蜂产品市场趋势分析与预测_蜂蜜论文

蜂产品市场趋势分析与预测_蜂蜜论文

蜂产品市场趋分析与预测,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市场论文,产品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产量逐年减少 我国的养蜂业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但是由于养蜂这一行当始终沿用着古老的辗转南北的方式,一遇到自然灾害或者市场变化就会大起大落。如近年来蜂群锐减就是受蜂产品市场疲软货滞价跌,自然灾害频繁发生以及养蜂费用加大等影响所致,形成蜂农积极性不高,造成蜂群数量锐减。据有关方面统计:我国养蜂业旺盛期的1987年达850万群、产量达二十多万吨、出口占70%,但从1990年开始下降到750万群,1998年产量仅不足15万吨左右,出口份额迅速下滑。那么,1999年蜂群是增是减、蜂源能有多少呢据调查,今年一是蜂群继续减少,二是去冬今春干旱影响了植物生长与扬花,三是蜂病较多导致蜂群繁殖差,基于以上因素今年的蜂蜜产量不容乐观,估计在10万吨左右。如果一旦市场需求转旺,很难在短期内恢复元气,难免出现紧销的矛盾,应引起有关方面的重视。

市场需求平淡 从国际市场看:蜂产品是世界上唯一能保持美味可口而不易腐变的天然食疗佳品,对人体有显著的医疗保健和美容护肤功能,被广泛用于医药、食品、饮料等行业。近年蜂产品的主要消费国如美国、德国、东欧及日本等输入量呈逐年增长态势,而蜂产品的主要生产国如阿根廷、中国、俄罗斯及墨西哥等产量逐年减少,已引起国际市场供求失衡。虽然国际市场蜂产品呈不足态势,但是由于我国近几年在出口中多头插手,无序降价竞销,加之质量低劣,造成出口创汇无利可图,多数企业出现了多销不多收甚至亏损的不正常现象。据笔者从三月上海召开的“’99全国蜂产品交易会”获悉,今年我国蜂产品产量不大、价格也不高,但出口形势不容乐观,一是受近年蜂产品质量的影响以及出口费用的加大,出口希望不大;二是日本市场虽有少量要货,但价格太低;三是东南亚金融危机尚未消除,世界经济持续萧条,影响着各国的经济及进出口。

从内销市场看:蜂产品以其独特的天然营养滋补和药疗作用受到人们的青睐,加之近年开发的各种蜂蜜保健品不断问世,促使了蜂产品需求增长。目前我国人均每年消费蜂蜜仅为50克左右,按这个量计算全国需求量仅达六万多吨。从这一数字看蜂产量连年下降,直到今年的产量约十万吨左右,但如果不出口以及医疗行业及加工行业需求没有大的增加,国内市场仍会形成供大于求的态势。另据国内贸易部对605种商品供求排队分析,在三百多种供大于求商品中蜂蜜就是其中的一个。此外,今年白糖货源充足,价格每公斤仅卖3.00元左右,白糖价低后许多医疗、食品行业为降低成本将会以白糖代替蜂蜜,也将影响蜂蜜销售。

根据以上国际国内市场分析,预计今年我国蜂产品出口希望不大,国内市场蜂蜜供需属供大于求态势,市场呈平稳运行,质量将好于往年。但如果出口能稍有好转,或者我国扩大内需、启动消费的许多措施能发挥作用,蜂蜜市场将会出现俏销走势。

价格稳中趋升 前面从多角度分析了今年蜂产品的供需情况,那么蜂产品价格走势又将如何呢笔者认为价格的涨跌主要取决于供需矛盾的变化。如果国际市场好转,出口增加,价格肯定走高,市场转入活跃;如果国际市场变化不大,价格也将稳中有升,一方面产量比前几年锐减一半左右已给价格走高埋下了伏笔,另一方面我国扩大内需、启动消费等措施将会逐步发挥作用,国内需求定会增加。此外,蜂产品是美食和医疗、保健之佳品,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对蜂产品的需求也将会增加,引起价格回升。

据调查目前的蜂价格走势,陕西宝鸡等地油菜蜜收购价每公斤3.20元左右,浙江、湖南、湖北等地收购也在2.60元至3.00元之间,当前各地这个价格属低价位,且今年因价位低、蜜源少,经销商迟迟不肯动手,因而质量好于往年。预计目前这种价位走低的可能性不大,如果销路尚有抬头,价格可望稳中有升。笔者估计需求和价格好转的势头可能要到三四季度。

但是,市场常常变化莫测,特别在亚洲金融危机仍未排除,农产品往往也是涨跌无序,因此蜂农和经营者还应密切关注市场信息及变化,慎重经营,尽量做到见好就卖,以防不测。

甜蜜的事业终会甜蜜蜜 蜂群减少、蜂产品产量下降、市场低迷运行已几年了,这着实令人堪忧,但是忧中有喜,我们这个社会越来越体现出凡是符合保健、天然、方便这三项要求的食品,便可成为朝阳产业。蜂蜜、花粉、王浆就具有这些特点。如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记载,蜂蜜具有清热、补中、解毒、润燥、止痛之功能,再如王浆调节机体和抗癌功能已得到医学界的肯定,花粉、蜂胶也已开发出一批引人注目的新产品,同时人们特别是老年人更加讲究蜂蜜的食疗,并在不断的增加蜂蜜的食用量,因而蜂产品前途不可限量。

标签:;  

蜂产品市场趋势分析与预测_蜂蜜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