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移动电话供电方案(论文文献综述)
赵盛烨[1](2021)在《基于云计算技术的区域安全通信技术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基于云计算技术的区域安全通信技术是计算机与通信的超融合技术,解决了无线通信技术中按身份分配不同通信权限的问题。其中,“云计算技术”是基于实时数据通信的控制方法,“区域”描述了精准限定的物理覆盖范围,“安全通信技术”是特定区域的受控通信控制技术。前人在通信速率和便捷程度的需求下,研发出的通信系统往往只是解决了通信的效率、可靠性、便捷性问题,较少考虑通信技术的发展对保密机构的破坏和这些机构的特殊需要,在各类通信协议的标准当中也不存在这样的信令集供特殊功能的通信设备研发。同时,当前在网的2G-3G通信系统出于通信效率考虑较少地使用了计算机辅助单元,因此作者在研究提升云计算算法效率的基础上,将2G-3G通信系统进行上云改良,再结合4G和5G通信协议,研究通信系统对移动台终端鉴权和定位的原理,并通过科研成果转化实验,在一定区域范围内对特定终端用户群体实现了这一目标,同时该固定区域之外的移动台用户不受该技术体系的影响。文章以区域安全通信为研究对象,结合当前云计算、人工智能的新兴技术展开研究,具体工作如下:1.提出一种云环境下异构数据跨源调度算法。针对云计算中异构数据跨源调度传输耗时问题,现有的调度方法很多都是通过启发式算法实现的,通常会引起负载不均衡、吞吐量和加速比较低的问题。因此,本文提出了一种云环境下异构数据跨源调度方法,在真正进行调度之前进行了数据预取,大大减小了调度时的计算量,从而减小了调度资源开销。然后,更新全部变量,对将要调度的异构数据跨源子数据流质量进行排列,并将其看做子流数据的权重,每次在调度窗口中选择异构多源子流数据中最佳质量的子流数据进行调度传输,直到全部数据子流处理完毕。实验结果表明,本文所提的方法能够在云环境下对异构数据进行跨源调度,同时具有较高的负载均衡性、吞吐量和加速比。2.提出一种云环境下改进粒子群资源分配算法。云计算中,云平台的资源分配,不仅面对单节点的资源请求,还有面对更复杂的多节点的资源请求,尤其对于需要并行运行或分布式任务的用户,对云集群中节点间的通信都有非常严格的时延和带宽要求。现有的云平台往往是逐个虚拟机进行资源分配,忽略或者难以保障节点间的链路资源,也就是存在云集群多资源分配问题。因此,本文提出了一种新的云资源描述方法,并且对粒子群云资源分配方法进行改进。仿真实验结果表明,本文方法能够有效地对云资源进行分配,提高了云资源的平均收益和资源利用率,在资源开销方面相比于传统方法减少了至少10%,而且有更短的任务执行时间(30ms以内)。3.提出一种智能化区域无线网络的移动台动态定位算法。无线网络影响因素较多,总是无法避免地产生定位误差,为取得更好的可靠性与精准度,针对智能化区域无线网络,提出一种移动台动态定位算法。构建基于到达时延差的约束加权最小二乘算法,获取到达时延差信息,根据移动台对应服务基站获取的移动台到达时延差与到达角度数据,利用约束加权最小二乘算法多次更新定位估计,结合小波变换,架构到达时延差/到达角度混合定位算法,依据智能化区域无线网络环境的到达时延差数据采集情况,将估算出的移动台大致位置设定为不同种类定位结果,通过多次估算实现移动台动态定位。选取不同无线网络环境展开移动台动态定位仿真,分别从到达时延测量偏差、区域半径以及移动台与其服务基站间距等角度验证算法定位效果,由实验结果可知,所提算法具有理想的干扰因素抑制能力,且定位精准度较高。4.构建了基于云计算技术的区域安全通信系统。系统包括软件系统和硬件系统,整个系统是完整的,并且已经得到了实践的验证。通过SDR软件定义的射频通信架构,实现系统间的通信超融合。对于非授权手机与非授权的SIM卡要进行通信阻塞,同时要对手机与SIM卡分别进行授权,当有非授权手机或者授权手机插入非授权SIM卡进入监管区域中后,要可实现对其通讯的完全屏蔽和定位,软件系统应对非法用户进行控制,所有非法用户的电话、短信、上网都应被记录和拦截。硬件系统主要对顶层模块、时钟模块、CPU接口模块、ALC模块、DAC控制模块进行了设计。同时,本文使用改进的卷积定理算法提高了信号的保真度。5.智能化区域安全体系研究。未来的区域安全管理员还需要对多个进入的移动台终端进行鉴别,解决谁是终端机主、是否有安全威胁、真实身份是什么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建立智能化区域安全通信体系,并将其保存在存储设备中,该体系可以实现自我学习。最后,通过实际应用对上述研究工作进行了验证,取得了较好的应用效果,满足了特定领域特定场景下的区域安全通信需求。
郑茂[2](2021)在《基于系统动力学地震灾害防灾减灾能力评价与仿真研究 ——以四川省为例》文中提出地震灾害的发生具有瞬时性、破坏性,地震灾害不仅会造成直接损害,同时易引发次生灾害。四川省地处于印度洋板块和亚欧板块交接处,且东经104度以西地区包含龙门山等多条地震带,所以致使四川省成为全国地震多发省份之一,同时从中暴露出四川省在监测预警、工程性设施防御能力等多个方面存在一定程度的欠缺,使得四川省在首次面对大型地震灾害时的防灾减灾能力稍显被动,因此,文章以四川省面对地震灾害的防灾减灾能力为切入点,探究四川省自汶川地震后至今地震灾害防灾减灾能力现状,针对未来面对地震灾害防灾减灾能力预测,并据此提出相关提升能力的策略。论文共包含3个部分,对四川省地震灾害防灾减灾能力的现状和未来发展趋势进行了评价和预测。首先,本文对国内外相关的地震灾害防灾减灾能力研究进展做出了归纳总结,对现有研究方法及其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研究和分析。其次,对四川省地震灾害防灾减灾能力现状进行分析,文章结合现状运用定量与定性结合的方式构建了地震灾害防灾减灾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并针对所构建的指标体系进行合理性分析,运用专家咨询法和SPSS软件对指标进行了因子的信度检验,最终确定出较为合理的指标体系,经过数据处理运用熵权-TOPSIS法,依据计算结果对现状进行评价。最后,利用系统动力学方法建立四川省地震灾害防灾减灾能力系统模型并对其进行检验。利用灵敏度分析结果设定五种仿真方案。采用系统动力学软件Vensim DSS对系统模型进行动态仿真预测和方案优选,从而分析出四川省地震灾害防灾减灾能力的最佳发展模式。最后,结合四川省地震灾害防灾减灾能力现状和不同方案的影响因素,根据仿真结果为四川省地震灾害防灾减灾能力的提升提出具有针对性的对策和建议。文章得出的主要结论有:(1)从评价角度来看四川省地震灾害防灾减灾综合性能整体呈稳定上升趋势,其中发展最迅速的为监测预警能力,最缓慢的为工程性设施防御能力;(2)敏感性分析中最为敏感的状态变量为监测预警能力,符合评价现状,其中最敏感的影响因素为经济发展水平;(3)根据敏感性因素设置的五大方案,经仿真预测分析经济投入型方案是未来提高四川省地震灾害防灾减灾能力的最佳选择方案。本文研究的主要价值在于对四川省地震灾害防灾减灾能力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进行研究。首先构建了四川省防灾减灾能力的评价指标体系,并运用四川省地震灾害数据进行评价分析,从研究结论可知防灾减灾综合性能整体呈稳定上升趋势;其次通过软件构建模型并设定研究方案,从研究结论可知经济投入型方案是未来提高防灾减灾能力的最佳选择方案。研究结果为推动四川省防灾减灾能力发展,提供了研究思路和理论支撑。
