发展。从宏观政策保障、产业机制融合、生态环境美学探索等方面进行新城镇化创新发展,能够打破城乡二元对立的单一思维,有利于推动新型城镇化全面发展。

【关键词】 新型城镇化 环境美学 创新发展

中国经济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意味着诸多领域的发展方式需要进行转型甚至变革。2019年4月,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印发《2019年新型城镇化建设重点任务》,提出坚持推进高质量发展,加快实施以促进人的城镇化为核心、提高质量为导向的新型城镇化战略,为城镇化的发展指明了方向。

新型城镇化在强调以人为核心的基础上,还应注重创新

所谓“城镇化”,是指人口向城镇集中的过程,表现为城镇人口和城镇数量增多。截至2018年,我国城镇化率已达到59.58%,但与发达国家80%左右的城镇化率相比,尚有较长的路要走,同时也说明发展潜力巨大。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城镇化水平有了较为明显的提升,发展模式不断完善。

随着高等院校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在有限的硬件条件下,本科生与研究生的培养质量逐年下降。因此,进入21世纪后,在国家大力实行教育改革的趋势之下,为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培养高素质创新型人才,以北京大学、浙江大学等为代表的全国各大重点高校又开始尝试实行本科生导师制,多所院校已经取得一定的成果[3]。与这些国家重点高校相比,北京农学院动物医学专业本科生实行导师制的时间还很短,自2012年至今仅有六年时间,但也取得一些可喜的进展。

我国传统的城镇化模式周期短、速度快。城镇化率从1978年的17.8%到2014年的54.7%,仅用了30多年时间,比多数发达国家的速度都要快,但也出现了结构性不均衡等问题。大城市在建设规模上急剧扩张,而小城镇及乡村的发展则相对滞后,且人口城镇化率滞后于土地城镇化。大城市不断吸纳农村劳动力,小城镇及乡村地区发展动力不足,老龄化问题严重。此外,一些地区还存在着资源浪费以及生态环境破坏等现象。而新型城镇化是在传统城镇化基础上更高层次的、更加符合中国国情的发展阶段,其涉及人口集聚、非农产业转化、城镇空间扩张以及城镇观念意识转型四个方面。正如《2019年新型城镇化建设重点任务》指出的,城镇化是现代化的必由之路,也是乡村振兴和区域协调发展的有力支撑。

事实上,新型城镇化在强调以人为核心的基础上,还应注重创新。比如,相较于盲目的大规模土地开发,新型城镇化的创新可以通过制定宏观政策推动产业机制融合创新以及生态环境美学创新,让城乡发展更具活力。

宏观政策保障创新之路

常规护理服务模式通常会告诫患者注意休息,尽量卧床并给予吸氧,并对患者进行相关的药物治疗,按照医师的叮嘱检查患者服药后的治疗效果和不良反应。

其次,要搭建创新平台,优化创新环境。通过提升村镇基础设施与公共服务,优化地区交通网络,鼓励新兴产业发展,在加快人才培养的同时,给予返乡创业的企业及个人以政策优惠。比如,杭州梦想小镇的做法就值得借鉴,其通过定期举办互联网产业论坛、青年创业比赛等大型活动,不断提升影响力。

新型城镇化创新的主导动力大致可分为宏观政策的引导以及社会资本力量的助推,其中宏观政策的引导对社会资本同样具有重要的影响。比如,政府可以通过带动社会资本完善创新环境,保障新型城镇化建设。

首先,政府应出台相关政策,引导财政进行直接投资,同时拉动社会资本或营建团体共同进行乡镇建设。比如,近年来浙江省杭州市富阳区文村建设改造成效显著,其凭借着建筑大师作品的影响力、本土化营建的创新手法引起了人们的关注。当然,受人瞩目的发展得益于浙江省住建厅、杭州市富阳区“美丽宜居村庄”试点化项目的支持。比如,2015年,浙江省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强村庄规划设计和农房设计工作的若干意见》,要求2017年完成4000个中心村村庄设计、1000个美丽宜居示范村建设。可以说,文村建设正是新型城镇化以及乡村振兴宏观政策大背景下的生动案例。其创新之处在于政府财政牵头,通过社会力量介入落实,实现乡镇转型。

产业机制融合助推经济创新

新型城镇化所面对的城乡问题,既是社会发展问题、经济建设问题,也涉及环境美学、文化建设等问题。综合难题需要综合治理,一方面,应从基层生活环境着手,培养美学创新意识,挖掘乡土特色,树立文化自信;另一方面,应关注生态美学思想,将生态美的价值纳入创新思维,探索“绿水青山”模式下的创新机制。

