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现代化建设的战略部署_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论文

中国现代化建设的战略部署_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论文

中国现代化建设的战略部署,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现代化建设论文,中国论文,战略部署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在邓小平理论中,自始至终贯穿一条主线,这就是为实现中国的现代化而奋斗。邓小平根据时代特征和中国国情从战略高度为我们描绘了一幅既积极的又切实可行的分三步走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宏伟蓝图。

一、能否实现现代化决定着中华民族的命运

1.中华民族为在中国实现现代化进行了前仆后继艰苦卓绝的奋斗

自鸦片战争以来,中国的先进分子们就开始了为实现中华民族的振兴和现代化而进行的探索和奋斗。1840年鸦片战争的枪炮声,震撼了摇摇欲坠的封建王朝统治,搅浑了封建社会的一潭死水,也惊醒了中华民族的有识之士。这些有识之士抬眼望世界,惊奇地发现,中国落后了。为了不被历史淘汰,跟上世界潮流,他们发出了学习西方、拯救中华的呐喊。为了寻求振兴中华的道路,中国的先进分子们经过千辛万苦,远涉重洋,到西方学习。这种探求的实质,就是为了寻找一条振兴中华的现代化发展道路,尽快实现中国的现代化。这是一个多世纪以来,全体中国人民的强国梦想。从曾因戊戌变法而惨遭迫害的“六君子”到终生为振兴中华奋斗而又壮志未酬的孙中山先生,一代代中国有识之士为此进行了艰苦卓绝的寻求,付出了鲜血和生命,又一直苦于找不到一条能够指引中国走向现代化的发展道路。

以毛泽东同志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继承先代有识之士的遗志,继续探索振兴中华的真理,寻求中国走向现代化的发展道路。他们终于通过俄国的十月革命,找到了科学的世界观——马克思列宁主义。正如毛泽东同志所说,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我们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十月革命帮助了中国的先进分子,用无产阶级的宇宙观作为观察国家命运的工具,重新考虑自己的问题,终于形成了共识,走俄国人的路——这就是结论。马克思列宁主义理论,对于正在黑暗中摸索的中国先进分子的意义在于:要从根本上改变中国的落后状态,尽快实现国家的现代化,必须首先组织人民变革旧的社会制度,推翻旧的国家政权,扫清中国实现现代化的社会制度障碍,建立人民民主政权,然后在新制度的基础上发展经济,革新政治,繁荣文化,实现国家的现代化。这就是说,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浴血奋战,致力于新民主主义革命,其目的就是为中国民族经济的发展,进而为中国的工业化和现代化扫清道路。

中华人民共和国一成立,中国工业化、现代化问题就提到了中国共产党的日程。在1949年3月中共七届二中全会上, 毛泽东就提出了迅速地恢复和发展生产,使中国稳步地从农业国转变为工业国的现代化任务。1953年制定的过渡时期总路线,就是一条以社会主义工业化为主体的总路线。在1954年召开的第一次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上,周恩来第一次提出了实现四个现代化的任务。1964年,在第三次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上,周恩来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进一步提出了分两步走在本世纪末实现四个现代化的目标。这就充分说明,摆脱国家的贫困落后状况,尽快实现国家现代化,一直是中国共产党的奋斗目标。但是,由于十年“文化大革命”的干扰,四个现代化的建设几乎被中断了。

1975年,邓小平同志复出,主持中央日常工作,实行全面整顿。他的纲领,就是在第四次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上重申三届人大提出的在本世纪末实现四个现代化的战略目标和战略步骤。1978年3月, 在全国科学大会开幕式上,邓小平又指出:“在二十世纪内,全面实现农业、工业、国防和科学技术的现代化,把我们的国家建设成为社会主义的现代化强国,是我国人民肩负的伟大历史使命。”(《邓小平文选》,第2 卷,85~86页)正是基于使中国尽快实现现代化这个战略考虑,1978年12月召开的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才果断地做出了把全党全国人民的注意力和工作重心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这样一个具有深远历史意义的战略决策,从此开创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