王亚鹏[3](2020)在《危化品事故应急医学救援装备优化配置与仿真评估研究》文中指出进入21世纪,各种自然灾害、事故灾难、流行病疫情等突发事件频发不断,应急医学救援作为一项济人民群众生命之危、保人民群众生命之安的基础性和兜底性工作,其地位与作用越来越重要,越来越受关注和重视。随着我国工业化进程加快以及化工行业的迅速发展,危化品事故剧增且大有上升趋势,严重威胁着人民群众生命与财产安全。因此,深入开展危化品事故应急医学救援研究成为一种发展所需和大势所趋,应急医学救援装备作为实施危化品事故应急医学救援的工具载体和物质支撑,是研究的关键内容与重点问题之一。针对当前国内外危化品事故救援与应急医学救援装备两者结合性研究比较缺乏甚至缺失而两者融合研究又非常必要和急迫的矛盾与现实,论文依托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专项与军队重点科研项目,以危化品事故为前提,以应急医学救援装备为对象,重点围绕装备需求分析、体系构建、模块化编配、效能仿真评估等问题开展系统融合研究,以期解决危化品事故应急医学救援中“装备需求有哪些?”“装备体系是什么?”“装备应如何编配?”“装备效能怎么样、如何评?”等一系列关键问题,为危化品事故应急医学救援及装备建设、发展与运用提供理论指导与技术支撑,同时也可为其他类似领域应急医学救援装备建设与发展提供借鉴与参考。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及结论如下:(1)危化品事故应急医学救援基础理论分析了危化品事故发生机理,明确了危化品发生泄漏和未发生泄漏两种模式下事故演变链条,每个模式分别有五个演变链条,得出了火灾、爆炸和中毒是危化品事故“头三号公敌”的结论,并把此三个事故类型确定为论文的重点研究对象;通过对以往危化品事故伤情分析,总结了危化品事故伤情分布规律;在分析突发事件应急医学救援一般流程基础上,分析了危化品事故应急医学救援的八项基本原则,总结提炼了危化品事故应急医学救援的五大环节和四个关键步骤。(2)危化品事故应急医学救援装备需求分析从两个方面分析界定了危化品事故应急医学救援装备需求的内涵,从四个方面剖析了危化品事故应急医学救援装备需求的特性,明确了危化品事故应急医学救援装备需求的研究边界;创新性地引入应用场景分析法,从环境、用户需求和方法手段三个维度系统分析了危化品事故应急医学救援装备需求。(3)危化品事故应急医学救援装备模块化研究通过文献检索与分析,梳理构建了危化品事故应急医学救援装备模块库;采用德尔菲法对危化品事故应急医学救援装备模块库进行了优化设计,最终构建了包括3个一级模块、9个二级模块和34个三级模块的危化品事故应急医学救援装备模块体系,并以此为基础构建了面向危化品火灾、爆炸和中毒三类事故救援任务的装备模块体系。(4)危化品事故应急医学救援装备体系及编配研究在危化品事故应急医学救援装备模块体系框架下,综合运用市场调研法、文献分析法和专家咨询法,细化构建了危化品事故应急医学救援装备体系,共包括215类装备(模块);在对国家应急医疗救援队人员进行单元编组设计基础上,通过专家咨询研究设计了危化品事故应急医学救援装备在国家应急医疗救援队中的编配方案:指挥、侦检洗消、分类后送、急救处置、手术、重症监护、病房、特诊、药房和勤务保障等10个装备单元,215类装备(模块),共计1456件(台/套)装备。补充模块包括危化品火灾、爆炸和中毒三个事故类型救援模块,共计350件(台/套)装备。(5)危化品事故应急医学救援装备效能仿真评估研究在分析界定危化品事故应急医学救援装备效能评估内涵基础上,确定了采用数学模型进行仿真评估的基本理念,运用集对分析法构建了“基于对比择优”和“基于对比定位”的两类仿真评估模型;通过分析影响危化品事故应急医学救援装备效能的两大因素,构建了侦检装备、洗消装备、防护装备、急救装备、后送装备等五类危化品事故应急医学救援典型装备的效能评估指标体系,以及危化品事故应急医学救援实战效能评估指标体系;综合运用专家咨询法和层次分析法确定了评估指标体系中各指标权重;结合防护服效能评估和危化品事故应急医学救援实战效能评估,示例说明了评估模型的应用。
何熠[4](2018)在《TD-LTE小型化基站覆盖方案及应用策略研究》文中认为移动通信技术的高速发展为人们的生活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传统的宏基站存在体积大安装困难、维护工作繁琐、不易美化,给安装带来阻力等缺点,特别是在密集的商业步行街、地下商场、城中村或背街小巷以及古镇乡村等某些特定场景下信号覆盖情况不佳,严重影响到用户体验,本文从该问题出发,用小型化基站替代宏基站,研究小型化基站覆盖方案及应用策略解决特定场景下信号覆盖情况不佳的问题。本文首先阐述了移动通信无线电磁波的电波传播机制、电波传播模型和适用于微蜂窝小区的电波传播模型等理论知识。说明了不同环境下的自由空间传播、反射传播和其他传播三种电波传播机制和电波传播模型的具体研究意义,并展开说明了经验性模型、随机模型、确定性模型这三大类电波传播模型的特点和具体的模型;针对微蜂窝小区,给出了双射线模型、多射线模型、多缝隙导播模型和Lund模型四种常用的电波传播模型。随后分别讨论了小型化基站和宏基站的特点,从应用场景的角度,说明某些特定场景下使用宏基站的弊端,小型化基站是最佳的替代方案。对于微基站、皮基站、飞基站三种常见的小型化基站,分析了微基站、分布式皮/飞基站和一体化皮/飞基站的系统架构。根据微基站、皮基站、飞基站三种小型化基站及系统架构各自的特点和它们适用的环境,设计出了微基站覆盖方案及应用策略、分布式皮/飞基站覆盖方案及应用策略和一体化皮/飞基站覆盖方案及应用策略。最后将理论方案与实际应用相结合,选择位于武汉市江汉区长港路与新弯路之间的小区为实验地点,根据小区自身的特点,选用微基站覆盖方案给小区提供信号覆盖,微基站设备选用华为生产的AAU3240设备,给出了详细的站址位置和基站美化伪装方案,安装好后测量小区内信号强弱,对测量结果进行总结分析,根据分析结果给出了基站位置微调方案,并通过二次实验验证了微调方案的有效性。
权文[5](2018)在《面向5G的铁塔公司网络规划及应用策略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第五代移动通信是当前网络建设和部署的热点,也是引领各种网络新业务和应用的重要技术。中国铁塔公司作为国有大型通信基础设施综合服务企业,负责室外基站和室内分布系统的基础建设及运营。在当前网络建设重点逐渐从第四代移动通信向第五代移动通信过渡时期,如何统筹基站建设需求,从全局出发科学安排配套设施建设,以减少重复建设和提升投资效率,是整个电信行业共同面对的难题。论文结合铁塔公司实际网络规划,深入全面讨论了面向第五代移动通信的网络规划及应用策略。本文首先简述了第五代移动通信技术(5G)发展历程与中国铁塔公司业务现状。在简述5G总体愿景基础上,详细分析了5G关键技术,包括全频谱接入、超密集组网、先进的多址/多载波/编码等。论文对铁塔公司传统的室外站建设模式及现状进行了全面分析,通过对5G技术特点和基站部署方式的分析,深入研究了5G网络部署对铁塔公司造成的影响,提出了铁塔公司的5G基站建设部署策略和影响应对方案。论文提出的应对策略经实际工程实施,取得了较好的建设成效。
