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软交换技术是近年来兴起的一种新的技术手段,它可以实现语音、视频和数据综合业务的电力调度宽带,这一技术在电力调度网中的应用将促进电力行业的发展。本文就针对软交换技术在电力调度系统中的应用进行了浅述,以供参考。
关键词:电力调度系统;软交换技术;应用
电力企业的发展,促进了我国电力调度交换组网的改进,这也对调度电话的增设与功能的发挥提出了新的要求,只有提高调度交换网的完善性,才能促进电力通信行业更加持续稳定的发展。调度联网需要利用多项技术,其是保证电力调度系统安全运行的关键,技术人员通常会在E1接口处直接联网,这项操作比较简便,但是系统的利用率却比较低,对统一系统传输信息带来了较大难度,而且耗资也比较大。在电力调度交换系统中应用软交换技术,可以有效的解决这一问题。
1软交换的优势
软交换技术最先起源于美国,主要是基于以太网的电话,通过一套基于PC服务器的呼叫控制技术来实现用户级交换机功能。简单来讲,软交换技术就是在IP网络通信平台上适用语音通信技术,以此达到PSTN电话的视频、语音数据的有效融合。作为一种实体功能交换的通信技术,其给通信用户的呼叫实施性提供了连接控制及呼叫控制技术基础。从目前通信技术发展的趋势来看,软交换技术是未来网络技术呼叫和控制的核心,是以后我国通信技术的重点研究方向。而在电力调度系统中运用软交换技术,也是这种发展趋势的必然要求。通过软交换技术中的交换控制能力,以IP网络为承载载体,实现电力系统的视频、语音、数据的有效融合,并逐渐构建起新的电力调度通信业务模型。
1)与电路交换机相比,软交换机成本低。软交换机采用开放式平台,易于开发新业务。由于软交换机利用的是普通计算机器件,其性价比每年提高60%~80%,电路交换机的性价比每年提高大约20%,所以与电路交换机相比,软交换机在成本方面有更大优势。2)软交换配置灵活,功能块可以分布在整个网络中,也可集中起来,适合不同需求。3)软交换系统采用开放式标准接口,易于和不同网关、交换机以及网络节点通信,兼容性、互操作性、互通性好。4)对于那些采用电路交换机建网不合适、不经济的运营商来说,软交换不失为一个好的建网策略。除成本低外,业务提供者能够很容易地用软交换转移、处理那些对5类交换机来说太复杂的业务。
2软交换技术网络流量预测模型
2.1网络流量预测
在建立数学模型的基础上对网络流量数据进行预测,以便准确的描述出网络流量的特性。目前网络流量增长越来越快,给网络规划和管理带来了很大的挑战,网络流量的预测正是根据计算测量,对将来可能的流量进行预测,获得流量走势,尽可能的避免网络故障的发生。电力调度网络业务种类较多,包括语音业务、视频业务、信令业务和数据业务等,但同时业务量相对于公网又很小,为了使网络带宽达到最合理的状态,必须对网络所需的流量进行一个预测。这样才能使得所建设的网络既能满足现有的生产需求,又有能为扩展新业务提供空间,同时还能有效利用带宽资源,减少浪费。
2.2基于神经网络的软交换技术在电力调度中流量预测
人工神经网络是受到人和动物神经网络的工作原理启发而产生的,它模拟了生物神经网络的运作特征,对输入的数据进行并行的分布式信息处理。软交换技术中,信令网主要负责协议的转换,将软交换与现有网络互相通信,虽然目前信令流量较少,在网络通信中造成的负担不大,但采用标准信令协议的网络设备必须确定流量的大小,以便配置合适的端口速率,所以对软交换技术中信令流量的带宽预测具有很大的必要性。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预测基本程序为根据电力调度中电话呼叫信息,统计整年的通话次数和通话时长,计算每天的话务量,以每天的通话次数作为输入,接入网关并配置H.248带宽作为输出,由于信令流在软交换网络中进行,它与媒体承载的带宽预测结果一致。
3电力调度软交换网络设计
3.1设计原则
①可靠性原则,保证系统设备的独立性,即便一层控制出现控制问题,不会影响其他设备的运转。②可扩展性原则,设备选择和组装中要考虑后期的系统扩容问题,以后的节点增加和减少不能影响整个网络的总体状态,保证系统的二次开发能力。③可管理原则,将系统中的各种类型设备及调度系统归结到统一的网络平台,实现系统管理。④标准化原则,以国际标准为基础,统一各种接口和协议,能够和不同的系统相互融合。
3.2组网方案及拓扑
整体的软交换网络以二级模式布置,省调作为一级的汇接中心,地调作为二级汇接中心,设立备调中心双归属,提高电力调度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其中省调具有汇接功能,并持续保持一定时期,当全省网络建设完成后,再将汇接功能逐渐淡化,最终实现所有站点的独立运营,相互连接。省调布局中交换机由中继网关直接与本地软交换网络相接,和软交换同时运行,本地调软交换控制层则采用核心冗余平台作为控制中心,在业务层采用网管、业务调度等单元,在接入设备中布置模拟网关、电话等设备。地市局可直接接入省局软交换系统中,本地具备软交换系统的可以通过网络与省调连接,互相通信。
3.3软交换系统的承载网要求
每个本地网要分配一个地址段,一部分用于本地设备的互联,一部分用于核心节点。可以使用IS_IS作为IGP协议,该协议支持分层设置,能够满足数据业务要求。语音业务对IP网的要求时要满足传输时延、时延抖动、丢包率、回声等要求,视频业务还要考虑吞吐量。
3.4软交换系统在电力调度中提供的业务
软交换技术在电力调度系统中不仅可以提供传统业务,还在自身的特点上产生新型增值业务,传统业务包括电话、长途中继、补充业务、只能网等,后者包括点击拨号、传真、会议类业务、IPCentrex业务、UTP一号通业务以及UC企业统一通信业务等。
4电力软交换调度系统应用前景
一是实现智能电网的多业务接入要求。智能电网的应用能够实现电网调度、营销、配电自动化的要求。智能电网凭借其众多优势已经成为了电网的主要发展趋势,而多媒体调度通信技术具有多业务接入的功能,为电网的业务实行提供更好的平台和技术支持。二是网络结构扩展性强、配置灵活。电力调度网的网络结构主要有扁平化网络架构和分级交换中心架构等,架构类型多变,配置操作简便灵活。其中扁平化结构在市供电网络中使用的十分广泛。三是统一网管、简单安全。在省级软交换网申,通过网管系统可以实现对软交换平台、中继网关、IP电话、视频电话等系统的统一管理和后期维护。
结语
软交换技术在电力调度系统中能够发挥极大的作用。在软交换技术的应用过程中,应当充分利用现有的资源,并在此基础上做好技术的创新和完善,促进电力输送效率的提高。
参考文献
[1]谭玲玲.电力调度交换系统中软交换技术的应用[J].企业技术开发,2014(12):91-92.
[2]贺琪.基于软交换技术的电力调度交换系统设计研究[J].中国电力教育,2010(s2):285-287.
[3]孙楠楠.软交换技术在电力调度系统中的应用研究[D].北京:华北电力大学,2014年.
论文作者:王鹤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8年第1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0/17
标签:软交换论文; 电力论文; 业务论文; 系统论文; 技术论文; 网络论文; 交换机论文; 《电力设备》2018年第19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