2.中国能否实现现代化关系到国家的前途和民族的命运

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尽快使中国实现现代化,在邓小平的心目中处于中心地位,是邓小平毕生理论活动和实践活动的中心。关于现代化建设的战略地位,邓小平先后做过这样一些论断:“我们当前以及今后相当长一个历史时期的主要任务是什么?一句话,就是搞现代化建设。能否实现四个现代化,决定着国家的命运、民族的命运。”(《邓小平文选》,第2卷,162页)“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是我们当前最大的政治,因为它代表着人民的最大利益、最根本的利益。”(《邓小平文选》,第2卷,163页)

邓小平准确把握时代脉搏,从全球战略的高度,把中国的发展与世界的发展联系起来考察,把能否尽快实现中国的现代化,提到涉及国家的命运、民族的命运和人民的生存这样一个历史高度,提到中国在未来世界中能否占有一席之地这样一个战略高度,这就使能否尽快实现国家现代化问题,成为一个带有根本性、全局性,涉及到中华民族生死存亡的大事。综观世界,抓住时机,发展自己,尽快实现现代化,已经成为一个世界性的潮流。不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不论是社会主义国家,还是资本主义国家,都在千方百计致力于自身的发展,谋求在未来全球竞争中处于优势地位。国际政治历来是实力政治,实力外交,弱国弱外交,这是事实。一个国家在世界上的地位,从根本上说,取决于综合国力,即以经济力、科技力、军事力为主要内容的综合国力。其中,经济力是基础,科技力是依托,军事力是威慑。无国力则无地位,国弱就遭欺负,落后就要挨打,贫穷就被人看不起,长期贫弱,就会被开除“球籍”。而要增强国力,从根本上说,只能靠自己加快发展;也就是说,要尽快实现现代化,除此之外,别无他途。

邓小平把能否实现现代化,不仅仅看作是一个关系到我国经济发展速度的问题,而是视为一个关系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兴衰成败的重大政治问题。社会主义最终能否战胜资本主义,从根本上说,还是取决于能否创造比资本主义更高的劳动生产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能否取得成功,能否巩固和发展,从根本上说,也取决于中国社会的生产力在社会主义制度下能否得到较快发展,中国人民的生活水平能否得到较快的提高。邓小平把加快发展,尽快实现中国现代化,提到能否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的战略高度来思考,这就使现代化建设显得更加重要。正是在这个意义上,邓小平同志才反复强调,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是当前中国最大的政治。邓小平指出,贫穷不是社会主义,社会主义就是要消灭贫穷,发展太慢也不是社会主义,社会主义的优越性之一就是能够较快地发展生产力,最终达到共同富裕。邓小平坚信世界上赞成社会主义的人会多起来,但这种坚信主要是靠事实即中国社会主义发展的成果来说服。

二、在新的历史时期必须善于抓住时机,发展自己

邓小平毕生的追求和奋斗目标,如果用一句话概括:就是抓住时机,发展自己,尽快实现中国的现代化。

1.抓住时机,发展自己,尽快实现中国的现代化,是邓小平理论的核心内容

抓住时机,发展自己,尽快实现中国的现代化,是一个多世纪以来全体中国人民的神圣历史使命。是当代中国的头等大事,是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的惟一抉择。而要实现现代化,除了依靠自身的发展,别无他途。因此,邓小平才强调指出,“发展才是硬道理。”(《邓小平文选》,第3卷,375页。以下凡引此书只注页码)中国解决所有问题的关键是要靠自己的发展。”“抓住时机,发展自己,关键是发展经济。”(375页)“四个现代化,集中起来讲就是经济建设。”(《 邓小平文选》,第2卷,240页)致力于经济建设,要顽强一些,要扭住不放。因为经济是基础,离开了经济发展,什么也谈不上。不断提高人民生活,实现共同富裕,离不开发展;维护世界和平,反对霸权主义,离不开发展;振兴中华民族,使中国岿然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离不开发展;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制度,说服那些不相信社会主义优越性的人们,离不开发展;解决国内各种问题,保持稳定局面,做到长治久安,离不开发展;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健全社会主义法制,离不开发展;加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提高全民族的整体素质,也离不开发展;坚持“一国两制”的方针,和平统一祖国,同样要靠发展。说“发展才是硬道理”,“道理”就在这里。