李星汐[6](2019)在《基于城乡一体化的煤炭资源型城市基础设施评价与规划策略研究》文中认为城乡一体化是新型城镇化背景下煤炭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的现实需求。城市内部空间结构松散、城乡经济发展失衡、民生问题突出、城市生态承载力差等一系列问题,限制了煤炭资源型城市城乡一体化的发展。基础设施是支撑城乡社会、经济、生态、空间等领域统筹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其建设水平与城乡经济、社会、生态发展的需求保持动态协同,是城乡一体化可持续发展的前提条件。目前,对于煤炭资源型城市,已有研究对其基础设施建设与城乡一体化发展之间动态关系的分析尚不够全面。在城乡一体化发展的需求驱动下,对煤炭资源型城市基础设施评价与规划策略的研究亟待深入。因此,论文以城乡一体化发展过程中基础设施演变规律和阶段性特征为切入点,采用定性研究与定量研究相结合的方法,剖析煤炭资源型城市基础设施与城乡一体化发展水平以及二者的动态关系,探索城乡一体化背景下煤炭资源型城市基础设施的规划策略,是对现有基础设施规划理论研究和实践方法的有益补充。研究结论对于提高煤炭资源型城市基础设施的规划效率,促进城乡一体化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论文的研究思路围绕“理论→方法→策略”的逻辑展开。在理论研究中,通过分析煤炭资源型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特征以及基础设施与城乡一体化的关联性,构建研究的理论框架;在方法研究中,采用模糊综合评价、欧氏距离等建模手段,定量化分析煤炭资源型城市基础设施与城乡一体化现状水平以及二者的动态关系;在策略的研究中,将定性分析与定量化测评结果相结合,提出基础设施规划策略。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和结论如下:(1)梳理煤炭资源型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演变历程,提炼基础设施在煤炭工业不同发展阶段的典型特征。在煤炭工业恢复调整阶段,基础设施呈现出“以矿带城、城乡分离”的特征;在煤炭工业转轨阶段,基础设施表现为“矿、城、乡”分离的特征;到了煤炭工业市场化阶段,基础设施则具备了“矿城分离、城乡统筹”的典型特征。此外,在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发展的过程中,煤炭资源型城市基础设施的建设水平呈现出“城进、矿退、乡升”等共性特征。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城乡一体化背景下煤炭资源型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主要影响因素,认为管理体制、经济社会、空间、生态以及政策法规可从不同方面影响着基础设施建设。(2)从经济、社会、空间和生态四个方面分析基础设施建设对城乡产业结构、空间结构、社会公平和生态环境承载力产生的影响,探讨基础设施与城乡一体化可持续发展的关联性,并从引导作用、集聚作用、辐射作用和调控作用等方面,分析不同类型基础设施对城乡一体化发展的促进作用。分析结果表明,煤炭资源型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与城乡一体化发展具有一定的正相关性,且不同类型基础设施对城乡一体化发展的作用强度和机理也不相同。(3)引入模糊评价理论、欧式距离函数以及一种基于加权欧式距离和拉格朗日系数(WED&LC)的优化算法,构建基于城乡一体化的煤炭资源型城市基础设施综合评价模型,其中包括基础设施和城乡一体化发展水平评价、各类基础设施对城乡一体化发展贡献度评价、城乡一体化与基础设施协同关系评价三个维度。通过以上三种定量化分析手段,为基础设施规划引导策略的提出提供量化依据。(4)选取处于城乡一体化发展关键阶段的成长型和衰退型煤炭资源城市永城市和枣庄市为研究对象,完成了基于城乡一体化的煤炭资源型城市基础设施综合评价的实例研究。结果表明,煤炭资源型城市基础设施与城乡一体化发展水平的协同关系具有明显的波动性。成长型煤炭资源城市基础设施对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响应程度高于衰退型煤炭资源城市。同时,不同类型基础设施对煤炭资源型城市城乡一体化发展的促进程度也不相同。根据不同类型基础设施对城乡一体化发展的贡献度,确定交通和能源类基础设施为促进煤炭资源型城市城乡一体化发展的主导类基础设施。评价结果揭示了基础设施在城乡一体化发展过程中的重要作用。(5)首先,在成长型及衰退型煤炭资源城市基础设施规划目标的指导下,依据不同类型基础设施对城乡一体化发展贡献度的评价结果,提出基础设施分类规划引导策略,在此基础上,对永城市及枣庄市的基础设施规划提出了具有针对性的建议。其次,在分析当前煤炭资源型城市基础设施相关规划体系和管理体制的基础上,从构建矿城协同的管理体制、相互衔接的规划体系以及多元化投融资模式的角度,提出了煤炭资源型城市基础设施规划实施策略。研究结论可为永城市和枣庄市基础设施规划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撑,对我国煤炭资源型城市基础设施规划的制定与实施也具有积极的参考意义。该论文有图73幅,表31个,参考文献254篇。
韩冰[7](2020)在《城市综合抗震能力指标体系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发展,城市人口越来越密集,地震发生时产生的巨大能量会严重影响城市住民正常生产生活,造成生命线设施破坏甚至引发不可预料的灾难性后果。因此,城市抗震减灾的工作任务越来越艰巨。基于此,建立科学合理有效的城市综合抗震能力指标体系,使城市综合抗震能力定量化评价成为可能,以期有效提高我国城市的综合抗震能力。首先,在参考国内外的相关文献及部门走访调研的基础上,通过对城市抗震能力的影响因素分析和震灾直接损失的多因素灰色关联分析,结合现有的研究成果,初步构建城市综合抗震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基于此,运用相关—变异系数法对初建指标体系进行优化筛选,形成包含5个系统层,17个要素层,35个指标层的评价指标体系。然后选取BP神经网络评价法,利用Matlab工具构建了城市综合抗震能力指标体系评价模型。BP神经网络的输出结果显示,经过函数训练后,实际输出值与期望输出值高度一致,相对误差均值为2.19%,说明该模型具有较好的应用价值,能在合理的误差范围内准确评价城市综合抗震能力的大小。评价结果表明,2017年唐山市综合抗震能力评级得分为0.78,根据城市综合抗震能力评级标准认定唐山市的综合抗震等级良好,达到较高水准。通过对唐山市综合抗震能力评价结果的分析,找出城市防灾环节中的薄弱点,为城市管理部门和公众提供辅助决策支持和信息支持,有效的减轻地震灾害。图21幅;表18个;参55篇。
