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图书馆学原创性研究初探,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图书馆学论文,我国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G250[文献标识码]A
20世纪末的中国,反思成为知识界的主流。李泽厚先生对整个20世纪,尤其是90年代的知识界表述了这样的看法:“思想淡出,学术凸显”。大致意思是说我国的学术研究表面上热闹繁荣,但却鲜有真知灼见的思想出现。回顾我国图书馆学发展历程,不难看出,李泽厚先生的这一看法正是我国图书馆学研究的真实写照。照着别人说的(主要指西方),图书馆学“失语症”是20世纪的中国“病”,它表现为对我国当下图书馆现实问题解释的无力性和影响的局限性。如果不想把这种依附性的病灶带入21世纪,需要我们有所思和有所行动。
1 图书馆学两类研究的区别与联系
关于“原则”,目前尚无规定性的定义。用朴素的方法来理解,应该把“原创”定义为“最初或最早的创造”。而“原创”与“后续性”研究是一对相应的关系范畴。以此为出发点,我们认为,图书馆学研究的类型虽然很多,但从其发生与发展的关系看,大致可以划分为两类:原创性研究和继发性研究。
图书馆学原创性研究是最初解释图书馆构成要素和运行与发展规律的研究,或最早提出了解决图书馆问题的思路或模型与方式的研究。图书馆学原创性研究既可以在图书馆学领域中进行,也可以在图书馆实践领域中进行。
图书馆学继发性研究是在原创性研究的基础上,沿着原创性研究提供的理论体系、研究方式或解决问题的思路、模型等,进行拓展性或开发性研究的过程。
图书馆学继发性研究又可以分为3种类型。一类为验证性研究,即从不同角度或用不同的方法对图书馆学原创理论和解决问题的方案等进行重新验证,或在不同环境或文化背景下,以实证方式对其普适性、有效性和可靠性进行对比分析。另一类为拓展性或完善性研究,即在图书馆学原创理论体系的基础上做延伸性研究或完善最初提出的解决问题的思路、方案、模型等。再一类为开发性研究,即把图书馆学原创理论转化为应用模型或方案,或者将原创性解决问题的方案、模型等通过改型、变式等方式推广到更广泛的领域。开发性研究必须解决从理论到应用转换所依赖的环境因素和技术条件或提出改进解决问题的具体技术路线。
我们认为,图书馆学理论研究和应用研究不是区别图书馆学原创性研究和继发性研究的依据。图书馆学理论研究中有原创性研究和继发性研究,图书馆学应用研究中也有原创性研究和继发性研究。从世界文明和图书馆发展史上看,原创性研究并不总是沿着理论——应用的路线呈现,许多文明和创造是在解决问题过程中通过反复尝试被发现的,以后才被人们提升到理论的高度。我们不应忽视图书馆实践中涌现出的具有原创意义的图书馆实验和研究。
2 图书馆学原创性研究的标准及其对图书馆学研究的重要意义
将图书馆学原创性研究与继发性研究作为一对关系范畴来看待,就比较容易找到图书馆学原创性研究的标准。我们认为图书馆学原创性研究的标准至少有3条:首创性、导引性和实践性。首创性指的是发现了新的研究对象或拓展了原有研究对象的范围,并为此提供了新的研究基础;提出了新的研究问题的思维方式和范式;形成了新的话语方式或表达方式;以此为基础,提出了新的概念、范畴、体系、命题和观点。导引性指的是新的研究对象、思维方式、范式和命题的表述方式等构成的命题的框架和方法论,成为同类研究的起点,并为某一阶段、某一问题的讨论定下了一个基调和方向。原创和创造的区别点就在导引性这一点上。实践性指的是研究能够被运用到图书馆实践当中,并有效地影响和改变我们的图书馆实践活动。也就是说研究激发了我们变革图书馆的意识和欲望,改变并形成了人们有效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促进了我国图书馆事业的进步和发展。