抓住时机,发展自己,尽快实现中国的现代化,是邓小平一生理论活动和实践活动的中心,是他思考问题、制定政策、部署工作的着眼点和落脚点。近20年来我们党一切新的理论主张的提出和一切方针政策的制定,都是围绕这一中心展开的。他早年投身革命,目的是为了扫清影响中国发展的旧制度障碍;“文革”后期复出他倡导改革开放,是为了扫除发展中国的体制障碍;60年代他引用过的“不管白猫黑猫,抓住耗子就是好猫”的民间谚语其实质是为了尽快恢复和发展农业生产;开辟经济特区,是为了请进来学习借鉴西方先进的科技和管理经验,为中国经济发展服务;提出市场经济与社会主义结合,也是为了更好地配置资源,更快地发展生产;1992年初南方谈话的核心,是抓住时机,发展自己。综观邓小平从1975年复出至今20多年来的实践活动和理论活动,可以看出,他思考我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问题贯穿着一条主线,就是抓住时机,尽可能快地发展自己,通过自身发展使国家富强,人民富裕。可以说,20多年来,邓小平同志所从事的一切实践活动和理论活动,都是服从于中国发展和服务于中国发展的。

抓住时机,发展自己,尽快实现中国的现代化,是邓小平理论的核心内容,在邓小平理论中居于中心地位;其他理论观点都是围绕这一中心问题展开的。加快发展论是贯穿邓小平所有理论观点的一条主线。正是基于在当今时代条件下,如何才能尽可能快地发展中国,尽早使国家繁荣富强起来,邓小平才重新思考“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一当代社会主义首要的基本理论问题。这一基本理论问题的实质是如何巩固和发展中国的社会主义。早在1980年,邓小平就深刻地指出,不解放思想不行,甚至于包括什么叫社会主义这个问题也需要解放思想。经济长期处于停滞状态总不能叫社会主义。人民生活长期停止在很低的水平总不能叫社会主义。正是基于要加快中国发展的考虑,邓小平同志才鲜明地指出,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就是发展生产力,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可见,邓小平对什么是社会主义的反思中,思考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都是发展。

怎样建设社会主义?也就是怎样发展社会主义?邓小平首先果断地结束“文化大革命”,做出党和国家工作重心转移的战略决策,断然否定关于阶级斗争和“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的错误路线,转向实实在在的经济建设,即一心一意地发展生产力;继而提出“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这个基本路线,用邓小平自己的话说,就是一条关于中国发展的路线。整个基本路线的核心是发展。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就是要发展经济、发展生产力;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是为了牢牢把握住中国发展的方向;坚持改革开放,讲的是发展的动力和途径;自力更生艰苦奋斗,是倡导一种有利于加快发展的精神;最后一句话是三位一体的发展目标:富强——经济发展目标;民主——政治发展目标;文明——文化发展目标。

为了加快中国的发展,邓小平果断地做出了改革开放的重大决策,并提出了“改革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这一重要命题,创立了社会主义改革理论。改革论是发展论的展开,旨在论证发展动力和发展途径。改革的目的是为了加快中国的发展。因为在邓小平看来,影响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就是旧体制的障碍。僵化的管理体制已经严重地阻碍了生产力的发展,再不改革,中国的现代化事业就会被葬送。改革就是为了扫除在发展过程中的体制障碍。

2.要加快中国发展必须善于抓住机遇

抓住时机,发展自己,一个极为重要的方面,就是抓住历史机遇,乘势而上,尽可能快地发展自己。为此,邓小平反复强调指出,“我们要利用机遇,把中国发展起来”(358页)。历史事实证明, 人类社会经济的发展是很不平衡的,先进国家与落后国家是相对的,先进与落后之间的转化和换位也是有可能的。发生这种转化的关键,在于能否把握历史发展中的机遇。自本世纪50年代中期以来,以电子技术为代表的新科技革命迅速兴起,从而为许多国家提供了加速发展的历史机遇。西欧一些主要国家,抓住了这一契机,及时进行产业结构调整,促进了经济迅速发展,很快成为资本主义世界中可以与美国抗衡的新的一极。我国的近邻日本,作为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战败国,经济几乎崩溃,但是,由于他们抓住了新科技革命的历史机遇,在不到30年的时间里便完成了由劳动密集型产业向资本密集型产业的转变,一跃而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经济强国。被人们称之为亚洲“四小龙”的新加坡、韩国和我国的台湾、香港地区,本来既没有资源优势,又缺乏内部市场需求,但由于他们抓住了西方国家进行产业结构调整的契机,把外国的先进技术和资金与本国、本地区的人力资源结合起来,很快填补了发达国家因进行产业结构调整而出现的市场空缺,创造了“70年代的经济奇迹”,已经跻身于世界比较富裕的国家和地区行列。