漆军[8](2019)在《基于超声波和航迹推算的室内定位方法研究》文中提出随着物联网和智能空间的发展,目标定位问题正得到越来越多人的关注,它的技术发展十分迅速。按照使用环境不同,定位系统可以分为室内定位和室外定位,两者相比,室外定位普遍采用卫星定位技术,室内定位技术则呈现多方面发展。目前室内定位主要研究方向有:红外线室内定位技术、射频识别(RFID)室内定位技术、蓝牙室内定位技术、WiFi室内定位技术、超宽带(UWB)室内定位技术……相比这些定位技术中的信号处理,超声波信号更加容易处理,信号处理系统具有硬件简单、成本低的特点,因此本文在分析对比各种室内定位技术的基础上,选择超声波室内定位技术作为本文研究对象。另一方面,无线传感网络和移动智能终端在这些年已经得到迅猛发展,许多商场、办公区域都已经实现无线网络覆盖。为了节约室内定位系统的通信布线成本,方便系统的推广使用,可以利用已有无线覆盖作为传感网络节点之间的通信手段。本学位论文结合超声波测距技术和无线传感网络通信,设计并实现了一种室内定位系统,并将该系统应用到实际控制系统中。具体而言,本文主要包括以下这几方面的研究内容:首先,在基于超声波和无线传感网络的室内定位系统中,利用超声波在空中的渡越时间和传播速度计算目标节点到锚节点之间的距离,然后利用距离和锚节点坐标之间的关系求解出目标节点的坐标。在定位系统实现过程当中,最重要的是测量超声波信号在空中的渡越时间,本文采用检测超声波包络信号最大值点的方法来计算渡越时间。考虑实际系统中存在各种噪声的情况,检测到的包络信号最大值点,总会在真实值左右飘移。本学位论文中采用数字锁相放大技术来检测超声波的包络信号,数字锁相放大技术首先将超声波信号作频谱搬移,将有用信号搬移到直流信号附近,然后通过数字低通滤波器滤除噪声和干扰,通过仿真和应用实验表明,数字锁相放大技术能检测出包络信号,有效滤除噪声,提高系统的稳定性和定位精度。同时,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最小二乘法的包络检测方法,该方法利用最小二乘法估计超声波信号的振幅和相位,能有效完成超声波包络检测。另外,由于最小二乘法具有滤波的作用,基于它的包络检测方法不需要额外的数字滤波器,所检测的包络信号也就没有滤波造成的延迟,本文同样对该算法进行了仿真与应用实验。其次,针对单独基于超声波的定位系统不能满足本文的应用要求,这里研究了基于超声波和航迹推算的组合定位方法。为了完成航迹推算,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磁力计测量移动机器人驱动轮转动角度的方法,该方法具有测量精度高、成本低的特点。为了提高系统定位精度,这里采用扩展卡尔曼滤波方法融合超声波定位和航迹推算。针对扩展卡尔曼滤波存在线性化误差的情况,本文分析、讨论了基于无迹卡尔曼滤波的组合定位方法。同时,考虑到本文所设计的系统是基于无线传感网络通信,存在通信数据延时和丢失的现象。本文针对组合定位系统,分别推导了测量随机一步延时和丢失情况下的扩展卡尔曼滤波方法,分析和讨论了这两种方法在组合定位系统中的应用。最后,结合本文作者在博士期间参与的两种网络化实验系统的研发,根据作者所作研究工作,本文描述了两种实验平台的实现过程。第一种实验平台系统是基于实时操作系统eCos和低功耗嵌入式微处理器STM32实现的实时网络化控制实验系统,另一种是基于安卓智能终端和无线执行器的网络化控制实验系统。结合前文所述基于超声波和航迹推算的室内定位系统,应用组合定位方法实现移动机器人的位置反馈,完成基于网络化轮式移动机器人的路径跟踪控制实验。
彭波[9](2018)在《济南市南北康片区基础设施建设水平评价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针对济南市南北康片区城市建设需求,开展片区级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水平评价研究。首先,从基础设施狭义概念出发,对南北康片区总体布局,五大设施进行了多角度、多方位的总结和分析,分析了相关指标的整体规律,并结合济南市今年来城市建设特点,初步总结了造成指标变化的原因。接下来,研究确定基片区级城市基础设施评估指标体系应遵循的原则。对主流城市基础设施评估指标方案进行了全面总结。采用频度调查、专家咨询和层次分析等手段,结合所建立的基本原则,最终形成一个目标层、四个路径层、十八个分项具体指标组成的结构化指标体系。基于上述研究,采用层次分析法结合专家经验调查法和数据统计分析法,综合确定了路径指标和各分项明细指标对应的权重值。开展了各分项明细指标评分标准研究,采用上下限确定法、整体统计排序法、定性到定量的方法分别确定了共计18个分项指标的百分制评分方法。最后,对目前南北康片区城市建设水平进行了定量和定性评价。评估结果表明,目前南北康片区城市建设主要问题是:一是人口聚集速度过快与基本设施建设滞后的矛盾;二是水资源需求与供给短缺之间的矛盾。结合济南市整体发展策略,从交通设施及管理优化、供电系统建设、水资源循环利用和环境保护等方面提出了具体技术建议。
徐庆华,李学军,王自姣,穆永保,巩保峰,杨智龙[10](2018)在《多终端云平台共享的输变电工程勘察方法》文中认为对多款计算机地图软件进行集成,形成多终端云平台。介绍了通过多终端云平台共享进行输变电工程勘察的详细方法,并分析了这一新勘察方法的优势。
二、移动电话供电方案(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移动电话供电方案(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云计算技术的区域安全通信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移动通信系统 |
1.2.2 通信系统与通信终端 |
1.2.3 区域安全通信现状 |
1.3 本文研究内容 |
1.4 论文组织结构 |
1.5 本章小结 |
第2章 区域安全通信理论基础 |
2.1 移动通信研究对象 |
2.1.1 2G移动通信技术 |
2.1.2 3G移动通信技术 |
2.1.3 4G移动通信技术 |
2.1.4 5G移动通信技术 |
2.2 SDR设备原理 |
2.3 云计算技术 |
2.3.1 虚拟化 |
2.3.2 云计算安全 |
2.3.3 云计算与通信的超融合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一种云环境下异构数据跨源调度方法 |
3.1 相关研究 |
3.2 算法模型 |
3.2.1 异构多源数据的预取 |
3.2.2 异构数据跨源调度算法 |
3.3 实验与分析 |
3.3.1 实验环境与实验过程 |
3.3.2 实验结果与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一种云环境下改进粒子群资源分配方法 |
4.1 相关研究 |
4.2 算法模型 |
4.3 实验与分析 |
4.3.1 实验环境与实验过程 |
4.3.2 实验结果与分析 |
