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小学数学;学习兴趣;师生交流;开展教学;重视基础
其实关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是一个非常热门的话题,所以,很多家长就帮学生报了各种各样的兴趣班,希望能够培养学生的各项才能,让学生全面发展,但是这种培养方法是不健康的,有些情况下甚至会让学生产生一种逆反心理,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不是盲目的培养,需要通过一定的方法才可以,并且方法也有很多,只不过需要时间而已,这就需要家长和教师有足够的耐心。而小学生目前还处在学习的起步阶段,是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最好时间,今天笔者就结合自身多年的教学经验,和各位教师一起探讨一下怎样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希望能对各位教师起到正面的的作用,也希望能够对学生的数学学习起到一定的效果。
一、加强课堂师生交流
如果学生对数学这门课没有兴趣,那么就没有学习数学的欲望,学生在课堂上就非常容易走神,这样学生学习的知识就不全面,掌握的知识也就不够清晰深刻,这时就需要教师的介入,加强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交流,让学生的注意力有效地集中在学习上,并且还可以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这样可以非常有效的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例如,在“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这一章节中,在这一章节中教师可以加强和学生之间的交流,和学生一起进行学习,积极的帮助学生解决在学习中遇到的问题,让学生可以更好的掌握知识。特别是在做课后习题的时候,可以挑选学生回答问题,如果学生回答正确的话,教师要积极的进行鼓励,但是如果学生回答错误的话,教师要及时的改正,但是在改正的过程中也要鼓励学生继续努力,让学生不再害怕在课堂上回答问题,比如说“120/40”这个题中,教师在课上找学生回答,如果回答错误的话,可以耐心的指出学生错在哪里,督促其及时改正,通过这种方式,这样可以有效地加强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交流,让学生可以更加有信心的学习数学。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二、结合生活开展教学
其实关于数学的知识大多数都是非常抽象的,很多知识学习了之后都不能真正的用到生活当中去,,会让学生觉得学习的知识根本没有用,这样的话学生就会对这门课程的关注更少一些。所以我们目前首要的任务就是改变学生的观念,让学生改变对数学这门课程的看法,让学生真正的喜欢上学习数学,愿意主动地学习数学,所以,教师在授课的时候,不妨尝试讲数学课本上抽象的知识和实际生活结合起来,让学生对数学这门学科产生兴趣。
例如,在“计算工具的认识”这一章节中,其实这一章节的内容可以很容易的就和生活实际结合起来,首先就是因为这些计算工具在生活中是很常见的,特别是计算器,在这一章节中会教学生怎么使用计算器,这样可能让学生改变对数学的错误看法,让学生知道学习数学的真正价值,让学生真正的开始重视数学这门学科,由此来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信心,让学生主动对数学产生学习兴趣。
三、由简入难重视基础
对于数学来说,基础是非常重要的,基础打牢了之后才能在上面建立新的知识,如果基础没有打好的话,在往后的学习中就会越来越吃力,那么学生就更加没有学习的积极性了,所以基础一定要打好,这就要求教师从基础开始,一步一步的把知识教给学生,从简单的知识慢慢过渡到困难的知识点,让学生慢慢的接受知识,这样会使学生学习数学的时候更加的轻松。
例如,在“小数乘以小数”这一章节中,其实在学习这一章节之前,学生已经学习过关于整数的乘法,而且就是因为有之前学过的相关知识作为基础,所以在这节课的学习当中,才能让学生可以很快的接受新知识,这一章节总体就是在整数相乘的相关知识的基础上增加了一些细节而已,但是如果之前的知识没有学好的话,那么这节课学起来就会有一定的难度,比如说“0.04×0.68”这个题目中,刚开始看的时候,学生可能会觉得这个题很难,但是其实就是“4×68”再添上小数点而已,这些都是之前学习的知识,如果之前没有学好,这个题目就做不出来,所以由此可以看出数学基础打好有多么重要。
总而言之,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对学生的学习是非常有帮助的,通过培养学生学习数学这门学科的兴趣,可以让学生更加主动的去学习数学知识,所以各位教师可以尝试一下以上几种方法来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当然,培养兴趣的方法有很多,并不局限于这几种方法,而且教师这有自己的想法更好,这样会更加有利于培养兴趣的方针的实施。希望各位教师能够利用正确的方法,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提高学生的数学成绩。
参考文献:
[1]王玉华.运用情景教学法提高小学数学教学效率[J].科技创新导报,2015,13(10)
[2]陈利辉.论小学数学学习兴趣的培养[J].教育教学论坛,2014(40)
论文作者:杨志宇
论文发表刊物:《教育学文摘》2019年1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20/1/15
标签:学生论文; 数学论文; 教师论文; 学生学习论文; 知识论文; 这一论文; 兴趣论文; 《教育学文摘》2019年18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