再看我国,本世纪50年代末,毛泽东同志出于加快中国发展的考虑,也提出了在短时期内“超英赶美”的战略构想,但由于战略目标不切实际,战略措施没有跟上,特别是由于在指导思想上“左”的影响,在生产资料所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完成以后,没有及时把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仍然坚持以阶级斗争为纲和所谓“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的理论,直至陷入“文化大革命”的内乱之中,使我国丧失了宝贵的历史机遇。当噩梦初醒之后,我们才惊疑地发现,我国同发达国家以及周边一些新兴工业化国家已经大大地拉开了差距。正是基于对历史机遇在社会发展中重要作用的深刻认识,以及对国内外利用历史机遇正反两方面经验教训的总结,1977年邓小平重返历史舞台之后,就敏锐地意识到,70年代末的中国面临着加快发展的历史机遇。从国际上看,当代世界有两个带全球性的战略问题,一个是和平问题,一个是经济问题或者说发展问题。从世界范围看,尽管战争的危险依然存在,但制约战争的因素有了可喜的增长,世界和平力量的增长将超过战争因素的增长。所以,邓小平同志同第三世界国家的领导人谈话时指出,“现在国际形势看来会有个比较长时间的和平环境,即不爆发第三次世界大战的环境。我们都是第三世界国家,要紧紧抓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不要丧失时机。”(270页)他认为:“中国太穷,要发展自己, 只有在和平的环境里才有可能。”(82页)从国内看,经过多年政治运动的折腾,尤其是经过十年“文革”的内乱,人们已经厌倦了政治空谈,厌倦了人与人之间的无谓争斗,人心思定,人心思稳,人心思变,人心思发展。邓小平正是看准并抓住了这一历史机遇,果断停止了以阶级斗争为纲的错误路线,及时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极大地调动了人民群众的生产积极性,使中国的社会主义重新焕发出了生机。与此同时,邓小平还抓住新科技革命提供的发展机遇,利用大量外资急于寻找出路的机会,大胆实施了改革开放政策,开辟经济特区,开放沿海城市,尽可能多地吸纳外国的先进技术和资金,为我国经济建设注入了新的活力。邓小平还以其特有的战略眼光和洞察力,深刻地指出,现代乃至未来时代的国际竞争,说到底是综合国力的竞争,而综合国力竞争的关键又是科学技术的竞争。中国要实现现代化的战略目标,提高在国际竞争中的战略地位,必须抓住新科技革命这一重要的历史机遇。他叮嘱全党,在所有的高科技领域“都不要失掉时机”,“要不然我们很难赶上世界的发展”,“后果不堪设想”(280、275页)。他认为中国要从长远的利益着眼,发展自己的高科技,在世界的高科技领域占有一席之地。

邓小平在领导我国现代化建设的过程中,注意把中国目前的发展放在世界发展的进程中来考察,善于从国际局势和我国周边环境的重大变化中,发现和捕捉我国的发展机遇;并且处变不惊,善于从不利因素中发现有利因素。80年代末90年代初,东欧剧变,苏联解体,旧的世界格局被打破重组。国际上有些社会主义者惊慌失措,国内某些同志也深感忧虑,认为苏东剧变对我国十分不利。邓小平作为一位深谋远虑的战略家,对此有着十分清醒的认识。他认为,对于苏联东欧的剧变,“不能看成一片漆黑,不能认为形势恶化到多么严重的地步,不能把我们说成是处在多么不利的地位。实际上情况并不尽然。世界上矛盾多得很、大得很,一些深刻的矛盾刚刚暴露出来。我们可利用的矛盾存在着,对我们有利的条件存在着,机遇存在着,问题是要善于把握。”(354 页)事实的确如此。苏东剧变,冷战结束,世界格局从美苏两极对抗走向多极化竞争,这就使今后一个较长时期内爆发新世界大战的可能性更为减少;苏联解体,俄罗斯持续动荡,对西方将是一大牵制,有利于改善我国的安全环境;冷战结束,美、欧、日之间的矛盾发展,为我国利用矛盾,增加了回旋余地,也为我国提高国际地位提供了有利时机。此外,苏东剧变,经互会解体,为我国进入苏东市场提供了契机。正是基于这种辩证分析,邓小平在苏东剧变后全局在胸,处变不惊,及时果断地制定了我国的应变战略和策略。