4.4 本章小节 |
第5章 一种智能化区域无线网络的移动台动态定位算法 |
5.1 相关研究 |
5.2 基于智能化区域无线网络的移动台动态定位 |
5.2.1 TDOA下约束加权最小二乘算法 |
5.2.2 融合及平滑过渡 |
5.2.3 TDOA/AOA混合定位算法 |
5.2.4 TDOA/AOA混合定位算法流程 |
5.3 实验仿真分析 |
5.3.1 实验环境与评估指标 |
5.3.2 实验结果与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安全通信系统设计 |
6.1 软件系统设计 |
6.1.1 功能设计 |
6.1.2 界面设计 |
6.1.3 信令模组设计 |
6.2 硬件系统重要模块设计 |
6.2.1 时钟模块设计 |
6.2.2 CPU接口模块设计 |
6.2.3 ALC模块设计 |
6.2.4 DAC控制模块设计 |
6.3 实验部署与验证 |
6.3.1 实时控制过程和验证 |
6.3.2 传输验证实验设计 |
6.3.3 实验设备部署 |
6.3.4 天馈系统实验方案 |
6.3.5 实验安全事项 |
6.3.6 实验环境要求 |
6.3.7 实验验证测试及调试 |
6.4 本章小结 |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历 |
(2)基于系统动力学地震灾害防灾减灾能力评价与仿真研究 ——以四川省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2.3 国内外研究现状归纳总结 |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3.3 技术路线 |
2 四川省地震灾害防灾减灾能力评价及仿真研究方法选择分析 |
2.1 四川省地震灾害防灾减灾能力评价方法选择分析 |
2.1.1 TOPSIS法 |
2.1.2 熵值法 |
2.1.3 熵权—TOPSIS模型的分析原理 |
2.2 四川省地震灾害防灾减灾能力仿真方法选择分析 |
2.2.1 系统动力学定义和特征 |
2.2.2 系统动力学建模步骤 |
2.2.3 系统动力学软件简介 |
2.3 本章小结 |
3 四川省地震灾害防灾减灾能力现状分析及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
3.1 四川省地震灾害现状及造成的影响 |
3.2 四川省地震灾害防灾减灾能力现状 |
3.3 地震灾害防灾减灾能力评价的目的 |
3.4 指标体系构建原则依据 |
3.4.1 指标体系构建原则 |
3.4.2 指标体系构建依据 |
3.5 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
3.5.1 指标体系的维度设置 |
3.5.2 指标体系的初步构建 |
3.5.3 评价指标体系第一轮选择 |
3.5.4 指标体系的有效性分析 |
3.6 本章小结 |
4 四川省地震灾害防灾减灾能力评价 |
4.1 研究区概况 |
4.2 数据收集与处理 |
4.3 四川省地震灾害防灾减灾能力综合评价分析 |
4.3.1 地震监测预警能力评价分析 |
4.3.2 灾害管理能力能力评价分析 |
4.3.3 工程性设施防御能力评价分析 |
4.3.4 救援能力评价分析 |
4.3.5 震后重建物资与资金能力评价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5 四川省地震灾害防灾减灾能力的系统仿真模拟 |
5.1 模型构建原则与系统分析 |
5.1.1 模型构建原则 |
5.1.2 系统分析 |
5.2 四川省地震灾害防灾减灾能力SD仿真模型的建立 |
5.2.1 确定系统边界 |
5.2.2 绘制系统结构图 |
5.2.3 建立系统模型 |
5.3 构建系统动力学方程 |
5.3.1 系统动力学方程分类 |
5.3.2 确定系统中主要参数 |
5.3.3 系统方程的构建 |
5.3.4 系统动力学模型参数赋值及确定函数关系式 |
5.4 模型的检验 |
5.4.1 模型的极端情况测试 |
5.4.2 模型的有效性检验 |
5.4.3 模型的灵敏性分析 |
5.5 四川省地震灾害防灾减灾能力预测及提升策略研究 |
5.5.1 四川省地震灾害防灾减灾能力仿真方案的设定 |
5.5.2 仿真方案的对比分析 |
5.5.3 四川省地震灾害防灾减灾能力提升策略的研究 |
5.6 本章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创新点 |
6.3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A 地震防灾减灾综合能力评价指标专家意见征询表 |
附录 B 地震防灾减灾综合能力评价指标重要性调查问卷 |
附录 C 地震防灾减灾综合能力仿真参数调查问卷 |
附录 D 地震防灾减灾综合能力评价原始数据 |
附录 E 地震防灾减灾综合能力评价详细步骤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及科研成果 |
致谢 |
(3)危化品事故应急医学救援装备优化配置与仿真评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前言 |
1.1 问题提出 |
1.2 研究目的意义 |
1.3 基本概念约定 |
1.4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4.1 危化品事故应急救援研究现状 |
1.4.2 应急医学救援装备研究现状 |
1.5 主要研究内容、思路与方法 |
1.5.1 主要研究内容 |
1.5.2 研究思路 |
1.5.3 研究方法 |
第2章 危化品事故应急医学救援相关理论分析 |
2.1 危化品事故发生机理及伤情分析 |
2.1.1 危化品事故发生机理分析 |
2.1.2 危化品事故响应等级分析 |
2.1.3 危化品事故伤情分析 |
2.2 危化品事故应急医学救援特点分析 |
2.2.1 事发突然难预测,应急响应时效强 |
2.2.2 伤病员量大集中,现场急救任务重 |
2.2.3 致伤因素较复杂,专业救治要求高 |
2.2.4 工作环境较险恶,紧急救援效率低 |
2.2.5 特殊药材需求急,药材筹措难度大 |
2.2.6 参与救援部门多,力量协同困难多 |
2.3 危化品事故应急医学救援流程分析 |
2.3.1 突发事件应急医学救援勤务一般流程 |
2.3.2 危化品事故应急医学救援的基本原则 |
2.3.3 危化品事故应急医学救援的关键步骤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危化品事故应急医学救援装备需求及模块化研究 |
3.1 危化品事故应急医学救援装备需求的内涵与特性 |
3.1.1 危化品事故应急医学救援装备需求的内涵 |
3.1.2 危化品事故应急医学救援装备需求的特性 |
3.2 基于应用场景的危化品事故应急医学救援装备需求分析 |
3.2.1 应用场景分析基本结构 |
3.2.2 基于条件/环境的危化品事故应急医学救援装备需求分析 |
3.2.3 基于用户需求的危化品事故应急医学救援装备需求分析 |