近年来的田园综合体实践就是对产业机制融合的创新探索。所谓“田园综合体”,是指在城乡一体化背景下,集现代化农业、现代化文旅以及田园社区为一体的综合开发模式。其技术原理是以企业和地方合作的方式,在乡村进行综合规划、开发、运营,实现“三生一体”,即田园生产、田园生活和田园生态。2017年的中央一号文件就明确指出:“支持有条件的乡村建设以农民合作社为主要载体、让农民充分参与和受益,集循环农业、创意农业、农事体验于一体的田园综合体,通过农业综合开发、农村综合改革转移支付等渠道开展试点示范。”

可以说,田园综合体整合了多种功能,比如会议讲堂、度假酒店、教育基地、亲子乐园、休闲农场等,使乡村初步具备了吸纳城市休闲群体的能力。传统城镇化发展的问题多是分布较为松散、规模较小、地域空间格局不合理等,而田园综合体在一定程度上弥合了城镇化发展的地缘空间格局,有利于推动城市周边乡村集群的协同发展,能够促进乡镇地区就业。在文化商业品牌搭建方面,田园综合体引入运作较为成熟的市场品牌,使其具备一定的市场号召力和稳定的运营管理模式。以无锡市阳山镇的田园综合体为例,其通过产业机制创新,努力推动三产融合、城乡一体,取得了显著的成绩。

由图5能够看出随着泵浦光功率的增加,绿光的强度出现了显著的增强,但发射光谱峰值的位置并没有改变,且以540nm和549nm两个发射峰荧光强度的增加尤为显著。一般而言, 将红外波段的激光转化为紫外光或可见光,必定有多光子过程参与,在上转换发光没有达到饱和的情况下,通过简化的速率方程,上转换发光的强度和泵浦光强度之间的关系可以用下式来加以描述[9]:

生态环境美学探索文化创新

在传统的城镇化过程中,由于乡镇特色与资源的挖掘和整合能力较弱,对产业机制的研究不足,导致一些地区盲目开发或追随市场上单一的热点项目,使得建设后期自身的造血能力不足,难以持久运营。城镇化过程中的相关产业涉及轻型加工制造业、农副产品加工业等。而过去乡镇一二三产业的发展多处于孤立的状态,导致部分农业园区、工业园区模式固化,缺少联动。新型城镇化建设则突破了单一产业思维,其重视产业机制层面的创新,推动产业复合化、立体化发展。

由于食物垃圾易腐烂变质,会产生难闻的恶心气体,不仅污染了周边空气质量而且还会滋生出各类有害病菌,还会吸引蚊子、苍蝇,嶂螂等害虫,传播各种疾病。

传统城镇化过程中的“千城一面”甚至“千村一面”问题,反映了一些地区对环境美学的忽视。人居环境建设需要环境美学和人文艺术的介入,要充分保护和挖掘乡村地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自下而上地进行文化创新。比如,河南省平顶山市石桥营村通过公共艺术创作对村镇环境进行微观干预,艺术家尝试在当地村庄的公共空间创作以人物故事传说为题材的壁画。在创作过程中,村民从围观到渐渐参与其中,为其提供了风土人情方面的重要资料。由此,壁画成为艺术家与村民共同展示地方特色的艺术形式,不仅激发了村民广泛参与村镇文化建设的热情,也对当地的环境审美产生了积极影响。

当前,我国中西部及东北地区的新型城镇化建设应着力强化生态学理念,对土地开发进行谨慎评估,避免出现以牺牲生态环境以及动植物资源为代价换来的土地开发。对于自然环境优越的地区应尝试建设生态涵养区域,保障国家生态格局安全。同时,应着力发展周边生态旅游产业,打造具有自然风光的特色小镇,进行绿色经济创新,将“绿水青山”留给子孙后代。

总之,新型城镇化建设是中国现代化建设的必要环节,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具有重大影响。城镇化发展既要促进人居环境的优化,也要加速人们生产生活方式的转型。因此,我们应提倡多元化、多维度的发展模式,解决以往城镇化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打破城乡二元对立的单一思维,推动新型城镇化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①陈炎兵、姚永玲:《特色小镇——中国城镇化创新之路》,北京:中国致公出版社,2017年。

②单卓然、黄亚平:《“新型城镇化”概念内涵、目标内容、规划策略及认知误区解析》,《城市规划学刊》,2013年第2期。

③张鸿雁:《中国新型城镇化理论与实践创新》,《社会学研究》,2013年第3期。

【中图分类号】 C916

【文献标识码】 A

(作者单位:清华大学美术学院)

责编/孙渴 美编/于珊

标签:;  ;  ;  ;  

新型城镇化的创新发展之路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