近10多年来,亚洲太平洋地区开始崛起,我国周边一些国家发展迅速。邓小平以其远见卓识敏锐地指出,亚洲太平洋地区的崛起,对我国的发展也是一个极为重要的机遇。一方面,亚太地区的新兴工业化国家和地区经济迅速发展,打破了西方的战略意图,使这一地区成为与西方并驾齐驱的新的力量;另一方面,亚太地区的迅速崛起为我国经济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周边环境。亚太地区有近两千万华侨华裔,他们拥有的雄厚资本为我国的经济发展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有利条件。同时,中国作为亚太地区的大国,在该地区的发展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没有中国的发展,亚洲太平洋地区的进一步起飞也是难以形成的。因此,邓小平认为,世界格局的这一重要变化,为我国实现现代化的战略目标,提供了难得的历史机遇。

三、分三步走基本实现现代化的战略部署

分三步走基本实现现代化,到下个世纪中叶把我国建设成为中等发达国家,是邓小平从中国国情和时代特征出发,提出的中国现代化发展战略构想。这个现代化战略提出于70年代末80年代初,形成于80年代中后期,到90年代进一步得到丰富和发展。

1.分三步走基本实现现代化的战略目标和战略步骤

现代化是一个国际性的概念,但发展到什么程度才算实现了现代化,至今尚无一个统一的标准。按照世界银行的标准,1990年人均GNP在610美元以上、7620美元以下的国家,为中等收入国家,而下中等和上中等的分界线是2465美元。到1994年,这个标准提到了725美元和8956美元,而下中等和上中等的分界线是2895美元,比1990年的标准提高了18%左右。我国现代化的目标是由邓小平同志提出来的。起初提出的目标是“中国式的四个现代化”,即“小康之家”。后来又进一步提出,以达到中等发达国家的水平(当时人均GNP为4000 美元左右)作为基本实现现代化的目标。1987年4月,即中共十三大召开前夕, 邓小平在接见西班牙副首相格拉时,进一步将我国的现代化发展目标概括为三大步。他指出:“我们原定的目标是,第一步在八十年代翻一番,以一九八○年为基数,当时国民生产总值人均只有二百五十美元,翻一番,达到五百美元。第二步是到本世纪末,再翻一番,人均达到一千美元。实现这个目标意味着我们进入小康社会,把贫困的中国变成小康的中国。那时国民生产总值超过一万亿美元,虽然人均数还很低,但是国家的力量有很大增加。我们制定的目标更重要的还是第三步,在下世纪用三十年到五十年再翻两番,大体上达到人均四千美元。做到这一步,中国就达到中等发达的水平。这是我们的雄心壮志。目标不高,但做起来可不容易。”( 226页)邓小平的这个分三步走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发展战略构想,在中共十三大上确定下来,成为全党和全国人民共同奋斗的战略目标。

这是一个从本世纪80年代初到下世纪中叶共70年左右的国家发展战略构想,具体说来,分为三个步骤:第一步,从本世纪80年代初到80年代末,实现翻一番,基本解决温饱;第二步,从90年代初到本世纪末,再翻一番,进入小康社会;到下个世纪中叶再翻两番,建成中等水平的发达国家。这是一个要经过70年代奋斗才能达到的长期奋斗目标,这是一个激励着12亿多中国人民甚至需要几代中国人奋发努力的宏伟目标。一位外国政治家指出,中国提出70年的发展战略,这样长期的目标,在世界上是绝无仅有的。