众所周知,原创性研究是推动人类文明和科学发展的最初、最直接和最具拓展力量的人类思维和实践活动。在经济、科技、教育发展迅速的时代和社会转型时期,原创性研究的力量和价值凸显得会更加突出。很显然,我国正处在一个特别期待原创性研究的时代,而这一点在图书馆领域中表现得尤为强烈。
作者认为,我国图书馆界对原创性研究的渴求,首先来自于那些长期得不到真实解决的重大图书馆问题和社会转型时期面临的图书馆新问题。事实证明,现有的图书馆学理论尚不能令人信服地解释正在流行的许多图书馆现象;现有的“图书馆建议”等还不能成为现实地解决重大图书馆问题的具有可操作性的方案。我国图书馆事业的未来发展和重大图书馆问题的解决,必须依赖于一大批原创性研究成果,依赖于由这批原创性研究提供的新理论体系和解决问题的新的思路和方案。今后我国图书馆学原创性研究应集中在以下3个领域:
第一,创建新的理论体系,用新的概念、研究范式和原理令人信服地揭示我国未来图书馆的形态、功能倾向、管理模式和在我国造成“图书馆事业投入长期不足”、“馆藏利用率低”、“文献资源难以共享”、“馆际合作无法开展”等图书馆现象的深层原因,以及保证图书馆事业健康发展的基本规律,从而为从根本上解决这些图书馆事业上的老大难问题提供新的理论依据。
第二、在新的社会背景下,用新的视角和思维方式,寻找解决在社会转型时期出现的各种图书馆新问题的思路和方案。比如,图书馆事业发展不均衡条件下的图书馆事业经费转移支付问题,民办图书馆的发展问题,网络环境下数字图书馆的设计和推广问题等。
第三,用新的理论和话语方式,构建新的图书馆学学科体系。这种具有原创意义的研究应包含两方面的内容:一是用新的概念、理论体系和原理更新旧的学科内容和结构体系;二是开辟新的研究领域,并以此构建新的图书馆学科。
总之,图书馆学原创性研究对于我国图书馆学的研究和发展具有双重意义:首先它可以使我国图书馆学界摆脱照着西方说的困境,在我国图书馆学领域内发现自己的问题,创造自己的概念,并以此影响世界的图书馆学发展和研究潮流。其次它促进我国图书馆学的学科建设。与其它学科不同的是,我国图书馆学还面临着学科性不强的困窘,这已成为图书馆学理论界一个不争的事实。究其根本原因,是图书馆学没有形成自己独特的表述方式、思维方式和研究方法论所致。进行图书馆学原创性研究或许是解决这个难题的较好方法。
3 我国图书馆学研究原创性不足的现状分析
按照原创性的标准审视我国图书馆学研究的现状,可以发现其原创性的特征极其贫乏。这主要表现在图书馆学研究的表述方式、思维方式和方法论的贫乏。其中,表述方式的贫乏是原创性不足的外部表征,思维方式的贫乏是原创性不足的内部表征,方法论的贫乏是原创性不足的本体性表征。
第一,表述方式的贫乏。表述方式是任何研究最终结果的文字载体,表述方式的丰富与否,是原创性强弱与否的外在表现形式。在我国,图书馆学研究表述方式的贫乏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表述方式缺乏学科特征。研究者大量套用哲学、社会学、文化学、经济学、教育学、系统科学、科学学等其它学科的术语、概念,而对图书馆实践中涌现出来的许多鲜活的、体现自身特征的概念视而不见。我们并不一味反对从其它学科引进一些概念或术语,事实上,概念是我们思维的基本形式,是思维方式得以形成的前提,如果没有丰富的概念或术语,我们的思维方式将相当的寒酸,但是,如果生搬硬套一些对图书馆学来说半生不熟的词语和半通不通的句子,而未加以学科化的阐释,让人云里雾里,摸不着头脑,这样的表述方式就令人担忧了。二是表述方式缺乏必要的学科规范,许多术语的使用和表达较为随意。如果说这类表述作为一种口号或宣传需要在传媒中使用尚可理解的话,那么它们出现在严肃的学术研究中就有些不可理喻了。