3.2.4 基于方法手段的危化品事故应急医学救援装备需求分析 |
3.3 危化品事故应急医学救援装备模块优化设计 |
3.3.1 基于文献分析法的危化品事故应急医学救援装备模块库初步设计 |
3.3.2 基于德尔菲法的危化品事故应急医学救援装备模块确定 |
3.3.3 面向任务的危化品事故应急医学救援装备模块设计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危化品事故应急医学救援装备体系及编配研究 |
4.1 危化品事故应急医学救援装备体系构建原则 |
4.1.1 依法构建 |
4.1.2 立足现有 |
4.1.3 突出应急 |
4.1.4 规模适度 |
4.1.5 系统配套 |
4.2 危化品事故应急医学救援装备体系构建方法与流程 |
4.2.1 市场调研法 |
4.2.2 文献分析法 |
4.2.3 专家咨询法 |
4.3 危化品事故应急医学救援装备体系及编配方案 |
4.3.1 危化品事故应急医学救援装备体系框架 |
4.3.2 危化品事故应急医学救援装备编组分析 |
4.3.3 危化品事故应急医学救援装备模块化编配方案设计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危化品事故应急医学救援装备效能仿真评估研究 |
5.1 危化品事故应急医学救援装备效能仿真评估理论基础 |
5.1.1 危化品事故应急医学救援装备效能评估内涵 |
5.1.2 仿真评估理论 |
5.1.3 危化品事故应急医学救援装备效能仿真评估模型 |
5.2 危化品事故应急医学救援装备效能评估指标体系构建 |
5.2.1 危化品事故应急医学救援装备效能评估指标体系构建原则 |
5.2.2 危化品事故应急医学救援装备效能影响因素分析 |
5.2.3 典型危化品事故应急医学救援装备效能评估指标体系 |
5.2.4 危化品事故应急医学救援实战效能评估指标体系 |
5.3 危化品事故应急医学救援装备效能评估指标权重确定 |
5.3.1 侦检装备效能评估指标体系权重 |
5.3.2 洗消装备效能评估指标体系权重 |
5.3.3 化学防护服效能评估指标体系权重 |
5.3.4 集体防护方舱/帐篷效能评估指标体系权重 |
5.3.5 化学急救箱/盒效能评估指标体系权重 |
5.3.6 化学急救车效能评估指标体系权重 |
5.3.7 危化品事故应急医学救援实战效能评估指标体系权重 |
5.4 危化品事故应急医学救援装备效能评估模型应用示例 |
5.4.1 防护服效能评估示例 |
5.4.2 危化品事故应急医学救援实战效能评估示例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
6.1 研究工作总结 |
6.2 主要创新点 |
6.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 危化品事故应急医学救援装备模块体系构建专家咨询表 |
附录2 危化品事故应急医学救援装备体系构建专家咨询表 |
附录3 危化品事故应急医学救援装备模块化编配专家咨询表 |
作者在学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主要简历 |
致谢 |
(4)TD-LTE小型化基站覆盖方案及应用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专用术语注释表 |
第一章 绪论 |
1.1 背景研究 |
1.2 国内外现状 |
1.3 本文主要工作 |
1.4 本文结构安排 |
第二章 移动通信电波传播原理 |
2.1 电波传播机制 |
2.1.1 自由空间传播 |
2.1.2 反射 |
2.1.3 绕射 |
2.1.4 散射 |
2.1.5 其他传播机制 |
2.2 电波传播模型 |
2.2.1 经验性模型 |
2.2.2 随机模型 |
2.2.3 确定性模型 |
2.3 微蜂窝小区电波传播模型 |
2.3.1 双射线模型 |
2.3.2 多射线模型 |
2.3.3 多缝隙波导模型 |
2.3.4 Lund模型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TD-LTE小型化基站覆盖方案研究 |
3.1 移动通信基站类型 |
3.2 TD-LTE小型化基站概述 |
3.2.1 引入小型化基站的必要性 |
3.2.2 小型化基站网络的特点 |
3.2.3 小型化基站的优缺点 |
3.3 TD-LTE小型化基站系统架构 |
3.3.1 微基站、分布式皮/飞基站系统架构 |
3.3.2 一体化皮/飞基站系统架构 |
3.4 小型化基站覆盖方案及应用策略研究 |
3.4.1 微基站覆盖方案及应用策略 |
3.4.2 分布式皮/飞基站覆盖方案及应用策略 |
3.4.3 一体化皮/飞基站覆盖方案及应用策略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TD-LTE小型化基站社区覆盖案例研究 |
4.1 实验小区4G信号现状 |
4.2 微基站覆盖方案设计 |
4.2.1 微基站设备产品 |
4.2.2 覆盖方案描述 |
4.3 覆盖方案性能分析 |
4.3.1 信号测量实验 |
4.3.2 实验结果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
5.1 本文工作总结 |
5.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5)面向5G的铁塔公司网络规划及应用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背景介绍及研究意义 |
1.1.1 无线通信发展历程 |
1.1.2 中国铁塔公司介绍 |
1.2 5G技术发展概述 |
1.2.1 5G总体愿景 |
1.2.2 5G发展驱动力 |
1.2.3 5G关键能力 |
1.2.4 5G应用场景及性能挑战 |
1.2.5 我国5G发展规划 |
1.3 论文主要工作及章节安排 |
第二章 5G关键技术 |
2.1 全频谱接入 |
2.2 超密集组网 |
2.3 先进多址技术 |
2.4 新型多载波方案 |
2.5 先进编码调制 |
2.6 终端直通(D2D)通信 |
2.7 灵活双工 |
2.8 全双工 |
2.9 频谱共享 |
2.10 小结 |
第三章 5G部署对铁塔公司的影响分析 |
3.1 5G发展策略对铁塔公司的影响 |
3.2 5G网络规划建设的变化 |
3.2.1 5G规划内容 |
3.2.2 5G网规划流程 |
3.2.3 5G规划要点 |
3.2.4 5G建设要点 |
3.3 5G站点选址的影响 |
3.3.1 频率划分 |
3.3.2 选址原则 |
3.4 基站设备的变化 |
3.4.1 架构变化 |
3.4.2 参数变化 |
3.5 室外站点天面影响 |
3.5.1 天面工程的新特点 |
3.5.2 天面资源评估 |
3.6 室分趋势变化 |
3.7 传输接入要求 |
3.8 小结 |
第四章 面向5G的铁塔公司网络建设策略 |
4.1 选址策略 |
4.1.1 存量站址评估 |
4.1.2 区域选取原则 |
4.1.3 站址布局要求 |
4.2 站点形态应对策略 |