2.进入和建设小康社会是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关键一步

小康社会,小康阶段,这是一个新的概念,新的阶段。据考证,所谓小康,是指一种理想的社会模式。初见于西汉《礼记·礼运》,郑玄注:“康,安也。”是古代儒家提出的以礼治为基本特征的一种理想社会模式,一般特指禹、汤、文、武、成王、周公之治。近代,维新派代表康有为也以西方资产阶级的自由、民主、平等为价值取向提出了“升平世”的理想社会模式。在日常生活中,人们也常说“小康之家”。是指一种比较殷实,相对富裕,安详和睦的居民生活。

邓小平同志把小康社会纳入中国的现代化发展战略,把其作为三步走发展战略的第二步,显然是赋予了新的内涵,具有了新的意义。江泽民同志指出:在本世纪末,进入和建设小康社会,是一件有伟大意义的事情,这就使小康社会在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地位更加突出。

第一,小康社会是相对于贫困和富裕而言的,是指摆脱贫困解决温饱之后走向富裕的过渡阶段,也是从落后状态到基本实现现代化的一个过渡时期。在中国,从时间跨度上讲,就是大体上从2001年到下个世纪中叶,大约50年时间。这是中国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一个特定阶段,是中国整个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当中的一个特定阶段,即中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后半段。

第二,从经济上讲,按照原来的预计,进入小康社会的起点是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800~1000美元。就国内比较, 一般指收入达到当前的中等偏上水平;与国际比较,是指经济社会发展水平达到世界中等偏下水平。当然,中等发达国家的收入水平还会进一步提高。

第三,小康社会不只是个经济概念,而且是一个社会范畴。它不仅包括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和人民物质生活达到某种程度,而且还包括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和生活方式的改变。总之,它是指整个社会的发展水平和国家的整体发展状况。因此,衡量小康社会的指标体系应能较全面地反映经济社会总体发展状况,应包括经济、社会、科技、教育、政治、居民生活质量、环境质量、人们的精神面貌以及社会风气等诸方面。

国家统计局提出了一个全国人民小康生活水平的基本标准, 共有5类13个指标,主要包括:人均GDP 达到2500 元; 人均收入水平城镇为2400元,农民为1200元;成人识字率达到85%;教育娱乐支出比重占11%,等等。

从总体上看,所谓小康社会,是指整个社会发展的一定水平。大致上是这种状况:经济比较富裕,经济体制比较完善,社会比较安定有序,政治比较民主和规范、居民安居乐业、社会风气和人们的精神面貌比较好,环境质量比较理想等。可见,要达到这种状况,还需要全党和全国人民继续努力奋斗。

3.当前我国现代化建设的战略重点

根据“三步走”发展战略的要求和我国现阶段国情,邓小平认为,我国经济发展的战略重点,“一是农业,二是能源和交通,三是教育和科学。”(9页)因为,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 能源和交通是支撑经济发展的基础产业,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而发展科学技术,不抓教育不行。在这三个战略重点中,邓小平认为教育和科技是关键,因为搞现代化建设,“没有人才不行,没有知识不行。”(9页)因此, 要抓紧发展教育事业。

后来,根据新的情况,党中央又做了适当的补充。1995年十四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的建议》指出:“统观全局,在经济建设中,要通过市场机制和国家宏观调控的作用,重点加强农业、水利、能源、交通、通信、科技、教育。同时振兴支柱产业,培育高技术产业,促进和带动国民经济全面发展”。战略重点在原来的基础上增加了水利和通信。可见,这是根据情况变化做出的适当调整。可以预料,在下个世纪中叶之前的几十年内,上述战略重点不会有大的变化。

分三步走基本实现现代化的战略目标和战略步骤的确定,是重新确立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结果,是对建国以来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正反两方面经验教训进行科学总结的结晶,是正视现实,重新认识中国现代化建设的长期性和艰巨性,克服急躁冒进情绪的结果。这个既宏伟又切合实际的战略目标,反映了全中国人民摆脱贫困振兴中华、走向富强、跟上时代步伐的根本要求和强烈愿望,也是中国历史发展进程和世界发展大势的宏观要求。这一宏伟目标能否实现,直接关系着中华民族的兴衰,也关系到世界社会主义的命运。

标签:;  ;  ;  ;  ;  ;  ;  ;  ;  ;  ;  ;  ;  ;  ;  

中国现代化建设的战略部署_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