第二,思维方式的贫乏。思维方式贫乏的形式较多,在目前大体上表现为3种类型:一是理性思维匮乏,喜戴大帽子。一项研究往往缺少充分的理论论证,凭着直觉和感性经验就匆匆上马了。结果只能是简单引用、注释马列语句或某某大家的理论,说些大而空的废话。二是非此即彼的二元对立思维方式。图书馆学理论中的许多对应的范畴,它们之间之所以对立,不是由于现实中存在这样的事实,而是研究者在思维方式上习惯二分法,总是认为非此即彼,既然树立了一个理论,就必然要打倒另一个理论。例如,倡导数字图书馆,就完全否定传统图书馆便是一个明证。这种思维方式往往充满了情绪化的激烈反应和乌托邦色彩,从而使得论证缺少理性的力量。三是貌似的辨证思维。它的经典表述方式是“既要,又要”、“使与有机结合起来”,至于如何“既要,又要”或者“有机结合”呢?读者不知,恐怕研究者心理也不清楚。这种不偏不倚的貌似公允的辨证说法看起来似乎天衣无缝,让人无可反驳,但实际上是什么也没说,“说了也等于白说”。
第三,方法论的贫乏。方法论研究或许是图书馆学研究中最玄乎的话题,看不见又摸不着。可以说,并不是任何时代,人们都会有产生方法论研究的迫切需要,但是在我们这个时代——哲学与科学大发展、自然学科与人文社会学科必须实现新突破的时代,任何学科、任何领域的研究想要获得原创性的、实质性的进展,方法论是必要的前提。由于种种原因,主要是社会政治背景和学术环境,建国以来至20世纪80年代,我国图书馆学理论界几乎没有认真开展过方法论的研究。马列主义直接构成了我们唯一正确的图书馆学研究方法论,研究方法意识朦胧,导致了图书馆学研究主体批判性的反思能力和综合性的建构能力的匮乏,原创性研究自然无法谈起。
4 我国图书馆学研究中原创性不足的原因及其改善对策
原创水平和总量如何是评价一国和一地区科研水平和科研实力的最重要的标志之一。我国图书馆学科研之所以总体水平不高,其中最重要的原因就是原创能力和原创水平较低。其表现是:从现实性看,现有的图书馆学理论和方案,尚无法令人信服地解释乃至解决当前图书馆事业所面临的难题和新的问题;从发展来看,现有的图书馆学理论和解决问题的思路尚不能为继发性研究提供坚实的理论起点和充足的拓展空间。
造成我国图书馆学研究原创性不足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第一,我国图书馆学科研基础比较薄弱。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图书馆学研究尚处于主要消化国外先进图书馆学理论以及发展我国传统图书馆模式的继发性研究阶段。原创性研究在这一阶段既得不到重视,也缺乏突破的力量。这一阶段,在我国有较大影响的图书馆学基础理论研究,大多数基于国外流行的图书馆学理论。对这些理论的消化、吸纳以及继发性研究虽然在一定程度上缩小了我国图书馆学研究与世界的差距,但同时也分散了我国图书馆学研究界对原创性和本土性研究的关注。
第二,我国尚未形成支持和滋养原创性图书馆学研究的文化、社会、教育、科学和图书馆制度方面的环境和条件。从文化心理传统看,重传统和权威一直是我国传统文化中的核心价值取向,这种价值取向在图书馆学领域中表现得也较为突出。因此,以挑战权威、打破传统、改革创新为主要特征的原创性研究和实验在我国会长期面临传统文化的巨大压力。
第三,图书馆学中原创性研究的复杂性和艰巨性与我国图书馆学研究的主体——研究者总体水平不高的矛盾十分突出。我国图书馆学研究人员虽然数量众多,但总体水平不高,其中具有原创研究能力的专家型人才很少。目前这支队伍尚无法承担大规模原创性研究。从研究的指导思想和研究手段看,用线性的、可逆的、可重复的、决定性的经典实验科学的落后观念设计和实施图书馆学研究乃至评价图书馆学科研成果的倾向,仍在图书馆学研究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人们对图书馆和图书馆研究的复杂性还缺乏深入的了解。
第四,我国图书馆学科研的管理体制和科研项目资助体制不能适应原创性研究的需要。从科研管理体制看,我国图书馆学科研的主导力量,是由高等院校中图书馆学、情报学专业的教师和科研、高校、公共图书馆中的图书馆员共同构成的,分属不同的行政管理体系,又承担着繁重的教学和图书馆工作。按照目前的管理体制,尚无法将这些科研力量统筹协调起来,集中精力进行原创性研究。从科研资助体制看,尚未形成鼓励和支持原创性研究的内在激励机制。一方面中央和地方各级政府在各自财政管辖范围内,都设立专项资金资助图书馆学科研,如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项目、省市人文社科基金项目等。但这些项目缺乏统筹和协调,很多调查和研究项目相互重复,资金的使用效率不高。另一方面,由于资助项目较多、较杂,每一项目的资助力度明显不足,本来十分有限的资金不能有效地集中到具有原创意义的重点项目上。这使得在很长时间里,我国很少出现具有标志意义的重大原创性图书馆学科研成果。另外,在项目立项和验收时,我国目前还没有形成比较完善的原创性评估和验收制度。这就使得本来比较鲜见的原创性研究得不到应有的鼓励和奖励。