4.2.1 超密集组网“基站群” |
4.2.2 微站建设模式 |
4.2.3 微站场景分类模式 |
4.2.4 5G微基站典型建设方案 |
4.3 站址获取策略 |
4.3.1 社会资源分析 |
4.3.2 批量签约储备 |
4.3.3 储备资源摸查 |
4.3.4 部署战略合作 |
4.4 配套建设策略 |
4.4.1 宏站配套 |
4.4.2 微站配套 |
4.5 室内建设策略 |
4.6 项目管理策略 |
4.7 小结 |
第五章 结束语 |
5.1 研究工作总结 |
5.2 未来工作思路 |
参考文献 |
致谢 |
(6)基于城乡一体化的煤炭资源型城市基础设施评价与规划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变量注释表 |
1 前言 |
1.1 研究背景、目的与意义 |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 |
1.3 相关概念 |
1.4 研究对象的界定 |
1.5 研究内容、方法与技术路线 |
2 基于城乡一体化的煤炭资源型城市基础设施特征演变及其影响因素 |
2.1 我国煤炭资源型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演变历程 |
2.2 煤炭资源型城市基础设施特征分析 |
2.3 城乡一体化背景下基础设施建设演变历程的主要影响因素 |
2.4 本章小结 |
3 煤炭资源型城市基础设施与城乡一体化可持续发展关系解析 |
3.1 基础设施与城乡一体化核心要素关联性分析 |
3.2 不同类型基础设施对煤炭资源型城市城乡一体化发展的作用 |
3.3 基础设施建设模式与城乡一体化发展水平的对应关系 |
3.4 本章小结 |
4 基于城乡一体化的煤炭资源型城市基础设施综合评价模型构建 |
4.1 基于城乡一体化的煤炭资源型城市基础设施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
4.2 城乡一体化和基础设施发展水平评价模型 |
4.3 基础设施与城乡一体化协同关系评价模型 |
4.4 基础设施对城乡一体化贡献度评价模型 |
4.5 本章小结 |
5 基于城乡一体化的煤炭资源型城市基础设施综合评价研究 |
5.1 研究数据来源与数据类型 |
5.2 煤炭资源型城市城乡一体化和基础设施发展水平评价 |
5.3 煤炭资源型城市基础设施与城乡一体化协同关系评价 |
5.4 煤炭资源型城市基础设施对城乡一体化的贡献度评价 |
5.5 本章小结 |
6 城乡一体化导向下的煤炭资源型城市基础设施规划策略 |
6.1 煤炭资源型城市基础设施规划目标 |
6.2 煤炭资源型城市基础设施规划引导策略 |
6.3 煤炭资源型城市基础设施规划内容 |
6.4 煤炭资源型城市基础设施规划实施策略 |
6.5 本章小结 |
7 结论与展望 |
7.1 研究结论 |
7.2 创新点 |
7.3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1 |
附录 2 |
附录 3 |
作者简历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7)城市综合抗震能力指标体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现状 |
1.3.1 国外研究现状 |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1.3.3 国内外研究现状简要评述 |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第2章 城市综合抗震能力影响因素分析 |
2.1 城市综合抗震能力的定义 |
2.2 城市综合抗震能力影响因素 |
2.1.1 地震危险性评估能力 |
2.1.2 工程抗震防御能力 |
2.1.3 社会基础支持能力 |
2.1.4 灾害管理能力 |
2.1.5 救援与恢复能力 |
2.3 本章小结 |
第3章 城市地震灾害损失多因素关联分析 |
3.1 城市地震灾害损失影响因素分析 |
3.1.1 地震基本参数 |
3.1.2 灾区统计指标 |
3.1.3 经济发展水平 |
3.1.4 房屋抗震能力 |
3.2 灰色系统理论及关联分析简述 |
3.2.1 灰色系统理论 |
3.2.2 灰色关联分析 |
3.2.3 灰色关联度计算步骤 |
3.3 城市地震灾害损失多因素关联度计算 |
3.3.1 确定特征行为序列和相关因素序列 |
3.3.2 无量纲化数据处理 |
3.3.3 灰色关联序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城市综合抗震能力指标体系的建立 |
4.1 指标体系的层次结构模型 |
4.2 评价指标体系的选取原则 |
4.3 评价指标的筛选方法 |
4.3.1 相关性分析方法 |
4.4 评价指标的优化筛选流程 |
4.4.1 评价指标初选 |
4.4.2 评价样本选择和样本数据获取 |
4.4.3 评价指标标准化处理 |
4.4.4 评价指标相关性分析及筛选 |
4.5 指标体系的确定 |
4.6 本章小结 |
第5章 城市综合抗震能力指标模型的构建 |
5.1 评价方法的选择 |
5.2 评价原理方法 |
5.3 评价指标权重的确定 |
5.3.1 AHP法确定主观权重 |
5.3.2 熵权法确定客观权重 |
5.3.3 组合权重 |
5.4 城市综合抗震能力评价 |
5.5 基于BP神经网络的城市综合抗震能力评价模型验证 |
5.5.1 BP神经网络结构确定 |
5.5.2 BP神经网络模型构建 |
5.5.3 BP神经网络模型仿真 |
5.5.4 BP评价模型结果分析 |
5.6 提升城市综合抗震能力的对策分析 |
5.6.1 建立并完善地震管理信息系统 |
5.6.2 提高城市建筑结构抗震能力 |
5.6.3 完善城市避难场所规划 |
5.7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导师简介 |
作者简介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8)基于超声波和航迹推算的室内定位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意义以及目的 |
1.2 室内定位系统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室内定位其它主要技术及研究现状 |
1.2.2 超声波室内定位技术的研究现状 |
1.3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2章 基于超声波和无线传感网络的室内定位系统研究 |
2.1 引言 |
2.2 基于超声波和无线传感网络的室内定位系统原理 |
2.2.1 基于超声波和无线传感网络的室内定位系统结构 |
2.2.2 时间同步方法 |
2.2.3 测距和目标位置估计方法 |
2.3 基于数字锁相放大包络检测的室内定位方法 |
2.3.1 问题描述 |
2.3.2 基于数字锁相放大包络检测方法 |
2.3.3 系统及算法实现 |
