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尔滨市第五医院
摘要:重组人酸性成纤维细胞的生长因子是成纤维细胞因子系中最为突出的因子之一。该类生长因子在病理生理学上是功能强大的细胞生长因子。对细胞类型为中胚层和外胚层来源的细胞具有促进其增长和分化的作用。其中对于创面烧伤的治疗这几年来就有很多报道是使用重组人酸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作为主要的治疗手段。该种治疗方式已经逐渐发展成熟。临床研究的数据表明重组人酸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在烧伤领域的良好效果已经非常的明显。目前的研究资料说明,该类生长因子能促进人体创伤表面的细胞DNA的合成、细胞的有丝分裂、细胞的增长分化等特性。在临床研究上还有使患者体内血管舒张、神经调节、神经保护等生物特异性。
关键词:重组人酸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作用功能机制、临床应用
根据最近几年的科学研究显示,细胞和生物学研究的科学水平不断发展和改善,对于烧伤创面的治疗以及其烧伤后形态学和生物化学上的变化,从单一的治疗方式发展到以生长因子治疗的手段。本文就重组人酸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的功能和作用机制,以及在临床上治疗烧伤病人的应用做简要的综述。
1、重组人酸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rh-aFGF)功能和作用机制
重组人酸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recombine humanaFGF,rhaFGF)是广泛的存在在人体中枢神经系统以及外周神经下,主要的在来源于中胚层和神经的外胚层的多种细胞有供给营养和促进其分化的作用。在现代化医学领域内,重组人酸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对烧伤病人的快速修复有着很举足轻重的作用。正常情况下,rh-aFGF含量很低,有学者利用基因工程技术,将rh-aFGF基因重组进大肠埃希菌质粒中,获得了高效表达生物活性产物的工程菌株,其化学结构、理化性质和生物活性与人体内rh-aFGF完全一致[1]。
FGF家族目前已增至19个成员,分别以阿拉伯数字顺序命名。FGF各成员结构相关、功能相似,调节多种细胞的生长、分泌、迁移和凋亡。在创伤修复中,研究较多的是碱性FGF(bFGF,FGF2),其次是酸性FGF(aFGF,FGF1)。bFGF在体内分布广泛,正常情况下,人皮肤的bFGF主要位于毛细血管基底膜和汗腺,内皮细胞是bFGF的主要来源,在皮肤损伤时角质细胞bFGF和aFGF表达上调。
其中重组人酸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有多种重要的生理功能,包括诱导来源于中胚层和外周神经胚层的多类型细胞的增长、分化,这些功能都与烧伤创面愈合有极大的关系。主要的作用机制为加速人体创面部位成纤维细胞、血管平滑肌细胞、以及内皮细胞的增殖分化。通过促进肉芽组织的生长,刺激表皮细胞表面的生长因子的分化,进而促进了表皮细胞的增长。通过促进与创伤修复有关的几乎所有细胞的迅速增殖,从而推动创面主动修复,显著缩短创面愈合时间,全面提高创伤愈合质量。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它能诱导微血管的形成、发育和分化,同时直接刺激成纤维细胞及细胞外基质的蛋白合成,以形成胶原纤维,增加创面的抗张力强度[2]。
2、重组人酸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在烧伤治疗中的临床应用
病人烧伤后创面的愈合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生物学过程,其中通常被认为是使得其能快速的进入创伤表面的细胞增殖、分化、合成分泌等的纤维化、新血管的生成能快速的血管化,同时在表皮的。细胞增殖的上会发生再生的上皮化等综合作用的效果。烧伤后表面的愈合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步骤:第一,炎症因子的反应阶段,通过溶解、除去坏死的组织和渗出物。第二,在有关组织结缔组织部位,以及该部位血管内皮细胞的游动、增长、形成新的肉芽组织等。第三,新生的结缔组织在基质沉积以及新生组织改建。这几个步骤之间是相互联系的,每一个步骤都能很快的受到人体内机体的精密调节[3]。
有关的实验证据表明,重组人酸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在治疗烧伤病人的临床应用有[12]:①能加快血管内壁的生成,在内壁细胞分裂和角膜新生血管加快生成。②rh-aFGF能促进人体成纤维细胞的增长,同时能对纤维细胞生长提供必要的营养物质,由此治疗了烧伤病人表面创伤组织。③酸性成纤维细胞因子具有比碱性更为强大的趋化作用,炎症因子的趋化作用和组织的修复功能更加的聚集。另外在生长因子家族中,该类型的生长因子又被称为角化的生长因子。对表皮细胞有独特的刺激作用,原位杂交可见损伤皮肤的伤口边缘表皮和真皮KGF高度表达,与表皮再生密切相关。
重组人酸性成纤维细胞因子可以改善患者创口的愈合,但是对于健康人体的表面没有太大的作用。大量动物实验和临床应用证明,基因重组牛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rh-aFGF)可以促进急性损伤,如烧伤、供皮区、手术切口等创面愈合。对慢性难愈合创面也有明显的促伤口愈合作用[4]。
3、展望
在分子药理学的水平上分析,大面积烧伤的病人创面的愈合需要多种生长因子的参与调控。其中发挥最为明显的是重组人酸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该类生长因子是以一种激素生理功能的小分子物质,作用的主要特点就是快速、多效、高效、覆盖面全等[5]。所以说在治疗烧伤病人中该类生长因子发挥着不可忽视的作用。自从重组人酸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初步被人类所发现,到人们对它的生物特异性更加的了解。在临床应用研究上,该类细胞生长因子已被证实了具有促进烧伤创面组织修复的特性,由此可以运用次治疗方式对大面积烧伤创面患者进行治疗,并具有巨大的发展空间。这不仅能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也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烧伤病人的生存率。
参考文献:
[1] Wang W, Lin S, Xiao Y, et al. Acceleration of diabetic wound healing with chitosan-crosslinked collagen sponge containing recombinant human acidic fibroblast growth factor in healing-impaired STZ diabetic rats[J]. Life sciences, 2008, 82(3): 190-204.
[2] 陈刚泉. 重组人酸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在烧伤治疗中的临床研究[J]. 中国医学创新, 2014, 36: 022.
[3] 吴剑萧, 孙逸飞, 刘永. 重组人酸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促进肛裂术后愈合的多中心, 开放性临床研究[J]. 2013.
[4] 李军, 张莉莉, 张凤新. 重组人酸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促进慢性溃疡性创面愈合的临床研究[J]. 中国医药导报, 2014, 11(31): 49-51.
[5] 李钢, 李小兵, 刘子健, 等. 重组酸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持续冲洗合并负压引流治疗难愈性创面[J]. 中国现代医生, 2014, 30: 005.
论文作者:李昕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5年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5/9/29
标签:细胞论文; 酸性论文; 生长因子论文; 烧伤论文; 创面论文; 纤维论文; 作用论文; 《健康世界》2015年7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