从上述分析中我们可以看到,不论从整个社会对图书馆事业提供的经济、教育、科技和文化历史条件来看,还是从图书馆学研究的发展规律特别是我国图书馆学科研队伍自身所积蓄的条件看,期望在短时间内使我国图书馆学科研进入以原创性研究为主的时代是不可能的。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在推进图书馆学原创性研究方面无所作为。正如前面所分析的那样,渴望解决图书馆事业的重大难题和新问题的巨大的社会需求迟早会变成推进图书馆学原创性研究的巨大动力。因此,图书馆学研究界应做好充分的精神、物质和人才准备。特别是已经具备进行原创性研究实力的研究人员,应率先打起原创性研究的旗帜,全力推动我国图书馆学原创性研究的发展。
第一,要增强原创意识,拓宽原创视野,使我国的图书馆学研究尽快进入到原创导引的时代。在这方面要处理好3种关系,一是处理好国外图书馆学科研成果引入与本土性研究的关系。从目前的发展状况看,我国在“引入”方面,已达到较高的水平,今后主要的图书馆学科研力量应适时地转向本土性研究方面。二是处理好理论原创和实践原创的关系。许多研究人员只重视理论方面的原创,而忽视图书馆实践领域中存在的原创性思考、研究和实验,这不利于图书馆学原创性研究在我国本土的拓展并切实指向实际问题的解决。因此,以开拓性解决图书馆实际问题为主要目标的原创性研究和实验,应是今后我国图书馆学原创性研究的重要方面。这一研究的定位,还有利于鼓励更多的人特别是长期工作在图书馆的图书馆员参与到原创性研究中。三是处理好原创性研究与继发性研究的关系。图书馆学继发性研究是深化研究或使研究成果转向应用的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但从我国图书馆的现实需求看,更需要以新的理论视野、新的思路和新的方法去解决在社会转型时期遇到的新问题和长期没有解决的老大难问题。我国图书馆学科研界要想在社会和图书馆实践中取得具有重大影响的发言权,必须尽快进入到原创导引的时代。
第二,要集中图书馆学研究队伍和财力,对重大的图书馆学理论和实际问题实施具有原创意义的研究。鉴于我国图书馆学研究队伍的总体素质并不很高,不可能进行大规模的原创性研究,因此,作者建议,由教育部和文化部牵头,集中全国一流的专家,采取强力资助的方式,对为数不多的我国图书馆事业中面临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进行具有原创意义的研究,推出几个在国际上有一定影响,能够切实解决我国重大图书馆学理论与实际问题的具有标志意义的原创性研究成果。
第三,应将原创性作为立项和评价图书馆学科研成果的重要指标。评价从来就具有导引的功能,因此,要关注和提升原创性水平,就必须重建图书馆学科研立项和鉴定的评价指标。“概率分析”、“趋势预测”、“模糊分析”、“价值差异”、“个案研究”等术语和标准应当进入到对图书馆学原创性研究的评价体系中。各级政府在图书馆学科研立项评审中,都要请专家对所申请的项目做出原创性水平的评估,并使具有原创意义的研究在整个科研立项中占有相当的比例,而且越是层次高的研究立项,具有原创意义的项目所占比例应越高。同样,在对图书馆学科研成果的鉴定和评奖中,应把是否具有原创性作为鉴定和评选项目的最重要的指标。在省级以上的图书馆学科研获奖项目中,具有原创价值的科研项目应占有较高的比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