2.3.4 仿真实验与讨论 |
2.3.5 应用实验与结果 |
2.4 基于最小二乘法包络检测的室内定位方法 |
2.4.1 问题描述 |
2.4.2 基于最小二乘包络检测方法 |
2.4.3 系统及算法实现 |
2.4.4 仿真实验与讨论 |
2.4.5 应用实验与结果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基于超声波和航迹推算的组合定位系统研究 |
3.1 引言 |
3.2 基于扩展卡尔曼滤波的组合定位方法 |
3.2.1 扩展卡尔曼滤波理论 |
3.2.2 移动机器人航迹推算系统 |
3.2.3 基于超声波的移动机器人定位系统 |
3.2.4 基于超声波和航迹推算的组合定位系统 |
3.2.5 仿真与讨论 |
3.2.6 实验与结果 |
3.3 基于无迹卡尔曼滤波的组合定位方法 |
3.3.1 问题描述 |
3.3.2 无迹卡尔曼组合定位算法 |
3.3.3 仿真与讨论 |
3.3.4 实验与结果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测量信号随机滞后或丢失情况下的组合定位方法研究 |
4.1 引言 |
4.2 考虑测量随机一步延时的扩展卡尔曼滤波组合定位方法 |
4.2.1 问题描述 |
4.2.2 测量随机一步延时的扩展卡尔曼滤波方法 |
4.2.3 超声波系统具有随机一步延时的组合定位算法 |
4.2.4 仿真与讨论 |
4.2.5 实验与结果 |
4.3 考虑测量丢失的扩展卡尔曼滤波组合定位方法 |
4.3.1 问题描述 |
4.3.2 测量丢失情况下的扩展卡尔曼滤波方法 |
4.3.3 超声波定位系统数据丢失情况下的组合定位方法 |
4.3.4 仿真与讨论 |
4.3.5 实验与结果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室内定位系统在移动机器人路径跟踪控制中的应用 |
5.1 引言 |
5.2 基于实时系统的网络化控制器 |
5.2.1 实时网络化控制系统软件描述 |
5.2.2 实时网络化控制系统硬件设计 |
5.3 基于安卓终端的网络化控制器 |
5.3.1 基于安卓的网络化控制系统软件描述 |
5.3.2 基于安卓的网络化控制系统硬件设计 |
5.4 轮式移动机器人路径跟踪控制 |
5.4.1 轮式移动机器人系统介绍 |
5.4.2 移动机器人路径跟踪控制方法描述 |
5.4.3 实验与结果 |
5.5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他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历 |
(9)济南市南北康片区基础设施建设水平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目的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1.2 国内外现状综述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2.3 国内外文献综述的简析 |
1.3 研究内容 |
1.4 技术路线 |
第2章 南北康片区基础设施现状分析 |
2.1 基础设施内涵 |
2.2 济南市南北康片区基础设施现状调查分析 |
2.2.1 南北康片区总体规划布局 |
2.2.2 能源设施 |
2.2.3 给排水设施 |
2.2.4 交通设施 |
2.2.5 邮电通信设施 |
2.2.6 环保设施 |
2.3 本章小结 |
第3章 片区级基础设施建设水平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
3.1 指导原则 |
3.2 济南市城市发展目标及特点 |
3.3 城市基础设施评估指标体系总结 |
3.3.1 城市基础设施水平评价指标 |
3.3.2 现代化评价指标中的基础设施指标 |
3.3.3 低碳城市基础设施指标体系 |
3.3.4 宜居城市指标体系 |
3.4 济南市南北康片区基础设施评价指标体系建立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片区级基础设施建设水平评价方法研究 |
4.1 层次分析法基本原理介绍 |
4.2 权重调查表格设计 |
4.3 指标权重确定 |
4.3.1 计算案例一 |
4.3.2 计算案例二 |
4.3.3 最终权重指标确定 |
4.4 评分标准确定 |
4.4.1 评分标准确定思路 |
4.4.2 各分项指标评分标准确定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片区级基础设施建设水平评价案例分析 |
5.1 评价思路 |
5.2 基础设施建设水平的计算 |
5.3 结果及问题分析 |
5.4 解决问题的对策 |
5.5 本章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主要研究成果和结论 |
进一步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历 |
(10)多终端云平台共享的输变电工程勘察方法(论文提纲范文)
1 研究背景 |
2 地图平台 |
2.1 硬件 |
2.2 软件 |
3 使用方法 |
3.1 计算机端 |
3.2 移动端 |
4 优势 |
5 结束语 |
四、移动电话供电方案(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云计算技术的区域安全通信技术研究[D]. 赵盛烨. 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沈阳计算技术研究所), 2021(09)
- [2]基于系统动力学地震灾害防灾减灾能力评价与仿真研究 ——以四川省为例[D]. 郑茂. 西华大学, 2021(02)
- [3]危化品事故应急医学救援装备优化配置与仿真评估研究[D]. 王亚鹏. 军事科学院, 2020
- [4]TD-LTE小型化基站覆盖方案及应用策略研究[D]. 何熠. 南京邮电大学, 2018(02)
- [5]面向5G的铁塔公司网络规划及应用策略研究[D]. 权文. 南京邮电大学, 2018(04)
- [6]基于城乡一体化的煤炭资源型城市基础设施评价与规划策略研究[D]. 李星汐. 中国矿业大学, 2019(04)
- [7]城市综合抗震能力指标体系研究[D]. 韩冰. 华北理工大学, 2020(02)
- [8]基于超声波和航迹推算的室内定位方法研究[D]. 漆军.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19
- [9]济南市南北康片区基础设施建设水平评价研究[D]. 彭波.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18(02)
- [10]多终端云平台共享的输变电工程勘察方法[J]. 徐庆华,李学军,王自姣,穆永保,巩保峰,杨智龙. 上海电气技术, 2018(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